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工人出身的阜新人王先生,20多年来专门收集古代科举考试“教科书”,并将这些“教科书”分门别类,使收藏界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种类。在王先生收藏的书籍中,最珍贵的是明代万历年间的《算法统宗》(线装本4卷)。据悉,这本古书是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现在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2.
扁鹊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生,居五大医学家之首(其余四人是: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他创立了中医“望、闻、问、切”的“四诊法”,是我国中医理论的奠基者。扁鹊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治病救人的故事广为流传,司马迁在使记》中特立《扁鹊传》,以示纪念。扁鹊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进入正史的医生。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中孤独地站立了六百年的古代驿站,被一个电影的镜头从岁月里拽了出来。这就是电影《大话西游》中“深情一吻”的荒凉的城楼———鸡鸣驿。它是一个始建于元朝的驿站,中国古代的“邮政”事业、来往商人都要依赖的休憩之地。它是成吉思汗西征路上的“站赤”,为大汗的战绩立下了汗马功劳。几百年过去,在1913年,北洋政府“裁汰驿站,开办邮政”的命令把它淘汰出历史舞台。如今,它是国内现存最大、功能最齐全,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也许是为找寻影片中周星驰和朱茵式的深情,也许是为凭吊古驿站布满尘土的魅力,我们来到这个驿站。从北京驱车…  相似文献   

4.
游寿,号介眉穴1906-1994雪,福建省霞蒲县人。游家世代书香、家学渊源,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林则徐就是其高祖游光绎的受业弟子。游寿是游学诚的独生女,自幼聪颖且在家学的熏陶下又能背诵很多的古诗文。1920年,进“福州女子师范学校”上学,文章、书法得到严师邓仪中先生穴邓拓之父雪的规范和提高。1928年,入“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就读。1934年,又考入“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成为国学大师胡小石的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中央博物院”穴现南京博物院雪工作。解放后,又在“南京大学”和“山东师范学院”任教。1957年,5l岁的游寿为支援边疆建设来…  相似文献   

5.
是弄玉的丈夫,他们可以看做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夫妻宇航员”了,除了龙,凤凰、孔雀、白鹤,他们都可以驾驭。古代中国最值得肯定的航天设想,是构思出一种类似现代宇宙飞船的载人航天工具。古代中国人最早设计出的飞行器,见于《墨子·鲁问》记载。设计者是木匠的祖师爷鲁班,他发明的“木鹊”,  相似文献   

6.
“地圆”还是“地方” 古代人的活动范围有限,即使站在山顶上,也只能看到地球表面很小的一部分。对古人来说,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谜。古人凭借直观感觉推理,对地球的形状曾有许多猜测。我国古代有地方和地圆两种观点,最早出现的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后来修改的“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个倒扣着的斗笠,大地像一个倒扣的大盘子;后来又提出大地是一个整体球形的“浑天说”。在古希腊也是如此,存在“地圆”与“地方”之争。  相似文献   

7.
汤国荣 《地理教学》2011,(18):19-21
“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打造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已成为广大教师努力追寻的一个目标。“怎样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又成为一线教师的一个棘手的难题。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或许很多,可能难以理清头绪。但笔者认为: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不到位”应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个不可忽视因子。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西地理思想的差异及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有独持的地理学的理论与成就,西方科学家称之为“东方文化生态”。其中,”天人合一”的地理观;天、地、生、人各系统之间的整体、有机观体现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特点。深入发掘中国古代的地理学思想,对当今建立开放、复杂的地理巨系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施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国画仕女图《西施浣纱》则是依据西施浣纱的故事创作的仕女图国画。《西施浣纱》与《貂婵拜月》《昭君出塞》《贵妃醉酒》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图。西施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一位美女。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面似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便有了"沉鱼"的代称,并流传开来。后世便以"沉鱼"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沉鱼落雁、闭月羞  相似文献   

10.
“八一”,在我国是一个有着特殊蕴意的字眼。1927年8月1日,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一页。“英雄城”——南昌,从此驰名天下,彪炳史册。“八一”,也从此成为“英雄城”一个特殊的符号,铭刻在地名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梓材》。其有云:“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范围所指,仅仅是周人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而已。至春秋时,“中国”之涵义逐渐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后,又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展拓,而最终成为当今雄据东方的泱泱大国之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为夏朝。其时,黄河流域所居之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有“楚失华夏”之语。唐代孔颖达疏云:“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者,美也,夏者,大也,连缀而用…  相似文献   

12.
麻沙、书坊─—中国古代刻书中心郑衡泌(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福建建阳县有麻沙、书坊,是我国宋、元、明时期著名的刻书中心地之一。麻沙和书坊两地相距仅十千米,所刻书籍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特征,因而人们常将这两地所刻书籍统称为“麻沙本”又称为“建本”。其刻书兴...  相似文献   

