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袁广盛  安宁 《热带地理》2021,41(6):1132-1141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一种在社会科学中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文章主要探讨了话语分析在地缘环境解析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首先,对话语分析涉及的概念、理论和路径进行了辨析,展示了话语分析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案例,重点关注了话语分析在地缘环境解析中的应用。其次,对比了地缘环境解析中的其他常用方法,加深对话语分析方法特点的了解,同时讨论了话语分析在未来地缘环境解析中运用的其他可能。最后,结合当下地理学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的大背景,讨论了话语分析作为一种相对比较传统的研究方法在地缘政治学,或广泛一点,人文地理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佚名 《中国地名》2011,(11):23-23
据说在80年前,冯玉祥手下的一个参谋在书写作战命令的时候,把部队集结的地点沁阳随手写成泌阳。沁阳在河南北部的焦作地区,而泌阳在河南南部的驻马店地区。只多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公里,整个战役彻底失败了。  相似文献   

3.
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72,自引:6,他引:72  
刘晓冰  保继刚 《地理研究》1996,15(4):92-100
本文在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概括了国内外在研究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工作中的成就,并指出了其有待深入之处。  相似文献   

4.
韩勇 《世界地理研究》2015,24(4):122-130
系统总结了2000年以来英语世界人地关系研究在认识,方法和应用方面取得的进展,通过总体评价提出了以资我国人地关系研究借鉴之处。无论是在学科内还是在学科间的交流中,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传统依然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认识上,地理学环境研究的复兴与学科内的融合是实现统一地理学发展的桥梁,学科间的交叉拓宽了人地关系研究视野;在方法上表现为依托现代技术的方法综合,即在复杂系统科学的背景下,建构以关系思考为本的评价模型;在应用上以人地关系之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解决从全球到地方尺度的贫困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并为其他学科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英国,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随处可见的鸽子在地上悠闲地散步,可爱机灵的小松鼠在身边蹦来跳去索取食物,不再狡猾躲闪的狐狸旁若无人地在街上溜达觅食。公园草地上细嚼慢咽的老牛让我们模糊了城市与农村的界线,在身旁嬉闹飞翔的寒鸦和喜鹊让我们拉近了与天空的距离,和游船一同游弋的野鸭和天  相似文献   

6.
STS教育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下STS教育的实践,探讨了STS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为STS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制度安排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留下的缺口,强调了地方政府在这一缺口中的特殊功能,这一结论性的认识,为我国在转轨时期如何实施旅游资源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8.
Ajax在WebGIS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Google Maps的Ajax客户端为WebGIS开发提供了新思路。该文从3方面讨论了Ajax在WebGIS中的应用。在原理方面,通过分析Ajax模型和Google Maps,阐述了Ajax方法与OGC规范相结合的客户端模式;在实现环节,以MapBuilder为例分析了Ajax客户端的实现模式及功能扩展方法;在应用方面,介绍了基于GeoServer和Map-Builder实现的淮河流域水环境信息网络查询原型系统实例。  相似文献   

9.
杨修志 《地理教学》2013,(18):25-27
正在鲁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笔者对"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节比较关注,曾反复观摩江苏省优质课中的优秀课例,并有些心得。为了更好地提升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后,邀请了校内数位名师进行点拨。经过多位名师的指导,笔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在磨课过程中的几点启示与各位同仁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进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加速了人口流通的速度,进而促进了市政工程的大范围开展。本篇文章,首先对有关岩土工程勘察在市政工程中的基本情况作了概述,其次对岩土工程勘察在市政工程中现存的几个问题作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岩土勘察工程在市政工程中现存问题的四个策略,以期助力市政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秦岭北麓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貌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建  柴宝龙 《地理学报》1995,50(2):138-146
本区地貌特征反映秦岭北麓断裂带的活动特点是:①第四纪以来主要发生垂直运动,其活动性质与程度有差异性、阶段性。第一、二级阶地的形态和年代资料表征秦岭北麓断裂带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垂直位错幅度和平均速率。②河流阶地在上升盘出口处高度大,而向上游逐渐减小,反映第四纪以来,秦岭断块山地继续发生由北向南的掀斜运动。③被断层切割的冲洪积扇体的结构和堆积层的产状特征,反映出山麓带多发育铲形断层。  相似文献   

12.
鄂西山区存在广阔的峰顶面,具体表现为许多中低山顶部起伏平缀,“一望如平湖”.过去,一直把它视力被构造运动抬升的“准平原”——“夷平面”.经十多年来的调查研究,发现该山区自早中生代以来一直保持为区域性分水地带,山顶上存在较强烈风化剥蚀均夷的地貌发育过程,并使山顶面上的风化剥蚀残留物质不断地更新.因此认为该山区的峰顶面力构造运动缓慢抬升基础上,不断地遭受强烈风化剥蚀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暖温带地理景观中土壤硒的分异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按垂直自然带谱研究了暖温带地理景观中山地草旬土、山地棕壤、山地淋溶褐土和潮土中硒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硒在土剖面上的分异,除受生物富集的影响外,淋溶和粘人作用强烈地制约着硒在剖面上的迁移;(2)不同机械组分中的硒含量以粘粒中最高,呈明显的粘粒>细粉粒>中粉粒>砂粒序列。因此,成土过程中,不同机械组分以及次生或们生矿物和垂直运动和自然分选作用对土壤硒的地理分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易于淋溶失的有机态或钙结合的硒对所研究的土壤表层硒的贡献都大于50%。提出淋溶作用是我国低硒带形成的主要外营力。  相似文献   

