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极海冰范围变化与大气、海洋等环境变化直接相关,对人类的实践活动有重要的影响。而计算机和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使得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南极海冰变化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对多源遥感数据进行交叉定标,获取连续15年的南极长时序被动微波遥感亮温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BST算法反演了海冰密集度,分析了南极海冰范围的变化情况,从而为更好地认识南极海冰变化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3.
正南极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给南极冰雪变化的系统研究带来了种种限制,直到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与方法。然而,在南极冰雪环境快速变化的前提下,单一的遥感传感器难以满足人类对南极的持续监测;因此,多源遥感数据在南极冰雪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成为了南极科学研究与遥感技术研究双双发展的必然。本文使用光学遥感影像、主动微波遥感影像及被动微波遥感影像等多源遥感数据,分别在南极局部区域与 相似文献
4.
无反射棱镜全站仪是不用棱镜作为照射目标就可以进行测距的全站仪,是无反射棱镜测量距离技术与一般全站仪的融合,具有一般全站仪不能替代的优点。利用无反射棱镜可以方便、快捷地测量距离,实现了"即测即得"。已普遍应用于数字地形图测绘的此类全站仪,其所测定地物点的精度满足规范的要求,因此,对无反射棱镜测量这项新技术的工作原理、成果精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邱标新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40(5)
随着GPS应用的普及与其技术的不断研发,用多基站网络RTK技术建立起来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即CORS已成为GPS的研发重点。本文阐述了CORS及其系统的工作原理,其与静态GPS相比的技术优势,并应用于安溪县数字测图控制测量的生产过程,对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五层十五级瓦片在并行计算和分布式数据库存储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能极大地提高遥感产品的生产速度。针对瓦片离散、无重叠和色彩差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allis滤波的无重叠多源瓦片拼接匀色方案。对多源遥感影像瓦片进行匀色处理,使得拼接后的多源瓦片影像色彩一致,无拼接缝。采用GF1和Landsat8数据进行实验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多源瓦片之间的缝,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均能实现多源无重叠瓦片的无缝拼接和匀色,为进一步利用瓦片数据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下无源导航系统仿真匹配算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针对水下无源导航(地形辅助导航)系统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海洋地理特征传感器获取信息,进行数据预处理、算法分析、性能评估,然后进行智能数据融合,进而完成水下无源导航系统模块化的仿真设计,为水下无源导航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行的方法和技术。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水下地形匹配辅助导航,能够有效地修正惯导误差达到设计要求,为真实海洋环境下的精确导航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朱冰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6):138-139,142
阐述了多源空间数据集成的原因,并对多源数据的集成方法进行了探讨,结合实际应用说明了多源空间数据集成的作用,最后,对多源空间数据集成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9.
多源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提高土地利用分类精度,研究多源遥感数据的分类方法,提出了利用多源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对居民地、耕地、林地、水体、未利用土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光谱特征及微波散射特征进行了分析,将高分一号多光谱数据与RADARSAT-2数据相结合,利用决策树分类器实现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其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6.6%。与高分一号数据最大似然分类及RADARSAT-2数据的Freeman-Durden三分量最大似然分类进行了精度比较,结果表明,多源遥感技术可实现数据的特征互补,其分类精度优于仅采用多光谱数据或微波数据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0.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WebGIS技术相结合,为指导农业生产中的精准施肥、提升作物产量提供了科学指导。本文介绍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及WebGIS技术目前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了WebGIS在土壤测土配方施肥应用中的技术方案及技术路线,对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提高农民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海冰微波辐射传输模式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冰是影响地球热循环的重要因素。以海冰和海水的微波热辐射为源,并通过位于海面遥感海冰的3层分层介质系统的分析,取得中间介质厚度与所接收到的辐射亮温有如下模式:TB=A+Be-CD。其中A,B,C与遥感系统的极化,使用角度和角频率有关,可以通过实际地面的海冰测试试验获得。该模式符合电磁场在有损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反映出被动微波遥感所接收到的能量与传播距离的关系。近几年来,根据该模式,使用4个频段微波辐射计在地面进行实测(入射角为0°),在飞行中使用3个频段,结果空中和地面基本符合。实践证明其模式是正确的可行的。文中给出在辽东湾测得航线上的冰厚度分布和亮度温度与冰厚度的统计曲线。最后指出影响测量并限制对厚度识别的几种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14.
根据海冰船测目视观测标准在MODIS影像上提取模拟的海冰边界,并利用相应的MODIS海冰密集度验证AMSR-E海冰密集度产品在海冰边界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海冰边界像素上,AMSR-E海冰密集度的平均值与15%阈值存在显著差异,且AMSR-E与MODIS海冰密集度的相关性很弱(R2≤0.2),基于ASI的海冰反演算法在夏季低估边界海冰密集度。考虑整个冰区(包括多年冰、一年冰、新冰和开阔海域)的截线分析显示,AMSR-E与MODIS海冰密集度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夏季R2=0.82,冬季R2=0.81),AMSR-E海冰密集度在20%~30%区间的误差最大。 相似文献
15.
以北极为研究区,使用CryoSat-2数据,利用现有海冰厚度卫星测高研究中4种主流算法(Laxon03算法、Kurtz09算法、Yi11算法和Laxon13算法)分别对北冰洋海冰厚度进行估算,并将估算结果与研究区IceBridge机载激光测高冰厚数据进行了比较,探索各算法海冰厚度估算的差异,寻找最优的估算算法,为估算长时序海冰厚度提供基础和参考。结果表明,4种算法估算的海冰厚度空间分布较为一致,但不同算法估算的结果差异较大,可达0.476 m;4种算法估算结果大小依次为Laxon03算法、Yi11算法、Laxon13算法、Kurtz09算法;4种算法估算的平均海冰厚度差异,在北极波弗特海海域最大,其次是北极中心海域、格陵兰和挪威海;Laxon13算法估算结果相对于IceBridge观测结果与其他算法相比,具有最小的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是卫星测高估算海冰厚度的最优算法。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被动微波遥感的青藏高原雪深反演及其结果评价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用修正的张氏雪深反演算法,用SSM/I37GHz和19GHz水平极化亮温值计算了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积雪深度,对其精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此算法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的雪深分布,但局部地区误差较大,总体上雪深被高估,其误差主要来源于冻土,深霜层,植被以及雪层中液态水含量,雪粒的形状和粒径的变化带来的影响,SSM/I数据较低的分辨率和研究区复杂的地形使反演的雪深与观测的雪深缺少可比性,给精度的评价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将小波母函数嵌入人工神经网络的神经元,形成紧致型小波神经网络,该网络用于遥感测温的数据拟合中,可提升纯粹的BP神经网络的拟合精度。本文结合红沿河核电站无人机红外测温试验,对其采集的一组温度数据采用小波神经网络进行拟合。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小波神经网络能保证拟合误差在很小的范围之内,并且优于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近海岸悬浮泥沙定量化遥感反演的研究进展及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对国内外近年研究的部分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进行简单分类、对比分析得出其优缺点,并针对部分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的不足和目前遥感技术在悬浮泥沙定量反演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肤浅见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