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庆齐家水源地抽取地下水过程中,地下水中CO2和H2S气体大量逸出,造成就地实测的Eh和pH等值不能代表含水层中地下水的真实情况。本文提出用化学热力学模拟恢复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方法,在分析齐家水源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界定了齐家水源地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指标:pH值、Eh值、游离CO2和H2S,pH值为6.56以下;Eh值为—121-—145mV之间;游离CO2为300mg/L以上;H2S(aq)大于64μg/L;HS^-大于17μg/L。指出大庆齐家水源地为偏酸性、弱还原、高游离CO2,且含H2S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为地下除铁提供了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依据。  相似文献   

2.
崔洪军 《吉林地质》2005,24(1):51-53,84
长春市齐家特大型水源地是吉林省水量最为丰富的4处特大型地下水源地之一,开发利用该水源地.必将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3.
长沟水源地是鲁能运河电厂供水水源地,通过预测水源地水位变化趋势,为电厂制定用水计划、及时调整开采布局提供依据。水位模拟预测是在五年长系列动态监测资料及地下水开采量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利用数值模型演练和预测了嘉祥单斜蓄水构造单元内在现状岩溶水开采状态下及增加20%开采量条件下的区域地下水流场变化特点,所模拟的曲线与实测曲线相吻合,所推算出的水文地质参数合理,为保证水源地合理、稳定、持续的开采提供了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4.
水源地的优化运行管理会获得很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为实现大庆前进水源地的优化运行,在满足供水量需求条件下,调整水源地开采布局,挖掘能耗低的供水井的潜力,以最大限度降低水源地运转的能耗为管理目标,建立前进水源地优化开采管理模型。优化开采后水源地可节省耗电2.25%~7.92%。水源地的开采量应维持在4.5×104m3/d左右,优化后日节省电耗816 kW h。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郑州市航空港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郑州市航空港区应急水源地进行了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研究区的地下水流场与实测资料的识别与校正,建立地下水模型,并对不同的开采方案进行预测评价,为拟建水源地的科学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东艳  周志祥 《现代地质》1999,13(4):477-480
为查明齐家水源地取水设备腐蚀与堵塞的机理 ,在现场测试地下水 Eh值和 p H值的基础上 ,采集了地下水、腐蚀管材及沉砂管中沉积物样品。利用微生物分析、X衍射分析、显微镜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 ,结合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认为滤水管的石墨化及防腐泵铸铁外壳的腐蚀为宏观腐蚀电池电化学腐蚀 ;滤水管、扬水管内壁发生了厌氧硫酸盐还原菌电化学腐蚀和厌氧 H2 O-CO2 电化学腐蚀。堵塞物大部分是腐蚀产物 ,堵塞伴随腐蚀而产生。该水源地水井堵塞的机理与国内外普遍认同的富 Fe2 +地下水氧化结垢使水井堵塞的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1)
以藏东某矿山供水水源地为例,探讨大型抽水试验在高原基岩地下水水源地勘探中的应用。通过枯水期及丰水期两次大流量抽水试验,对地下水含水系统造成强烈的震动,研究了区内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转换"关系、地下水水位动态和流场变化特征,在查明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开采试验法预测了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3.00×10~4m~3/d,认为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有足够资源保证,水源地运行后,不会发生危害性环境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规划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月萍  刘金宝  俞俊英 《地下水》2011,(4):28-29,40
在综合调查分析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供水现状及存在的供水隐患等基础上,结合地理位置、城市规划功能区和发展方向,圈定了大型、中型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数量及布局,结合地下水环境容量评价成果制订了应急开采方案,并对各水源地应急开采方案条件下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预测评估,为城市应急水源地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平谷电厂王都庄水源地资源计算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谷电厂王都庄水源地先后经历了普查、说查及勘探阶段。资源计算与评价建立在多项长系列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多种上方法相互验证。在利用多年地下水动态、溢出量测流以及大型群孔抽水试验资料进行地下水资源计算上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4)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具有广泛不确定性,而灰色关联法则体现了这种不确定性,广泛应用在水质评价中。徐州市作为全国40个重点缺水城市之一,地下水是该市供水主要来源,根据徐州市地下水水源地2015年实测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法对徐州市10个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徐州市地下水水源地属于Ⅱ~Ⅲ类水质类别,其中贾汪地下水水源地、睢宁县地下水水源地、沛县地下水水源地和沛县大屯煤电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类别为Ⅲ类,均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水源。评价结果证明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徐州市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刘斌  封丽华 《新疆地质》2004,22(3):256-261
以乌鲁木齐市柴窝堡供水水源地为例,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和工程技术经济学原理,从水源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及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探讨水源地合理开发与优化管理问题.研究过程中,在分析研究水源地地下水形成与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水源地水地质概念模型与地下水流数学模型:利用长序列观测资料,对地下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识别与验证.模型识别与验证中,在进行降速场、梯度场两场同时拟合的情况下,又将水均衡分析结果结合起来,提高了模型的仿真性,保证了利用模型进行预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应用响应矩阵法,将最优化模型与模拟模型相耦合,从水源地开发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出发,以供水净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水源地地下水资源系统经济管理模型.最后,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管理模型运行后产生的方案进行了模拟预测,评价了系统地下水的A级允许开采量.  相似文献   

