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王文春  袁怀亭 《山西气象》1995,(4):26-28,31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致洪暴雨系统在计算机中实现的过程,以及集成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一次致洪暴雨的中分析苗爱梅,吴晓荃(山西省气象台030006)1概况1993年8月3日~5日,受副热带高压、低涡切变线和地面中尺度系统的共同影响,我省中、南部出现了大范围的暴雨(见图1),其中隰县、霍州、沁县、襄垣(3日20时~4日20时),黎城(4...  相似文献   

5.
广西西江流域致洪与不致洪暴雨对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黄香杏  姚才 《广西气象》1997,18(4):9-13
近十年来,广西洪涝频率,为给防洪救灾决策提供服务,分析了致洪(大洪涝)与不致洪(或一般洪涝)暴雨的降雨特点、环流特征,给预报决策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柳江致洪暴雨及其影响系统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柳江流域历年25个致洪暴雨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柳江流域致洪暴雨主要发生于6~7月,20世纪90年代后柳江致洪暴雨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有增加的趋势,柳江东北部流域和西部流域是柳江洪水的主要来源地,分析还发现柳江致洪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有高空槽(南支槽)、低涡、低层切变线、地面静止锋、低空急流、副热带高压等6种,可分为低槽切变类、低涡切变类和低空急流切变类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沁河流域致洪暴雨特征李玉书(山西省气象台030006)1自然状况与历史洪峰1.1自然状况山西地处内陆黄土高原、沁河位于太岳山、中条山和太行山之间,流经沁源、安泽、沁水、阳城县入黄河;全长约363km,流域面积约9315平方公里,因受地质构造和地形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柳江流域历年25个致洪暴雨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柳江流域致洪暴雨主要发生于6~7月,20世纪90年代后柳江致洪暴雨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有增加的趋势,柳江东北部流域和西部流域是柳江洪水的主要来源地,分析还发现柳江致洪暴雨韵主要影响系统有高空槽(南支槽)、低涡、低层切变线、地面静止锋、低空急流、副热带高压等6种,可分为低槽切变类、低涡切变类和低空急流切变类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上游致洪暴雨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淑华 《四川气象》1996,16(4):19-23
致洪暴雨是一门新的应用学科,通过对1960年以来造成宜昌大洪峰流量的暴雨过程的强度、持续时间及与前期降水关系的研究,确定了长江上游致洪暴雨标准,增进了对长江上游致洪暴雨成因的认识;研制出了可供业务使用的分析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柳江流域历年25个致洪暴雨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柳江流域致洪暴雨主要发生于6~7月,20世纪90年代后柳江致洪暴雨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有增加的趋势,柳江东北部流域和西部流域是柳江洪水的主要来源地,分析还发现柳江致洪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有高空槽(南支槽)、低涡、低层切变线、地面静止锋、低空急流、副热带高压等6种,可分为低槽切变类、低涡切变类和低空急流切变类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水情资料及灾情资料,对发生地点、季节及影响系统相似的2010年7月8-14日和2012年7月11-19日两次湖南省持续性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暴雨过程均具有持续时间长、暴雨频繁且集中、累计雨量大、洪涝严重等特点;(2)东北冷涡加强、副高东退南落,冷、暖空气在湖南交汇,导致连续性暴雨发生;(3)“10.7”暴雨过程冷、暖气流势力相当,雨带呈东西向,稳定少动,致灾性强.而“12.7”暴雨过程冷空气势力较强,雨带呈移动性,虽然致灾范围广,但灾情较前者轻.  相似文献   

13.
“96·7”桂北致洪暴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姚才 《广西气象》1996,17(4):20-21
“96·7”桂北大暴雨具有雨势猛,强度大,雨区集中,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通过天气分析发现其产生原因有:稳定少变的西风槽是该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而由强大的副热带高压和高原高脊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强的偏南急流不断向暴雨区输送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是这次暴雨得以加强和维持的重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对柳江流域历年25个致洪暴雨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柳江流域致洪暴雨主要发生于6~7月,20世纪90年代后柳江致洪暴雨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有增加的趋势,柳江东北部流域和西部流域是柳江洪水的主要来源地,分析还发现柳江致洪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有高空槽(南支槽)、低涡、低层切变线、地面静止锋、低空急流、副热带高压等6种,可分为低槽切变类、低涡切变类和低空急流切变类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在对1959~1990年的资料进行大量普查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指出对流层中低层形势特征在江西致洪暴雨中的特殊重要性,分析了各个天气系统对形成致洪暴雨的作用,并根据中低层天气形势特征来分型建立致洪暴雨的预报模式。应用水文上降水产生流量过程线的变化原理,提出了仅用降水资料来推算流域洪涝指数,用量化指标来预报未来流域洪涝强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该方法思路是利用流域内测站雨量计算出流域的有效综合面雨量(考虑了前一段时间内的逐日流域面雨量的不同贡献)。复核流量(或水位)等洪涝资料与流域有效综合面雨量的关系,最终确定出各级洪涝指数的流域有效综合面雨量的大小,确定洪涝等级。  相似文献   

17.
1998年长江流域致洪暴雨的天气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1998年夏季(6-8月)天气图及部分资料的分析,对引起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的大到暴雨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致洪暴雨的发生、发展是在一定环流形势下中低层中尺度系统活动频繁而造成的。还提出了1998年夏洪峰降水的两种环流模型,即副高西进低槽东移型和副高稳定且切变线上有西南涡活动型。并指出:当这两类暴雨环流型出现越频繁,暴雨出现次数越多时,长江流域易涝;反之,则长江流域易旱。  相似文献   

18.
南宁致洪暴雨面雨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面雨量分析了致洪暴雨的特点,对郁江南宁段洪涝过程的面雨量和洪水水位进行分析,研究了流域的面雨量与洪水水位的关系,提出了致洪面雨量的条件,给预报决策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锦江流域26次致洪暴雨过程的物理量合成分析,得出流域产生致洪暴雨的水汽条件,对流性稳定层结判据,湿有效位能特征和动力成因,归内出锦江流域致洪暴 雨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20.
该文应用常规天气图,对1997年6月14-15日处于雷州半岛的湛江市出现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特大暴雨出现在静止锋切变线附近的辐合气流中,水汽不断从西南方向偏东方向向广东沿海输送,并产生水汽辐合,加这代层辐合,高层辐散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造成特大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