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2001年3月我国首批批准了11个国家地质公园,它们是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张家界砂岩峰林国家地质公园、嵩山国家地质公园、庐山国家地质公园、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五大连池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龙门山国家地  相似文献   

2.
万字格石林位于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北缘的米仓山腹地,以石林为其核心地质遗迹景观。通过对石林地质遗迹特征进行研究,探讨石林的形成条件和发育演化过程认为,万字格石林所在地区空气湿润,石林表面多为绿色植物覆盖,形成极具特色的"绿色石林"。  相似文献   

3.
王硕  李启文  曾克峰  刘超 《中国岩溶》2013,32(3):358-64
贵州思南石林目前正建设成为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长坝石林景区。本文通过石林的形态特征对比研究及区域地质环境的调查,分析了石林的景观资源特征,并探讨了石林的形成条件和发育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思南石林属溶洼边坡型石林,石林形态多样、个体高大且象形景观众多,加之石林生态环境良好,风光秀美,具有较高的观赏、科研和科普及开发价值。(2)思南石林以质纯层厚的下二叠统深色泥晶灰岩为主,并处于南东-北西构造应力带上,利于较高大石林的形成和保存;地貌上,石林发育在喀斯特单面山与溶蚀洼地之间的斜坡上,不同地貌部位的水动力条件导致石林形态和分布的差异;气候上,思南地区自新第三纪以来以热带、亚热带温湿气候为主,为石林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外营力条件;此外,来自碎屑岩区的外源水侵蚀和下伏碎屑岩的隔水顶托作用为大面积石林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水环境条件。(3)石林形成过程可归纳为海侵沉积、抬升剥蚀、构造变形、土下溶蚀和地表塑造5个阶段;其中地表塑造阶段是石林的成景时期,依据有关侵蚀数据计算得出石林成景时代约为30.04~45.06 ka,即晚更新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质学报》2020,(2):349-352
重庆万盛石林位于万盛国家地质公园龙鳞石海景区的核心地质遗迹。构景岩层为奥陶系宝塔组龟裂纹灰岩。与万盛石林所处同一夷平面天门洞内,采集新鲜钙化沉积物样品进行铀系不平衡年龄测定,研究万盛石林开始发育年代在12.9万年以前的中更世中期。同时对成景母岩进行了岩石化学分析,具有抗溶蚀、侵蚀能力弱的特征,为典型的蘑菇状石林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其形成由岩性、构造、气候、水文及土壤生物等条件决定。  相似文献   

5.
重庆万盛石林位于万盛国家地质公园龙鳞石海景区的核心地质遗迹。构景岩层为奥陶系宝塔组龟裂纹灰岩。与万盛石林所处同一夷平面天门洞内,采集新鲜钙化沉积物样品进行铀系不平衡年龄测定,研究万盛石林开始发育年代在12.9万年以前的中更世中期。同时对成景母岩进行了岩石化学分析,具有抗溶蚀、侵蚀能力弱的特征,为典型的蘑菇状石林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其形成由岩性、构造、气候、水文及土壤生物等条件决定。  相似文献   

6.
《上海国土资源》2007,(1):F0004-F0004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中南部、以贵州龙动物群化石及产地、典型岩溶地貌景观为特色,由顶效、乌沙两个动物群化石产地及马岭河峡谷、西峰林、东峰林、泥凼石林、坡岗岩溶生态等7个景区组成,总面积约270km^2.  相似文献   

7.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省会昆明市约78公里,海拔1500m-1900m之间,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度,是世界上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该公园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属中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并于首届中国地质公园“选美”活动中获得“中国最美地质公园”称号。  相似文献   

8.
石林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占地总面积400km^2,是一个以石林地貌景观为主的岩溶地质公园。晚古生代这里为滨海-浅海环境,沉积了上千米的石灰岩、白云岩,为形成本区石林地貌奠定了基础。经受后期地壳运动的抬升作用成为陆地,多期次遭受地下水、地表水沿岩石裂隙进行溶蚀,最后形成了组合类型多样的石林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9.
陶琦 《广西地质》2013,(3):42-46
三门海天窗群景区和大石围天坑景区一样,是广西乐业-风山世界地质公园最为核心的景区。  相似文献   

