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龙虾Panulirus stimpsoni(Holthuis)的个体发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龙虾Ponulirus stimpsoni (Holthuis)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大型虾类之一,肉可供食用,壳可入药。活虾和壳制成标本后可供外贸。 国外许多学者对龙虾的个体发生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其中有配子发生、胚胎发生、幼虫形态和生态、实验室繁殖等方面的研究。 对中国龙虾的研究,国外尚未见报道,国内也是本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七十年代纪成林研究它的形态学和生态学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说起龙虾,人们大都会油然生起羡慕之情。龙虾长的名副其实,几分像龙,几分像虾,这便是它亦龙亦虾的特征。龙虾在虾类家族中是个“族长”,向有“虾中之王”的美称。我国有中国龙虾、波纹龙虾、密毛龙虾、锦绣龙虾、杂色龙虾、日本龙虾、少刺龙虾和长足龙虾等8种。个体最大为锦绣龙虾,重4公斤  相似文献   

3.
中国龙虾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龙虾类Palinura属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爬行亚目Reptantia。龙虾类个体大、味美,是名贵的水产品,也可做药,还可作装饰品,经济价值较高。在福建南部、台湾和广东近海是受重视的渔业资源之一。根据广东省水产主管部门统计,该省龙虾的年产量可达百余吨。 我国的龙虾类,过去尚未有系统的资料,只是牧茂市郎(1923)、刘瑞玉(1959、1963)、董聿茂(1958)、Bruce(1965)、Holthuis(1978)、何云达(1978)等有过零星的报道。 根据查阅的标本材料及现有的文献资料,初步统计我国的龙虾类有23种,分隶于3科8  相似文献   

4.
成器 《海洋信息》1999,(11):10-10
我国从90年代开始消费海产龙虾以来,到1997年和1998年达到高峰,因国产龙虾无货供应,故目前全国大中城市市场上的龙虾全部都是进口产品。据介绍,1998年上海及北京、广州等城市进口活龙虾的总量不少于1.5万吨,这几乎是当年全世界活龙虾总产量的70%。今年,由于各种原因,龙虾销售量虽然骤减,但  相似文献   

5.
名优海产品——龙虾的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虾隶属甲壳动物十足目龙虾(Palinuridae),英文为Spiny Lobster,为虾类中体型最大且经济价值最高者。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为人们所嗜好,是高级酒宴上的上乘海味。它不仅外观独特,色彩美丽,而且体型硕大,模样威武,外壳剥制成的标本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分布于暖水性海区,我国海区约有9种,其中5种常见种类为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密毛龙虾(P.penicilatus),日本龙虾(P.ja-  相似文献   

6.
刘皓  姚维  刘海情  刘楚吾  刘丽 《海洋科学》2014,38(11):16-23
为了解杂色龙虾(Panulirus versicolor)线粒体基因组多态位点及遗传变异,对龙虾类的分类研究奠定基础,作者通过常规PCR步移扩增法获得杂色龙虾线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了其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以及基因排列情况,并结合中国龙虾(Panulirus stimposni)、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综合分析了龙虾属线粒体编码基因多态位点及基因变异状况。结果表明:杂色龙虾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为15 700 bp,由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 RNA基因、2个r RNA基因和D-loop区组成,保持了泛甲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原始排列。杂色龙虾线粒体DNA的碱基组成具有AT偏好性,A+T含量为67%,4种碱基的含量分别为(A=34.6%,T=32.1%,C=20.5%,G=12.8%)。预测了杂色龙虾18个t RNA以及2个r RNA的二级结构。龙虾属线粒体基因组中的nad 2、nad 5基因以及D-loop区的多态位点比例较高,适合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龙虾类系统进化关系、种内多态性以及遗传分化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发情的雄龙虾,一旦遇见了雌龙虾,会表现出十分温柔可亲的模样:雄龙虾紧合螯足,轻缓地用肢足拍击地面,一味地围着雌龙虾转圈,并用触须轻轻地抚触雌龙虾,然后慢慢地在雌龙虾背后爬到前方,  相似文献   

