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2017,(3)
水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这与人口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需求紧密相关。利用熵值法对某地区河流水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评价,指出该地区水资源利用所存在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农业水分利用系数过低和输水量过大等问题,基于熵值法评价成果及可持续利用原则提出当地水资源未来优化对策,为该地区水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以复合系统理论为基础,将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组成的复合系统定义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RSWRS系统)。应用Bossel可持续发展基本定向指标框架,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评价体系。应用系统综合评价法,权重采用基于Bossel评分标准,以参考状态的离差平方和最大法计算,建立了以RSWRS系统发展综合指数和发展态势度量模型。以陕西省为例,进行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河流域2003年"四源一干"河川径流及输水运行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2003年塔里木河四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量258.21×108 m3,偏多12.8%,属偏丰水年.阿拉尔站以上的三条源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出山口天然径流量为221.19×108 m3,偏多14.0%,属偏丰水年;开都河孔雀河为37.02×108 m3,偏多6.0%,属平略偏丰水年.四条源流入塔里木河总水量为47.66×108 m3,占出山口天然径流总量的18.5%.阿拉尔站以上三条源流入塔里木河水量为44.08×108 m3,占三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总量的19.9%,叶尔羌河是惟一无水输入塔里木河的源流.2003年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段耗水量20.51×108 m3,是干流最大的耗水区段,中游段耗水量16.89×108 m3,下游段耗水量11.16×108 m3.上、中游耗水量在减少,下游耗水量在增加.从2003年3月3日至7月11日第5次应急输水历时132 d,从博斯腾湖调水入塔河干流水量3.58×108 m3,而塔河干流到达恰拉水量7.58×108 m3,干流来水量继2002年后再次超过了博斯腾湖调水量.可以确定,2002年塔里木河向下游输水属于由博斯腾湖调水为主转为干流为主的转折年份,但是2003年干流向下游输水的比例更高.2003年大西海子水库向最下游下泄水量为3.455×108 m3,首次打通了145 km的老塔里木河,采取其文阔尔河和老塔里木河双河道输水,水再次流到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加上车尔臣河水的汇入,年内在台特玛湖区最大形成了约200 km2的水面.长期确保向塔河下游输水以干流来水为主,加大对塔河的综合治理,特别要加大对干流上游段和主要源流区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乖梅  何士华 《水文》2006,26(5):20-2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是正确评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前提。在目前提出的评价方法中,关键性的问题是如何合理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是解决这一问题常用的有效方法。但是,层次分析法没有给出判断矩阵一致性的调整方法;而且评价结果也只能表明各个指标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大小,并不能判断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本文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判断矩阵一致性的修正方法,构造出判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数,并对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基于遥感和GIS的塔里木河下游土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塔里木河下游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变化的典型区域.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荒漠化信息获取与分析的工具,利用2个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对塔里木河下游10年土地荒漠化进行了动态监测.结合区域环境特点,对土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轻度荒漠化的土地面积有所减少,但总的荒漠化程度却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的大量开荒造田,以及对塔里木河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中下游天然植被大面积衰败和死亡,尤其是胡杨林面积锐减,致使荒漠化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河流域适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2001年开始实施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提出了以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为核心,以源流区节水改造和干流河道治理为重点进行综合治理,积极稳妥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实施退耕封育保护,有效保护好现有天然林草植被.通过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干涸近30a的台特玛湖于2001年11月16日开始有水,使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得到初步复苏等,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恢复.然而,自2007年以来,塔里木河向下游输水已大为减少,仅能输水到中游,特别是2009年水文干旱,塔里木河干流断流达1 100km多,使下游绿色走廊再度陷入生态危机.为此,需要重新审视塔里木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从加强源流治理开始,来巩固干流治理成果.认真总结10a来治理经验与教训,针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源流与干流造成的影响程度,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利用吉林省西部及周围地区气象、水文、地质和经济等方面大量实测、调查及统计资料 ,采用多种方法系统研究了该区与水有关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水资源及可利用水资源评价。采用多种方法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了各分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有关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确定了分区、市、县及主要城镇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 ,为研究区及各级行政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吉林省9城市具有代表性的7项指标,对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因子分析(FA)法筛选出3个主因子——水污染排放、水环境质量和水资源,并采用层次分析(AHP)法对3个主因子的协调程度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吉林省各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6年塔里木河四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量268.9×108m3, 比正常年份偏多17.4%, 属偏丰水年. 其中, 阿拉尔站以上的三条源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出山口天然径流量为228.6×108m3, 比正常年份偏多18.0%;开都河-孔雀河为40.33×108m3, 比正常年份偏多20.4%, 属偏丰水年. 四条源流入塔里木河总水量为50.26×108m3, 占出山口天然径流总量的18.7%. 其中: 阿拉尔站以上三条源流入塔里木河水量为47.58×108m3, 占三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总量的20.8%. 