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海表层水温的低频振荡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周发琇  于慎余 《海洋学报》1991,13(3):333-338
本文对以西沙为代表的南海海域1961—1984年的表层水温(以下简称水温)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南海水温存在3—5a和准两年周期的低频振荡。这种振荡与南方涛动和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异常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显示出南海水温低频振动是热带太平洋水温低频振荡的组成部分,埃尔尼诺事件之后,南海有明显的增温现象发生。但南海水温与热带西太平洋水温的振动相比较,显示出它具有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南海表层水温的季节内振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谱估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85年夏半年的水文气象资料,证实南海表层水温存在季节内振荡,这种振荡在深水区与浅海区有着明显的差异。分析表明:南海水温季节内振荡与南海纬向风分量u的振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用一个简单的海洋模式,研究了东亚季风异常对南海表层水温(SST)的影响,发现南海表层水温的甚低频振荡是东亚季风异常风应力强迫所致.这种甚低频振荡主要反映在深水区,其空间分布呈椭圆形,几乎与南海海盆形状一致。从海盆中央到边缘振幅逐渐减少,SST的甚低频振荡是非行进波,无明显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4.
南海表层水温低频振荡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使用1958-1987年COADS资料对南海全区表层水温做了分析。结果发现,南海表层水温存在20-40个月的低频振荡,其中以准两年周期最显著,其次是3-4年,这种振荡主要发生在深水海盆区,并且与季风异常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南海表层水温信息熵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COADS资料(1958~1987年)对南海表层水温(SST)及其异常(SSTA)信息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与以往关于南海水温异常的研究成果相比较,取得颇为一致的结果.海洋表层水温信息熵可以有效地反应SST气候形成的复杂(混乱)程度在空间的分布及其年变化;水温异常信息熵能很好地反映SSTA形成的复杂(混乱)程度在空间的分布及其振荡特征.因此,水温信息熵可以用于研究海洋宏观热力状态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南海表层水温场的时空特征与长期变化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月平均表层水温(SST)、850hPa经向风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资料分析了南海表层水温距平(SSTA)场的时空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并探讨了SST的年际和长期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南海SSTA场分别存在着以全域同位相振荡和东南一西北向反位相振荡的两个主要模态.其中,前者是主要模态,以年际振荡为主,而后者则是次要模态,以季节振荡为主.进一步分析发现,南海中部的SST存在着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并在1981年前后发生了一次由低到高的气候转变,而且南海中部SST的长期变化趋势非常明显,在1950—2006年间增温0.92℃.相关和合成分析表明,南海SST的年际和长期变化可能是由南海上空的经向风异常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纬向变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陈锦年  乐肯堂 《海洋学报》1993,15(3):126-132
近年来,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已成为世界性重要探讨课题之一,尤其是在海气相互作用对大气环流及天气过程方面的研究更为突出.但是由于海洋自身的特性,它在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将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重点研究海洋的变异特性及其受外来因素的可能影响和机制,对海气相互作用方面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是非常有益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分析黄、渤海水温场的变异状况,探讨对其产生可能影响的因素及其物理过程.这对深入了解海气交换过程  相似文献   

8.
周发琇  于慎余 《海洋学报》1990,12(4):432-440
本文对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异常作了分析,发现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水温存在3-5年的低频振荡和准两年周期振荡.前者具有自东向西传播的趋势,而后者却具有相反的趋势.当两者在赤道东太平洋同位相增温时会形成埃尔尼诺事件.  相似文献   

9.
南海表层水温年循环的谐波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NCEP1°×1°周平均SST资料(1982~1994)进行谐波分析,发现南海SST年循环中基波W1和第二谐波W2是决定性的谐波;诸谐波具有准驻波特征:气候平均意义下的季节内振荡不显著。此外,还讨论了南海全区SST在夏季风爆发之前迅速增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南海南部海洋上层的热振荡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对1961-1973年南海南部(14°N以南,106°-120°E)海区0-400m的温度-深度资料、以2个月为时间步长、在2(经度)×2(纬度)的网格上进行统计,并计算了表层至100m垂直平均温度(TAV)。结果表明,TAV的年平均和季节分布是东南高、西北低,等温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TAV的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结果表明,本海区的TAV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存在着约2-4年的振荡周期,且与ENSO事件密切相关。在埃尔尼诺年,本海区的TAV增加,且有沿海盆向赤道增大的趋势。这种异常状况也存在于100m以深水层。在ENSO事件期间等温线普遍下沉,下沉的深度随深度而减少,随纬度由西向东减少,下沉的幅度随ENSO事件、季节及海域而异。究其原因主要与埃尔尼诺年季风减弱和海洋中的涡旋活动变化有关。此外,强副高的影响也使海洋上层得热增多。  相似文献   