8.
龙虾加工成整肢龙虾、龙虾仁,利用龙虾壳开发甲壳素,加工后的产品全部出口。一只龙虾做出三道“洋菜”,江苏省启东市对海产品精深加工的经验值得借鉴。科学地开发海洋资源,把一只龙虾的价值提高数十倍,不仅获得高额的利润,更是对海洋资源的充分利用。假若海洋经济所涉及的各个行业都能象加工一只龙虾一样“物尽共用”,那么海洋就会带给人类巨大的财富。加入WTO后,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加大管理力度,使海洋企业得到了篷勃的发展。自本期始,海洋经济栏目将陆续介绍部分沿海地区的成功做法,以期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9.
为鉴别不同龙虾(Panulirus),作者选用一维红外光谱(FTIR)、二阶导数谱(SDIR)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来逐步提高谱图的分辨率,使得4个品种的差异性逐渐明显。结果表明:在一维谱图上,波士顿龙虾(Homarus americanus)没有酰胺Ⅱ带的特征峰;日本龙虾(Panulirus japonicus)在1 333 cm–1处有尖峰。在二阶导数谱上,日本龙虾在1 333 cm–1处尖峰更明显,且在1 535cm–1处有吸收峰,与其他品种的差异表现得更明显。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在1 567cm–1处有尖峰,锦绣龙虾(Panulirus ornatus)在1 567 cm–1处的峰弱而不明显,故可以区分出波纹龙虾和锦绣龙虾。在二维相关红外谱图上,进一步佐证了4种龙虾所含的氨基酸、蛋白质在种类和含量上有所差异。所以红外三级鉴定法可以对龙虾进行快速、有效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
中国龙虾生长特点及促生长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蜕壳后新甲壳完全硬化之前是中国龙虾(Panulirus stimpsoni)个体蜕壳生长过程的延续,对中国龙虾正常快速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因子、营养条件对中国龙虾的蜕壳与生长具有显著影响。24-27℃是中国龙虾蜕壳生长的适温范围;盐度24-32适宜中国龙虾生长,最适生长盐度是28;在6种试验饵料中翡翠贻贝饲养中国龙虾效果最好,其次是杂虾、杂蟹、牡蛎,投喂杂鱼的中国龙虾蜕壳增长率和阶段生长率都很低;龙虾饲料中添加蜕壳素能够縮短蜕壳周期,实现蜕壳率和蜕壳增长率的同步增长。摘除眼柄也能促进中国龙虾的蜕壳与生长,电刺激等外源刺激则只能促进蜕壳,而不能加速中国龙虾的生长,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中国龙虾生长存在种内性别间的差异,同等条件下雄性个体的蜕壳增长率高于雌性个体。  相似文献   

11.
Ca2+, Mg2+对中国龙虾叶状幼体存活、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虾是高级海产品,经济价值很高.龙虾的发育要经过叶状幼体、游龙虾幼体、稚龙虾和成体龙虾几个阶段.在龙虾幼体的培育中,叶状幼体生长、蜕皮、变态所需时间最长.影响叶状幼体存活、变态的因子较多,除了温度、盐度、光照以及铒料的质量、数量之外,还与海水中的矿物元素等有关.在矿物元素中Ca2+,Mg2+作用显得比较突出.龙虾蜕壳、生长与体内的Ca2+,Mg2+积累有关,Ca2+,Mg2+对龙虾幼体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代谢极为重要.龙虾幼体在蜕皮生长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钙、镁来满足体壳(皮)的更新和机体的生长所需.  相似文献   

12.
牙鲆的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当前国内外报道的养殖牙鲆危害严重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按牙鲆的病毒病、细菌病、寄生原虫病、吸虫病等顺序分别叙述了各主要病害,尤其对危害严重的病害种类如:牙鲆弹状病毒病、肠道白浊病、鳗弧菌病、腹胀病、腹水病、牙鲆出血性败血病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以期对牙鲆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世界》2015,(5):3
<正>近日,科学家在北非国家摩洛哥发现了一块有4.8亿年历史的史前龙虾化石,其肢体特征与现代甲壳类生物相似,科学家相信是甲壳类生物的始祖。报道称,这种龙虾头部长有布满刺状物的"肢体",用来过滤海水中的微生物进食。科学家认为,这或许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滤食动物。该化石保存完好,长约2米,比人类还要高,体形呈立体状。它被归类为奇虾科,甲壳、昆虫及蜘蛛便是由奇虾科进化而成。此外,  相似文献   

