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刀额新对虾幼体的培育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伟雄  洪万树 《台湾海峡》1991,10(3):199-204
在水温26~28℃,pH8.1~8.3,海水盐度27.6~29.7的条件下,刀额新对虾幼体从无节幼体第一期(N_1)培育至仔虾幼体第一期(P_1),历时10d,成活率81.9%;至仔虾幼体第8~10天(P_(8~10)),成活率为80%。刀额新对虾幼体发育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对虾类幼体的发育特点,其糠虾期身体仅稍倾斜而不呈倒悬状态,极少摄食丰年虫无节幼体,直至P_(3~4)摄食丰年虫幼体现象才较多见。  相似文献   

2.
刀额新对虾染色体核型及细胞核DNA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刀额新对虾胚胎、无节幼体、卵巢、精巢等为材料 ,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 ,并初步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 ,刀额新对虾的染色体数目为 2n=78,n =39,核型为 2n=78=40M 1 0SM 1 4ST 1 4T。以刀额新对虾血淋巴、卵巢、肌肉、鳃为材料 ,以鸡血细胞为DNA标准 (2 50pg/ 2c) ,使用PartecCCAⅡ型流式细胞仪测定了刀额新对虾细胞的基因组DNA含量 ,其值为鸡血细胞的 1 75倍 ,绝对含量为 4 375pg/ 2c。  相似文献   

3.
刀额新对虾主要过敏原蛋白的肽指纹图谱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常见的刀额新对虾为研究对象,旨在获得其主要过敏原的氨基酸序列等基础数据,增加对虾类过敏原的认识和理解。分离和纯化了分子量为36 kD的虾主要过敏原蛋白,利用激光辅助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对其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鉴定,并对鉴定的结果采用Mascot搜索引擎在NCBInr数据库上进行搜索。结果表明刀额新对虾主要过敏原蛋白与斑节对虾原肌球蛋白匹配分值最高为268,吻合肽段27条,序列覆盖率为65%;与其它无脊椎动物如腐食酪螨、衣鱼等的原肌球蛋白的序列覆盖率也很高,分别达到了51%和53%。这一结果不仅表明了刀额新对虾与其它甲壳类海产品过敏原存在着高度同源性,而且为其与甲壳类及其它无脊椎动物主要过敏原之间存在严重交叉反应的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近海典型赤潮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氧饱和度环境下底栖甲壳动物对有机物在沉积物中降解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氧饱和度培养模拟体系中中肋骨条藻在有/无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幼体活动背景下的降解过程,追踪中肋骨条藻中4种主要脂肪酸(C14:0,C16:0,C16:1(7)和C20:5)在100%,50%,25%和0%的氧饱和度体系中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100%氧饱和度体系中刀额新对虾幼体的活动能明显加快脂肪酸在沉积物中的降解(约为对照组的1.2~1.7倍),特别是对饱和脂肪酸C14:0和C16:0的作用最为明显;而在50%氧饱和度的缺氧体系中,在前三天的培养中,刀额新对虾幼体的活动逐渐减弱直至最终死亡,死亡之前的扰动增加了有机物在次表层沉积物中的埋藏并降低了其降解速率。研究还发现,在100%氧饱和度体系中,刀额新对虾幼体的扰动作用促进大量脂肪酸转移到次表层沉积物和悬浮颗粒中;而在50%氧饱和度体系中,这种转移作用明显变小。对于氧饱和度25%和0%的环境,刀额新对虾幼体在模拟培养开始后迅速死亡,对有机物质降解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哈氏仿对虾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氏仿对虾 (Parapenaeopsishardwickii(Miers) )属十足目 ,对虾族 ,对虾科 ,仿对虾属 (俗称滑皮虾、呛虾 )。据《浙江动物志》(甲壳类 )记载 ,该虾为近海性 ,中型虾类 (笔者调查体长大的达12cm) ,生长于近岸70m以内 ,可栖息于各种不同地质的海底 ,在浙江海区夏季分布广 ,多密集于30m以内的沿岸水域。分布于我国黄海南部 ,国外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该虾产量高、肉质佳 ,供鲜食 (呛虾味道特别鲜美 )和制成海米 ,是浙江近海的重要经济种之一。是渔民11月至翌年3月沿海拖虾…  相似文献   

6.
鹰爪虾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据刘瑞玉1988年报道,鹰爪虾(Trachypenaeuscurvirostris)属十足目对虾科鹰爪虾属,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浅海的底栖虾类,昼伏夜出,食性杂,食物以腹足类、长尾类和多毛类为主。又据刘瑞玉1955年、1988年报道,在我国沿海鹰爪虾资源丰富,形成渔业,年产量超过15000t,是重要的中小型虾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可鲜食和制成干海米,为传统海珍品。鹰爪虾生长快,繁殖期长,适应性强,种群数量大,是一种潜在的养殖对象。国内外目前尚未见鹰爪虾人工繁殖的报道,为此,作者于1993…  相似文献   

