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大心 《物探与化探》1989,13(6):429-434
直方图技术是测井解释小一种简便、直观的分析方法。该技术特别适宜于解释人员用来检查原始测井曲线质量,选择解释模型所需的地层参数。在某些有利情况下,还可以应用该技术进行地层对比,以及沉积环境识别。  相似文献   

2.
通过铀矿测井资料处理解释系统的研发,实现了从测井曲线计算处理、岩性识别、孔隙度预测、γ测井解释、测斜数据处理到仪器校准核查、物探参数计算、成果输出等铀矿测井资料处理全过程的数字化。系统既适用于地浸砂岩型铀矿又适用于硬岩型铀矿的测井数据处理解释,并且对《γ测井规范》和《地浸砂岩型铀矿地球物理测井规范》提供了充分的支持。系统通过了模型测试和实际应用测试,在一致性、准确性、实用性上均达到了规范的要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水淹层解释系统是集测井数据库管理、解释结果图形显示和人机交互为一体的测井分析解释系统。该系统为解释方法研究提供灵活方便的研究平台。利用小波变换和人工智能技术判断储层类型,并按岩相分别建立了水淹层解释参数模型。测井数据库为方法研究和测井数据处理提供数据支持。解释成果表的自动生成、解释结果的图形显示和人机交互修改功能,有利于提高测井解释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测井相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采用多种测吉参数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Bayes判别分析等数据处理方法,建立起一套适用于煤田地质勘探的测井计算机解释系统。  相似文献   

5.
依据福山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储层中具有代表性的岩心、测井和地质资料,利用灰色系统测井地质综合评价分析准则和自动处理方法,建立该凹陷的评价解释参数、标准、权系数及自动分析解释系统,对该凹陷40多口井主要目的层段储层进行了精细评价处理,获得了较为可靠的储层描述和测井解释,准确划分出一、二、三、四类油气储层。以两口井的解释实例阐述了福山凹陷金凤构造油气藏特点及分布,揭示出该构造区油气显示广泛,成油条件有利,从而较为准确地描述了该区下第三系砂岩储层的结构、特征及产能,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相应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测井解释最优化方法中的误差和约束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优化技术是目前国内外进行岩生分析和煤层分析中技术较先进,应用效果较发了的一种方法,,煤田测井的CASSAY程序所采用了最优化方法,其目标函数中引入了误差和约束项,但由于煤田测井方法的特点以及其数字,物理和地质意义不明确,给实际应用该程度带来许多困难,当解释模型确定后,测量误差,响应方程误差和约束误差的取值是最优化结果的关键。本文将就煤田测井解释的最优化方法中有关的误差,误差取值,约束条件和约束误差进行讨论,并给出适合于煤田测井的民化解释流程。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了测井资料自动化处理解释系统(测井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背景、设计思路和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该测井软件的数据预处理模块、岩性识别模块、孔隙度预测模块、伽玛测井解释模块、测斜数据处理模块、成果输出模块等六大模块的主要功能。测井系统开发完成后,在多个铀矿地质勘查项目测井工作中进行了推广使用,其解释结果准确、资料美观且解释速度快,取得了皇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测井是铀矿地质勘查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因其基于特有的放射性原理和快捷准确且成本较低的特点,用于直接确定钻孔内铀矿(化)层的空间位置、品位及厚度,经放射性平衡系数等修正的γ测井解释结果一直用于铀资源量的估算。我国核工业地质系统在20世纪50年代引进借鉴苏联技术的基础上,从60年代开始逐渐完善和创新发展了γ测井技术,形成了独立自主的γ测井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为铀矿勘查和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提供了保障。文章从γ测井的仪器设备、方法技术、测井模型、解释修正和技术标准五方面,全面回顾了我国γ测井技术发展历程及其发展现状和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我国γ测井技术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砾岩稠油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连华 《地质论评》1993,39(7):101-107
利用测井信息和各种地质信息进行了砾岩稠油储层的测井解释模型 和解释方法的研究。准确地计算储层的各种地质参数,从而对储层进行综 合评价,为冷43块稠油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冷43块27口井测井 资料的实际处理结果表明,用该程序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庆长垣以西地区中部含油组合萨尔图、高台子油层复杂地质条件给测井解释带来的巨大难度而致使测井解释符合率低的状况,深入分析了开发井测井系列对该类储层响应特征,给出“四性”关系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提出5点结论,对该储层评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测井解释技术正逐渐由单井解释向多井解释研究发展。多井解释是基于地震、地质、测井和油藏工程等多种学科的综合解释技术,它有效降低了测井分析结果的不一致性和差错率。本次开发的多井测井解释软件是基于W indows操作系统,专门为测井解释设计的微机测井应用软件包。软件分为数据管理、数值分析、地层对比、连井剖面、储层参数分布共五大功能模块,在生产中为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2.
13.
应用模糊度进行测井曲线分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井曲线分层,分层点放在何处是一个模糊问题,而应用模糊度能对这样一个模糊问题给出一个不模糊的、量的肯定与答复。这一方法,可将多条曲线组合在一起,给出一个统一的分层点,运算量小,速度快。   相似文献   

