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西兰陶波酸性火山岩Sr-O同位素体系胡瑞忠P.BlattnerI.J.Graham(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新西兰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下哈特)关键词陶波酸性火山岩,Sr-O同位素体系,岩石成因新西兰北岛呈NE向分布的陶波(Tau...  相似文献   

2.
新西兰科罗曼德尔半岛火山岩带是世界知名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成矿省,也是新西兰最为重要的金银矿矿集区,在环太平洋成矿带内占有重要的地位。科罗曼德尔半岛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主要赋存于科罗曼德尔群中新世安山岩和英安岩中,矿化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和角砾岩型2种。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大气降水特征,并显示有少量的岩浆水加入,成矿物质具岩浆来源特征,为石英±方解石±冰长石±伊利石亚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区内金矿成矿时代为16.3-2.0Ma,主要集中于7.0-6.0Ma之间,金矿的大规模形成与诺特兰德火山弧与科尔维一劳火山弧共同作用有关,区域构造背景由挤压转变为伸展环境的转折期,为金矿形成的高峰期。区内零星出露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化有关的斑岩型铜矿化表明,该地区具有较好的斑岩型铜矿化潜力。  相似文献   

3.
新西兰taranaki盆地中的Pakawau组和Kapuni组属于晚白垩世-始新世。它们为-套含煤层的陆相-海陆交互相层系,该层系中生物扰动和虫孔十分发育,研究表明生物构造的发育程度和虫孔大小是判别古水体底部沉积物中氧溶量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4.
《沉积地质学》59卷3—4期 1988年10月一、新西兰白垩系 MangapoKia 组:聚敛边缘的海底扇沉积作用 155新西兰北岛东南部 Te Awaiti 附近中白垩系的 Manapokia 组(Pahaoa 群)由固结的无化石的砂、泥岩互层组成,含少量砾岩、粗砂岩、含砾砂岩、含砾泥岩(陆相沉积组合),以及少量玄武岩、杂色泥岩、燧石和泥晶灰岩(洋底组合)。根据岩性、层厚和几何形状、砂/泥比、粒径和内部沉积构造将该沉积组合分为7种岩  相似文献   

5.
构造的第三副面孔——地貌的构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貌构造分析或叫新构造分析,是大地构造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新构造学探讨地貌及相关的沉积特征,以阐明岩石圈近地表部分的新构造作用。由于S.S.Schultz、V.A.O-bruchev、N.I.Nikolaev、N.A.Florensov等人的工作,新构造学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苏联地学界。新构造学理论的基础是年轻内生作用的速率和特征与地球表面地貌的相关性。区域和应用新构造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依据地貌资料编汇新构造图及进行各类地质预测。本文以中亚、东亚及整个地球为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北麓河流阶地与新构造演化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祁连山北麓十几条河流的阶地进行野外调查和测量,获得大量河流阶地的分布特征、高度、结构、发育程度和形成年龄等资料和数据,分析河流阶地的发育和变形特征及其与新构造活动的关系,划分几种挤压构造区阶地的变形模式及其所反映的新构造演化特征。从阶地发育的年龄序列划分本区自中更新世中期以来,约0.45~0.15MaB.P.和约0.15MaB.P.至今的两次强烈构造活动阶段,以及它们分别具有的约0.100和约30000a的间歇性构造波动。对东西部不同地段阶地发育与变形特征对比研究表明,祁连山北麓西部新构造活动比东部强烈。  相似文献   

7.
中国第四纪的构造事件与应力场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早、中更新世之间(0.73MaB.P.)我国存在一次重要的构造事件,由此第四纪便分属两个构造期:喜马拉雅期(23.3—0.73MaB.P.)和新构造期(0.73Ma以来)。在这两个时期内,具有截然不同的构造应力场、不同的形成机制、不同的构造变形方式、方向、不同的扩张或缩短速度、不同类型的火山喷发、不同方向和不同位置的火山喷发带,并且也造成完全不同的构造地貌特征。  相似文献   