2006年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段耗水量33.55×108m3, 占阿拉尔站年径流量的58.8%, 是塔里木河干流最大的耗水区段;中游段耗水量16.56×108m3, 占阿拉尔站年径流量的29.0%, 比多年平均耗水量22.51×108m3减少5.95×108m3;下游段耗水量6.97.16×108m3. 上游耗水量在增加, 中游耗水量在减少, 下游耗水量接近多年平均值. 2006年第8次向干流下游输送生态水2.33×108m3, 其中由博斯腾湖下泄0.26×108m3, 由塔里木河自身来水下泄2.07×108m3. 此次输水由前7次的应急输水转变为功能性输水, 由以往输往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 转变为以扩大下游生态灌溉面积为目的, 尝试以激活天然种子库, 高效利用水资源, 进一步恢复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植被范围. 2000-2006年连续共8次生态输水, 已累计由大西海子水库向塔里木河下游输送生态水22.75×108m3,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国内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较系统地总结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方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聊城市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为实现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持和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作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篇大文章.本文分析了聊城市水资源特点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程瑶  孙倩  马建琴  邱林 《水文》2008,28(1):28-31
针对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问题,结合模糊对向传播神经网络分类灵活、算法简练的优点,本文提出区域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模糊对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文章采用随机模拟技术生成评价指标序列,并和其所属的评价等级值构建训练样本,基于模糊CP网络结构建立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应用.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合理,可操作性强,模型具有普适性,可用于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水资源、社会、经济和其它资源环境作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建立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根据国内有关法规并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划分各个基本指标的评分标准,将指标划分为五个等级,选取典型年,运用模糊数学中以相对隶属度、相对隶属函数为基础的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模型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系统模型,分别从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选取22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沂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综合权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表明:沂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值介于0.478~0.633,可持续利用水平为基本可持续,准则层以影响评价值最高,其次是状态、压力、驱动力和响应。通过实际调研可得,评价结果与流域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近年来,沂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逐渐提高,但未来仍需通过加大政府水利投入、增强人民环境保护观念等措施,提高沂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地区水资源总开发量最大为优化目标,以人工开发利用水资源量为决策变量,以地下水位为状态变量,将水资源系统的模拟模型作为约束条件集,嵌入到水资源系统的优化模型中,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量化模型。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量化模型为核心,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开发出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集成技术将多个应用软件的功能模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邯郸市为例完成了对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量化模拟、优化计算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6.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量化分析研究——以邯郸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邯郸地区水资源状况,建立了邯郸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量化模型.在建立该模型过程中,处理三水转化关系时,首次提出"决策变量扣除法"的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利用优化模型优化出该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充分考虑各种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量化,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数学模糊模型,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合理的方法,其评价结果可作为制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案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奕龙  汤洁 《吉林地质》2001,20(4):62-66
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将水资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耦合成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体系之中,利用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辽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进行了评价,其结果表明:辽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从1986年到1995年间逐渐减弱,目前处于极弱可持续利用阶段。  相似文献   

19.
大型复杂引水系统运行调度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超  陈武 《水科学进展》2001,12(2):215-221
万家寨引黄工程运行调度系统是一个大型复杂引水系统.本文以该系统为背景,建立水资源供需分析、水库调度、地下水资源调蓄、水力瞬变输水过程、水文与工程数据采集处理等三个层次的计算机仿真模型,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量"的概念,研究系统的合理调度方案和特性参数以及满足未来用水需求,保证环境生态逐步恢复的管理策略,促进供水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佛山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佛山市水资源条件和社会环境为背景,从水资源现状条件、水资源综合效益、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压力等4个方面选取10项指标,综合分析佛山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合人工鱼群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对佛山市各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变化过程进行评价,并且对各区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比对分析,评价结果符合佛山市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并针对比对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缓解未来水资源压力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