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澳门知多少     
澳门的地理、气候、人口澳门位于珠江的西南,南北间距11.8公里,东西问距4.4公里,背靠珠江三角洲,距香港61公里,西与珠海市的湾仔、横琴岛隔水相对,北与珠海市拱北区相连。澳门,面积不大,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其80%的平地大都是填海而成。澳门地势南高北低,主要由低丘陵地与平地组成,澳门半岛原为海中岛,后由陆连岛发育成半岛,形似一靴;幽仔岛在澳门半岛以南,原为数个分离的小岛,因河海冲积和人工填海而连成一岛。其间由2.5公里长的澳由大桥相连接;路环岛在由仔岛以南,由2.2公里长的路的连贯…  相似文献   

2.
澳门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研究——澳门的填海造地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澳门原系海中孤岛,由于利用了自然条件,进行填海造地工程,使孤岛相连,土地面积扩大,城市发展,交通改善,经济增长,成为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典型地区。文章论述了澳门有利于填海工程实施的自然条件,海洋空间利用的发展过程,及填海造地工程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矿产资源贫乏,平原面积狭窄是日本谋求发展的重大障碍。向海洋扩展土地,追求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式,推动着日本填海造陆的历史,创造出日本列岛独具特色的海岸线景观。本文主要阐述日本人造陆地的发展历史,并具体介绍其人造陆地利用形态的发展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西北岸1974~2010年逐年填海造陆进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朱高儒  许学工 《地理科学》2012,(8):1006-101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渤海湾西北岸陆续实施了大量填海工程,形成了目前中国最大的人工填海造陆区,有必要对其进行精确和连续的监测与分析。以1974~2010年逐年MSS/TM/E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RS/GIS技术,分析了研究区填海造陆的动态空间分布和数量变化特性。36 a间,研究区共填海901.7 km2,主要在滩涂和近海进行,海岸线长度从1974年的224.9 km增长到2010年的536.7 km,填海区的重心总体上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了26.3 km。将研究期细分为5个阶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研究区海岸线长度增量与填海造陆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填海利用方式经历了盐田为主→盐田和水产养殖相结合→港口和临港工业为主的发展历程;以天津港和曹妃甸港及各自的临港工业区为填海造陆中心和副中心的格局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5.
赵丽元  韦佳伶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1):1898-1908
城市内涝灾害频繁,用地开发与空间扩张被普遍认为是其致因之一。对比武汉市遥感数据,1984—2017年,超过30%的自然水体被填占开发,城市建设开发活跃、填湖造陆强度大。论文以武汉市为例,采用二项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不同降雨强度情景下的内涝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填湖造陆将极大地增加极端降雨情景下城市滨水区域的内涝风险。城市地形地势、排水管网条件、用地类型以及邻域用地结构等因素,也直接影响内涝风险。基于2种不同的用地开发策略,预测城市内涝风险结果显示,城市用地的不当开发将引致严重内涝风险。依据内涝风险的空间分布预测结果,论文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以为科学地制定防涝减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澳门的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光民 《热带地理》1999,19(4):324-330
以综合地理学原理分析澳门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土地资源开发史实, 指出填海拓地与经济发展关系和未来经济发展路向: 应充分利用路乙水连贯公路两侧的大片滩涂。着重阐明土地开发中, 研究土地承载力和淡水资源供需平衡的重要性。同时, 提出今后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向和对策: 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 稳定发展博彩旅游业, 开发大型旅游景区, 发展省、港、澳旅游大三角; 在工业方面, 应建设路乙水—横琴开发区, 以高附加值产品创汇; 搞好交通运输网络、整治环境、强化社会治安。实现以“博彩旅游生财“、“商贸服务生财”和“高质产品生财”, 继续繁荣澳门经济。  相似文献   