14.
河西走廊是中国西北路径冷空气的必经之地,其狭管地形加之丰富的沙尘源地,使其成为中国沙尘暴多发区;民勤位于走廊中段,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接壤地带,正好位于雅布赖山和龙首山形成的山口下游方。河西走廊加上民勤周边这种双狭管的特殊地形,使得民勤又成为河西走廊沙尘暴的多发区以及中国的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区。本文以2010年4月24日河西走廊一次特强沙尘暴(部分时段能见度为0,达到了黑风标准)为例,利用GRAPES_SDM沙尘模式对这次沙尘暴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重点对民勤周边山地采取改变高度和范围等方式,模拟研究了地形对过境民勤的风速、地面起沙通量、沙尘浓度以及沙尘输送的影响。结果表明:(1)民勤周边地形高度降低的情况下,地面风速减弱,携沙气流遇到地形阻挡,沿着坡地爬升,部分沙尘可以翻越地形到背风坡,此时的地形特征将减弱沙尘扩散强度;(2)民勤周边地形高度增高,风速小于地形不变时的风速,气流发生明显的绕流,改变沙尘扩散方向;(3)改变民勤周边山体地形位置,狭管效应减弱,地面风速明显减小,沙尘影响范围较控制试验向南及东南方向扩展;(4)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高度改变对沙尘的影响程度大于民勤北部雅布赖山的改变,这与祁连山的山体面积和高度明显大于雅布赖山有关,说明河西走廊“狭管”地形是民勤沙尘暴之所以多发的重要原因,民勤周边的小型“狭管”地形又使得民勤成为走廊中沙尘暴最为严重的区域。(5)地形改变将减小地表起沙量,从而减小沙尘浓度,也即减弱沙尘暴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疆普鲁地层剖面碳酸钙和可溶盐分析结果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塔里木盆地南缘风成砂质山地(简称砂山)的普鲁地层剖面中碳酸钙及可溶盐分析结果为依据,讨论了砂山沉积过程中的环境变迁。  相似文献   

16.
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环境地质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是我国西部重要生命线工程 ,横跨四大不同地貌单元 ,孕育了由暴雨山洪形成的水害、大风、沙害等为主要类型的环境地质灾害。重大水害事件形成于 2 5mm/h或≥ 30mm/d雨强过程中 ,集中出现在 7月份 ;大风刮翻列车的临界风速为 35m/s~ 6 7m/s之间 ,发生在山体豁口及呈“箱”型谷地的风口区 ;风沙流含沙量随高度遵循指数函数关系分布 ,在风向与线路夹角 >45°时 ,线路积沙厚度迅速增加。对各工务段辖属区段易损性分析表明 ,区段灾害活动强度依次为 :乌鲁木齐 >石河子 >奎屯 >柳园 >鄯善 >哈密。未来水害频次和强度将日趋增大 ,沙害范围及影响程度将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17.
第四纪冰期大型山岳冰川运动遗留下的大型冰水堆积体是我国西南高山峡谷地区一类重要的第四系堆积物.本世纪以来,随着该地区大型基础工程的陆续上马,这种大型冰水堆积体的存在常常成为工程建设必须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这些冰水堆积体因其形成演化过程的特殊性,使得其在结构、物质组成、力学特性、水理特性等诸多方面与一般松散堆积体存在显著差别,因而研究其结构特征、形成演化过程以及带来的工程地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澜沧江某电站坝前冰水堆积体为例,在调查分析其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对冰水堆积体的形成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冰水堆积体的工程特性,以及带来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冰水堆积体的工程特性明显好于其他第四系松散堆积体,电站蓄水后整体失稳的可能性较小,但其前缘仍存在局部失稳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天山天池山谷风的风向、风速、转换期、季节变化及对温湿度日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秦巴山区人地关系演变的系统分析,指出贫困山区的贫困根源在于人口超过其环境容量,在较长的社会历史过程中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和人地关系恶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贫困山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大沙山与湖泊交错发育的地貌景观多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大沙枣海子及其周边5个气象站点的同步风况资料,探讨了区域起沙风况、输沙势以及主导输沙风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湖泊-沙山独特的地貌格局,初步揭示了大沙枣海子局地环流以及风沙动力环境。由于受高大沙山的影响,大沙枣海子及其外围局地环流非常明显,合成输沙方向自湖泊中心向外围呈反向发散分布。从沙山外围至湖泊中心,起沙风次数呈同心圆状递减。合成输沙势[RDP]和合成输沙方向空间变化较大,湖泊西侧合成输沙方向以东南向为主,而东侧以西南向为主,区域风能属于低能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