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吉南地区晚震旦世震积岩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吉南地区晚震旦世地层序列中,普遍发育有一套地震事件沉积物,其在垂向上由振动注伦泥昌碳酸盐脉灰岩,卷曲变形灰岩,阶梯状断层,海啸颗粒灰岩,津浪丘状交错层灰岩及钙屑浊积岩组成。 相似文献
2.
湘西地区晚震旦世——早寒武世黑色岩系的生物和有机质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湘西地区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寒色岩系的分布、生物群类型与分布及其与金属元素富集的关系,提出黑色岩系中的Ag-V,Mo和Ni-P的富集成矿分别与浮游菌藻、多功能植物和介壳化石的分布发育关系密切。黑色岩系分散有机质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区内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地层黑色岩系的有机质演化处于过成熟阶段,且垂向分布存在明显倒置的特点。探讨了黑色岩系地层分散有机质成熟度倒置的原因以及有机质及其演化与金属元素富集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湘西晚震旦世伊迪卡拉新庭园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Glaessner和Wade1966年发表澳大利亚南部伊迪卡拉动物群的系统研究报告以来,伊迪卡拉型生物化石广泛发现于世界各大陆Varangian冰期后与寒武纪之间的地层中。由于当时尚未出现大型捕食性生物,所以海洋生物世界被认为是一个彼此间互不侵犯的... 相似文献
4.
皖南与湘西晚震旦世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正> 中国南方晚震旦世地层,在斜坡—盆地相区,其上部有一套硅质岩,皖南称皮园村组,湘西及湘中称留茶坡组。长期以来,不少研究者都把这套硅质岩地层与灯影组对比,并以此来解释沉积环境及古地理。 笔者对浙西及皖南地区的晚震旦世地层进行了研究之后,曾对皮园村组的涵义作了修订,认为它仅相当于西峰寺组上段或灯影组上段(唐天福等,1981)。近几年来,笔者又 相似文献
5.
皖南晚震旦世蓝田组底部含锰碳酸盐岩、硅质岩和铁锰矿层,含有丰富的成矿物质并且赋存有银铅锌等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是由于热水沉积作用而形成。这一发现为皖南地区矿床的成因给予了解释,并且为今后的矿床勘探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皖南晚震旦世硅质岩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区位于华南下扬子区构造活动带,地层剖面中有火山英安岩,硅质岩中含火山碎屑,它们的存在表明本区在晚震旦世曾发生火山活动并影响沉积物成份。元素分析显示本区硅质岩化学组成与火山成因硅质岩相似,高的Ba含量,具与壳型花岗岩相似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指示本区硅质岩的硅源可能来自海底火山喷发。文章同时还讨论了硅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相似文献
7.
8.
应用露头层序地层的原理和方法,对四川石棉田湾矿区以碳酸盐岩为主的上震旦统进行了研究,识别出4个3级层序,描述了各层序的特征,探讨了该区晚震旦世海平面的变化规律和层序地层中体系域与金等贵金属矿床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皖南地区晚震旦世陡山沱期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南地区在晚震旦世早期早时发生海侵,沉积了含碳、含硅的陆源碎屑岩,为浅海盆地相沉积;早期晚时,沉积了碳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夹粘土岩沉积,为台坡和台盆相沉积,其沉积相变化和古地理分异与当时基底性质、同沉积构造和碳酸盐建隆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东北部江口县桃映震旦纪陡山沱组上部发现的庙河型生物群,包括宏体藻类、可能的后生动物、遗迹化石以及其它生物化石等,进一步证实这类宏体生物群在扬子地区震旦纪陡山沱晚期有较为广泛的分布。通过与鄂西庙河生物群、皖南蓝田植物群的对比,震旦纪陡山沱晚期宏体生物群的生活环境主要为开阔浅海向台缘斜坡相过渡地带。通过对黔东北庙河型生物群的研究,认为陡山沱晚期的宏体生物群为以营固着生活方式为主,生活于透光性较好、具有一定水动力条件和一定含氧量的相对静水贫氧浅海环境;其固着基底为富含水份的未固结的粥性-软质基底。这些宏体生物群多呈半漂浮状竖立于海底,构成初步的“海底草原”,为生物群中依赖一定氧而生活、生长和繁殖的动物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生物死亡后,大部分生物躯体倒伏于沉积物表面,在贫氧和较快沉积速率的沉积环境中,生物遗体被较好保存,并很快被沉积物所埋藏。随着沉积物的增厚,生物遗体被完全封闭,导致生物遗体腐烂和分解过程终止,使其得以很好保存。较快的沉积速率、贫氧和相对平静水体的环境是生物群得以很好保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瓮安磷矿为鄂—湘—黔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黔中古陆的东侧,其中,大塘矿段位于发育完整的下震旦统陡山沱组中,该组地层自下而上为下白云岩段、A矿层、上白云岩段和B矿层。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A矿层P2O5高于B矿层,而Sr含量、Mg/Ca值却相反,表明从A矿层到B矿层,气候干旱炎热程度升高。