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据美国的地震学家们称,1991年旧金山与洛杉矶之间将发生一次里氏5.5—6级的地震。他们说,地震将发生在帕克菲尔德地区,它位于1989年破坏性地震的震中区洛马普列塔以南。自1850年以来,帕克菲尔德至少平均每22年发生一次中等强度的地震。最后发生的5次中强地震都符合这个周期性(1966,1934,1922,1901,1881)。根据这个周期性,下次地震应发生在1988年,然而它却未发生。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怀斯(Max Wyss)说,他可以解释下次地震将于1991年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1.地震的机制就地震预报的依据而言,首先要弄清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有一种叫做板块的薄皮覆盖着地球。它虽然很薄,如果地球像鸡蛋那样大,那么,它就同蛋壳的厚度差不多;但当这种板块旋转移动时,彼此之间就会发生碰撞和挤压,并且最容易在相互挤压的地方发生大地震。具体地说,处在最前列位置的岩石受到挤压而破裂就是地震。因此,可以肯定,地震已发生了几千万年,在今后的几千万年里仍将继续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本身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2002年3月31日台湾M 7.5强震的临震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3月31日,在台湾以东海中发生7.5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前,笔者在2002年3月21日分析预报中心预报部会商会上,明确提出临震预报意见:3月底前后台湾地区将发生6级左右地震,并上报到有关部门。这次地震虽然发生在我国台湾地区,但它是一次成功的临震预报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曹刚  阎海 《山西地震》1991,(2):23-26
通过对1989年2~3月间包头震群序列特征的研究,认为该震群属普通震群活动。据这次震群发生的特殊部位以及烈度分布特征的分析指出,它的出现将可能直接影响到整个阴山带东、西两端的地震活动,或使某端地震活动明显强增或发生中强地震。  相似文献   

5.
1966—1977年间,我国境内共发生了19次M≥7.0的强震,活动确实有所增强,不少同志指出,这是我国强震活动的一次新高潮,它将延至1982年左右。1977—1978年强震活动又明显地减弱,上述呼声也随之降低。这次高潮究竟过去了没有?今后一两年内,甚或10—20年  相似文献   

6.
“破裂一旦发生,它怎么能知道将在哪里停止呢?”(Podyapolsky,1973) 多年以前,Podyapolsky这个才华横溢的理论家看到前苏联地震预测似乎要乘着乐队车加速前驶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20年以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乐队车究竟  相似文献   

7.
特大地震是指Ms≥8.5地震.最近2012年4月11日在印尼苏门答腊地区又发生8.6,8.2级地震.这样一来,从2004年12月到2012年4月底为止,在印尼苏门答腊地区已发生6次8级以上地震,包括3次特大地震,其地震活动剧烈程度是罕见的.这进一步说明:亚洲特大地震活动中心已迁移到这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尾部,它将规范(影响或控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亚洲大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前言 本文研究大华北地区历史地震重复发生的特征,其主要目的是判定未来地震危险区,即根据已发生过的大量强震,圈定出较长时期内(比如10年至100年),可能发生强震的地区。陆远忠等提出,7级以上强震发生前十几年至几十年,未来主震震源区往往发生一个或一些中等强度的地震,它为未来孕育强震创造了似乎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刘叶根  相似文献   

9.
1966年3月河北省南部发生的邢台大地震是一个前震多、主震强、余震频繁、衰减有起伏、延续时间长的地震序列。在它的活动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多次强余震活动的反复。直到将近十六年之久的1981年11月9日又发生了这次5.8级强余震。  相似文献   

