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家急需和西北地区的成矿条件,1989年6月26日至6月29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地矿部地质矿产情报网西北分网银矿地质情报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西北五省(区)地矿局和西安地质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的代表共40人。会议收到资料23份。会议主办单位(青海省地矿局)总工程师章午生同志出席会议并讲了话。青海省地矿局科教处副处长王继兴高级工程师传达了部科技司司长李延栋同志在部  相似文献   

2.
由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筹备并主办的地矿部东北地质实验科技情报分网第四届岩矿学术交流会,于1990年9月12日—15日在长春市召开。吉林省地矿局局长周翔、总工程师叶天竺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东北地质实验科技情报分网网长、秘书长、吉林省地矿局科技处和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测试所领导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计61人,他们来自东北三省地矿局系统,长春地质学院、吉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吉林石油指挥所、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等37个单位,西北地质实验情报分网也派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地矿部物化探科技情报网1988年共举办了五次情报交流会:5月23至27日,由浙江物探队在舟山主办华东分网《发挥物化探技术在地质市场中的作用情报交流会》,共有31个单位53名代表参加会议,交流文章23篇。  相似文献   

4.
由宁夏地矿局筹备的地矿部地质矿产情报网西北分网1991年度情报交流会于8月20到24日在银川市召开。这是以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为主题的情报交流会议。与会代表有西北五省(区)各局、队、所、院校及内蒙局代表共33人。宁夏地矿局王玉珂总工程师、刘国璋副总工程师出席了会议并分别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讲了话。这次会议交流材料共20篇,大会发言18人次,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如内蒙局代表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炼钢增炭剂——类石墨及其利用”,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和重视;陕西局代表介绍了在上石炭统太原组首次发现伊利石矿,及其开发利用,为邻省区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找矿信息;甘肃局咨询开发公司代表介绍了以矿产品开发利用为主的多种经营所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验,提出  相似文献   

5.
地质矿产部地质矿产科技情报网西北分网,于1986年8月19—23日在兰州召开了“西北五省(区)基性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情报调研成果交流会”。会议由甘肃地矿局主办。这次会议有30个单位的42名代表参加。出席会议的除地矿西北分网的成员单位外,内蒙、河北、河南、云南等省(区)地矿局,地矿部宜昌地矿所、成都地矿所、情报所、全国地质博物馆及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甘肃省情报所等单位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交流会大致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由特邀的专家和学者,对国外蛇绿岩、金伯利岩及有关金刚石、铂矿、镍矿的地质成矿研究现状、发展水平和国内此类矿床的地理分布、地质特征、找矿进展及某些新利用领域(例如,计算机数据自动化处理系统及其应用研究和陕西商南纯橄岩作为铸型镁砂的应用)等情报信息进行了介绍。此外,还邀请了武汉地院北京研究生部李万亨教授就“矿床的经济评价问题”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6.
1984年10月17—21日,地矿西北分网兰州召开了西北五省(区)地质矿产情报调研成果交流会。这次会议是为了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把开发重点转向大西北”的战略决策,进一步落实地质矿产部第二次地质情报、图书馆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地矿部地质科技情报总网提出的紧紧围绕‘为“开拓大西北”作好情报服务’的课题,而召开的一次小型情报工作调研会。会前,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质》创刊于1964年,原名为《西北地质科技情报》,1980年更名为《西北地质》。1964~1999年共出版刊物32卷,总131期。创刊初期,《西北地质》为原地矿部信息研究院情报网西北分网网刊,由原地质矿产部主管,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在原陕西地矿局、甘肃地矿局、新疆地矿局、青海地矿局、宁夏地矿局及西安地质学院(现与西安工程学院)等六家合办,主要介绍西北地区的地质矿产工作成果和经验,推广新技术与新方法、报道国内外地质科技动态及情报信息等。《西北地质》在西北地区设有广泛的通讯…  相似文献   

8.
1990年11月13日至16日,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四川省地质学会、绵阳市地质学会、地矿部科技情报网西南分网、四川建材工业学院非金属矿系和四川省地矿局川西北地质大队联合组办的“西南地区矿物岩石学术情报及应用交流会”在四川省绵阳市举行。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秘书长孙似洪副教授主持开幕式,学会理事长赵泽三教授致开幕词。主办单位的负责同志到会讲话,欢迎与会代表,祝会议成功。绵阳市科协朱光藻副主席到会祝贺并介绍该市工农业和科学技术事业情况。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区域矿产总结》于1987年12月中旬在长春通过评审验收。这是吉林省地矿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继《吉林省区域地质志》之后完成的又一项重要科研成果。来自地质矿产部、兄弟省地矿局、长春地质学院和吉林省地矿局所属地质部门的四十名专家、教授、学者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吉林省地质矿产凋查历史悠久,但迄今与止尚无一套完整的区域矿产专著。《吉林省区域矿产总结》是在一比二十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广泛搜集、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六年的归纳整理、综合研究编制而成的。  相似文献   

10.
地质学会矿物专业委员会、矿物X射线晶体学委员会和地矿部实验情报网,岩矿鉴定分网联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矿物X射线晶体学学术会议于1988年9月24日—28日在西安地质学院隆重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除西藏、台湾外,其他各省、市、自治区的地矿、冶金、有色金属、石油、建材、煤炭、化工、地震、科学院、大专院校、仪器厂等60  相似文献   