碳酸盐C、O同位素表明: δ13C、δ18O和Z值在A矿层分别为-4.30‰~-2.03‰、-11.30‰~-7.53‰、112~119,B矿层分别为-1.16‰~1.49‰、-8.41‰~-2.26‰、123~129,表明A矿层的盐度较低,B矿层的盐度较高。Ceanom在A矿层均大于-0.1,在B矿层均小于-0.1,另外,Mo、U、V元素在A矿层高于B矿层,表明氧化还原条件从A矿层的还原转变为B矿层的氧化条件。A矿层稀土元素呈“左倾型”配分曲线和热水元素的富集,指示海相热水输入;Si、Al、Ti含量占一定比例,指示了陆源风化物质输入;δ13C阶段性变化指示了上升洋流带来的深海海水,因此,陡山沱组磷块岩成矿物质可能有多个来源。A矿层“左倾型”稀土配分曲线以及磷酸盐球状、团块状结构和较高磨圆度,表明其成矿作用机制主要为海水机械动力;B矿层稀土元素呈“帽型”配分模式和大量微生物碎屑发育,表明其成矿机制主要为微生物生长成矿作用,伴随海水机械动力。 相似文献
13.
Formation environment and metallogenic mechanism of Weng'an phosphorite in the Early Sinian,Central Guizhou Province 下载免费PDF全文
Weng'an phosphorites are located at the east of Central Guizhou oldland and are important constituent of Hubei-Hunan-Guizhou phosphorite belt. Among them,the Datang ore block developed intact Early Ediacaran stratigraphic sequence,and the phosphorite occurred in the Doushantuo Formation which are divided into the lower layer of dolomite, layer A, the upper layer of dolomite, and layer B. Geochemistry showed that the P2O5 concentration of phosphorites in the layer 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layer B,while the Sr and Mg/Ca were opposite.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e degree of aridity and torridity increased from layer A to layer B. δ13C,δ18O,and Z value in layer A are -4.30‰-2.03‰, -11.30‰-7.53‰, and 112119,respectively,and those of layer B are -1.16‰1.49‰, -8.41‰-2.26‰, and 123129,respectively,indicating that the salinity increased from layer A to layer B. Ceanom of the layer A are greater than -0.1, whereas those of the layer B are less than -0.1, suggesting the redox conditions changing from anoxic to oxic. The NASC-normalized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layer A show “left-inclining”,indicating the input of hydrothermal fluids. Furthermore,the Si,Al,and Ti content in the phosphorite and the periodical change of δ13C indicate the input of terrigenous weathering and deep seawater. The “left-inclining”REE plots,high psephicity,and intraclast and blocky textures of phosphate from the layer A collectively suggest the phosphorite formed via mechanical power of seawater. The “hat-shaped”REE plots and microbial debris of phosphate from the layer B indicate the phosphorite formed via microbially mediated accretionary growth. 相似文献
14.
15.
贵州瓮安磷矿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地层和沉积环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瓮安磷矿当时位于川黔滇台地东南边缘,是我国晚震旦世陡山沱期主要的磷矿之一。该区陡山沱组含磷地层中发现大量低等蓝藻和真菌、红藻、大型球状绿藻、疑源类及可能的后生动物化石,引起国内外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关注,尤其是最近报道从该地层中发现具细胞结构的海绵和动物胚胎化石,震动了各国古生物学界。瓮安磷矿的陡山沱组不整合于南沱组或板溪群之上,为灯影组浅灰白色白云岩层整合覆盖,以中部的古喀斯特侵蚀面为界而分为下、上两个岩性段,构成下段的白云岩—磷块岩—白云岩序列和上段的磷块岩—白云质生屑磷块岩—磷质白云岩序列。化石产于陡山沱组上段。 相似文献
16.
