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地图合并技术的研究内容、研究范畴、一般流程;讨论了地图合并的概念、方法;论述了地图合并的主要内容;重点综述了地图合并的相关算法.这些问题的研究丰富完善了地图合并技术的基本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朱文忠 《地图》1991,(2):45-46,13
本文从数据管理入手,着重分析了地图数据库的数据组织结构、空间几何数据操纵以及地图数据的图形编辑等一系列特点,探讨了实现地图数据属性信息和几何信息管理的不同技术手段。最后,基于对地图数据库特点的讨论,总结了地图数据库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殊要求,以便地图数据库的研究和设计人员在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地图生产与应用服务需求,研究技术路线实现地图素材数据、地图制图成果数据和地图出版成果数据的管理,设计地图数据更新与制作技术路线,以及专项信息系统功能,实现基于数据库制图、更新与管理,以达到快速制图的目的,提升对外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地图数据库系统设计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邹逸江 《测绘学报》1999,28(3):251-256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地图数据库是地图数据库系统的一种新的重要类型。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的单一体系结构的地图数据库库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地图简单对象数据库的缺陷,其次,论述了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地图复杂对象的构成;第三,设计了地图数据库的概念模型和地图复杂对象管理模式;第四,论述了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地图数据库分布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结合实际应用,以实现某区间无级比例尺地图制图为出发点,研究了多尺度空间地图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更新方法,开发了基于多尺度空间地图数据库制作区间无级比例尺地图的地图制图系统。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完成了基本比例尺地图数据建库后,面临的紧要问题就是如何维护更新数据,以及建立跨比例尺数据间的联系,数字技术环境下的自动化地图综合技术成为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数字深圳”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实际,讨论了数字环境下地图综合的概念、实施路线及软件开发方法,对多尺度空间数据库建设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赵娟 《测绘通报》2015,(3):90-93
主要探讨了数据库制图技术在小比例尺世界地图公开出版中的应用。结合我国全球地图数据库建设实际情况及已有地图数据库制图出版成果, 对数据库制图技术、工艺流程在小比例尺世界地图公开出版上的具体运用和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说明, 并与当前仍处于世界地图出版主流的计算机辅助制图工艺进行了比较, 对数据库制图的优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以江苏省快速制图服务系统为例,利用其中的多尺度地图数据库级联更新子系统,结合基础测绘增量包、辅助决策地图联动更新共享成果以及其他数据资料,研究了多尺度地图数据库更新机制,探索了一种定期更新和动态更新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地图数据库的现势性和准确性,为政府保障、应急救援和社会化服务提供更加优质的地图服务.  相似文献   

9.
面向对象的微机地图数据库系统之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全面叙述了微机地图数据库系统实现的基本原理,描述了系统总构成和各子系统部分的组成,阐明了系统实现的技术途径,重点解释了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如何应用于微机地图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
地图资料及地图点数据库主要存储和管理航天摄影测量区域范围内的地图资料和地图点量测数据。本文主要介绍了地图资料及地图点数据库的内容、数据库设计、建库工艺流程和数据库应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图数据库面实体匹配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同一地区不同来源地图数据库同名面实体的识别或匹配对空间数据库的集成与信息共享非常有意义。该文研究了城市地图数据库同名面实体匹配的有关问题 ,提出了基于模糊拓扑关系分类的面实体匹配方法 ,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源地图数据库的不确定性 ,能处理非一对一的匹配情况。匹配结果不仅可以作为城市地图数据库集成和信息共享的依据 ,还可以用来分析两个地图数据库之间的差异 ,进行变化检测与自动更新  相似文献   

12.
当前各地国土部门建立并投入使用的GIS数据库,大多采用独立、分散的数据库管理模式。该模式的缺陷在于:上下级数据库完全独立运行,无法实施有效的数据同步;导致数据库投入使用时间越长,上下级间的数据差异越大。传统的数据同步方式因功能限制而无法满足GIS数据同步的需求。Geodatabase双向复制能够在不同数据库平台多个地理数据库间实现数据双向同步,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基于阳新县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分布式地理数据库,利用Geodatabase复制技术实现了同一数据库平台下多个地理数据库间的数据双向同步。  相似文献   

13.
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与地形图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容寰 《现代测绘》2007,30(2):36-38
本文根据现有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中分比例尺对于应用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将市域范围最大比例尺的地理空间数据融合于一个数据库中,形成多数据源基础地理数据库,以利于基础地理数据的生产、管理和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地理数据库中探测奇异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型地理数据库中自动发现知识的方法是迫切需要的。本文从探测奇异值的一般方法入手,探讨了四种典型方法的基本思想以及优缺点。根据地理数据的特点,基于距离的奇异值探测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其关键问题在于定义距离函数。以地理数据库中的道路数据为例,本文说明了如何利用基于距离的奇异值探测方法,从大型、高维的地理数据库中探测奇异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Geospatial data conflation is the process of combining multiple datasets about a geographic phenomenon to produce a single, richer dataset. It has received increased research attention due to its many applications in map making,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temporal geospatial analyses, among many others. One approach to conflation, attempted from the outset in the literature, is the use of optimization-based conflation methods. Conflation is treated as a natural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minimizing the total number of discrepancies while finding corresponding features from two datasets. Optimization-based conflation has several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methods including conciseness, being able to find an optimal solution, and ease of implementation. However, current optimization-based conflation methods are also limited. A main shortcoming with current optimized conflation models (and other traditional methods as well) is that they are often too weak and cannot utilize the spatial context in each dataset while matching corresponding features. In particular, current optimal conflation models match a feature to targets independently from other features and therefore treat each GIS dataset as a collection of unrelated elements, reminiscent of the spaghetti GIS data model. Important contextual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connectivity between adjacent elements (such as roads) is neglected during the matching. Consequently, such models may produce topologically inconsistent results. In this article, we address this issue by introducing new optimization-based conflation models with structural constraints to preserve the connectivity and contiguity relation among features. The model is implemented using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an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paghetti-style models on multiple test dataset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element connectivity (ec-bimatching) model reduces false matches and consistently outperforms traditional models.  相似文献   

16.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我国要建立的四大数据库中的重要内容,各省均相继开展或完成了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建成后,如何高效和安全地使用数据库,广泛服务于社会,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数据库的建设现状,从实际需求出发,在实践中归纳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目前及未来应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面向国家电子政务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周星  陈军 《测绘科学》2003,28(1):17-20
分析了电子政务建设对基础地理信息提出的新需求 ,指出测绘部门应通过不断完善、更新和整合现有基础地理信息 ,对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标准化改造和开发系列数字产品并建成网络化共享服务系统 ,统筹考虑国家级、省区级以及地市级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 ,加强国家对全国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开发应用以及更新的统一监督管理 ,避免重复建设 ,推进资源共享和信息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及发展阶段,分析了电子政务信息平台所包含的地理信息的内容,提出数据集成所需要的三种综合数据库——索引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和空间元数据库,介绍了技术支撑体系的组成形式——基础网络层、数据层、软件层、数据库管理层。  相似文献   

19.
提出将坐标、经纬度、图幅号作为查询基础地形图库的基本元素,把图幅号与经纬度的互算作为实现图幅号关联查询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地理信息资源产权是地理信息共享和地理信息产业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阐明了地理信息资源产权的概念,论述了我国地理信息资源产权的主要权利内容,分析了国内外地理信息资源产权政策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地理信息资源产权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国家宜实行的有关地理信息资源产权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