10.
带头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带头地震是异年倍九律时间系列中的头一个地震,其震级较大。在它发生后几百年内附近200—300公里范围的6级和6级以上地震与它的发生日期往往呈倍九天的关系,其月份范围在带头地震发生日期前后2—3个月内。已发现的带头地震有1679年三河平谷大震,1668年郎城大震,1624年扬州大震,1604年泉州东大震。另外还发现在中国西部也有不少带头地震。带头地震和随后的被带地震其间的倍九律关系可能是具有倍九天可公度的外因调制地下过程的结果。在前兆观测的基础上用带头地震有助于选择发震日期。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概况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1月17日,强烈的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袭击了日本近畿地方的广大地区,这次灾难性的地震是半个世纪以来在日本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内陆地震,它使日本遭受了一次出乎意料的严重破坏,打破了“日本安全”的神话,将对今后的地震预报和防灾对策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这次地震引起了日本和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本文将对这次地震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2.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1992年将是200年来地球最不平静的一年,美国加州,欧洲,土耳其和日本将会发生多次地震。通常情况下,全球每年约发生大地震(7—8级以上)18次。在过去15年中,平均每年11.5次,但自1989年以来有明显增加,6级左右地震几乎每周发生一次,使灾区居民遭受很大损失。据有关方面预测,今年欧洲的德国、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亚洲的中国、日本等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及美洲的秘鲁都将发生较强地震。  相似文献   

13.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MS7.0地震。震前我们实验室主要做出以下预测:(1)根据我国强震的空间分布有序性规律,在2015年曾做出预测:甘肃省东南部、四川交界处将来可能会发生8级地震;(2)根据44年周期和7年周期,2016年预测四川区域在2017年会有7.5级地震发生;(3)依据地磁仪器观测到的数据异常,2017年7月28日认为近期将有6~7级地震发生。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经综合分析我们的三次预测,以及6—7月在四川茂县出现的多次滑坡事件,认为若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将会是一个很好的短临预测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海原8.5级大震,至今已经六十年了。六十年来,海原大震在我国地震学史上一直占有着重要地位,它与我国现代地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今适逢六十花甲,我们纪念它,不是没有意义的。一、我国现代地震科学的发展,是从海原大震开始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个研究者预测2004年9月5日前加利福尼亚将发生一次强震,现在时间已过。Keilis-Borok预测过去9个月内的某个时间将会发生这样的强震。但是对于市民来说,很幸运没发生这样的地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天文时纬残差的定义,地震前天文时纬残差出现异常的研究现状,该异常可能的物理机制,以及2008年汶川8.0和2013年芦山7.0地震前云南天文台光电等高仪的时纬残差均出现同步异常。这与30余年的研究实践一致地表明,天文时纬残差震前异常是一种可能的地震前兆,它可以为仪器周围将发生的地震提前给出有价值的预测信息,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巨块在1947年到1955年的八年中,形成特大的地震高潮(8.5级一个,8级一个,7.7级两个,7—7.5级四个),此时在该巨块西北角上,于1951年5月27日曾发生过一次罕有的火山爆发。这一事实有可能支持上地幔在某一时段内快速运动的假定,因为火山的喷发源泉一般是在上地幔,它能在1951年喷发,想必是在此时期上地幔有剧烈的物质运动。本文将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几年里,许多研究者声称大地震产生的静态应力变化影响后续区域地震活动性的空间和对间分布,地震优先发生在应力增加区,而在应力降低区地震活动性降低。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定量方法来检验静态应力触发的存在,但还未达成确定一致的认识。我们提出了一套检验静态应力触发的方法,它需要计算大地震发生期间的一组地震事件震源机制节面上的库仑应力变化。我们比较了计算得到的主震之前和之后这些地震事件应力变化的统计分布,目的是确定我们是否可以拒绝分布相同的假设,拒绝该假设将是应力能触发地震的证据。我们将这种检验用于1987年11月24日的埃尔莫尔牧场/苏必斯蒂森山地震序列,发现主震之后的地震事件应力至少增加0.01~0.03 MPa(0.1~0.3bar),在主震之后1.4~2.8年发生,这与主震产生的静态应力触发一致。  相似文献   

19.
美《纽约时报》1980年11月16日报道了美地震学家布雷迪和斯彭斯预报南美将发生大震的消息(本刊1981年第2期以《两名美国科学家预报秘鲁和智利1981年8月将发生大地震》为题作了译载),美国地震预报评定委员会应秘鲁政府的请求,对此进行了审议,1981年1月27日发表声明予以否决。现将该声明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在1981年及前几年关于前兆性小震群的研究进展,指出研究它与强震发生的关系在地震预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