14.
龙虾是我国虾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类,一般体重500克左右,大者达数公斤以上,因而素有“虾王”的美称。龙虾经济价值很高,它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钙、磷、碘等多种营养成分,有滋补身体之功效,更是补肾壮阳的良药,是风  相似文献   

15.
中国龙虾栖息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99年5月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海水养殖试验场进行中国龙虾栖息习性的试验观察。结果表明 ,正常温度、盐度条件下 ,中国龙虾有隐匿穴居、昼伏夜出的栖息习性 ,喜欢栖息于紧身或身体易于找到依靠的水平洞穴中 ,并有同穴共居现象 ,低层洞穴的栖息率高于高层洞穴 ;温度低于12℃时 ,中国龙虾夜间也很少离穴活动 ,温度低于8.6℃或高于34℃ ,盐度低于14.1或高于44.6时 ,中国龙虾都会逃离洞穴  相似文献   

16.
龙虾,属海洋中最大型的爬行虾类。顾名思义,其样子好象龙头虎身,又如神话里所描述的凶龙,故有“虾王”之称。它是虾类中的佼佼者,其形之美,其体之大,其味之鲜,向来为人们所称道。你看它的头盔,状如龙冠,两条长长的触鞭,恰似古代武将头顶上的雉尾,既美丽,又威武。龙虾是名贵的食品,肉质厚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尼克酸和钙、磷等多种营养成份,不论炒和蒸,味道皆甜又鲜美。在宾馆中以龙虾为主的菜肴有“葵花龙虾”、“龙虾肉丝”、“鲜炒龙虾”等,是宴席佳肴。同时,其肉、壳与其它药物配伍,可治神经衰弱、皮肤溃疡等痘。人们每得到  相似文献   

17.
C-型凝集素是存在于所有后生动物中的一类Ca2+依赖性糖蛋白,能够识别并结合细菌和真菌表面的糖类物质,在机体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RT-PCR和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首次克隆了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us C-型凝集素Ph Lec A的c DNA全长,共863bp,其中开放阅读框729 bp,编码一个243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其中含一个17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和一个CRD(carbohydrate recognition domain)结构域。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发现,Ph Lec A的m RNA广泛分布于波纹龙虾各个组织,胚胎期以及幼体期,其中在肝胰腺组织表达量最高,胃肠组织及复眼色素形成期次之。采用定量PCR方法对WSSV(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哈维氏弧菌免疫刺激后波纹龙虾肝胰脏中的Ph Lec A转录水平检测,结果显示,波纹龙虾注射WSSV、哈维氏弧菌后,Ph Lec A表达量均发生了变化,总体趋势为先上调,然后下调至正常水平。研究显示,Ph Lec A可能在波纹龙虾对病毒、细菌的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龙虾硒息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9年5月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海水养殖试验场进行了中国龙虾息习性的试验观察,结果表明,正常温度、盐度条件下,中国龙虾有隐匿穴居、昼伏夜出的栖息习性,喜欢栖息于紧身或身体易于找到依赖的水平洞穴中,并有同穴共居现象,低层洞穴的栖息率高于高层洞穴;温度低于12℃时,中国龙虾夜间也很少离穴活动,湿度低于8.6℃或高于34℃,盐度低于14.1或高于44.6时,中国龙虾都会逃离洞穴。  相似文献   

19.
波影 《海洋信息》1994,(2):25-25
“虾病的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组织多学科的专家进行综合研究。要依靠养虾专家、细菌和病毒专家、环境学专家和生态学专家共同努力,控制虾病的蔓延并从根本上防治虾病,为我国对虾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这是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书记高潮于1993年11月24日在青岛召开的全国人工养殖对虾疾病综合防治和环境管理学术研讨会上强调的。  相似文献   

20.
一个渔民的故事:在1986年10月6日的夜晚,哥本哈根北部城镇吉利利吉的龙虾捕捞队,在瑞典和丹麦之间的一段海岸边捕捞,他们打捞到很多挪威龙虾,但是,其中有很多已经死亡,或是快要死亡,大约一半以上的鱼虾,都带有奇怪的颜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