11.
南海表层水温年循环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东晓 《海洋学报》1998,20(4):25-37
本文采用一个非线性约化重力海洋模式对南海表层水温(SST)年循环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探讨了南海表层水温年循环形成和维持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机制·模拟结果表现出与观测分析相一致的年循环变化阶段性和空间结构,并发现南海SST年循环的阶段性是海面动力强迫和热力强迫共同作用的结果;南海上层海洋的热力平衡有着明显的季节特征.  相似文献   

12.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a verified high-fidelity numerical model, the intra-seasonal variations(ISVs) in the depth of the 22°C isotherm(D22) in the South China Sea(SCS) basin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SVs in the D22 exhibit distinct seasonality in the SCS. The ISVs in the D22 are quite significant, especially within a band along the northwestern boundary of the basin and at the southern end of the basin during boreal winter. In these areas, the ratio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s(STDs) of intra-seasonal band to the STDs of total data could exceed 0.6. Although the ISVs in the D22 are detectable in the area affected by the Vietnam Offshore Current during boreal summer and autumn, these variations are sometimes overwhelmed by oscillations with other frequencies. 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ISVs in the D22 in the SCS indicates that sea surface fluxes and wind stirring are not the dominant external driving mechanisms of the phenomena described above. The ISVs in the D22 are thought to be induced mainly by the thermodynamic adjustment of the ocean itself and the associated instabilities. The energy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bands that display strong ISVs in the D22 may be derived from eddy kinetic energy, rather than eddy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The diversity of the propagation of the ISVs in the D22 is very conspicuous within these two bands.  相似文献   

13.
罗树森  李凤临  刘玲 《海洋学报》1992,14(2):127-129
海洋与大气是一个复杂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海洋上的埃尔尼诺现象引起全球性的天气、气候异常,已成为大家关注的大问题.在这方面,中国气象工作者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的目的在于揭示热带温度场长期振荡的事实,它们与埃尔尼诺现象的相互关系,为热带温度场长期预报提供有用的背景和着眼点.  相似文献   

14.
笔者根据1986~1989年间中-美联合TOGA调查的CTD资料,应用模糊聚类法划分热带西太平洋中近黑潮源地(18°20′N断面)上部水域的水团,并描述它们的分布和主要特征以及其对1986~1989年发生的埃尔尼诺和反埃尔尼诺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该海域的1 000m以浅分布着三个水团:北太平洋热带表层水(包括黑潮表层水)、北太平洋次表层水(包括黑潮次表层水)和北太平洋中层水(包括黑潮中层水)(分别简称为NPTSW、NPSW和NPIW);它们的交界分别位于100和350m左右。在1986/1987的埃尔尼诺年,海区的温跃层明显上移,暖水量明显减少;NPTSW的垂直厚度大约减少了20m,上均匀层中的盐度略有增加,而温度则没有多大的差别。在1988/1989年发生的反埃尔尼诺事件的后期,温跃层上部的强度变弱,上均匀层则变薄,海区中的暖水量也明显减少;近海表面的盐度异常低,而温度略有降低。由此可见,不管是在1986/1987的埃尔尼诺年还是在1988/1989的反埃尔尼诺年,研究海区的暖水都减弱,也即都反映为“冷水年”。  相似文献   

