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江苏主要海洋灾害的特征、影响因素、未来可能发展趋势及其对江苏沿海造成的损失;探讨了减轻海洋灾害的有效途径,提出了防御海洋灾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福建省三都澳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地貌状况,分析了危害三都澳沿岸的主要海洋灾害类型,将其分为海洋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和地质灾害等3种类型。气象灾害主要为台风风暴潮;生物灾害主要为赤潮;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海岸侵蚀、山体滑坡与崩塌。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措施:1做好全面的灾情调查,建立灾害评估体系;2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提高海洋预报准确度;3强化法制建设,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4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加强海洋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3.
我国风暴潮灾害及防灾减灾战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乐肯堂 《海洋预报》2002,19(1):9-15
本文在分析了1949-1997的风暴潮及其重大灾害事件后指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风暴潮灾害的经济损失已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减轻重大台风风暴潮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成为我国风暴潮减灾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提出了减轻重大风暴潮灾害的战略要点:(1)充分利用一切媒体使人民具有预防重大风暴潮灾害的意识;(2)加强对重大风暴潮及其灾害的科研工作;(3)修订全国沿海岸段的防潮工程规划;(4)制订海洋减灾法规和有关规范;(5)建立风暴减灾保险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洋灾害及防灾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洪 《海洋通报》1993,12(6):71-74
我国近海生沿岸经济的发展,使海洋灾害成为其重要问题之一。每年由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几亿至几十亿元,死亡几百几千人。本文概要地介绍了我国沿海的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海雾、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海水入侵、赤潮等海洋灾害,并提出了一些减灾,防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海洋灾害特征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富祥 《海洋预报》1998,15(3):45-50
本文根据大量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和调访资料,并参考各级防汛部门的灾情报告以及交通,水产,气象,石油,减灾等部门的统计资料,对海洋灾害的监测,预报和警报的作用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描述和分析,并提出了减轻海洋灾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海洋灾害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余宙文 《海洋预报》1998,15(3):6-11
一、引言联合国把本世纪的最后10年确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减灾防灾活动,这对减少人们生命财产损失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人类同自然灾害斗争中,减轻那些来源于海洋的灾害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一方面是由于...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风暴潮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由风暴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越来越严重.简要介绍了风暴潮的形成、分类及概况,讨论了风暴潮引起的灾害损失及暴潮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探讨了如何有效应对风暴潮灾害,以期为我国沿海地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青岛地区历史上海洋灾害的灾情和灾种,并对防灾、减灾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1991—2005年因风暴潮、海浪、赤潮、溢油、海水入侵等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438.9亿元,死亡、失踪577人。其中风暴潮灾害最为严重,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的海洋灾害是由台风风暴潮引起,灾情的地域差异粤西较重,粤东次之,珠江口较轻。2001~2005年与1991~2005年相比,近5年海洋灾害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数减少。但2006年又是海洋灾害重灾年。  相似文献   

10.
海岛灾害及其防灾减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沿海地区一向是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地带,海岛更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典型的生态脆弱带。随着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海岛作为特殊的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复合区域,成为海洋开发的重要依托。为了保障我国海岛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海岛防灾减灾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文章根据2000年以来中国海洋灾害统计资料,对影响我国海岛地区的灾害特征做了类比分析,并对海岛防灾减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岛防灾减灾策略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海洋生态保护对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中国海洋自然灾害的类型较多,主要有台风、暴潮、大浪、大风、海冰、海岸侵蚀、海水倒灌及赤潮等。其中台风及由台风引起的大浪和暴潮的危害性最大,在我国登陆的台风每年最多可达十几次,最少也有3~5次,并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南和...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海洋灾害状况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林之 《海洋预报》1998,15(3):79-83
一、前言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我国大陆海岸线总长度为18000km,拥有面积500m2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海岛海岸线长度14000km。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气候的调节器,交通的要道,资源的宝库。海洋为沿海地...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近几年参与渤海海冰应急预警,尤其是2009-2010年冬季30年来最严重冰情应急防灾实践,介绍目前渤海的海洋经济发展和海冰灾害状况,分析我国渤海海冰监测预警及防灾减灾方面存在的6个方面的问题,对出现问题的成因做了分析,在高度重视海冰监测预报、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海冰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5个方面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马英杰  姚嘉瑞 《海洋科学》2019,43(3):106-114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海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为了减少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害后果,以及能够在共同面对海洋灾害风险中承担起大国责任,我国需要建立完善的国内海洋防灾救灾体系与灾害防御国际合作机制。通过阐述海洋灾害防御的国际合作模式,分析当前我国参与的国际合作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如何完善我国海洋灾害防御国际合作机制以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灾害风险管理体制进行探讨,以期得到稳定的海洋环境,更好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江苏海洋防灾减灾教育现状的分析,指出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博物馆应立足自身,以新技术为工具,打造多空间、多方式的海洋防灾减灾知识传播架构,让公众自觉接受并主动参与海洋防灾减灾教育,努力形成江苏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17.
为加快海洋防灾减灾信息共享,有力支撑海洋防灾减灾决策,文章概述我国海洋防灾减灾信息共享现状,分析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信息支撑主要包括海洋和气象观测监测信息、海洋预报信息、海洋防灾减灾对象及其主体信息以及救灾措施和政策法规信息,通过全国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等实现信息共享;针对目前海洋防灾减灾信息共享在组织领导机构、统筹规划协调、标准规范和技术支撑、服务意识以及专业人才等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亟须组建信息管理机构、构建标准规范体系、开发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共享服务意识、培养专业技术队伍和实施考核激励办法。  相似文献   

18.
赵聪蛟  宋琍琍  余骏  龙华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29(11):62-66,,120
文章对2000年以来浙江沿海发生的海洋生态灾害概况进行了梳理。浙江沿海的主要海洋生态灾害有赤潮、海洋污损、溢油和生物入侵。2000—2010年的11年间浙江沿海共记录到赤潮、海洋污损(含溢油)灾害820次,累计受灾面积超过91410km2,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3200万元,溢油量超过2500t。主要入侵生物为互花米草,到2010年,其分布面积已经扩大到6924hm2,主要分布于苍南沿海、温州湾、乐清湾西门岛、台州湾、三门湾、象山港和杭州湾南岸沿海滩涂。此外,文章还回顾了11年来浙江省在省市县三级海洋监测体系建设和赤潮灾害防范措施方面取得的成就,并从政策、技术、宣传3个层面指出了今后的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的海洋灾害与减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0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尤其海岸带(沿海带)经济和海洋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财富积累量迅速攀升,使承灾体在量上讯速增大,同时也使海洋及海岸灾害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急速增长,海洋灾害成为中国自然灾害中损失增长最快的。但由于在沿海实施了正确的减灾战略,加大了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设,不但较好地保证了沿海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使我国的海洋灾害经济损失系数(灾害经济损失/GDP)保持在1.23%的较好水平,这仅为同期全国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系数的1/3,接近于世界减轻自然灾害较先进的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遭受海洋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防灾减灾不仅是我国也是全球重大议题。我国海洋灾害灾次频、灾种多、灾情重,直接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海洋经济长足发展并阻碍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阶段我国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差距。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尤其是在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借鉴他国经验并健全完善我国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十分必要。因此,本文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选取具有丰富经验的日本作为比较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中日两国现有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在“一案三制”基本架构的视角下归纳两国差异,审视我国问题所在,并为我国未来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