7.
日本黄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 (Temmick et Schlegel),俗称白 ,为石首鱼科黄姑鱼属的近海中下层鱼类,分布于我国的东海、南海及日本南部沿海[1]。日本黄姑鱼生长迅速、病害少、易于养殖,当年即可达商品鱼规格,经济效益显著,成为海水鱼网箱养殖诸多品种之佼佼者,倍受养殖业者欢迎。但其海区野生苗种来源有限,且规格不一,品种不纯,阻碍了大规模生产的发展。因此,开展日本黄姑鱼人工育苗,已成为水产科研部门与养殖业者共同关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关日本黄姑鱼的人工孵化工作,日本在198…  相似文献   

8.
9.
大弹涂鱼室内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进行了大弹涂鱼室内人工繁殖和育苗研究.性激素注射雌性亲鱼864尾,雄性亲鱼846尾,以陶瓷管道诱导产卵和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受精卵,采用塑料箱和塑料桶两种容器孵化受精卵,比较了不同的仔稚鱼培育密度和培育方法与成活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雌鱼的催熟率为40.0%~65.0%;管道产卵率为10.0%~26.0%,管道内卵子的平均受精率为60.0%~75.0%,人工授精卵平均受精率为45.0%~65.0%;管道内卵子在塑料箱内的孵化率为17.8%~28.0%,人工授精卵在塑料桶内的孵化率为38.5%~57.0%;共投放初孵仔鱼264000尾,经42~46d培育后变态为幼鱼,共培育出幼鱼31098尾,幼鱼平均全长为1.89cm,平均成活率为11.78%.  相似文献   

10.
大泷六线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2009 ~2010年关于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的研究结果,论述了大泷六线鱼苗种繁育的关键技术.通过对亲鱼强化培育和促熟,创新发明人工平面授精技术和网箱吊式孵化技术,加强饵料的合理搭配与投喂、水质调控技术等措施,突破了大泷六线鱼人工繁殖的技术难点,明显提高了受精率、孵化率和苗种成活率,解决了人工繁殖大泷六线鱼苗种生产问题.在水温16~ 17℃,盐度31,光照500 ~ 1000 1x的培育条件下,大泷六线鱼鱼苗经过90 ~ 100 d的培育,全长生长至5 ~6cm.2009和2010年分别培育出全长5 cm以上大泷六线鱼鱼苗4.1万尾、11.4万尾,苗种成活率分别达到41.7%、43.2%,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大泷六线鱼人工规模化繁育.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数值方法和物理模型分析以反射为主的陡坡上波浪传播变形特性。数值方法采用标记单元法,为处理倾斜反射边界对斜坡前波浪运动的影响,提出了“台阶镜像法”。通过1:1.5光滑斜坡上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完全立波的运动特性,说明强反射光滑陡坡坡前波浪运动呈明显的立波状态,它与直墙反射的主要差别是被前第一波节点和腹点位置向岸推移。本试验得到的波浪反射、爬高和回落特征值与港口工程规范给定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12.
虾蛄繁殖生物学与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海洋资源的减少,原未被重视的虾蛄逐渐成为佳肴,为了可持续利用虾蛄资源,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及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对虾蛄生殖系统的结构特点、生殖腺发育、胚后发育、繁殖习性、繁殖生态、人工繁殖及养殖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钙质超微化石定量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从事钙质超微化石定量研究使用的不同制样方法,简要介绍了适用于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传统涂片法、小珠校准法、随机沉淀法和过滤法的主要流程和设备要求,同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
大珠母贝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大珠母贝人工育苗若干技术,提出一些技术措施:亲贝强化培育促熟,人工诱导排放精卵,优选幼虫,投喂适口的饵料,适时倒池以及投放合适的采苗器等。结果表明,平均单产壳高2-3mm的幼苗8.1万粒/m3,最高可达9.3万粒/m3。  相似文献   

15.
虾蛄的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殖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蛄 (Squilla)俗名虾爬子 ,螳螂虾等 ,隶属于节肢动物门 ,甲壳纲 ,口足目 ,虾蛄科。虾蛄分布很广 ,从俄罗斯的大彼得海湾到日本及中国沿海 ,菲律宾 ,马来半岛 ,夏威夷群岛都有分布 [1]。虾蛄因其肉味鲜美 ,营养丰富而倍受青睐。近年来因海洋开发其资源日益减少 ,因此对其开展人工育苗已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已作过育苗研究的黑斑口虾蛄 (Oratosquillakempi)和口虾蛄 (Oratosquillaoratoria)均隶属于虾蛄科 ,口虾蛄属。现将它们的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殖技术要点作一概括。1繁殖生物学虾蛄雌雄…  相似文献   

16.
通过S250MKⅢ型扫描电镜对圆筛藻亚微结构的显示图像,介绍该扫描电镜的几种扫描模式,分析各种图像的特点,对仪器的开发利用和亚微结构的研究、鉴别分析手段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广东主要海水养殖鱼类繁养殖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广东省10多种主要海水养殖鱼类繁养殖技术的现状,包括:海水鱼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饲料、病害、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产业化工程和养殖技术状况等方面;并对广东省海水鱼类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战略部署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花鲈仔稚幼鱼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态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人工育苗条件下花鲈仔、稚、幼鱼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变化及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孵后7~9日龄,卵黄囊消失;36日龄左右,奇鳍膜开始分化;56日龄左右,开始出现鳞片;85日龄左右,鳞片覆盖全身。随着形态特征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习性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