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水文、地质情况极为复杂,对沉积物的成岩作用和间隙水中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均有显著影响。本文作者曾于1980年7月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与间隙水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调查,调查船为“金星”号,工作范围为122°00′—126°08′E,30°30′—32°31′N,共测定18个站位(图1)表层沉积物氧化还原性质的参量及间隙水主要化学成分、营养盐和微  相似文献   

2.
一、战略优势辽宁南临黄、渤二海,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海岸线长达2178公里,岛屿506个,岛岸线长700公里。所属海域面积约为全省陆地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其中,滩涂面积404万亩。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辽宁海域处于北纬38°44′—40°55′,东经119°55′—124°2′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相似文献   

3.
林景祺 《海洋科学》1991,15(1):18-22
Ⅰ.渤、黄、东、南诸海渔业生物群落生态特征 我国海域系一典型陆缘海,由此决定了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数量有限和渔业规模不可能太大的格局。其渔业生物群落的存在形式是:以渤海和黄海区的黄海槽我国一侧斜坡,东海区北纬24°30′—32°00′水深  相似文献   

4.
浙江南部外海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06年5月、9月、11月和2007年2月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调查结果,用渔获率作为鱼类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对浙江南部外海的鱼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季节变化趋势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南部外海调查海域鱼类种类约有205种,其中海南鲽鲆、长臂沙鲽是2个东海区新记录种。刺鲳、竹笑鱼、发光鲷、条尾鲱鲤、尖牙鲷、短鳍红娘鱼、短鳄齿鱼、带鱼、多棘腔吻鳕、花斑蛇鲻等22种鱼类是调查海域底拖网的主要捕捞鱼类,约占鱼类总渔获量的64.58%,而其它种类的渔获量较少。不同季节的经济鱼类渔获物组成相差较大,渔获量高峰期主要出现在夏、秋季,主要捕捞刺鲳、竹笑鱼、条尾鲱鲤、短鳍红娘鱼、黄鳍马面钝等,而带鱼主要出现在春、夏季和冬季。资源数量分布较高的海区是27°30′-28°30′N海域以及26°00′-27°00′N、121°30′-123°00′E海域,而春季、秋季和冬季虽然资源密度没有夏季高,秋季和冬季调查海域的鱼类资源数量明显下降,但其数量的地理分布趋势与夏季基本相同。主要种类的空间分布特点如下:刺鲳、带鱼、海鳗、日本红娘鱼、日本方头鱼等的主要渔场分布在80-100m水深海域;黑鲮蟓、真鲷、鲐鱼、高体若鳕等的主要渔场分布在100-200m水深海域;而竹笑鱼、条尾鲱鲤、短鳍红娘鱼等则在整个调查海域都有分布,属于分布范围广的种类。  相似文献   

5.
海水中无机氮磷硅、水温、盐度、氧含量及碳酸盐系统的调查研究,具有海洋化学学科意义及海域生产力估算的实用价值。而东海黑潮流径水域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当前急需进行有关调研工作。为此,我们于1984年6月11日—7月18日及1984年12月25日—1985年2月4日在东海(120°12′—128°30′E,25°—31°30′N)进行了两个航次七项化  相似文献   

6.
崂山湾附近海域内波的侧视雷达(SLAR)图像信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87年5月进行的海洋航空遥感实验中,获得了黄海西部崂山湾附近海域(36°16′—36°30′N 120°45′—121°05′E)的内波侧视雷达(SLAR)图像。这组由8个波组成的内波,平均波长为1.32±0.24km,向岸传播的平均相速度为38cm/s,平均周期为57min;波峰线与等深线平行,图像上记录的波峰线长达40km。分析表明,这组内波可以用最低型内波理论模型来描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1984年5月至1985年2月台湾海峡西部海域(22°19′—27°25′N,116°30′—121°E)活性硅酸盐、磷酸盐和三氮总含量的平面、断面、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及其与沿岸径流和海峡中不同水系的消长、上升流、浮游植物的关系,以及各营养盐之间及其与盐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浙江中南部外侧海区的虾类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1986年8月至1987年11月浙江中南部海域(27°00′~29°30′N,125°00′E) 拖虾调查资料,分析了虾类资源的种类、组成,拖虾渔获量及主要种类的分布,提出进一步开发凹管鞭虾,假长缝拟对虾等新的虾类资源的建议,并讨论了合理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1982年10月浙江潮下带(北纬27°10′—30°30′,东经122°30′以西)海域叶绿素α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表层平均叶绿素α为1.85mg·m~(-3),10米层平均叶绿素α为1.91mg·m~(-3),略大于表层。文章比较了象山港、乐清湾、东山湾和渤海湾的叶绿素α分布状况。调查海区平均初级生产力为181.17mgC·m~(-2)·d~(-1)。其值低于浙江沿岸上升流海域。  相似文献   

10.
林景祺 《海洋科学》1991,15(2):22-27
Ⅰ.3.东海渔业生物群落生态特征 现以北纬24°30′~32°00′,水深200m以內陆架海域为一生境单位。在这海域內,依据环境条件,聚集栖息5个类群,类群间相互作用而形成东海渔业生物群落。 Ⅰ.3.1. 贝类类群 东海西区的浙江、福建两省贝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其中产量较多的有螠蛏、牡蛎、泥蚶,菲律宾蛤仔等。  相似文献   