8.
地貌构造分析或叫新构造分析,是大地构造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新构造学探讨地貌及相关的沉积特征,以阐明岩石圈近地表部分的新构造作用。由于S.S.Schultz、V.A.O-bruchev、N.I.Nikolaev、N.A.Florensov等人的工作,新构造学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苏联地学界。新构造学理论的基础是年轻内生作用的速率和特征与地球表面地貌的相关性。区域和应用新构造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依据地貌资料编汇新构造图及进行各类地质预测。本文以中亚、东亚及整个地球为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疆那拉提构造带基底变形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塔里木-伊犁微板块间的南天山洋最终消亡缝合线——那拉提构造带,基底由下元古界那拉提岩群的片麻岩、变质表壳岩及早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组成.经研究分析,上述岩石遭受了4期变质变形.本文从不同构造层次和深度残留下的变质变形构造研究入手,初步探讨了不同构造演化阶段那拉提构造基底的变质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西北缘北西向古隆起的存在及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庚 《新疆地质》2003,21(2):157-162
塔里木西北缘柯坪逆冲带为天山和塔里木盆地在中新生代盆山耦合过程中形成,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影响最显的地区之一.柯坪地区存在两种方向的构造,即NE向逆冲推覆构造和NW向的走滑构造及潜伏构造.在NE逆冲带的走向上,推覆构造变形样式从南向北,以寒武纪蒸发岩作为主要的滑动拆离面——薄皮逆冲,到北部地区卷入元古界结晶基底的逆冲推覆构造.根据变形时代分析,NW向构造为长期发育的巴楚隆起,形成时代为中生代早期,近NE向的柯坪逆冲构造形成于新生代,同时也形成NW向的走滑构造.早期形成的巴楚隆起构造南北两侧发育的阿瓦提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西南为生油区,巴楚隆起为油气运移指向区.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成矿分析与矿产预测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矿田构造的研究必须主动接受近代科学技术的交叉与渗透,致力于新方向的探索和新领域的开拓。作者从以下四方面探讨了矿田构造研究中成矿分析的新方向:1.遥感地质影象分析在矿田构造研究中的战略作用;2.控矿构造应力场的数学模拟; 3.构造地球化学矿物测量法的应用与发展;4.隐伏矿床研究中的矿体定位定量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作者探讨了确定震源机制的问题.研究了地震多发岩体的变形作用和岩体中起作用的构造应力和地震构造应力的特点.地震构造变形被描述为一种不可逆过程.这一过程受到沿着地震断裂面发生的多次活动的制约.而且是在震源机制进行统计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  相似文献   

13.
对豫北煤田焦作、鹤壁和安阳矿区二1煤层的对比样(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进行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镜质组反射率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和化学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构造煤因发生了断裂构造地球化学作用,其化学成分、元素成分和煤分子结构与原生结构煤明显不同:构造煤的挥发分含量(%)比原生结构煤一般要小0.55~3.48,平均要小1.59;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相比,碳含量(%)平均增加了3.1,氢含量(%)平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断裂构造的分形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中国大陆壳体中深大断裂的分布具有分形结构特征。大陆全境的分维值为1.493,各构造区的分维值为0.827~1.624。活动区特别是地洼区中断裂构造分维值(1.236~1.624)显著大于稳定区即地台区的分维值(0.827~1.074),并且壳体结合部位的分维值大于壳内部位。断裂构造的分维值反映了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运动历史的复杂性和构造活动的强弱性,因而可作为大地构造研究的一个定量参数。  相似文献   

