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质年代学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宣华  董树文  史静 《世界地质》2009,28(3):384-396
简要介绍了基于矿物封闭温度的地质热年代学, 并对多种地质年代学方法, 包括U-Pb 法、 Sm-Nd法、Rb-Sr法、Lu-Hf法、Re-Os法、40Ar /39Ar法、裂变径迹( FT) 测年、(U-Th) /He法、 TIMS铀系法、宇宙成因核素定年(包括14C法等) 和年轻地下水测年(如3H /3He法等) 进行了综合评述。探讨了国际地质年代学百年来和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发展趋势。根据近期使用情况分析, 认为U - Pb法、40Ar /39Ar法和14C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可靠测年方法。应用于山脉隆升和地貌形成的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及地下水等年轻地质体系的测年, 将是地质年代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冀北兰城子-蔡家营子-带红旗营子群的Sm-Nd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有违地质学原理和同位素测年方法及解释方面的不当之处。在列举变质作用中流体导致岩石同位素体系再次均一化实例;讨论测年数据的地质意义与地质关系的相互检验和不同测年方法的合理使用问题;深入分析研究红旗营子群内Sm-Nd测年样品的特征之后,认为宜将红旗红旗营子群的生成年代定为新太古代。  相似文献   

3.
成矿地质事件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成矿事件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成矿事件时间维的确定,对于矿床成因、成矿作用与其它异常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的认识,以及对于找矿勘探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文中讨论了各种常用测年方法(如Rb Sr、Sm Nd等时线法和U Pb法等)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并介绍了测年方法(尤其是与成矿事件年代学研究有关的测年方法)的新进展。结合国内外典型研究事例分析,比较了成矿事件的直接测年和间接测年方法,强调应在扎实的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多元同位素体系对成矿事件进行年代学研究。最后讨论了成矿事件与其它异常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并指出应加强成矿事件与大陆聚散旋回的时间耦合性的研究,这对于深入认识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质》2002,14(3):43-45
20 0 2年 3月 19日 ,朱基总理签署了国务院第 349号令 ,公布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并规定自 2 0 0 2年 7月 1日起实施。《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为全面实现地质资料统一管理 ,充分发挥地质资料作用和保障汇交人合法权益作了规范 ,体现了国家对地质资料管理的高度重视。这是我国地质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是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和利用的法律依据 ,是国家利用法律手段强制从事地质工作的单位向国家报告其地质工作情况和地质成果 ,以维护国家主权和资产所有权、积累地质资料信息的最有效方式 ,也是国家向社会公开提供各种形…  相似文献   

5.
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0年8月6日~1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到8月28日最后一条野外地质考察路线结束,历时23天。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主题是:地质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三个千年  相似文献   

6.
聂立军  周凯  邸新 《吉林地质》2009,28(1):69-71
2004-2006年吉林省开展了吉林市等八幅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其任务书中提到:“充分收集研究前人区域地质和物、化、遥资料,全面完成测区1∶25万地质填图任务”。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探讨了吉林省中等植被覆盖区遥感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包括遥感数据种类选择、遥感数据处理、遥感地质解译等。  相似文献   

7.
谢冰晶 《岩矿测试》2020,39(4):493-504
近年来光释光测年在单颗粒技术上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极大地提高了测年精度,为地质考古测年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研究者们对全球重要考古遗址点进行了详细的单颗粒测年,取得诸多考古新发现。单颗粒释光技术是在光释光单片技术上发展而来,对样品的单个石英或长石颗粒进行独立测试,基于单个颗粒测量结果,结合误差理论、统计学分析和样品地质沉积特征分析获得样品的准确年龄。本文结合大量地质考古样品的单颗粒测年数据,重点阐述了单颗粒释光测年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实验流程、筛选条件和年龄模型。单颗粒释光技术为地质考古的精确定年提供了可能性,尤其是对由于晒退不充分等原因导致的等效剂量分散的样品,如过度分散值(OD)高达20%甚至超过50%的地质考古样品,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及时支持。通过开展释光测年信号分析,选择不同的单颗粒样品年龄模型分析,可以得到较为可靠的年龄,为诸多地质考古遗迹建立年代学框架。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经绥研究员荣获第十一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李克强副总理在2009年10月23日在京召开的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大会上为获奖者颁奖。  相似文献   

9.
尹硕 《地质论评》2022,68(5):1583-1584
为表彰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及学风的40周岁以下的青年地质工作者,向中国地质学会成立百年献礼,学会于2022年2月22日启动了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银锤奖)申报及推荐工作。近期,中国地质学会组织召开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银锤奖)终评会议,评选产生了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银锤奖)获奖者。会议决定授予梁前勇等10名同志“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荣誉称号,授予曹文庚等40名同志“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荣誉称号(获奖名单见附件)。  相似文献   

10.
2004~2006年吉林省开展了吉林市等八幅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其任务书中提到:"充分收集研究前人区域地质和物、化、遥资料,全面完成测区1:25万地质填图任务".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探讨了吉林省中等植被覆盖区遥感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包括遥感数据种类选择、遥感数据处理、遥感地质解译等.  相似文献   

