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李熙日前透露,武汉大学团队与相关机构共同研发的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珞珈一号"已通过论证,预计2017年底将发射升空。该卫星搭载了高灵敏度夜光相机,其精度将达到地面分辨率100米,夜间能看见长江上所有亮灯的大桥,届时将获取精度远高于当前美国卫星的夜景图片。该卫星将面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监测中国和全球  相似文献   

2.
中巴资源卫星在红树林遥感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资源卫星信息提取技术,探讨中巴资源卫星(CBERS-1 CCD)数据在红树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能力。由于红树林群落间光谱特征的近似性和数据本身光谱信息的限制,给分类信息提取带来了困难。将红树林植被分布区与陆地植被分开,结合实地调查结果准确选取各群落训练区,采用神经网络分类法分类,获得了精度较高的分类结果。在此基础上,对主要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孙从容  张正  张为良  曾韬 《海洋预报》2005,22(Z1):87-93
海上透明云、薄云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定量化的水色(泥沙含量、叶绿素、海水透明度等)反演的精度,也会影响海温定量化产品的精度[1].因此,在卫星遥感中深入研究海上透明云薄云是进行水色质量控制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本文针对目前的海洋一号卫星水色扫描仪(HY-1 COCTS)、EOS卫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和神舟三号飞船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SZ3-CMODIS)的遥感云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海上透明云薄云检测算法,检测有效率在80%以上,最后给出了检测结果图例.  相似文献   

4.
卫星高度计可获取有关海南流浪和粗糙度的信息,并可给出较高精度的海浪有效流高值。以1988年GEOSAT高度计资料为依据,研究了分析南海北部海域的有效波高特征,并与常规断面调查所得结论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1993年6月23~24日,欧洲空间局理事会在法国巴黎召开的109次会议上决定,1998年发射欧洲第一颗环境卫星——Envisat-1,反映了欧空局成员国对地球及其环境的关切,也反映了欧洲遥感技术的新进展,将实现从欧洲遥感卫星(ERS)向环境卫星(Envisat)的飞跃。 1 环境卫星Envisat-1  相似文献   

6.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 ,卫星测高精度不断提高 ,目前根据卫星测高数据得到的卫星重力异常在海区具有很高的异常分辨率 ,与船测重力资料相比其精度可达到5mGal,这将十分有助于海洋沉积盆地、板块构造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SAR卫星组网观测技术与海洋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凉海  刘善伟  周鹏  万勇 《海洋科学》2021,45(5):145-156
SAR卫星的组网观测,较之于单卫星工作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观测频率,还能挖掘SAR的多模式探测能力.本文介绍了SAR卫星组网的遥感观测技术发展现状,并总结了基于卫星组网的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和海上目标监测研究进展.在海洋动力环境遥感监测方面,多SAR卫星联合获得的同步数据能够互为补充,提高海洋动力环境信息的探测精度;在海上目...  相似文献   

8.
澙湖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滨海生态系统之一,水深较浅、透明度较低、底质类型复杂、人类干扰频繁等特点导致澙湖水深资料长期缺乏或存在较大误差,极大地制约了澙湖生态系统的研究和保护。本研究在现场实测水深的基础上,使用IKONOS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将山东荣成月湖水域划分为浅水区、植被区和深水区三类分别进行水深反演。研究表明红光波段(Band3)对水深的敏感性最高,分区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反演水深的精度高于不分区的精度,多波段组合模型的反演精度最高,植被对水深反演的精度影响较大。反演结果表明,月湖水深最深处达271.23cm,水深反演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3.16%。  相似文献   

9.
当前卫星海洋遥感的特点和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世界上的主要航天国家已开始进行不同类型的海洋遥感卫星的系列发射,包括以光学遥感为主的海洋水色卫星,以微波遥感为主的海洋动力要素(如海浪、海面风、海面粗糙度、海平面高度、大洋潮汐等)环境卫星等。在遥感规划、遥感器研制、海洋遥感信息提取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呈现出了如下的特点和发展态势: 1.长期规划,超前研制,保持良好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结合XML技术和海洋元数据标准,在分析遥感卫星地面站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海洋遥感卫星数据格式,旨在为海洋遥感数据格式的规范化和为海洋遥感卫星数据的交换与集成奠定标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走航式海面遥感参数自动观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合卫星遥感数据与实测数据之校验,研制了走航式海面遥感参数自动观测系统,既满足了改善遥感数据精度的需要,又可为传统海洋学研究(海面微结构,海面温度与各种海面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等)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数据,独特的自校设计,保证了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船载多参数拖曳式剖面测量系统走航观测获取的台湾岛东南海域叶绿素a浓度连续剖面数据,开展了卫星遥感产品精度检验研究。研究表明,由MERIS反演的叶绿素a浓度产品的平均相对误差优于30%,拖曳剖面观测可为卫星遥感产品检验提供高质量的现场观测数据,而且与船舶、浮标及其他固定平台等传统定点观测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  相似文献   

