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的地学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可划分为岩石圈旅游资源等4个大类、地质旅游资源等11个基本类型、地层旅游景观等18种景观和黔江县上白垩统正阳组剖面等107个景区(景点)。它们具有类型齐全、分布广泛、岩溶精品和森林独特的特点。从加强岩溶旅游资源调查等6个方面入手,就可提高对它们的开发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2.
新马泰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各具特色,广西应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保护旅游资源,加强环境管理,拓宽旅游新领域,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广西旅游资源遥感调查的影像特征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传明 《广西地质》2002,15(4):27-32
文章利用航空图像、法国SPOT-2、美国Landsat-5卫星,全色和TM波段数据成像等遥感图像资料,对广西旅游资源进行了遥感调查。依据旅游资源影像特征解译,揭示和发现了5类12种基本类型。实践证明,旅游资源遥感调查的作用和效果明显,可作为政策和决策部门查明并开发本地旅游资源直观快速的调查途径。  相似文献   

4.
黄山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驰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这一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防灾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地质地貌、温泉地下水资源、森林植被和人文景观诸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对黄山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新区的建设及管理保护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广西奇峰怪石资源的开发状况,结合广西旅游业的形势,提出构建“一轴、三中心、五区、五品牌、十精品、六条观光购石线”的战略框架。战略目标实现后,对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提升旅游产业档次、扩大旅游业的内涵、提高其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广西岩溶旅游资源类型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广西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岩溶区之一,碳酸盐岩分布面积达8. 95万km2 ,占广西总面积的37. 82%。区内有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为丰富多彩的岩溶旅游资源,至今已发现的、比较重要的岩溶旅游资源实体达500余处,分属26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其中最重要的是湿润热带、亚热带峰林景观,包括峰林平原、峰丛洼地、名山和象形山石、洞穴、岩溶峡谷以及古人类遗址等。以举世闻名的“桂林山水”为代表的岩溶峰林地貌景观构成广西岩溶旅游资源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广西地质旅游资源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地质旅游资源简介孟巧姑(广西煤田地质局柳州545005)1岩溶地貌广西境内石灰岩地层分布很广,其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石灰岩不仅分布广,而且岩层厚,质地纯,褶皱断裂发育,加之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致使溶蚀作用加强,岩溶地貌广泛发育,所以广西成...  相似文献   

8.
李志才 《广西地质》2002,15(3):20-24
广西石灰岩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广,质量好,储量大,用途广,开发利用价值高,发展前景广阔,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各个方面,岩溶地貌景观方面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财富,文章就石灰岩资源概况和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我国西部10个省市区外,还包括属于中部的内蒙古和广西。本文首先论述了西部大开地区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特色。然后列出了该区的世界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地质公园;并按照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将上述12个省市区分为三类。最后提出7项开发及保护建议:搞好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交通建设;依托中心城市,发展旅游产业;开发多种形式旅游活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抓好旅游各个环节,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文成  林建开 《福建地质》2004,23(3):160-168
在福建漳浦前湖地文景观景区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法及专家咨询技术,应用1~9标度测度法等对景区的海底古森林遗迹、第四系完整剖面、奇特火山构造等资源单体的价值、开发潜力.及景区整体的综合开发潜力作出定量评价。认为该小区是集观赏、游憩和文化、科学价值于一体,以海底古森林遗迹、福建第四系完整剖面等景观为特色的优良级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小区,具优越的开发旅游、休闲度假等资源条件。  相似文献   

11.
谢雨萍 《中国岩溶》2009,28(2):199-205
生态农业旅游活动的开展与土壤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本文以广西恭城红岩村生态旅游景观区为例,分析了旅游对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影响。在理化性质方面,红岩村生态旅游果园林土壤熟化程度较广西区域果园林高,土壤的酸碱度不断向成熟土壤优化,有机质含量达到广西区域30年果园林含量,氮磷钾含量也有普遍的提高。这些积极的影响归功于红岩村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活动而进行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培育。但在旅游通道旁侧旅游活动使土壤孔隙度变小,对保持土壤水文结构功能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质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和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涌  黄诚 《新疆地质》2004,22(4):455-45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新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新疆旅游安全环境的加强,使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疆经济的支柱产业,新疆旅游资源包括生态、地质、人古迹和风上民俗旅游4大类,其中,地质旅游资源是基础。  相似文献   

