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市建设的兴起、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越来越明显,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越来越多,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如何健全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机制,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以所在的汝州市为例,就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机制建设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城市建设的兴起、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越来越明显,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越来越多,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如何健全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机制,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以所在的汝州市为例,就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机制建设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西平乐县危旧房改造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昱  范汝海 《山东国土资源》2013,29(6):34-36,41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质灾害评估越来越重要,该文对广西平乐县危旧房改造建设项目地质灾害特征进行了评估、预测和探讨,在分析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今后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人类密集居住的场所,是人类对地质环境施加重要作用的场所。其形态、用地、发展均与所在的地质环境质量密切相关。在地质环境制约着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城市的建设发展也不断地改造和重塑地质环境。但是在城市建设中,若对地质环境质量认识不足,则极易造成工程建设的损失。当人类工程活动强度超过地质环境容量时,地质环境的自然平衡就会被破坏,  相似文献   

5.
正诱发地质灾害的各类因素中,除了自然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类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扰动。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形地貌极其复杂的国家,要为快速推进的城镇化提供足够的安全、宜居、没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土地,是不现实的。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这不是城市要素第一次进入防灾减灾日主题,2014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城镇化与减灾",两者  相似文献   

6.
1999年 4月 19日 ,广西区政府主席李兆焯签署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令第 3号 ,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自 1999年 6月 1日起施行。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地质环境变化 ,给经济建设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地质事件。广西境内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 (含岩溶塌陷和非岩溶性塌陷 )、地面沉降、矿坑突水、海水入侵等。人类居住的地球在其形成、发展、演化的 4 6亿年间 ,从来没有停止过运动 ,当部分运动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时便形成地质灾害。我国幅员辽阔 ,地质构造和地理条件十分复杂 ,…  相似文献   

7.
数字城市与城市信息系统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在国家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或正在启动各自的数字城市建设计划,一个以“数字城市”为旗帜的城市信息化运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城市信息化既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和新动力。人们对数字城市及其概念的认识尽管尚不一致,但对于数字城市建设意义的认识则是相同的,即数字城市建设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城市信息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进而从全局上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数字城市就是积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充分采集、整合和挖掘城市各种信息资源,建立面向政府、企业、社区与公众的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应用系统和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从而提升和改善城市的各项机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自5月6日开始,暴雨频繁袭击湖南,暴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城市渍涝给湖南多个市州造成巨大损失,持续降水致使湘江水位也再度上涨。据气象部门预测,湖南省将进入降水相对集中期,山洪地质灾害的预警及防治工作须时刻准备。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得当,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地质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当前,城市地区国土开发强度大,环境地质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已构成地质灾害,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城市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体,要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德国在这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人与自然和谐、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要求,走出了一条城市地质环境保护的良性发展之路,很值得我国城市建设借鉴,特别是在怀化市创建生态城市过程中应予以高度重视,避免城市地面过度硬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西是一个地质环境脆弱、地灾频繁发生的地区.频发的地质灾害不断威胁着广大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改革开放给城市区域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新一届中央政府认为城市反哺农村的时机成熟了,而建设新农村的前提是保障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于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活动便在全国各地开展,广西也于2006年12月8日在全区范围内拉开了声势浩大的农村地质灾害防治培训活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我省地域辽阔,自然地理及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危害大,特别是近几年由于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加剧,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工业化及城市化建设发展,导致突发性地质灾害呈多发、高发趋势,防灾形势十分严峻。如何加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有效防范因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大的损失,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青岛市崂山区典型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及治理施工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岛市崂山区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影响下,引发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在对区内地质灾害点全面调查、排查和勘测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编制出崂山区典型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案,为该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素萍  杜舰 《国土资源》2004,(12):26-27
两大规划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合理安排,它是一种区域性、综合性规划,是以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建设对生态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中国城市生态空间土地整治工程建设中存在过度注重美学和视觉效应、盲目引进外来种、植物配置不合理、大面积运用草坪等现象,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通过分析生态文明背景下中国城市生态空间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土地整治生态空间特点,总结提出了“人+植物”群落城市土地整治生态修复基础理论,并以陕西省渭南市渭东新城综合整治项目为例,重点阐述了城市土地整治过程中生态空间群落构建的方法要点和具体思路。结果表明:在城市土地整治修复和生态空间建设中,重点利用本土植物群落特性,构建复层植物群落;丰富区域生物多样性,打造平衡的生态链;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耦合关系,并以“人+植物”群落为单位与城市设施、人类活动、环境承载力综合考虑设计城市生态景观,最终可以构建优美、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质环境达到极限的触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是在不断演变的人造物体,人类活动赋予城市生命同时,高度集中的人口、工业和建筑物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讨论了城市地质环境承受这种压力的能力———地质极限,并分析了其触发因素,建议采用综合熵来量化地质极限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湖南省在城市发展中出现了城区土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有效利用、城市废物处理、城市地质灾害防治等诸多地质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制约城市发展,亟待解决。开展城市地质调查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必要手段。为此,本文就湖南省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提出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地质环境是人类生活与活动的客观物质环境,影响城市地质环境的因素包括自然地质环境要素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2个方面,采用专家聚类法可以对城市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用以表征城市地质环境特征和质量,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城市建设发展适宜性分析,为采取有效的地质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在城市的具体体现,是在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由信息化、数字化向网络化和智慧化发展的新趋势。本文探讨了从数字城市迈向智慧城市的实现途径和理论基础,并对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对太原市城市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阐述,确定了城市地质环境主要为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地质灾害等,在此基础上对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谈到城市,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感性认识是深刻的。居住乡村的人们向往城市生活,但城市人也常为城市生活的各种问题而苦恼。现在,随着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数字城市便成了各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新理想,在政府的议程里和人们的憧憬里,智慧城市(SmartCity)也在向我们招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