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2.
会泽铅锌矿矿山厂矿段趋势面分析及深部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仕炎  高建国 《云南地质》2005,24(4):442-449
编写多项式趋势面分析程序,在MAPGIS软件平台上,绘制平面及立体等值线图,展示矿山矿段矿体赋存层位上(下)层面的起伏、赋存层位厚度、矿体厚度、铅锌品位等7个参数空间变化特征和趋势,总结矿体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趋势,提出深部成矿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3.
花垣铅锌矿田位于上扬子地块东南缘的湘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产地(邓文龙,1985;杨绍祥,2006,2007)。笔者通过野外实地勘查,对矿田范围内构造现象进行了测量分析。矿田内断裂主要有茶洞-花垣大断裂及其伴生的小断裂(图1 F1),褶皱主要李梅背斜(图1 F2)、太阳山向斜(图1 F3)、渔塘背斜(图1 F4)及其伴生的小型短轴背向斜。野外勘察发现,在花垣矿田容矿层及其上、下地层中发育有构造节理和断层面擦痕,为了很好的确定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笔者在矿田范围内选择了22个地质构造点进行了节理统计和断层面上擦痕侧伏向、侧伏角的测量。利用吴氏网进行投图(上半球投影),得到节理走向玫瑰花图,对于共轭节理,根据典型共轭节理锐角等分线指示最大主压应力σ1的原理,利用D. Delvaux教授研发的Win-Tensor古应力分析软件,对研究区共轭节理和断层面上擦痕进行了主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4.
铅锌矿体赋存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八道湾段(∈1q^1)灰黑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中;筇竹寺组玉案山段(∈1q^2)灰黄色、灰黑色泥质页岩夹薄层状细砂岩为矿区成矿的隔挡层。北东向的关仓箐逆断裂为矿区的导矿构造,北西西向次级张扭性断裂和北北东向层间断裂为矿区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质统计学原理的会泽铅锌矿遥感线性构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俊龙 《地质与勘探》2014,50(4):763-771
地质统计学在自然科学领域发展迅速,凡是要研究空间数据的结构性和随机性, 亦或是要模拟对象的离散性、波动性等数学性质均可运用地质统计学——其理论方法在地质环境评价、石油储量计算、矿山建模及矿床地球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中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而遥感解译的复杂地质构造信息虽也符合作为地质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条件, 但却鲜见其理论方法应用于遥感构造研究,从而更深入地分析地质事件及过程。本文则以会泽铅锌矿为例,在通过印度IRS-P6卫星数据解译的线性构造基础上,运用了多种地质统计学方法,综合前人研究和区域地质背景,将已知的NE、NW、EW和SN 4组方位构造再划分为“成矿有利”和“非成矿有利”2组构造;在通过方差分析检验了分类的合理性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克里格插值法作出了成矿有利度图,并比对已知的的矿山厂和麒麟厂矿床,最终从构造角度为找矿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区内发育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及已控制矿体为基础,根据逆冲推覆构造成矿理论,经野外实地调查和对已有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在本区寻找隐伏矿体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7.
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的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是上扬子铅锌成矿省一系列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中的典型代表.本文以云南会泽铅锌矿区内发育的碳酸盐矿物、赋矿碳酸盐岩等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C-O同位素组成特征.矿体中脉石碳酸盐矿物δ13C均值-2.82‰、δ18O均值17.70‰,近矿围岩δ13C均值-2.86‰、δ18O均值21.26‰,远矿围岩δ13C均值O.41‰、δ18O均值24.24‰,近矿围岩C-O同位素组成介于脉石方解石和远矿围岩之间,说明成矿流体和围岩之间存在C-O同位素交换.通过对比推测受蚀变地层13C亏损主要由深源流体交代引起,流体自下而上交代矿区石炭纪地层,造成了地层δ13C均值自下而上规律性降低.受蚀变地层18O相对亏损主要由岩溶作用引起,下石炭统摆佐组δ18O均值较上、下临近层位低,说明该地层透水性好,利于含矿流体和岩溶地下水混合,从而引起成矿物质沉淀和矿体就位.  相似文献   

8.
萍乐坳陷东段推覆构造特征及煤田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萍乐坳陷东段推覆构造可划分为三个逆冲构造带,不同地段推覆的结构 、性质、方向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推覆席体,对区内含煤岩系既有强裂的破坏作用,又有一定的掩埋保藏作用,利用推覆构造理论圈定出区内六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
闽北仁寿地区逆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逆冲推覆构造发育于闽北变质岩中,由一系列规模不等向南东倾的叠瓦状逆冲推覆断层及其上盘的推覆岩席组成,由南燕向北西方推覆,往逆冲方面可分为上,下2个逆冲推覆构造系,是前展式逆冲推覆构造,作用时期发生于印支期-燕山期。  相似文献   