7.
《湿地科学》2021,19(3):387-393
围填海作为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方式,在促进福建省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当前,随着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国家对海洋环境保护愈加重视,福建省的围填海管控政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梳理了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福建省围填海管控政策,揭示出福建省围填海政策由鼓励开发到严格管控、由国家制定到引导自主拟定、由开发为重到开发保护并举的演变规律;在分析福建省围填海管控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围填海管控前期、过渡期、中期和后期的工作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澳门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南端、珠江口西侧,地处东经113°34′47″~113°35′20″,北纬22°06′40″~22°13′01″之间,东隔珠江口与深圳、香港为邻、西与珠海市的湾仔、横琴岛隔水相望,北与珠海的拱北相连。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三个部分组成。总面积23-5平方千米,人口约45万。其中华人占总人口的97%,土生葡人(其中不少人具有中国血统)占2%,来自里斯本和安哥拉、莫桑比克及葡属果亚等的葡籍人共占1%。长期以来,法定官方语言为葡文,目前中文与葡文同为当地的官方语言。当地流行…  相似文献   

9.
澳门是一颗镶嵌在祖国南海的珍珠,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自明代嘉靖年间,也就是公元1553年以来,葡萄牙人登陆澳门至今已有四百余年。沧桑巨变,星转斗移,世事的更迭客观上铸就了澳门成为东西方文化的汇聚之地。随着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日期的临近,祖国母亲正敞开她那宽广的胸怀迎接久别游子的归来。澳门地区由澳门半岛、路环岛、由仔岛三部分组成,总面积为23.5平方公里(1994年统计),人口415850人(截止1996年12月31日)。其中面积9.1平方公里的澳门半岛是它最繁华的地区。整…  相似文献   

10.
徐君亮 《热带地理》1999,19(4):331-336
从宏观上论述了珠江口伶仃洋河口湾的动力特性, 分析了澳门附近海区独特的水流结构。指出澳门水域位于伶仃洋西部河流型河口段, 地处具有强劲径流的洪湾水道和伶仃洋落潮流交汇处, 泥沙大量沉降, 浅滩发育, 滩涂资源丰富。文中根据珠江河口区海滩围垦适宜的填海高程, 阐述了澳门地区两大类七个亚类海滩资源的特征、面积、分布和开发利用评价。认为结合口门治导和港航治理, 合理填海造地是振兴澳门经济的必由之路。文中结合经济和城市发展, 提出6 个海滩主题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11.
从宏观上论述了珠江口伶仃洋河口湾的动力特性,分析了澳门附近海区独特的水流结构。指出澳门水域位于伶仃洋西部河流型河口段,地处具有强劲径流的洪湾水道和伶仃洋落潮流交汇处,泥沙大量沉降,浅滩发育,滩涂资源丰富。文中根据珠江河口区海滩围垦适宜的填海高程,阐述了澳门地区两大类七个亚类海滩资源的特征、面积、分布和开发利用评价。认为结合口门治导和港航治理,合理填海造地是振兴澳门经济的必由之路。文中结合经济和城市发展,提出6个海滩主题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12.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了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中国沿海(未包括其中的海南省、钓鱼岛、南海诸岛和台湾省)土地利用数据;以湿地为重点,分析土地利用时空动态特征,针对2020年和2030年进行多情景分析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10 a间中国沿海土地利用显著变化,建设用地和人工湿地面积分别增加了13 561 km2和2 592 km2,耕地和滨海湿地分别减少了9 956 km~2和3 288 km~2;2耕地保护政策约束、城市化发展、城乡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共同加剧了湿地开垦强度,导致大量天然湿地变为城乡建成区、独立工矿与交通用地、人工湿地,以及大量人工湿地被进一步固化为独立工矿与交通用地、耕地和城镇;3已获批复的沿海省市区海洋功能区划,将会进一步导致沿海湿地的急剧减少,而强调由陆到海进行系统保护和整体保护、优化城乡土地利用格局、实施有限度的围填海开发,则能够同时维持经济较快发展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澳门散记     
香港回归祖国后,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在用急切的心情期待着澳门回归,期待着这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日子。澳门的脐带没有离开母体。珠海澳门紧相连,其间有公路相通。站在珠海拱北区任何一座高层建筑上都能清楚地看到澳门的高楼大厦。澳门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个半岛,包括附近的两个小岛在内,面积23平方公里。一踏上澳门的土地,那鳞次栉比的高楼笔直地耸立在绿荫丛中,其建筑风格,门墙窗棂无不透着明显的葡式风格;窄小拥挤的街道弯弯绕绕,因为大多是单行道,所以就是眼前的目的地,也要兜一个圈、绕一道建筑、拐一个弯子才能到达,…  相似文献   