15.
淮北矿区芦岭煤矿主采煤层8煤为特厚煤层,厚度2.72-17.75m,平均厚度9.60m,煤层硬度系数厂为0.16-0.53,构造煤累计厚度约占全层厚度的65%-90%。剖面自上而下划分为碎裂煤、菱形包裹体煤、片状煤、鳞片煤和粉末状煤5种类型,构造类型煤相间分布。微观上网络状裂隙发育.密集的网络状裂隙交叉切割.显微组分破坏严重.煤层受构造作用影响越大,构造煤中的微孔所占比例也就越高。在平面上构造煤的发育可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井田东部构造煤较发育,厚度占全层厚度的75%-80%;中部构造煤最发育,厚度占全层厚度的95%以上;井田西部构造煤所占比例相对较低,约占全层厚度的65%-70%。采区资料表明,在倾向上,随着煤层深度的增加,构造煤厚度占金层厚度比例呈上升趋势.-450--460m水平以下,构造煤层所占比例明显增高,约占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西部地区油气盆地砂岩成岩-成孔演化的控制因素和成因机制的角度,阐述了砂岩埋藏热效应-构造应力成因类型的成岩作用概念与特征.砂岩在经受埋藏热效应成岩作用的过程中,还受到构造挤压、构造滑脱推覆和基底块断隆升等三种作用方式的构造变形作用影响.由构造挤压应力引起的砂岩减孔量在0.094%~0.1141%/MPa之间,印平均每增加1MPa的构造挤压应力可使砂岩孔隙度减少0.1051%.中国西部地区的(类)前陆盆地、走滑-冲断盆地和碰撞造山带内盆地等挤压型盆地中均存在着埋藏热效应-构造应力成因类型的成岩作用,其最大特点是成岩演化阶段的阶递性和突变性以及演化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赵波  许建东  潘波  于红梅 《岩石学报》2008,24(11):2631-2637
龙泉龙湾是射汽岩浆爆发形成的复合式低平火山口湖。龙泉龙湾火山近火口基浪堆积物地层特征为含有火山弹的厚层粗粒-细粒火山砂与薄层细粒火山砂的韵律层,发育气管构造、透镜体构造、下陷构造、U型下蚀堆积构造和丘状构造等。碎屑粒度中值Mdφ为-2.8~1.8,分选系数σφ为1.38~3.23,整体粒径大、分选差。碎屑成分主要是浮岩碎屑、基岩碎屑和晶屑。本文在火山地层堆积构造和粒度特征研究基础上,通过应用SFT分布模式分析发现,龙泉龙湾火山近火口火山碎屑动力学模式主要以牵引为主,其次为弹道和跳跃,悬浮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8.
东天山香山铜镍矿区构造特征与成岩成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申茂德 《新疆地质》2003,21(2):195-198
香山铜镍矿床属典型的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产于东天山东段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中,矿床形成主要受岩浆作用和构造作用控制.岩浆作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及成矿元素的熔离富集,构造作用为成矿物质提供了上侵通道和容矿空间.矿区断裂构造以韧性剪切带为主,具多级构造组合特点,共划分出4级构造层次,各级构造与成岩成矿有密切关系.I级构造控制基性。超基性岩带的分布;Ⅱ级构造控制基性—超基性岩体群的分布;Ⅲ级构造控制基性—超基性岩体或矿体的形态、产状;Ⅳ级构造控制岩相带或矿体的产出.  相似文献   

19.
羽饰构造是一种发育在节理面上的小型构造,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作过讨沦,如J.B.Woodworth (1895,1896),J.C.Roberts(1961),R.A.Hodgson (1961),P.J.Syme Gash(1971),D.Bahat(1980),Bahat、Engelder(1984)和单文琅(1982)等。但在很多问题上,如羽饰构造的形态分类、发育条件和所在节理面的力学性质等都还存在很大分歧。我们在近年的野外工作中对此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特提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东部现今岩石圈结构的板条构造分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大陆以银川-昆明-线(105°±2°E)为界,其西部和东部的岩石圈结构,构造等多方面均表现出重大差异,而且,根据山川大势和新构造断裂、地震活动、重力和地壳厚度、地磁异常、人和幔内高导层等方面的表现,西部和东部都可以再分出若干二级构造分区。以东部地区为例。本文 其分为东北区、东北区、大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华南区和南海区,这七个二级构造区之间依次 被47°N构造线、阴山构造带、34°N构造线、北岭构造带、南岭构造带和20°N构造线等 所分隔。这组构造分区的基本特征是.近东西走向,宽度都在5个纬度左右,平行排列 彼此在岩石圈结构组成、构造变形的历史、方式和强襄等各方而都有明显差别.故称之 为板条状构造分区.它们是在中生代晚期以来对早期老构造进行强烈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