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今年是陈梦熊院士诞辰100周年,也恰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60周年。长期以来,陈梦熊院士担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主编和其他一些期刊的编委。在这些学术期刊中,他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有独钟,在1957年的创刊号上,就发表了题为"柴达木盆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的论文。一晃60年过去了,抚今追昔,感慨无限。2003年10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整合为一个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研究室建室60周年。届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以及《工程地质学报》编辑部将联合举办"工程地质室六十年纪念活动",并出版《工程地质学报》正刊"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专辑。由于《学报》正刊对页码的限制,专辑拟约请和工程地质室以及和工程地质室有关系的工程地质、水文  相似文献   

3.
正风云一甲子,峥嵘岁月稠。2017年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60周年。60年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事业一起探索,共同进步。她的兴衰和发展,始终与社会时代和经济发展同行,始终与国民经济建设命脉紧密相连。通过60年的努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已经成为我国水工环地质专业领域学术探讨、科技推广、经验交流的园地,深深地影响和鼓舞了几代人,赢得了越来越多读者、作者的信任和厚爱。  相似文献   

4.
<正>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城建设计集团”)迎来创建60周年,继往开来,迈向新征途的再出发之年。1963年,上海城建设计集团的前身——上海城建局市政工程处设计室,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市汉口路193号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 中国地质学会 北载河 8.25.—9.4。 物理探测方法及测试技术在岩体工程和工程地质方面的应用学术讨论会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 保定6.25.—28。 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座谈会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  相似文献   

6.
成就与展望     
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也将近二十年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是地质学中比较年轻的分支学科,但它在学术上巳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并解决了不少生产实践中所提出的课题。 区域水文地质方面,相继编制了水文地质分区图(1/300万),潜水区划图(1/400万)、自流水图(1/400万)以及水文地质图集(1970)等,基本查明了平原、山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和特征。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已六十周年了。而云南省地质学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还仅三年。解放前,由于云南的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没有专门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的机构和培养这方面人才的专业。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大规模国民经济建设的展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开始从无到有、兴旺发达。五十年代初,云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到20人,五十年代末就发展到300余人。截至目前为止,全省有水文地质  相似文献   

8.
正张咸恭先生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先驱,也是工程地质学界的一代宗师。百龄长寿老人张咸恭先生宝贵的一生始终引领着工程地质学的前进。张咸恭先生是我国《工程地质学报》的名誉主编。如果说学报是学界的灵魂,则张老先生就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的精神象征。在那坚定的理论联系实践理念的指导下,他不断地推动着工程地质学科和工程地质工  相似文献   

9.
1953年秋,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及工程地质系本科12位同学毕业。当时正值我国“一·五”建设计划的第一年,社会需要迫切,12人分赴祖国各地,成为各部门各院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业务的带头人。五十年后他们都已年过七旬,没有一个转业改行的,为祖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的开创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北京地质学院于1952年成立的当年,在我国率先招收了第一批四年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本科生。但很少人知道,清华大学在这之前就已开始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高级人才的前期培养工作。1950年,清华大学地质系招收了约40名新生,其中部分同学了解到清华…  相似文献   

10.
正我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名学子,第一次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邂逅是在上专业新生导论课期间。那时刚入校不久,什么专业课都还未学,在图书馆偶然看到学校订购的期刊,发现自己专业的名字倒过来便是工程地质,便很是好奇地翻看了一下,当时还未能搞懂二者区别。后来,从大二开始上专业基础概论课时,老师便给我们留下这样一个思考题:地质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这个时候的我已经接触了一些专业知识,我还特意写了一篇读书报告论述此问题向老师  相似文献   

11.
四十而不惑①!——为纪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40年汪福阎锡屿(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北京10008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与在现代中国具极大历史意义的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结缘是非常荣幸的!1957~1997年,期刊创刊40周年...  相似文献   

12.
正这些年来似乎地球变小了,人的寿命变长了,90寻常,80刚迈入老年人之列。一些同事和学生为庆祝叶大年院士八十华诞及从事科研六十载在岩石学报出版一期论文专辑,邀请我作序,这才惊奇叶大年院士已近杖朝之年,我和他交往甚密,经常见面就觉不出有什么变化,也就觉不出他的年龄增长。叶大年老师和我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我称他老师是名正言顺的。最早见到他是在河南许昌地区的野外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50周年。50年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一起探索,共同进步,深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广大读者欢迎,成为水工环地质系统具有权威性的科技类期刊。50年风雨,50度春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兴衰和发展,始终与社会时代和经济发展同行,始终与国民经济建设命脉紧密相连。《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一代又一代前辈们,用智慧、心血和汗水书写着自己的历史,铸就了今天的辉煌。1957年1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月刊在北京创刊。1959年,我国著名学者、时任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数值模拟在我国——回顾与展望——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40年而作薛禹群吴吉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今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将迎来它创刊40周年。40年来,它为发展我国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提高我国水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的...  相似文献   

15.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时间的长河,浩浩荡荡穿过2021的崇山峻岭,向着2022奔涌而去,我们踏上了新的征程. 时间是历史的雕塑家,它镌刻着奋斗的年轮,勾勒出变迁的轨迹.刚刚过去的2021年,注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风云激荡的特殊年份.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之年...  相似文献   

16.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1):F0002-F0002
以“地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50周年学术论坛2007年12月6日在北京举办。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负小苏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50周年题词:“总结办刊经验,再创新的辉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张宏仁在论坛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17.
缅怀王乃梁老师曹家欣,袁宝印(北京大学地理系,北京100871)(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王乃梁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一周年了,老师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眼前,唤起我们深深的思念。他一生淡泊名利,平易近人。待人宽厚,温和可亲,治学严谨,德高望...  相似文献   

18.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这一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回望2021年,"双碳""绿色发展""城市更新""限高令""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一系列政策、改革举措加快推进.这一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频出新作为:...  相似文献   

19.
2011全国两会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 2011年是“十--五”开局之年.新世纪第二个10年开启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这个特殊时刻召开的全国两会,承载着全国人民的厚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会议期间,代表委员审查和讨论了根据中共中央建议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相似文献   

20.
宋玉环 《地质科学》2008,43(2):281-281
“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庆祝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该室建立于1957年,至今已整整走过了50年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