14.
深圳填海造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海岸地貌基本概念界定填海造地范围在现代海岸带平均高潮位以下。基于多期遥感影像,利用单波段影像提取及影像二值化处理辨识深圳填海造地的动态变化数据。根据1978-1985年、1986-1994年、1995-1998年、1999-2004年4个时间段的填海数据解析结果,分析了在深圳这一典型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填海造地的起始阶段、快速阶段、增速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阶段性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深圳填海造陆的驱动力进行分析,建立了填海造地的综合驱动框架模型;归纳了区位因素、政策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生态因素四大填海驱动力,并结合深圳的城市发展进程与深圳填海的不同阶段对每一因素的驱动作用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也是一切生产发展的基础。本文就河北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现状,探讨其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途径。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 1、河北省位于北纬36°05′—42°37′,东经113°11′—119°45′,全省土地面积为137434.27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9%。高原、山地、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50%、48.10%和  相似文献   

16.
近40 a新疆土地利用及其绿洲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可  吴世新  杨怡  王丹  张寿雨  尹楠 《干旱区地理》2018,41(6):1333-1340
利用1972-2015年Landsat MSS/TM/OLI以及CBERS遥感影像数据,得到近40 a新疆土地利用时空数据,综合分析新疆土地利用及其绿洲的动态变化与动因。结果表明:新疆土地不断开垦、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已达到了相当的数量规模;土地的开垦与撂荒成为新疆乃至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最重要的特征,耕地撂荒与土地开垦的比率逐期下降,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建设用地持续扩大;近40 a里,绿洲面积逐步扩大,面积占比由8.18%上升到9.93%;人工绿洲面积及占比也逐步增大,目前一半以上的绿洲面积为人工绿洲。气候的暖湿变化,以及政策、人口、社会经济、科技等要素成为新疆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因。本文还提出了在关注各类土地数量变化的同时进一步开展土地开发的质量变化与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17.
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利用地形图、海图和遥感影像等资料,提取1863~2012年共6个年代胶州湾海岸线位置,量算5期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量,制作各期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及不同开发利用方式面积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近150 a时间里,胶州湾海域面积减小41%,减小速率最大可达3.71 km2/a;1863年以前,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完全受自然因素控制;1863~1935年,自然因素是主控因素;1935~2012年,人类活动是主控因素;1863~2012年,填海造陆等开发利用方式导致的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数量逐期增加。  相似文献   

18.
瑞士1980年的颁布国土规划法,欲达到四个目的:(1)节约和优化土地利用;(2)根据全国规划需要,整顿居民点:(3)保护自然环境;(4)优化人口结构以及满足居民的经济需求。瑞士全国面积41293km~2,其中2/3是森林、高山牧场、低产草地以及水域。人均居住面积从1950年的24m~2增加到1987年的45m~2。仅居住地面积已达到300多Km~2,并将续续增加。要求节约用地,改进地面建筑,增加居民点密度,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用地质  相似文献   

19.
温州海岛数量多,滩涂面积大,旅游资源丰富,深水岸线长,区域位置优越。海岛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应用岛制宜,实行综合开发,实施半岛工程。开发深水港和海涂资源,发展旅游业,绿化海岛、保护和开发水源,增加蔬菜和水果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20.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目标体系及其确定依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翟有龙 《干旱区地理》2004,27(2):245-249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总目标与分目标,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扩大用地面积目标与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目标,增加农用地目标与增加耕地目标,经济目标、生态目标与社会目标等若干方面,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潜力与投资能力等方面综合确定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