13.
色达县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地貌复杂多样,自然景观丰富,既有辽阔的草原、雪山冰川,又有森林峡谷、奇峰怪石、湖泊沼泽。旅游资源开发应结合当地实际,紧跟时代步伐,亲近自然的个性化旅游设计是未来旅游的方向。以发展旅游经济为基础,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旅游资源是以地质遗亦为依托的旅游资源,开发地质旅游资源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实行“在保护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实现地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傅中平 《广西地质》1995,8(3):55-58
广西桂平白石山,山势雄伟,风景秀丽,自然景观中的丹霞地貌,蝙蝠胜景;人文景观的宗教活动,古战场遗迹等独具特色,为了加速开发白石山旅游资源,必须制定长期及近期规划,落实措施,才能实现全面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16.
西藏门巴地区地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和社会环境都十分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地质旅游资源包括沉积与构造、地貌景观、自然变动遗迹和泉四大亚类,分布在6条旅游路线上。这些地质旅游资源大部分是首次发现的,需进一步开发、评价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
张远飞 《广西地质》1994,7(1):71-76
地理信息系统是用于采集,管理和分析与空间位置有关的和相应属性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解决资源.环境和社会等复杂问题的综合系统,是一种良好的管理工具和决策支持系境。广西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具有农业、林业,海洋,矿产、水文,旅游等各种资源。如何才能迅速、准确地对这些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如何对广西的各种资源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评价,为政府部门的决策、规划和投资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据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要解决这些问题,地理信息系统是目前最好、最有效和最科学的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18.
广西国土资源的现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开发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决定作用。广西是中西部省区中唯一沿海、沿边、沿江的省区,其国土资源的基本状况是:山多地少、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种类多,锰、锡等30多种矿产储量居国内前列;海洋空间资源、港口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如能充分发挥广西的区位优势、资源特色、广西在西部大开发中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9.
巩杰生 《黑龙江地质》2001,12(4):137-145
长白山是东北第一山,是我国加入世界“人与生和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本文在介绍了长白山的研究史和保护史之后,提出了长白山的五大旅游资源特色:火山锥体,高大雄伟;垂直分带,景观各异;天池火口,神秘莫测;急流习瀑,谷底森林;冷热矿泉,可饮可浴。并概括为长白山“五绝”:火山锥、垂直景观带、火口湖、瀑布、矿泉。将长白山火山区旅游资源划分为3大类和若干类型。在旅游区划分中包括3条登山路线、6个景区和若干景点。最后提出了关于长白山旅游资源的调查规则、开发保护、改善交通和火山区建设等建议,特别提出了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及趋势分析——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鹏  丘萍 《中国岩溶》2014,33(4):483-489
岩溶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根据岩溶地区旅游发展的特点,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同时从生态安全的概念出发,涵盖生态风险、生态健康和生态足迹指标,建立了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调整的主要指标包括:土地压力指标、旅游经济密度、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雨量指标、旅游空间密度、游客密度指数、旅游收入指标等。采用综合指数法和熵权法,分别引入2012年和2007年两年的数据,对广西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变化趋势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从现状评价看,2007、2012年广西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水平总体较低,处于安全级别的城市主要位于广西中部区域,其他城市则处于不安全级别;(2)从影响指标看,经济状态和旅游生态状态对当地的旅游生态安全影响较大;(3)从变化趋势看,广西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状态逐渐好转,广西中部地区保持安全状态,紧邻广西中部地区的地市处于持续危险区域,但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梧州和贵港两个位于广西东部的城市同样处于持续危险区域,但是旅游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小幅下降趋势;(4)旅游生态安全状态和趋势与岩溶分布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