12.
长江江苏段区域供水水源地水质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平面水流、水质有限体积法及黎曼近似解模型,在无结构网格上对偏微分方程进行有限体积法的积分分离散,模型具备有限单元法及有限体积法两者的优点。采用同步遥感、水量、水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在对长江水源地、沿江污染源调查以及岸线稳定段分析结果基础上,进行污染源概化以及确定主要研究江段。在对概化的污染源计算出在设计条件下的污染带分布图,并计算出污染带长、宽随排污量变化曲线;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分析出长江各水源地及岸线稳定段的水质变化状况。对长江江苏段各主要排污口的污染带进行了计算,并对长江江苏段区域供水水源地的水质可达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长春市齐家后备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成分较为单一,阴离子以重碳酸根为主,阳离子以钙离子为主,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钙型为主,水中铁、锰离子超过0.3 mg/L。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国家标准,水质综合评价结果是地下水质量优劣参半,主要影响成分是铁、锰离子,如果除去铁、锰离子,水质可达到良好级别,所以在利用此水源地时要对铁、锰离子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4.
关建玲  王蕾  程俊霞  杏艳 《地下水》2015,(1):158-159
对2013年陕西省11个市区的28个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和水源地环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得出,陕西省96.4%的水源地水质达到相应标准;89.3%的水源地完成了保护区划分;82.1%水源地保护区标志设置符合相关规范要求。32.1%的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存在违章建筑物;17.8%的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生活污水未处理或未完全处理;35.7%的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存在交通穿越10个;64.3%的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存在交通穿越。提出对水源地环境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重点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2006年采用挖潜、开发与调输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进行了17个地市级重点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地的调查与评价研究工作。在深入分析全省水文地质条件、查清环境地质问题及水源地开采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急供水水源地的确定、评价原则及开采、规划利用方案;确定应急供水水源地53处,评价应急供水量374×104m3/d,相当于目前各城市供水总量的77.65%,为各重点城市应急供水机制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6.
唐青凤 《地下水》2005,27(1):31-33
在野外调查和收集现有资料基础上,对下河泉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泉水流量动态、水源地保证程度与可能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建立下河泉水源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蔡云标 《地下水》2022,(6):100-101+164
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对哈密市伊吾县伊吾河流域的天然河道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质量进行分析。在连续多年实测资料的基础上选择能反映和代表河流水质特点的参数指标,选用移除水质浓度受流量季节性影响的肯达尔非参数检验方法,对伊吾河的水质趋势变化开展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伊吾河可以作为饮用水水源地、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的水源,水质基本稳定,没有受到明显的人为污染。  相似文献   

18.
大庆市齐家水源地井口现场和实验室测定的地下水水质参数与其真实情况存在差异.运用水文地球化学手段模拟了地下水从含水层被抽出至地表的过程中由于所承受压力降低不可避免地导致CO2, H2S等气体的逸出, 从而影响pH, Eh的测定结果.最后指出了地下水采样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杜红喜  王善堂 《地下水》2009,31(5):29-30,104
在论述供水水源地概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的评价内容、方法和评价结果进行了详细介绍,针对水源地管理工作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1987~2006年兰州断陷盆地典型水源地地下水环境监测资料基础上,通过2007年10月环境地质补充调查采集地下水样品11组、地表水1组,综合分析了断陷盆地地下水集中开采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以及黄河条带状为补给区的地下水与开采降落漏斗的水质演变关系。根据多年开采过程中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影响因素,阐明了水化学组分与地下水位的密切关系;利用开采量水质时空变化对比资料,得出地下水位下降排泄区与傍河区地下水存在的水力联系。依据本次环境地质调查结果和水样实测数据,进一步论证了傍河区地下水受黄河激发补给因素控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