14.
核磁共振测井可以提供与矿物成分无关的孔隙度、孔隙度分布、泥质束缚水体积、毛管束缚水体积、自由流体体积和渗透率等十分丰富的地层信息。通过深入研究P 型核磁测井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核磁测井数据处理软件,结合相应的常规测井资料,对大庆油田实际的核磁测井资料进行了综合解释。结果表明,核磁测井数据的应用可以增强大庆油田储层流体性质评价的可靠性,修正常规测井方法在复杂储层的评价问题中的一些解释失误。  相似文献   

15.
面向对象的分析(OOA)和建模技术(OMT)为摆脱软件危机提供了分析和建模手段,是目前软件开发中的主流建模方法。传统结构化软件开发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国内地球物理软件的开发速度和水平。这里以测井资料多井解释系统的面向对象分析和建模为实例,阐述了面向对象建模的技术思路及其特点,为高质、高效地开发易于扩充和维护的大型地球物理应用软件系统提供了建模实例。  相似文献   

16.
应用模糊统计和灰色识别评价水淹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颖忠  黄智辉 《现代地质》1999,13(3):345-349
在评价水淹层的系统方法还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 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油田现有的资料来评价水淹级别将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提出了一种测井解释系统, 该系统先应用普通多维模糊统计方法从油层、水层和水淹层中识别出水淹层; 然后用灰色识别方法对水淹级别进行评价。应用结果表明, 模糊统计方法能可靠地识别出水淹层, 灰色识别方法对评价水淹级别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测井是水合物深入勘探阶段一钻探阶段的必要手段,已得到较好应用。文章综合介绍和分析了ODP204航次、加拿大西北马更些河三角洲地区Mallik5L-38井、IODP311航次及日本南海海槽等较新的水合物钻探调查的测井方法与技术,重点分析了核磁测井、电磁波测井及偶极横波测井等测井新技术在水合物勘探与评价中的应用,对测井方法在水合物勘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杨斌  鲁洪江  昌伦杰  梁珀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33(2):195-201,108,109
水平井测井解释,主要体现在测井仪器响应的理论模拟以及各向异性的实验研究方面,远未达到实际水平井测井储层参数解释应用的深度和要求。在对比分析HD油田水平井段与对应直井层段测井响应特征基础上,这里针对水平井段测井曲线进行了校正,提出使用直井取芯物性数据刻度水平井段测井曲线,来建立适应于水平井段井眼和曲线特征的孔隙度、渗透率神经网络解释模型,进而对整个研究区水平井段进行测井储层参数解释和评价。通过用直井岩芯物性对测井解释结果的检验表明,水平井测井储层参数解释精度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能够较好地满足三维地质建模的井属性参数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内矿山普遍缺乏三维地测信息系统软件的情况,根据矿山地测工作的一般流程,开发了地测信息管理系统、地质编录数字化软件及矿山三维图形处理系统,建立了矿山地测信息数据库,编写了相关软件的接口程序,实现了系统的一体化综合集成。该系统可通过接口的智能处理,将采集到的基础数据导入三维图形处理软件,并生成基础图件,从而实现地矿工程的三维建模。通过系统集成,实现了矿山地测数据处理及地测图件绘制的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严运国  邱儒义 《新疆地质》2006,24(4):464-466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井场与基地间的录井综合数据传输成为可能.该文阐述了录井综合信息传输的结构、传输手段、实现方式以及传输系统的功能和特点.通过应用实例,介绍该系统的应用效果.录井数据的远程传输是网络信息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对加快勘探开发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