11.
由长春地质学院和冶金部山东黄金公司共同主持、聘请有冶金部中国黄金总公司徐恩寿高级工程师、赵礼工程师,地矿部山东地矿局曹国权高级工程师,长春地质学院张秋生、穆克敏和兰玉琦教授,地矿部沈阳地矿所和天津地矿所靳毓贵研究员、沈保丰副研究员、裘有守工程师,冶金部黄金研究所朱奉三高级工程师、山东省黄  相似文献   

12.
地矿部地矿科技情报网西北分网金矿地质情报交流会,于7月9—13日在乌鲁木齐召开。参加人员除分网成员单位的代表外,还邀请了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和地矿部成都地矿所的代表,共40余人。新疆地矿局副局长陈哲夫首先就当前金矿工作的形势和任务讲了话。会议期间有15位代表在大会发言,各成员单位代表分别就本省(区)金矿的资源概况、地质特征、矿床评价、物化探找金以及堆淋法提金经验、黄铁矿标型特征与含金性的关系和金的工艺矿物学与选别等内容进行了交流。此外,新疆地矿局王有标副总工程师介绍了赴美国考察微细浸染型金矿及其开采利用情况;乌统旦同志介绍了周边国家相邻地区的金矿化特征。为了改进分网工作更好地为地质找矿服务,会议期间分网成员单位联络员(或代表)举行了会议,主要内容有:(1)根据目前各成员单位机构、人事变动情况,商定了部分调整分网协调小组领导成员和联络  相似文献   

13.
1985年11月23日至28日,辽宁省地矿局在大连市金县召开《辽宁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公开出版审查验收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地矿部科技委员会、地矿司、地质出版社、五四三厂、地科院地质所、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省测绘局、大连科技委员会、大连科技协会、辽宁省局所属地质队以及部分省(区、市)地矿局和区调队等29个单位50名代表。出席会议的评审员有姜春发、刘效良、杨空、高新国、郑少林、钟瑞元、庄忠彬、常绍泉,评审员张秋生、贺同兴、米家榕、沈其韩、何起祥、陈晋镳、周幕林等因故未到会,提出了书面评审意见。审查验收委员会由辽宁局总工程师马元韬、地矿司区调处处长郑恒有高级工程师等15人组成。  相似文献   

14.
《地质论评》1981,27(3):280-281
为加速我国前寒武系的研究,昆阳群会理群基础地质研究经验交流会议于1980年11月25日—12月2日在昆明召开。这是一次全国性前寒武纪地质的专题讨论会。会议认真总结、充分交流了近几年昆阳群会理群研究的成果和经验,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地质部地质矿产科技情报网西南分网和云南省  相似文献   

15.
会讯     
长春地质学院数学地质研究室受地矿部资料局委托于1984年7月23~28日在沈阳召开了《金矿资源总量预测技术会议》。1984年8月18日至23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召开了地矿部微机应用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地质矿产局于1992年4月20日在长春聘请长春地质学院和吉林省地矿局的有关专家,对长春地质学院和吉林省地矿局第六地质调查所共同完成的《吉林省汪清县闹枝、刺猬沟金矿床》科研报告进行了技术鉴定。该研究课题以金矿床的最新成矿理论为指导,运用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和地球物理等多学科联合攻关,以大量的实际材料和数据,对闹枝和刺猬沟金矿床的矿床特征和成矿条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受地矿部直管局的委托于1992年12月7日,在长春聘请部直管局、长春地质学院和吉林省地矿局的有关专家对长春地质学院与吉林省地矿局第二地调所共同完成的部直管局定向科研基金项目《吉林省取柴河地区铜铅锌矿产预测》科研报告进行了评审验收。该项目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遥感图象地质解译,野外地质调查,重点阶段的物探、化探、地表工程、采样化验和各种信息的综合研究,较园满地完成了合同书上的设计要求。该报告以遥感图象地质解译为主,以热点环形构造及其控矿理论为指导思想,对取柴河地区地质及岩浆演化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对与成矿作用相关的热源、矿源及成矿溶液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该区寻找热液  相似文献   

18.
地质矿产部地质矿产科技情报网西南分网于1984年10月29日—11月6日,在云南下关召了铅锌矿床地质科技情报交流会议。会议期间,对产于砂岩和灰岩角砾岩中的我国特大型铅锌矿床,兰坪县金顶铅锌矿床进行了考察,交流了西南地区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类型及其  相似文献   

19.
区调人物     
方如恒,安徽省贵池县人,1932年10月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5年东北地质学院(现为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本科毕业,1955—1962年先后在东北地院院刊编辑室、吉林省工业厅重工业处、辽宁省地质局锦州地质大队、朝阳地质大队从事普查工作;1963—1983年调至辽宁地质局区调队,先后任组长、分队技术负责人、大队总工程师等职;1984年起担任辽宁地矿局付总工程师。亲自参加过7幅1∶20万区调工作,主持编写了《辽宁省地质矿产概况》、1∶50万辽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地质矿产部地质矿产科技情报网西北分网,在西安召开了西北五省(区)非金属矿产情报调研成果交流会。会议介绍了西北地区非金属矿产资源概况和开发利用现状;交流了非金属矿产找矿与利用的经验和当前若干值得注意的非金属矿产利用新途径。这些信息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