关键金属是当今社会必须的但是安全供应存在高风险的一类金属的总称。煤因富含有机质往往能够富集关键金属,特殊地质条件下能形成煤型关键金属矿床。很多研究表明我国西南地区晚二叠世含煤地层富含多种关键金属,但是其富集特征和形成机制仍然不清楚。本文以贵州黔西北煤田泰来煤矿上二叠统龙潭组9#煤层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煤层及顶底板样品,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了矿物类别分析,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分析,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样品中的主要矿物包括高岭石、石英、伊利石、黄铁矿、锐钛矿、金红石、方解石、白云石、钠云母和钠长石等。含量较多的主量元素氧化物为SiO2、TiO2、Al2O3和Fe2O3,存在富集的微量元素为 Li、Nb、Ta、Zr、Hf、Sn、Th和In,其中Li、Nb和Ta的含量分别为世界煤均值的7. 9倍、7. 8倍和8. 7倍。沉积物源和矿物赋存特征分析表明,峨眉山中性火山岩和高钛玄武岩对含煤盆地的物质供应具有一定的贡献,沉积之后的热液活动对该煤层关键金属的富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贵州地处扬子地台的西南缘,晚古生代受南北向挤压产生黔中隆起,同时在隆起南侧形成EW向纳雍—瓮安断裂,以此断裂为界,北部隆起,南部坳陷。在黔北台隆区内分布有毕节煤田、黔北煤田、黔东北煤田;黔南坳陷区分布有六盘水煤田、黔南煤田、黔东南煤田、织纳煤田、贵阳煤田。受构造控制,黔北台隆区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沉积厚度普遍小于黔南坳陷区,含煤性也较黔南坳陷差。根据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差异,自西向东分为宣威相区(陆相)、龙潭相区(过渡相)和吴家坪相区(湾相)。黔北、六盘水、织纳煤田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三角洲发育,特别是织纳煤田受一组共轭剪切断裂及黔中断裂影响,整体呈三角坳陷,有利于碎屑物堆积,在其广阔的三角洲间湾发育了较好的泥炭沼泽,聚煤条件好,形成50余层煤,平均总厚度38.76m。陆相区的毕节煤田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含煤10余层,煤层厚度变化大。黔东北、黔南、黔东南煤田以海相沉积为主,黔东北、黔东南煤田仅在底部含煤,层数少,仅一层可采。古构造、沉积环境是影响各煤田含煤性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黔中早二叠世茅口晚期断裂陆缘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黔中早二叠世晚期发育变异多姿的硅质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笔者通过大地构造学、火山岩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层序地层学的综合分析认为,与一般的被动大陆边缘不同,该区这种断裂大陆边缘的层序地层特征主要依据纵向上反映海平面变化的岩性突变来识别,而岩性突变又是构造变动的反映。据此,将该区茅口组二段划分为一个准层序组和两个准层序,每个准层序以突变最大海泛面为基础,包含了凝缩层和加积高位体系域;横向上解释为破裂碳酸盐台地型层序地层格架,即把构造作用与层序地层格架的形成以及沉积体系的分异统一起来,提出了断裂陆缘层序层分析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描述了海龙类安顺龙属的一个新种——黄泥河安顺龙(Anshunsaurus huangnihensissp.nov.)。新种采自贵州省兴义市乌纱镇谢米村上三叠统竹竿坡组底部。它与邻区发现的晚三叠世黄果树安顺龙(A.huangguoshuensis)和乌纱安顺龙(A.wushaensis)相比,存在如下相似之处:轭骨呈三射形;荐前椎都约为38枚;颈椎约17枚;趾式为2-3-4-5-4。但是,新种与后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新种的乌喙骨前缘向前延伸较短,而后腹缘向后延伸较远,而后者的情况刚好相反。新种的乌喙骨的特征与在欧洲发现的中三叠世Askeptosaurus italicus和晚三叠世诺利期Endennasaurus acutirostris的较为相近。以上特征指示新种可能为A.italicus和A.huangguoshuensis的过渡类型。这为长颈型海龙类的系统演化和古地理分布提供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锂是我国关键矿产和高新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之一。贵州铝土矿资源丰富,含铝岩系分布广,勘查发现铝土矿(岩)中伴生大量的锂资源。研究认为,全省含铝岩系中Li含量高,变化范围大(0.55×10-6~2725.03×10-6),平面上Li含量总体呈北东(务正道成矿区)、南西(修文-清镇成矿区)高,中间(播州-瓮安成矿区)低的分布态势;剖面上Li主要富集在矿系上部的致密状铝土岩(矿)中,Li含量一般>500×10-6,矿系中土状铝土矿(岩)Li含量一般<30×10-6;气候温湿、风化及淋滤作用强的陆相湖泊沉积环境,有利于高岭石为主的黏土矿物形成及Li+与Al3+、Mg2+、Fe3+、Fe2+发生类质同象,或被吸附进入黏土矿物层间构造同迁移同富集,Li与Al2O3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成岩成矿后的次生改造阶段,古地磁测量及CIA显示为炎热潮湿的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