10.
李宗发 《贵州地质》1997,14(3):218-227
研究区伸展滑覆构造属扬子陆块盖层薄皮构造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伸展滑覆构造的几何主运动学特征外,还采用构造岩组分析和平衡剖面方面对其动力学背景,运动状态和过程进行了讨论,从宏观到微观分析研究后认为;燕山早期,受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的斜向俯冲挤压,本区发生褶皱造山并伴随由SE向NW运动的逆冲推覆,形成由钟南,沿河断层 后展式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燕山晚期,板块南移,地壳拉伸变薄,沿河断层上下盘岩片先后河F  相似文献   

11.
王明志  韩润生  张艳 《地质学报》2020,94(10):3008-3023
会泽铅锌矿是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的超大型矿床之一。以该矿床铅锌成矿系统研究为主线,结合近些年来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印支期造山背景对铅锌多金属成矿系统的控制作用,着重讨论了成矿构造体系与成矿系统的成生联系。研究表明,受印支期(成矿期)碰撞造山背景约束,该区发生了斜冲走滑构造作用,形成NE构造带成矿构造体系,为铅锌成矿系统提供了流体“运”移和“储”存条件,构造驱动成矿流体沿会泽矿山厂、麒麟厂断褶带发生大规模“运”移,并与盖层中碳酸盐岩发生水 岩相互作用。深部流体与盆地流体混合、流体不混溶等构造 流体多重耦合作用,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导致富矿流体沿三条NE向主断裂上盘背斜的层间压扭性断裂带卸载沉淀,形成NE向延伸、SE倾斜、SW向侧伏延深的雁列式柱状矿体。研究认为,斜冲走滑构造作用形成的成矿构造体系是制约该矿床“大(矿床、矿体规模大)、深(矿体延深大)、强(热液蚀变强)、带(矿物组合分带明显)”特征的主要原因,“多(共伴生元素多)”与成矿流体迁移 聚沉过程中所经过岩石的性质有关。该研究对川滇黔成矿区乃至同类矿床研究和深部勘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俊朋  吴鹏  韩润生  郭忠林  王雷  龚红胜 《地质通报》2019,38(11):1899-1911
高家阱勘查区位于云南会泽铅锌矿床北东侧,是矿山厂断裂NE向延伸的有利成矿地段。在1∶5000构造地质填图基础上,结合典型构造面力学性质分析,认为高家阱勘查区受NE向矿山厂背斜、矿山厂断裂控制,NE向左行压扭性层间断裂是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印支晚期,在NW—SE向应力持续作用下,形成NE向牵引褶皱,构成高家阱控岩控矿构造格架——逆冲推覆构造,为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通道。通过蚀变指数计算,提取肉红色粗晶白云岩、米黄色粗晶白云岩、灰白色粗晶白云岩蚀变信息,划定3个强蚀变地段。通过构造地球化学因子分析,绘制Pb-Zn-Cd-Ag、As-Sb-Hg元素组合异常图,提取异常信息并圈定4个主要异常区。除石炭系外,异常还分布在震旦系、泥盆系,具多层位找矿潜力。综合控矿构造-矿化蚀变-构造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组合,提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马元铅锌矿床是中国近年来在扬子板块北缘南大巴山陆内造山带中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床。对矿田构造的研究发现,成矿作用受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地层层间破碎带的控制。破碎带中见大量紧闭褶皱转折端角砾,下盘附近发育层间剪切滑移断层带,显示控矿构造为低角度逆冲推覆过程中形成的断层褶皱和与之相关的角砾岩。矿质充填在破碎带白云岩角砾间的空隙中,矿石的晶洞梳状构造发育,未见后期破坏,表明矿床形成于构造定型期。对成矿晚期热液沥青进行Re Os同位素年龄测试,获得(126±8) Ma的等时线年龄,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该矿床形成于中晚侏罗世。控矿构造角砾岩为低角度逆冲推覆构造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会泽超大型富锗银铅锌矿床是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滇东北矿集区的典型代表。基于大量的地表调研和坑道精细编录,通过赋矿白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与矿化蚀变分带规律、构造对矿化-蚀变带控制作用的研究,认为赋矿粗晶白云岩是成矿过程中白云石化的产物,具有典型的热液蚀变成因,与沉积-成岩成因的摆佐组细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明显不同;根据矿石和蚀变围岩中铅锌矿物组成与矿化、蚀变程度及其分布特征,该矿床矿化-蚀变分带规律:从矿体到围岩依次为铅锌矿石—铅锌矿化黄铁矿带→铅锌矿化/黄铁矿化粗晶白云岩带→灰白色粗晶白云岩带、米黄色粗晶白云岩带、肉红色粗晶白云岩带、网脉状白云石化灰岩带(蚀变残留体)、弱白云石化灰岩带。矿化-蚀变带明显受冲断褶皱构造(矿山厂、麒麟厂、银厂坡斜冲断层及其派生褶皱)上盘的层间断裂带控制,形成了典型的"成矿构造-蚀变白云岩-铅锌矿体"的矿化结构。该认识不仅丰富了会泽型(HZT)铅锌矿床成矿理论,而且对指导滇东北铅锌矿集区,乃至川滇黔成矿区的资源危机矿山的综合地质研究与找矿勘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云南会泽铅锌矿为例,从成矿时代、成矿物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热动力等方面初步讲座主峨眉山玄武岩与铅锌矿床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矿床成矿时代可能与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时代相近;峨眉山玄武岩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伴随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过程去气作用(包括地幔去气作用和岩浆去气作用)形成的流体参与了会泽铅锌矿成矿流体的形成;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为成矿热动力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粘土矿物K-Ar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文章应用K_Ar法测得会泽铅锌矿床矿体中的蚀变粘土矿物年龄为(176.5±2.5)Ma,该年龄为成矿作用第一阶段黄铁矿形成的年龄,略早于第二阶段方铅矿、闪锌矿和方解石的形成年龄。该年龄表明这些铅锌矿床的形成与峨眉山玄武岩浆活动(251~262Ma)有明显的时间间隔,而可能为特提斯板块向大陆俯冲期间在大陆边缘岩浆弧后伸展带形成的MVT矿床。  相似文献   

