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又到一年高考季,分数决定着考生的命运和前途。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为莘莘学子感到欢喜和幸福,同时自己心底也不禁泛起丝丝无奈与忧伤。暂将时间退回到读初中的青少年时代,那时我可是全县的"学霸"。全县统考名列第一,高中招生考试又开创平均89.9分的全县历年最高纪录,结果高中不予录取,考取郑州煤田地质学校同样拒之门外,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当时正是阶级斗争和经济困难时期。我原本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小学五年级入团,考上初中又当班干。那时的学校要在学生中寻  相似文献   

2.
芹菜     
<正>小时候,我没见过芹菜,更不用说享用它的清香和美味了。那时,豫北老家是不种这种蔬菜的,平常种植的都是茄子、黄瓜、辣椒之类的蔬菜。芹菜真正走进我的视野和生活,是高中毕业后,在安阳火柴厂上临时班的那段日子。从农村到城市,改变的不只是眼界和思维方式,而且还有生活习惯。那时的火柴厂,像其他国营工厂一样,都是一个小社会,职工俱乐部、幼儿园、子弟小学、食堂、医院,  相似文献   

3.
六岁的那年,我在家乡桂西北的一个小山村里的一所学校上小学一年级。 学校离家有二三里的山间小路,每天放学,我和村里的小伙伴常常是一路小跑回家的。那时,学校老师们不布置家庭作业,爸爸妈妈每天下地劳动都很忙又很累,自然也就无暇顾及我的功课。比我大10岁的姑姑本来可升初中一年级的,但为了照顾我,爸爸妈妈也就让她停学了。 放学后,我和姑姑经常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挖野菜,就是我们常干的活路。 每次挖野菜,姑姑背上背蒌,我提个竹篮兼拿小锄,再约上村里的几个小伙伴,便一路哼着歌出发了……路旁、沟边或旷野常有一种叫…  相似文献   

4.
小雯走了,不声不响地突然离我们而去。春节过后不久的一天早上,突然接到了老同学小娥的电话,她哽咽着告知我小雯昨夜突犯心脏病已撒手人寰。闻之,心内如焚,悲哀万分。我和小雯等老同学们感情颇深,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我们这个班始终未被打散。小学五年级时,“文革”开始,学校不再上课,同学们到处串联,写大字报、贴标语,一起待到了小学七年级,然后集体升入中学。  相似文献   

5.
<正>春节将至,宝丰县国土资源局采用"三班倒"不间断巡查的工作模式,对全县范围内乱采滥挖铝土、黏土、露头煤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不给"矿耗子"可乘之机。宝丰县矿产资源丰富,个别不法分子受强大的经济利益驱动,盗挖矿产资源现象时有发生,他们采取"你来我走,你追我跑,你累我干"的游击战术,昼伏夜出,非法盗采。为进一步加大对全县煤矿的安全检查和对非煤矿山的安全监管,宝丰县国土资源局多次对全县境内的无证开采、超层越界开采、以采代探等非法违法行为进行彻底清查、打击。该局采取分级巡查方法,既有重点又兼顾全面,将巡查区域  相似文献   

6.
最后的存折     
正1980年的秋天,我正在十里开外的乡高中上学。一天,学校让交学杂费,我只好跑回家要钱。说实话,我很害怕向父亲张口要钱。平常要钱都是跟母亲说,然后母亲再跟父亲要。但那天母亲恰好不在家,天黑之前还要赶回学校,我只好硬着头皮跟父亲说了钱的事。父亲听后没有直接回答我,只是"嗯"了一声。他沉吟片刻,就放下饭碗出去了。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80年代,农村还普遍存在着"重男轻女"观念,很多家庭因为生活困难,交不起学费,早早地就叫女孩子辍学回家,帮忙干家务和农活。庆幸的是,我的父母知道读书的好处,一直节衣缩食,想尽一切办法,供我和哥哥上学。从小喜欢读书的我很害怕父母也像其他家庭那样也要我辍学,就拼命地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哄父母开心,让父母为我骄傲。从小学到初中,我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相似文献   

8.
<正>2007年,我走出学校的大门,进入修武县郇封国土资源所工作。那时,就像每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一样,我对自己、对生活、对工作充满信心,表现出满腔热情。然而,让我想不到的是,第一次下乡调处土地纠纷,我就被当事人从家里撵了出来。  相似文献   

9.
<正>我是南乐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自2006年从事国土资源工作以来,阅读《资源导刊》(那时,她叫《河南国土资源》)已成了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平日里,我非常重视阅读《资源导刊》,更加注重学习杂志中"卷首寄语"、"时事政策"、"特别报道"、"经验交流"、"法律天地"等栏目。当我在工作中遇到  相似文献   

