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渤海海域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从油藏描述入手,结合地质、地震与钻井资料,对渤海海域已发现的十个潜山油气藏和四个砂岩岩性油气藏进行了成藏条件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其成藏机理,总结了成藏规律。这有利于指导新区的油气勘探、预测及评价复杂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潜力及有利区带,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主要有五点认识:①差异压实作用在被可压实沉积物所覆盖的潜山不整合面之上容易形成潜山-披覆背斜圈闭并形成复式聚集,富生油凹陷边缘发育的双断垒块型潜山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近SN向构造形成机制与油气成藏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近SN向构造在中国中西部各盆地都有发现,其规模不大,但对油气成藏却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在相关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大量钻探、物探、实验分析和测试等资料,以及构造形迹分析、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古地温场的响应和磁组构分析资料,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特征,探讨了柴达木盆地内近SN向构造形成的力学机制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北部构造回返期的油气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辽盆地白垩纪以来经历了断陷期、坳陷期和回返期3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其中回返期表现的构造应力的反转在嫩江组末期、明水组末期和第四纪早期均有活动。中浅层和深层油气的运移、保存、破坏和再分配直接受控于回返期的3次构造运动。通过盆地东北部油气系统分析和重点油气藏的剖析,揭示反转构造运动与油气藏形成和破坏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万安盆地北部隆起西南段发现的西卫16潜山披覆的构造油气藏,是一个大型、高丰度、高产、轻质油气藏。本文详细讨论了该构造的生、储、盖和圈闭条件,利用流体势软件计算了不同目的层的流体势。绘制了不同目的层的油、水势叠合图和所、水势又 图,分析了圈闭相领凹陷油气运聚与圈闭时空匹配关系;编制主要断层的断面剖面图,综合考虑民裂活动性质、持续时间、断裂带物质、岩性对接情况等多种地质因素,对断层封闭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8.
火成岩油气藏成藏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以济阳坳陷罗151块火成岩油气藏为例,通过对侵入岩体围岩的生油条件、辉绿岩体储集空间及油气运移与圈闭形成的时空配置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综合岩心、地球物理及试油等方面的资料,具体阐述了罗151块火成岩油气藏的特点及成藏模式。研究表明,火成岩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油气储集层,形成具工业价值油气藏须具备一定的石油地质条件:充足的石油来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由裂缝—孔隙系统构成的储集空间、有效的圈闭(圈闭形成时间与油气运移时间的相互关系、圈闭位置与油源区的空间关系)及必要的保存条件等;但由于火成岩油气藏储集空间类型复杂、成因多样,其平面及纵向储层非均质性差异极大,开展对不同类型火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成因研究,是解决减小火成岩油气藏勘探风险及合理布置开发井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茌平构造带处于鲁西隆起西北倾伏区的中部,是被多期级断层复杂化的呈北北东向展布的断裂背斜带。文章系统分析了该带构造演化特征及原生油气成藏条件后认为:早、中三叠世地层广遭剥蚀,三叠纪末挤压隆起,同时产生了兰聊断层,在兰聊断层控制下,茌平构造带定型于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以整体抬升为主,次级断层基本停止活动,对古生界烃源岩二次成烃并在圈闭内聚集成藏较为有利。区内发育有下古生界开阔或局限海暗色(泥)灰岩和上古 相似文献
11.
构造应力场在隐蔽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摘 要 通过对构造应力场与低渗透储层中裂缝分布、油气运移和聚集以及断层纵向封闭性
之间关系的分析说明根据构造应力场的分布不仅可以定量预测裂缝性油气藏的分布规律
以及油气的运移方向与聚集场所而且还可定量评价断层的封闭性。因此从构造应力场的
角度对油气的分布进行评价和预测将对隐蔽性油气藏的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含油气盆地构造应力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构造应力场是影响油气运移和富集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构造应力形成了油气运移的通道与油气富集的圈闭构造;另一方面,不连续状态的瞬间构造应力和连续状态的长期构造应力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驱动力。分析了构造应力场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构造应力场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着重讨论了确定含油气盆地应力场的方法,并探讨了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移、富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前人对东海丽水-椒江凹陷地质研究成果和最新资料,指出新生代的丽水-椒江凹陷主要处于张性应力场中,应力场是控制该区油气运聚的主要因素。采用Maxwell粘弹性模型,对新生代古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瓯江运动期,丽水-椒江凹陷处于一种右旋拉张环境;玉泉期的丽水-椒江凹陷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弱拉张环境。研究表明丽水西次凹LS36-1-1井以西,MYF-1井以南的缓坡带是比较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域。灵峰凸起带因为应力值偏高有可能导致运移到此处的油气已经沿断层逸散或者被破坏。 相似文献
14.
晚三叠世是四川盆地形成演化的起点,其地层是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目标层。通过对四川盆地晚三叠世动力学特征的分析,建立其动力学模型(构造应力(叠加)场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模拟,其结果显示,四川盆地晚三叠世构造应力条件以NW—SE方向的挤压占主导。构造动力是油气运聚的驱动力,驱使油气运移的动力来自构造应力场,通过模拟认为,四川盆地晚三叠世构造应力场形成的圈闭为模拟计算的最大应力值2.0~4.0MPa之间的区域。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主要断裂带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的断裂构造对油气的形成、运移、储集和保存具有极为重要的控制作用。大型多期活动断裂控制了大型隆起和拗陷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是各时期油源纵向运移的良好通道;小型或次级断裂以及由断裂产生的节理、裂隙等,可改善储层的性能,是该区各种储油构造形成的主要构造条件。
笔者认为,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最主要的条件是构造应力驱动。为了将断裂构造活动的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移的物质场结合起来,建立了构造应力驱动与岩内流体运动的理论方程,这个方程反映了构造应力、流体内压和运移势之间的微分关系。
笔者对该区已知油田不同类型断裂机制的储油构造型式、油气富集条件及部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进而对主要构造区块选择典型剖面模拟计算运移势状态,并与已知油田进行类比,找出油气运移和储集的有利地区,为塔北地区油田勘探提出了预测意见。 相似文献
笔者认为,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最主要的条件是构造应力驱动。为了将断裂构造活动的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移的物质场结合起来,建立了构造应力驱动与岩内流体运动的理论方程,这个方程反映了构造应力、流体内压和运移势之间的微分关系。
笔者对该区已知油田不同类型断裂机制的储油构造型式、油气富集条件及部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进而对主要构造区块选择典型剖面模拟计算运移势状态,并与已知油田进行类比,找出油气运移和储集的有利地区,为塔北地区油田勘探提出了预测意见。 相似文献
16.
17.
构造动力在油气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造动力在油气形成中的作用表现为:一方面,可为有机质的热演化和转化过程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有机质向烃类的转化。另一方面,也是油气运移、聚集的驱动力。研究油气形成的构造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沉积盆地构造应力场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构造应力场在盆地演化分析、油气的生成和运聚、裂缝形成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向,指出在盆地演化分析中构造应力场的研究应以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原始沉积特征为依据,构造应力与流体(油、气、水)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应力场、温度场、渗流场的相互耦合,定量研究它们的耦合关系及时空变化规律是认识构造应力和流体作用的主要途径。比较客观地探讨了构造应力场模拟、构造应力大小和方向、起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