17.
在详细的野外调研及岩相学研究基础上,通过电子探针分析(EMPA)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ICPMS),系统研究云南会泽铅锌矿不同成矿阶段闪锌矿化学成分特征,探讨Zn、Fe、Cd、Ge、In、Ag的富集规律及其指示意义。研究表明,该矿床的热液成矿作用可划分为4个阶段,依次为细粒黄铁矿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黄铁矿-方铅矿阶段和碳酸盐阶段,其中闪锌矿的形成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从早到晚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色。早阶段闪锌矿富Fe,贫Ge、In、Ag、Zn和Cd;晚阶段闪锌矿富Ge、In、Ag、Zn和Cd,相对贫Fe。闪锌矿中Cd、Ge等有用组分均已达到工业综合利用要求,主要替代Fe进入闪锌矿晶格。闪锌矿中Fe S含量从早到晚呈降低趋势,估算早期成矿温度为170~262℃,晚期成矿温度低于203℃,结合Zn/Cd含量比值变化范围,认为该矿床属于中温热液矿床,其成矿温度由早至晚逐渐降低。空间上,Zn、Fe含量及Zn/Cd值均指示矿床形成时热液由深部向浅部流动。将该矿床闪锌矿中In、Cd、Ga、Ge、Zn/Cd、Ga/In、Ge/In等特征元素及其比值与典型铅锌矿进行对比,显示会泽铅锌矿与MVT型铅锌矿床类似。  相似文献   

18.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分散元素镉锗镓的富集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和等离子质谱分析手段,对会泽铅锌矿床矿物和矿石的分散元素镉锗镓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矿床中分散元素镉、锗、镓的赋存状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矿床以富集镉、锗为特征,其中镉主要富集于闪锌矿之中,锗和镓主要富集于方铅矿之中。  相似文献   

19.
会泽超大型铅锌矿是滇东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最具代表性的矿床之一。为了有效地提取和区分不同矿化-蚀变分带内铅锌矿化、黄铁矿化、白云石化等矿化-蚀变信息, 以麒麟厂1249 m中段典型剖面为例, 应用大比例尺蚀变岩相学填图方法, 基于矿化-蚀变岩的热液蚀变指数与迁入元素增长指数的定量分析, 对比和剖析了矿化蚀变类型与各矿化-蚀变带的岩石组成、结构构造等特征。结果表明, 该矿床主要的蚀变类型为白云石化、方解石化和黄铁矿化, 主要矿化为闪锌矿化、方铅矿化。以矿体为中心, 从矿体下盘围岩→矿体→矿体上盘围岩, 矿化-蚀变分带呈现出远矿浅灰色粗晶白云岩带(Ⅰ)→针孔状白云岩带(Ⅱ)→米黄色粗晶白云岩带(Ⅲ)→近矿灰白色粗晶白云岩带(Ⅳ)→铅锌矿化带(Ⅴ)→近矿灰白色粗晶白云岩带(Ⅳ)的变化规律。TFe、CaO、MgO、Pb、Zn在不同的矿化蚀变分带内均保持迁入富集状态, 其中TFe、Pb和Zn迁入富集明显; 矿化-蚀变指数值和迁入元素增长指数与矿化蚀变分带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 Ⅴ带呈现的矿化蚀变指数值(AI、AITFe及AIPb+Zn)最高, 而AIMgo值最低, 明显区别于其他蚀变带; 从Ⅰ带至Ⅴ带, 迁入元素增长指数(ZZn、ZPb及ZTFe)总体呈增长趋势, 且Ⅴ带的ZTFe、ZPb及ZZn值明显高于围岩。矿化蚀变指数研究揭示了热液蚀变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亦证实了空间上矿化蚀变分带的规律性, 对于同类矿床深部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厂矿田作为大型锡多金属矿之一,成矿演化过程复杂,隐伏矿产资源繁多.为了研究大厂矿田笼箱盖岩体外围隐伏矿床的分布位置和成矿机制,对覆盖大厂矿田的音频大地电磁数据进行精细的处理,得到了地下3 km以内的二维电性结构模型.根据电性资料结果,推断了隐伏花岗岩和矿体的位置.花岗岩呈高阻特征,埋深约1.5km,沿断裂构造成脊状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