10.
<正>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随后,全国城镇高中、初中1966年、1967年、1968年统称为"老三届"的毕业生先后分批上山下乡到农村、农场插队落户,从此,"知青"这一专有名词由此产生,并载入了中国的史册。近年来,当年的知青自发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知青回顾"活动:有成群结队重返当年下乡地扶贫助学,慷慨捐赠的;有冠名"知青饭店"开设餐饮的;有举办专场文艺晚会缅怀知青时光的;还有以歌曲《小芳》唱出与村姑恋情的;更有在《北风那个飘飘》中追忆《蹉跎岁月》、  相似文献   

11.
正"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这是提到我和我的祖国,脑海里就自动浮现的一个旋律,这个旋律耳熟能详又令人心潮澎湃。我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那时有黑白电视机、有黑白色的照片。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记录者之一,科技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活方式变得多元化,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祖国迸发出勃勃生机,我们的生活俨然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样子。我是祖国的一份子,也是一名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2.
<正>记得40年前的一个夏日,我扛着两个沉甸甸的包裹离开了老家连绵的群山,在一双双羡慕的眼神中进入栾川一家县直单位上班。那时,虽然每月有29斤的供应粮和30.5元的薪水,但还是常常饿得头晕脑涨。尽管如此,能够到县城上班,让我大有一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喜悦之感。那时候,恰逢十年动乱,四处张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土地管理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以来,江西万安县国土资源局实施四项措施,着力推进"双保工程"。一是强化保护举措,加大耕地保护力度。进一步强化落实耕地保护职责,与乡(镇)、村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把耕地保护的责任落实到乡、村、组和具体人,全面提高全县干部群众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在全县形成保护耕地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热火流萤的六月到来,年年不变的话题"高考"也随之而来。在铺天盖地的高考新闻下,我不禁想起了已经远离了十多年的高考。那时的高考,没有以小时计费的专家辅导班,没有荤素搭配、精工细作的营养餐,没有紧张兮兮、数以万计的陪考大军,更没有无处不在的媒体人堵在考场前挖掘新闻。那时的我,自己带着文具,独自骑着单车看考点,以简单的形式迎接了那时还被称为"黑七月"的高考。岁月的变迁,也使高考多了许多的不同。但同样的青春,我们都同  相似文献   

15.
<正>"我所在的这些地方原来都是一些杂乱的灌木,现在经过整理绿化成了小公园,空气湿润多了,每个游园都配备了丰富健身器材,既能陶冶性情,也能锻炼身体,非常方便"。家住西华县昆山学校的教师金华丽,一大早就前往居住地附近的小公园锻炼身体。近年来,西华县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植树、高效能管护"的政策指导下,以提升全县林业生态建设水平为工作目标,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目的,生态  相似文献   

16.
正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已不知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影……很久了,仿佛您还在我生命中,您还是那个习惯站在后院的崖上看着我,目送我去学校的人;您还是那个偷偷拿钱给我,让我成为班里第一个拥有MP3的人;您还是那个看着我生病不愿打针宠溺的带着我上街吃美食的人……那时的您,那么具体,那是我能听见的声音、能看见的面孔、能牵着手的温度,可如今您却只能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亲爱的母亲,您一生俭朴、勤劳、善良  相似文献   

17.
正弹指一挥间,人生已过半。40年间,祖国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由原来温饱到现在的小康,红火的日子越过越好。记得小时候,穿衣服讲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单就一件衣服,总是大哥穿了二哥穿,三哥穿了留给我穿。直到初中快毕业的那年春节,妈妈破例给我做了一身新衣服。头回穿新衣服,把我高兴坏了,穿在身上不愿意脱下来。随后的毕业照、同学合影,都是这件衣服在亮相。  相似文献   

18.
<正>8月16日上午,在南乐县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办公室内,新任大队负责人聂德增正在紧张有序地整理着手头的卷宗:"上周我刚到大队主持工作,就接到了一份《模拟处分决定》,好像头上悬着一把尚方宝剑,时刻提醒着我依法履职、严格执法,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愿能用自己的付出,不负组织重托!"今年以来,南乐县迅速在全县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违法违规用地攻坚战,以强大震慑力和高压态势,促进  相似文献   

19.
<正>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开展以来,扶沟县自然资源局地籍股股长姚桂芳坚持初心不改,使命不忘,勤勤恳恳地工作,扎扎实实地做事,带领三调办的同志们用情走遍了全县的角角落落,用心丈量了全县的每寸土地,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了三调工作。"等三调结束了,我再好好陪您过生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一次全方位的系统调查,涉及范围广,内容细,而且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同时,我  相似文献   

20.
首次做笔录     
<正>前两天我整理抽屉,又看见了那张已泛黄的证书,思绪又把我带回到15年前。1995年9月,我毕业后被分到孟州市赵和乡土地所,初出茅庐的我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在我上班后的第三天,早上一到办公室,所长王移就对我说:"小杨,走,还封村有一户村民未经批准建住宅,咱们一块去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