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刊首语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慶存 《大气科学学报》2020,43(1):I0002-I0002
今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其前身“南京气象学院”于1960年诞生以来,已历整整60周年了,有着光辉的成就,自然要热烈庆祝。而南京气象学院于1978年成为国家重点大学的同时,创办了“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9年起更名为《大气科学学报》,亦取得光辉的成绩,于是借大学六十周年之机,出版《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周年校庆特刊》。该校该学报要求我写刊首语,还为此寄来了相应的资料,供我学习和参考。作为一个气象学老兵,我义不容辞,于是学习了资料,欣然从命;兼也当作我个人对该大学和该刊的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2.
本刊记者陈晓梅报道10月5日,新疆气象学校举办7建校40周年校庆活动。整洁的校园里洋溢着热烈的节日气氛。自治区农办于德宏主任、自治区教委、自治区气象局领导和区局各单位代表以及部外校友,都专程干校参加校庆活动,祝贺新疆气象学校建校托周年;祝贺新疆气象学校培养74000多名各族气象科技和管理人才,为自治区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祝贺新疆气象学校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抓住机遇,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的需求,以联合办学来促进气象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在《庆祝新疆气象学校成立4O周年大会》上,于德宏主任、张…  相似文献   

3.
2010年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信大,参见链接信息)建校50周年。5月11日,该校举办了盛大的校庆活动,在中国气象界这个拥有该校最多学子的领域一时传为美谈。6月初,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应邀对南信大进行采访,领悟学校悠久历史的同时,更从气象多学科建设和软科学角度,重新审视南信大未来的发展和对中国气象事业的全面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英双边合作及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与英国气象学院的长期合作建议(2003年),应英国气象局的邀请,培训中心范红于2004年4月19日至6月11日,访问了英国气象学院。此次访问的目的是:了解英国气象在职教  相似文献   

5.
第三次中国-美国气候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8月1—4日在上海举行。来自美国6位气候学家和来自国家气象局气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气象学院、北京气象学院和上海市气象局等18位中国气候学家共聚一堂,报告了24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6.
王福志 《气象》1990,16(12):65-65
“1990全国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讨论会”于9月15日至18日在青岛举行。 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海洋气象学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南京气象学院、青岛远洋船员学院、青岛海洋环境预报区台及山东省航海学会和上海、山东、大连、青岛的气象学会等单位参加联办。 出席这次科学讨论会的共有117人。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5篇。会上交流了55篇专题论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主持召开的第三届全国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交流会于1999年9月13日至15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来自各省、市、地(州)气象台和业务处,以及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气象学院、北京气象学院的140名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肖永生致开幕词,并宣读了李黄副局长的书面重要讲话。会议共收到论文252篇,会上交流的技术报告共60篇,全面总结了造成1998年汛期长江流域、嫩江、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涝的…  相似文献   

8.
潘小凡 《气象》1988,14(2):13-13
由浙江省气象学会天气动力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华东六省一市“早春强对流天气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年15—19日在杭州召开。南京气象学院、空军气象学院、杭州大学的代表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交流的专题性论文37篇。  相似文献   