13.
罗贤 《海洋信息》1994,(5):13-14
在卫星遥感领域,美国宇航局(NASA)除致力于地球观测系统的多传感器、多学科、多门类综合观测地球的计划实施外,还积极推行专用地球探测卫星计划。这些专用遥感卫星是NASA探测地球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宽视场海洋观测传感器(Sea WIFS) SeaWIFS的目的是用于全球海洋水色测量,是海岸带水色扫描仪(CZCS)的后续。SeaWIFS将由轨道科学协会(OSC)发射。其数据卖给NASA。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介绍 NOAA 极轨气象卫星和 GMS 静止气象卫星的地面接收设备,重点说明微机实时接收处理系统的构成和特点:1)与接收机联结的接口板是双星共用的(GMS 和 NOAA 卫星共用),用不同软件接收不同卫星的信号。2)系统配备了小型,13.3cm(5.25时),全高,高速,10Mbit/s,大容量310M 字节,硬盘。3)信号采集和显示过程是实时的。4)采集的信号分别是 NOAA 星的全 HRPT 数字信号和 GMS 星的展宽数字信号,S-VISSR。5)具备通用图象处理能力。6)系统是业务化的,自1988.9.15.投入准业务运行以来,一运行是可靠的。7)系统应用兼顾定量的数值处理和定性的图象处理两部分,定量部分精度为:地理定位精度小于5km(未经地面校正),海面温度测量小于1℃。然后介绍卫星遥感资料的处理,应用,效益等方面,例如:东,黄海渔场海温速报,为中央电视台提供海冰实况和预报分析录象等,最后叙述对将来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准确监测浒苔绿潮对灾害早期发现、动态跟踪以及沿岸防御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面向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已有多种浒苔提取方法,但不同遥感算法受到海水背景(浑浊和清澈海水)和外界观测环境(如云层、太阳耀斑、观测几何条件)等干扰,其监测效果可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为此,以国产高分辨率GF-WFV和HJ-CCD影像为例,充分对比了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漂浮藻类高度虚拟基线指数(virtual baseline floating macroalgae height,VB-FAH)和绿度指数(tasseled cap greenness,TCG)在常见多种环境背景下提取浒苔的优势和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在清澈海水、浑浊海水和弱太阳耀斑背景下,NDVI、VB-FAH和TCG三种算法均有较好的浒苔识别能力,其精度评价指标F1-score和总体分类精度(overall accuracy, OA)分别超过95.6%和95.2%。对于几何观测条件,VB-FAH和TCG算法对观测几何角度的变化不敏感并表现较高的稳定性,要优于NDVI方法。在云层覆盖和强太阳耀斑背景下,TCG算法的浒苔判识能力最好,并可有效排除云覆盖和强太阳耀斑的干扰,其精度评价指标F1-score和OA分别超过95.2%和95.0%。  相似文献   

16.
海洋遥感卫星发展历程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海洋是对地观测卫星的重要领域,在对地观测卫星中就具有专门用于海洋观测的海洋遥感卫星。海洋遥感卫星是一种利用所搭载的遥感器对海面进行光学或微波探测来获取有关海洋水色和海洋动力环境信息的卫星。海洋卫星有效弥补了传统海洋观测手段的不足,基于多种遥感器连续对海洋的观测,使人类极大的加深了对海洋的认识,在海洋灾害的防灾减灾、资源开发、海洋维权、海洋生态和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详细梳理西方主要航天大国海洋遥感卫星(包括了对地观测卫星中具有海洋观测功能的卫星)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海洋遥感卫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可为我国海洋遥感卫星的发展提供技术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赤潮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赤潮灾害的频繁发生,给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渔业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完善,为快速、有效地动态监测赤潮灾害提供了可能,通过卫星图片的校正、合成、分析、解释、判断分析,可以迅速连续地掌握赤潮的发生状况,对于研究防控和治理赤潮灾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赤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卫星遥感在东海渔场速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11~12月预报中心进行了一次东海渔场表层水温及流系速报试验。在试验期间,遥感应用部利用自行开发的微机系统。实时地接收到和处理NOAA卫星数字信号,得到了东海大面积海表温度(SST)的分布,预报台根据卫星遥感的SST数据以及航测、船测、浮标数据和历史资料及时地做出了东海表层水温和流系速报,提供给渔业部门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卫星信号的接收和处理,卫星遥感产品的制作等问题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接收和处理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我们这套卫星信号实时接收和处理系统是在原有国产的卫星云图接收机的基础上,配上PC386微机以及相应的硬件和自行开发的一系列软件构成的。  相似文献   

19.
海洋水色卫星遥感二类水体反演算法的国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巩彩兰  樊伟 《海洋通报》2002,21(2):77-83
根据国际海洋水色卫星的研究发展与应用现状,回顾了国际海洋水色卫星遥感二类水体现有反演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存在的优缺点,以及提高反演精度需要的技巧。指出二类水体反演算法相对一类水体算法的复杂性,要建立全球通用的反演算法还要继续研究更好的光学模型,使得各种反演算法具有实验室之外的实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厦门西港红树林的卫星遥感测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荣盛  章文毅 《台湾海峡》1994,13(3):297-302
厦门西港原有大面积红树林,几十年来受到很大破坏,需采取措施进行监测绘和管理,卫星遥感宏观大尺度,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红树林的监测测绘,比传统的人工调查方法省时省力。本项目运用Landsat卫星TM-CCT数字影像磁带为信息源。通过图像计算机系统进行几保精校正,假彩色合成,SCALE线性增强和一阶直方图分段线性拉伸;训练区监督分类,以及红树林区的面积积分运算等步骤,获得了厦门西港红树林区1:5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