13.
金磊 《中国地名》2009,(3):56-59
20世纪是中国现代建筑崛起的一个世纪,北京无疑成为新中国建筑设计经典的荟萃之地。1949年至2000年的五十多年间,北京先后进行了50年代、80年代及90年代三次“北京十大建筑”的确定与评选,无论历史条件与环境如何变迁,“北京十大建筑”如同一个专有名词已成为这座现代化城市建筑的品牌。  相似文献   

14.
梁启章  齐清文  梁迅 《地理学报》2015,70(8):1351-1360
世界地图的编辑出版一直被认为是文明国家的标志之一。在《中国近代地图志》世界地图篇的编写基础上,首先系统地梳理了明清两代近600年间(公元1368-1911年)的25余种代表性世界地图,着重地分析了这些世界地图的历史背景,探讨了明清世界地图特色、贡献和作用。主要结论为:① 中国古代文明与经济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自然成就了先于西方完成世界地图之创举;② 受制于多个皇权实施“闭关锁国”保守政策,中国古代世界地图呈现出集中于5个相对开放繁荣时段轨迹,即“自主传统、中西融合、康乾盛世、自主创新和近代化发展”时段;③ 中国古代世界地图具有5个鲜明的成就与特色,即“先于西方成图、资料积累丰富、传统制图优势、图文并茂模式、中西融合先河”;④ 诠释了中国古代世界地图在传播世界地理知识与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总之,中国古代世界地图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昌杰 《中国地名》2013,(11):18-19
莺莺塔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的普救寺内,它既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与北京天坛回音壁、四川石琴、河南蛤蟆塔同属四大回音建筑,以莺莺塔声学效应最为显著,又与法国巴黎钟塔、意大利比萨斜塔、摩洛哥的香塔、匈牙利的音乐塔及缅甸的摇头塔等同称“世界八大奇塔”。  相似文献   

16.
于希贤 《地理研究》1986,5(3):95-99
我国地理学史的专著较少,近四十多年来一共出版过四部《中国地理学史》 (或《中国古代地理学简史》)书籍。最早问世的是王庸先生的《中国地理学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十八年之后,此书于1955年再版。作者在“再版的话”中说:“在这十八年中,没有同类的书出版过”。此书的宗旨是“宁受钞袭之议,不作明快宽博之论”。这表现出作者笃实的治学态度,同时也反映了由于时代局限,纂集的功夫多,而对其引证的文献,进行地理学的研究较少。但此书毕竟是第一次简述中国古代地理学发展的文献。正如作者所说“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知识,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独立的专论,地理知识往往依附于诗歌、行记以及天文、医药、宗教、玄学(哲学)以及各种经世致用的著作中间。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2010,(19):62-63
借鉴论 资深国际问题记者普拉内·夏尔马认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一个重大事件,值得印度认真研究学习。”他表示。借鉴学习中国的一些经验是记者与印度战略界接触中得到的一个普遍认识。  相似文献   

18.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古代交通路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第一大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环境极为严酷,交通十分困难。但据文献记载,古代曾有以下5条路线,即丝绸之路的南道、姑墨—于阗道、坎城—神山堡—疏勒道、焉耆—于阗道及抒弥—龟兹道,却不乏我国古代人民的足迹。根据现存历史文献反映,晋代高僧法显是我国第一个从东北向西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人,玄奘是第一个把塔克拉玛干沙漠比作“死亡之海”的人。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名,无论在种类或数量上都是一个密集体。城市的发展给地名工作带来新的情况,并提出了新的课题。 “上海”简称“沪”,“沪”是由“沪渎”演化而来。“沪”这个字又是由“扈”演变而来。“扈”是古代的一种捕鱼工具,是一定生产力的反映。“沪渎”这个名称能够长期存在并延续下来,就是反映了当时上海地区靠海、水网密布的一种地理特征和生产方式,“沪”这个地名地因此成为历史的活化石。 北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在现在的南市老城厢设立了收酒税的“上海务”。“上海”这个名称开始出现。她说明当时这个地区已经形成相当…  相似文献   

20.
关切  王铁 《中国地名》2011,(10):48-49
抗战史诗剧《中国地》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一个叫“赵老嘎(赵天龙)”的汉子,带领全家、全村民众浴血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固守清风岭坚持14年之久未让日军占领的抗日传奇故事,使清风岭成为傲然屹立在“满洲”大海中的一个中华孤岛,日军把这片土地称为“中国地”。7月23日《中国坳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首播后,引发收视热潮,“中国地”迅速升温,成为网络热词。“中国地”在哪里?现在什么样?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