10.
萨依恒布拉克景区为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五大景区之一,该景区为2017年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时新划入的景区,目前该景区处于待开发状态。为了进一步查清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为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升公园科学研究水平及地质遗迹科学内涵,促进公园各景区均衡发展,特开展萨依恒布拉克景区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12日,为期16天的"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非洲培训班"在完成所有授课内容后圆满闭幕,来自坦桑利亚、摩洛哥、肯尼亚等12个非洲国家的15名学员顺利结业。此次培训班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非洲内罗毕办公室联合主办,分别在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开展系列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2.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 主要地质遗迹为岩溶地质地貌,最早的石林形成于2亿5千万年前, 不仅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还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 知名景点有百余处,如阿诗玛、万年灵芝群仙聚会、凤凰梳翅、喜相逢等,无不维妙维肖。奇妙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少数民族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相结合,更增添了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3.
用Flash制作地质公园电子地图,成本低廉、交互性强、美观生动,对于地质公园旅游开发与宣传具有重要作用。详细阐述了用这种方法制作地质公园电子地图的优势,并以湖南古丈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为例,从资料准备、地图显示与控制、地图查询、声音的插入等方面,说明了基于Flash的地质公园电子地图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背景介绍五台山——佛国净地、清凉圣境,世界双遗产地五台山坐落于山西省忻州市,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  相似文献   

15.
石林喀斯特国际意义的科学价值发现源自时间、空间、演化相融合的地球科学综合考察评价路径,这就发现了"山石冠天下、风情醉游人"石林名胜的科学价值,也提供了石林地质公园可持续利用管理的基础。石林地质公园是集喀斯特地质、地貌、水文水资源、土壤、生物、人群聚落与文化习俗于一体的完整地理区,具有建成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的资源基础。服务社区居民福祉的石林地质公园需要与时代同步的理念与行动。  相似文献   

16.
李兴中  王立亭  陈跃康 《贵州地质》2009,26(3):224-227,237
根据喀斯特石林的高度、形态、层次、结构及其石林景观周围环境、植被状况,人类活动影响等八项评价因子对省内的主要石林景区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排序。针对贵州喀斯特石林特点及现有的实际情况,对省内喀斯特石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四点建议:(1)充分发掘和展示石林景区的科学和文化内涵;(2)打造石林景观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旅游精品;(3)充分发挥石林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互补优势;(4)建立石林表生金矿矿山公园。  相似文献   

17.
前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等发起的“第一届国际花岗岩地质地貌研究会——中国三清山”,于2006年7月24~28日在江西上饶市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花岗岩地质地貌基本理论问题、花岗岩景区的建设和管理问题。花岗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火成岩,它既是研究地球发展演化历史的最佳物证,其地貌景观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仅在中国以花岗岩地质地貌为主题的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区就达30多处,是构成景区最多的一类岩石,说明了花岗岩地貌本身也是极为重要的资源。随着花岗岩景区的日益增多,广大游客在游览中…  相似文献   

18.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发展中并存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为实现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笔者用SWOT方法对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陕西商南金丝峡地质公园岩溶峡谷演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商南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成立于2009年8月,以岩溶峡谷、多层岩溶溶洞及十三级瀑布群地质遗迹为特色,包括白龙峡景区、黑龙峡景区、青龙峡景区、石燕寨景区及丹江源景区五大景区,是我国著名的岩溶峡谷型地质公园。岩溶峡谷地质遗迹具有多样性,在空间上总体有隘谷-嶂谷-峡谷(狭义)展布的规律。公园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岩石主要由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石灰岩组成,该岩溶峡谷景观系统的形成在秦岭具有典型性,与公园岩石地层、断裂构造、崩塌作用、新构造运动及溶蚀性径流侵蚀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形成机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称之为"金丝峡模式",即岩溶峡谷谷坡崩塌式后退、平面上呈鱼鳞状扩展的峡谷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李翠林  孙宝生 《地球学报》2011,32(2):233-240
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奇台县境内,有硅化木群化石景观、恐龙沟景区、雅丹地貌等重要的地质遗迹,对研究准噶尔盆地中生代地质历史的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类型及分布,对园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通过管理模式整合、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整合、形象引导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