11.
林祖亨 《海洋信息》1998,(10):30-30
我国属季候风影响的地区,直接影响我国地面的大气环流是季风气流。在南海海域,气流流场的位置变化、强度、范围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以东北或西北季风气流为主,夏季以西南和东南季风气流为主。南海海域主要受这两股季风风系的影响。 今年4月份,在5°30′N~20°30′N,108°00′E~119°00′E范围的南海海域,大范围的南海季风试验项目。这一试验被列入国家科委95攀  相似文献   

12.
吴光宗 《海洋与湖沼》1989,20(3):217-229
于1985年8月—1986年8月间,在长江口海区(30°45′—32°00′N,124°00′E以西)周年生态调查表明:鳀鱼鱼卵和仔、稚鱼的出现数量,占该区各种鱼卵和仔、稚鱼总量的首位。其中,垂直网采到的鳀卵和仔、稚鱼分别为同网型总量的82.72%和45.90%,而表层网的则分别为82.73%和54.64%。鳀卵出现在全年的4月中旬—10月中旬,以5,6两月为鳀卵集中出现的月份。鳀卵分布区的表层水温为17.0—24.5℃,表层盐度为22.50—30.50‰;122°30′E以东的海区为鳀鱼的主要产卵场,成鱼在该区作自东向西,再折回东部的生殖洄游。 康氏小公鱼卵和仔、稚鱼的出现数量,占调查区第二位。其中在垂直网中的出现数量,分别占卵和仔,稚鱼总量的3.39%和3.48%,表层网的分别为5.12%和6.34%。生殖期在6月中旬—10月中旬,盛期在7—9月。产卵时的最低表层水温在21.0℃以上,适盐广泛。主要产卵场是122°30′E以西的南、北近岸河口浅水区,成鱼生殖时作自南向北的生殖洄游。 两种鱼在调查区的鱼类组成和食物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并有着较丰富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区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和对策”的研究要求,为掌握工程兴建前长江口环境状况,我们于1985年8月一1986年5月,对122°-124°E,30°45′-32°00′N海域及受潮汐影响的江段进行了调查。本文根据5个航次的调查资料阐述了长江口海域化学耗氧量(COD)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南沙海域万安盆地的油气地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安盆地位于南沙海域西南部,其介于我国万安滩与越南昆仑岛之间。地处N 5°30′~10°,E 107°30′~109°45′之间。为一早第三纪时形成的陆缘裂谷盆地。该盆地的西界为科勒隆起(Chorat Swell),北界为昆仑隆起(Conson Swell),南界为纳土纳隆起(Natuna Swell),东界为万安东断裂(Wanan Dong Fault)。该盆地的总面积为67 000km~2,其中约5万km~2位于我国传统海疆线以内。越南称该盆地为南昆仓盆地(Nam conson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海峡两岸合作勘探南海油气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我国台湾“中油公司”签订的“台南盆地与潮汕凹陷部分海域协议区物探协议”于1998年4月16日正式批准生效,5月1日开始执行。 该协议是海峡两岸两大石油公司根据经济上平等互利原则签订的第一个合作协议。“物探协议区”位于116°30′E~118°30′E、20°55′N~22°50′N范围内的南海珠江口海域,毗邻台湾海峡位于台湾省高雄市以西250公里和广东省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外低氧区特征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8年8月至2010年9月在长江口30°20′N~32°30′N,122°15′E~124°20′E范围海域开展的7次综合海洋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了解长江口海域低氧现象的年际、季节变化及其对海洋环境和生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该海域夏季存在长江口和浙江南部两处低氧区域,低氧现象主要发生在20~50?m水层;低氧海域与非低氧海域的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叶绿素a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长江口海域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的分布状况与低氧区的存在与否未能发现相关关系。低氧区是底栖生物生物量的高值区,多毛类是其中最多的底栖生物种类,对低氧环境的耐受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部海域及周边地壳热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在117°~135°E,21°50′~41°30′N范围内的500多个热流值,对中国东部海域及周边的热流分布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热流分析表明,冲绳海槽具有极高的热流值,为一现在正在活动的弧后张裂带。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张网渔获物、海蜒网渔获物调查资料,分析了日本鳀鱼的生活习性、群体组成、分布以及数量变化,以期为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张网渔获物调查于1981~1986年进行,调查范围为27°20′~30°50′N的整个浙江沿海,内设采样点35  相似文献   

19.
本调查于1981年6月至1982年4月按季度共进行四次,调查海区在23°45′—35°N,122°30′—128°30E的范围内。这一研究区域正处于黑潮、台湾暖流、对马暖流、黄海沿岸流、东海沿岸流、长江冲淡水以及黄海冷水团的综合作用区域,水文条件十分复杂。在研究地理环境及环流系统时,不能仅限于调查海域范围内,需要扩展到整个黄东海区,因此将引入其它文献的有关资料和结论,并结合调查资料的分析,对若干问题提出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20.
面对北部湾的思考──关于环北部湾海岸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部湾位于我国南海西北部,是中越两国共同的海域,处于北纬17°-21°30′,东经105°40′-109°50′。东起广东雷州半岛、琼州海峡,东南为海南岛;北面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陆沿岸;西至越南陆地沿岸;南面紧接我国南海及越南南部海一部分,是三面陆地环绕的一个大海湾。根据1964年中越两国调查材料,全湾面积为1.28万平方千米。湾内海底地形平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倾斜度一般在2度左右,水深一般为20-60米之间,平均水深度为38米,近湾口处,少数地方水深增到100米,属于浅海半封闭性大陆海域。北部湾连同我国南海,在汉代统称为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