11.
赵文军 《世界地质》1998,17(1):73-77,95
通过对地质原型的研究,将遥感图像中的地质要素分类、定级,并分别赋之以地质属性,使各种地质要素具有具体的地质涵义,然后将它们反馈到全区遥感图像上。在研究遥感图像地质机理的基础上,实现对研究原型的简化与抽象,建立起测区的遥感图像地质成因模型,用以矿产预测.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正值千载难逢的国际极地年和国际行星地球年的重合,北欧国家作为北极地质的主人,主办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因此将极地地质和北极油气作为重要的议题,并占据了区域专题研讨的首要。  相似文献   

13.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4,33(1):237-240
正本篇共有12节,第一节为矿产地质填图特点与意义;第二节至第五节为有关地质填图的地形图、典型剖面、地质观察点和地质界线连接等技术方法;第六节为地质环境与找矿,阐述地质找矿指导思想的变革;第七节至第十一节为沉积岩、岩浆岩、火山岩、变质岩和接触变质带等地区地质环境初步认定与找矿的讨论。第十二节为地质填图资料的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耿元生 《地质论评》2023,69(1):316-338
原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都曾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在1949年以前总体地质人员少、部门分散。为解决解放初期矿产资源紧缺和地质人员短缺的矛盾,1950年8月经政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及其领导下的矿产地质勘探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开始了地质界一元化的机构改革。1951年5月7日新成立的3个机构开始运行,在运行初期实行地质研究人员的双重身份制度,即在矿产地质勘探局为技正,在研究所为研究员。1952年6月初步确定了各单位内设机构和人员,同时各专业地质队陆续成立,开始了人员的再次分配。1952年8月地质部成立,矿产地质勘探局,逐步转变为地质部的不同部门,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全面接受地质部的领导。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这次变革中人员被分散到新成立的3个部门和有关单位,原来的内设机构被彻底分解,事实上被撤销。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调查为本、调查与研究紧密相结合的研究风格和特色,在解放初期,不论是矿产地质勘探局还是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都围绕国家急需的矿产资源开展工作,都谈不上与中央地质...  相似文献   

15.
耿元生 《地质论评》2022,68(5):2022092004-2022092004
原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都曾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在1949年以前总体地质人员少、部门分散。为解决解放初期矿产资源紧缺和地质人员短缺的矛盾,1950年8月经政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及其领导下的矿产地质勘探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开始了地质界一元化的机构改革。1951年5月7日新成立的三个机构开始运行,在运行初期实行地质研究人员的双重身份制度,即在矿产地质勘探局为技正,在研究所为研究员。1952年6月初步确定了各单位内设机构和人员,同时各专业地质队陆续成立,开始了人员的再次分配。1952年8月地质部成立,矿产地质勘探局,逐步转变为地质部的不同部门,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全面接受地质部的领导。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这次变革中人员被分散到新成立的三个部门和有关单位,原来的内设机构被彻底分解,事实上被撤销。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调查为本、调查与研究紧密相结合的研究风格和特色,在解放初期,不论是矿产地质勘探局还是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都围绕国家急需的矿产资源开展工作,都谈不上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机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地质学报》2004,78(5):674-674
2004年8月25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的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进行了四年一次的领导机构换届选举。中国代表张宏仁教授当选新一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煤田地质局第六届优质地质报告评选结果已经揭晓。这次报告评选范围是1988年7月至1990年12月提交并经批准的各类地质报告以及个别因印刷耽误未能赶上第五届优质地质报告评选的地质报告;同时要求参选报告必须是公司级的优质报告。有25个地质公司(局、队)共推荐出各类地质报告44件,其中矿产地质报告27件,水文地质报告12件,物探报告5件。在矿产地质报告中有精查(含普终、详终)报告17件,详查报告4件,普查报告6件;在水文地质报告中有初勘报告5件,详勘报告5件,找水报告2件;在物探报告中有地震报告1  相似文献   

18.
《地质学报》2008,82(3):315
经第38届理事会第6次秘书长会议评选,产生了中国地质学会2007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和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排名不分先后)冀东南堡油田地质勘查获重大突破鄂尔多斯发现大牛天然气田南海北部陆坡钻探获取天然气水合物甘肃省文县阳山发现超大型金矿陕西省镇安县金龙  相似文献   

19.
地质调查所的建立最初是为了从事地质测图(与实际地质工作有关的,如采矿、建筑和运输)。尽管有些地调所已把重点放在更加基础的地质工作上,但测图仍然是地调所的主要工作,很多地调所已更加注重市场,部分原因是为了适应政府经费的缩减。技术的进步也将影响地调所从事调查研究工作的方式。国家地质调查所将来的工作也将受到广泛的社会经济趋势的影响。21世纪地质调查所工作的重点将依赖于国家关注资源开发、工业发展、人口高度  相似文献   

20.
“天当帐蓬地当床,喝口山泉就干粮。”如此光荣却又艰苦的地质行业曾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但福建省121地质大队地质勘查院的高级工程师邱荣生与地质事业结缘29年,从未后悔过。他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用执着的奉献谱写对所从事事业的忠诚。正因如此,去年他荣获了福建省第四届地质科学技术“银锤奖”,回赠他29年地质找矿生涯的一份荣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