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来宾县菊花石围岩的主要成分为CaO、CO2、SiO2和MgO,总量达95.91%,微量元素Sr明显富集,平均值大于1000×10-6。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表明,来宾菊花石的原生矿物为菱锶矿。因此来宾菊花石不同于湖南浏阳菊花石,是一种新的菊花石类型。 相似文献
2.
广西二叠纪生物礁(丘)非常发育,自栖霞期至长兴期均有分布,以茅口期最繁盛。生物礁主要发育于具陡斜坡的孤立浅水台地边缘,包括堤礁、马蹄形礁、环礁、链状礁和块状礁。逅礁生物以钙质海绵为主,另有水熄、管壳石、苔藓虫及红藻等。包覆粘结生物以古石孔藻、层纹状蓝绿藻为主,附礁生物为底栖生物和藻类。礁岩类型以复合型为主,包括包覆骨架岩、粘结骨架岩、包覆障积粘结岩、包覆粘结岩等。生物丘则主要产在碳酸盐缓坡、孤立台地缓斜坡及台凹环境,包括珊瑚丘、海绵丘、荷叶藻丘、生物屑藻灰泥丘和藻泥丘,常与陆棚相深灰色泥岩、生物屑粒泥岩、泥粒岩及风暴岩构成旋回组合。生物礁、丘的分布受古特提斯海的扩张和同沉积断裂所控制。 相似文献
3.
4.
广西二叠纪沉积受古特提斯构造所控制。马平晚期仍属泛大陆(Pangea)的组成部分;栖霞期一茅口期为泛大陆裂解分异阶段,原有宽阔的浅水台地裂解为一个个孤立台地,形成“盆包台”的古地理格局;晚二叠世进入裂陷盆地与陆源碎屑盆地复合发展阶段。大致以云开古陆西缘断裂为界,西区为裂陷盆地,随着持续海任,“盆包台”的格局向盆地演化,并发育火山岩和火山碎屑浊积岩,反映了特提斯板块的新生;东区为陆源碎屑盆地,沿云开古陆西侧呈NE向展布,具有南厚北薄、自西向东和由老至新海水进侵的特点,反映了华夏构造的复合。 相似文献
5.
广西隆林祥播地区二叠纪地层是一套连续的海相碳酸盐岩,出露良好,内含丰富的(竹蜓)类化石。本文记述了Pseudodoliolina属的12种,其中对2个新种Pseudodoliolina contracta sp.nov.,P.subelliptica sp.nov.作详细描述。新种均采于茅口阶Cancellina带。新种的发现为本文论述Pseudodoliolina(竹蜓)类动物群的演化特征提供了实际材料。 相似文献
6.
7.
11月17~18日,由中央电视台摄制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专家及摄影家、作家组成的工作组来到广西来宾蓬莱滩,追寻"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奥秘。蓬莱滩位于广西来宾市市区以东约20公里的红水河蓬莱滩南岸,为全球二叠系乐平统底界的全球界线层型和点位(GSSP)(俗称"金钉子")。该剖面是20世纪30 相似文献
8.
对右江盆地二叠纪末腕足类和介形虫的全球古地理分布以及其他海相无脊椎动物的组合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该盆地多个门类生物和华南其他地区(尤其是扬子海盆)存在明显差异。腕足类和介形虫有一部分为凉水分子或古冷水圈分子,具有冷水与暖水分子混生的特征;放射虫具有远洋生物组合的特征;双壳类含大量土著种。这些特征表明:二叠纪末,右江盆地水体相当深,为半深海-深海环境,水温较凉,适合于凉水分子生存;右江盆地和扬子西缘的古特提斯洋连通,是古特提斯洋伸向华南盆地的边缘盆地。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7年12月至2008年11月对广西沿海4个海湾红树林区进行系统调查的数据资料,分析不同海湾红树林区Si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广西海湾红树林区Si含量较高,年平均值高达52.26μmol·dm-3,明显高于20世纪80年代河口区的30.83μmol·dm-3;在季节上主要依赖于径流的变化而呈夏高、冬低,春、秋季适中的特征,区域分布亦具有随S下降而增加,随硅藻占浮游植物比例上升而下降的良好规律,依次排列为廉州湾>钦州湾>珍珠湾>铁山港红树林区。相关分析显示,影响研究海区Si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陆源径流与海水的物理混合过程,其次是生物作用,有机体分解的化学过程影响相对较小。Si与N、P营养盐的关系极为密切,其中Si与N的同源性极好,4个季节均达到了非常显著(p值<0.01)的正相关水平;而Si与P含量之间却出现明显分区现象,海湾特征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11.
12.
石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内容,观赏石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及商品经济价值。广西观赏石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较好的利用前景。根据观赏石的形态特征、产出地质条件划分为造形石类、纹理石类、矿物晶体类、古生物化石类、特殊石类等,各类观赏石其形成地质环境各异,在大自然的雕塑下展现出的欣赏价值各放异彩。在商品经济中具有较大的潜力及较高收藏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广西天峨老鹏礁发育于合山组下部,形成于晚二叠世吴家坪期.是在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内部生长的圆丘状点礁群,由菌藻类、串管海绵及一些纤维海绵、水螅、板海绵等造礁,发育有块状隐粘结岩、隐障积岩、潜障积岩等,从初期到后期具不同的发育模式.据其建造特征及海绵生物的造礁性能,说明了二叠纪台缘相发育的巨厚海绵灰岩是生物礁,菌藻类在礁的建造中起着关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桂西乐业地区二叠系荷叶藻风暴岩的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叠系荷叶藻风暴岩在广西属首次发现。它广泛发育在乐业背斜构造的二叠系中。本文通过对两条典型剖面研究,论述了风暴岩的层序、沉积特征、组合类型及其分布,并探讨其沉积模式。认为:该风暴岩主要产于下二叠统栖霞组中部和茅口组底部两个层位的生物屑灰岩中,由荷叶藻及其它生物屑构成各种风暴沉积特征(如粒序层、平行层、丘状层、底面构造……),风暴沉积形成于孤立碳酸盐台地环境,并具有从台缘→台地中心、由近积风暴岩→远积风暴岩→次风暴岩分布规律。指出风暴岩的发现不仅具有沉积学意义,而且对二叠系的地层对比和藻灰岩的成因提供了依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16.
广西晚二叠世成煤模式划分为“两类三型”,即泥炭沼泽成煤模式和泥炭坪成煤模式两类,沼泽型、潮坪型和泥炭坪型等三型。文章阐述了这些成煤模式在吴家坪期和长兴期形成的特征,分布状况,以及代表煤层,指出潮坪型是广西晚二叠世时期最主要的成煤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