9.
何绍钦 《气象》1986,12(9):13-13
第九次全国云雾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8月11—1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主持。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国家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内蒙古自治区科协、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气象学院、空军气象学院、空军第七研究所、北京气象学院以及各省、市、自治区气象部门的专家、学者、教授和干部共129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气象史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六月一日至四日在南京气象学院举行。到会代表共25人。研究会王鹏飞副主任致开幕词,指出近年来我国的气象史研究工作已开始在面上展开。接着南京气象学院张培昌院长致祝词,朱炳海老先生也语重心长地阐述了气象史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三天中共交流论文22篇,其中18篇在会上作了报告。论文内容丰富多样,涉及气象史研究的十余个方面。讨论会就这些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邓志文  乐兵  程德美 《气象》1985,11(3):49-51
北京气象学院的前身是北京气象专科学校,1955年1月经政务院正式批准组建成立,它是我国气象教育史上第一所中等气象专业学校。 北京气象学院的发展建设经历了筹建和突击培训、中专、专科及学院建设四个阶段。三十年来,学院为气象部门和其他部门培养了各类毕业生共6020名。在这些毕业生中,现在已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了气象业务技术的骨干力量。 为适应气象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高级气象技术人才,北京气象专科学校于1984年二月报经教育部批准改为北京气象学院。国家气象局确定学院任务是“应兼负本科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双重任务,以在职干部的高等教育为主”。学院设气象和大气物理两个专业,规模600人。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大专生。学院现在已有一支实力较强的师资力量。学院图书馆现有藏书4万余册。学院有物理实验室、大气物理实验室、实习台、观测场、电子计算机室、语音室和电化教育等设备。学院从1984年起成立了气象高等函授中心,并在北京等六省市进行  相似文献   

12.
1981年11月6日至8日,省气象学会在金华市主持召开了“强对流天气学术讨论会”。会议邀请了南京空军气象学院付教授杨国祥同志作“急流在强对流天气中的作用”的学术报告,杭州大学讲师李毓芳同志介绍了美国气象科研工作七十年代的进展和八十年代的展望,引起到会的57名代表的极大兴趣。湖北、江西省气象局代表也应邀参加讨论会。  相似文献   

13.
2008年8月13日,培训中心组织召开了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项目“气象经济与风险”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教授和培训中心副主任琚建华教授共同主持。人民大学、培训中心等共18位课题组成员与会。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中级技术人员的流体力学与大气热力学基础理论,区气象学会,委托广西气象学校于1984年8月 1日至8月20日在南宁举办《流体力学和大气热力学》讲座。邀请南京大学气象系余志豪付教授,空军气象学院沈春康讲师担任主讲。  相似文献   

15.
受中国科学院委托,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南京气象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及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协办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暨伞国青年大气科学学术研讨会于八月三日至十日在滨海城市大连圆满举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于1975年9月1日至10日在江苏苏州市召开了概率统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工人、贫下中农、工农兵学员、干部和科技人员共203名。代表们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171个单位。中央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和部分省气象局、地区台、县站以及南京气象学院的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在  相似文献   

17.
简讯     
在河池地区科学技术协会、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广西气象局业务处、广西气象学会大力支持下,河池地区气象学会为提高广大基层台站气象科技人员的业务理论和应用分析水平,于1982年5月7—21日,在金城江举办了一期“气象时间序列及谱分析”学术讨论会。来自云南、贵州、广西八个地区气象台站及空七军、广西农学院、区观象台、广西部分地区水文站的业务技术人员共九十人参加了讨论会。讨论会特邀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气候教研组  相似文献   

18.
简讯     
2013年10月25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Dr.Clifford Jacobs和清华大学白玉琪副教授来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双方就CMIP5模式资料的应用和管理以及知识共享办法进行探讨,并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董彩云 《气象》1992,18(2):65-65
全国季风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11月2—6日在南京气象学院举行。来自全国23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气象部门的代表广泛交流了在季风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和进展。主要有观测(诊断)研究、数值试验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一九八三年学术年会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廿八日至三十日在南京隆重举行。来自气象院校和省气象部门的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一百七十五人参加了江苏气象学术界的这次盛会。其中会员代表六十六人,论文作者九十人。与会人员中有为我国气象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老一辈气象学家和气象教育工作者,有年富力强的中年气象人员,有年轻的气象科技工作者。南京空军气象学院和南京气象学院的领导、兄弟学会以及各市气象学会的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 十二月廿八日,大会隆重开幕。江苏省气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黄土松首先致开幕词。他说,这次大会的议程有三项:一是听取和审议江苏省气象学会上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讨论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二是学术交流,检阅近几年来气象科学研究成果;三是选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