15.
南海表层水温和海面热收支的年循环特征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本文利用30年逐月COADS资料得到的全年各月海洋气象诸要素气候平均资料,计算了各要素场和海面热收支4个分量年平均场和年振幅的空间分布;分析了南海表层水温和海面热量净收支在年循环中的关系;通过调和分析揭示了南海季节变化中年周期(1波)和半年周期(2波)信号的空间结构;从而初步解释了南海SST年循环中的增温、平衡和降温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李绪录 《海洋学报》1993,15(4):12-18
笔者根据1986~1989年间中-美联合TOGA调查的CTD资料,应用模糊聚类法划分热带西太平洋中近黑潮源地(18°20'N断面)上部水域的水团,并描述它们的分布和主要特征以及其对1986~1989年发生的埃尔尼诺和反埃尔尼诺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该海域的1 000m以浅分布着三个水团:北太平洋热带表层水(包括黑潮表层水)、北太平洋次表层水(包括黑潮次表层水)和北太平洋中层水(包括黑潮中层水)(分别简称为NPTSW、NPSW和NPIW);它们的交界分别位于100和350m左右。在1986/1987的埃尔尼诺年,海区的温跃层明显上移,暖水量明显减少;NPTSW的垂直厚度大约减少了20m,上均匀层中的盐度略有增加,而温度则没有多大的差别。在1988/1989年发生的反埃尔尼诺事件的后期,温跃层上部的强度变弱,上均匀层则变薄,海区中的暖水量也明显减少;近海表面的盐度异常低,而温度略有降低。由此可见,不管是在1986/1987的埃尔尼诺年还是在1988/1989的反埃尔尼诺年,研究海区的暖水都减弱,也即都反映为“冷水年”。  相似文献   

17.
埃尔尼诺对我国汛期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李超 《海洋学报》1992,14(5):45-51
本文首先对我国汛期降水进行旋转主分量分析(RPCA),将我国汛期降水分成几种典型结构然后考虑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与我国黄河流域中部、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降水的相关.分析发现: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与我国黄河流域、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的降水有明显正相关关系.埃尔尼诺开始的经度位置对埃尔尼诺年后一年我国黄河流域中部、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降水有很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表层水温与南海夏季风爆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海域次表层水温对南海季风的影响,用Argo剖面浮标等实测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表层水温异常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太—印暖池次表层水温偏暖(冷)时,翌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晚)是主要现象。太—印暖池次表层水温偏暖,可能引起Walker环流加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中心位置偏北偏东,南海和西太平洋上空对流层下层有气旋性距平环流出现,有利于低空西到西南气流的加强,导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太—印暖池次表层水温偏冷,可能引起Walker环流东移并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中心位置偏南偏西,南海和西太平洋上空对流层下层有反旋性距平环流出现,不利于低空西到西南气流的加强,导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晚。结论:冬季,太—印暖池次表层水温偏暖(冷),翌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晚)是主要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水温和热带太平洋月平均海平面变化进行了长时间序列分析,揭示了它们的准周期低频振荡特性,其中20°N~20°S区域月平均海平面低频变化的显着周期在43.5~50.0个月之间,与47.6个月的埃尔尼诺显着周期颇为接近;引入空间谱分析的概念与方法,分析阐明了热带太平洋月平均海平面低频变化遵从下列逆时针循环传播规律:东太平洋(墨西哥近海)→北赤道流区域→西赤道太平洋→北赤道逆流区域→东太平洋,该循环与埃尔尼诺循环过程存在密切的一一对应关系;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初步建立了依据典型区域月平均海平面变化预报埃尔尼诺的八元逐步回归模型,预报值与实测值序列的相关系数达0.89.  相似文献   

20.
旨在分析太平洋地区的月均海平面的变化,探讨其物理过程。文中共分析了54个长期站的海平面资料,对54个站分别建立了随机动态非线性模型,求得了太平洋地区的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0.16cm/a。并对太平洋东西岸各站及海洋中观测站海平面资料相对于TA-LARA站海平面资料进行了交叉谱分析,结论是,太平洋月均海平面45个月的低频振动存在着以下的规律:由东太平洋(15°~25°N)开始,向西传播至太平洋西岸后,转向南,在5°N~25°S之间,转向东到达太平洋东岸后北上形成逆时针循环。在埃尔尼诺事件的低纬典型区,月平均海面振动中年周期振动的主导作用下降,甚至失去主导作用,而与埃尔尼诺事件的准周期相近的周期振动的作用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