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湿地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湿地是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高度聚集的生态体系之一,被称为“物种基因库”。湿地良好的环境条件不仅有利于本地种的生存,也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据现有资料统计,目前中国湿地生态系统中有外来入侵植物10种,隶属7个科;外来入侵动物53种,涉及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甲壳类、软体动物、鱼类和昆虫类。论述了这些入侵种的主要入侵途径,包括作为饲料、观赏、净化水质等目的人为有意引种,以及由非人为因素引起的入侵;同时还讨论了这些外来入侵种给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即导致物种多样性丧失、降低社会经济价值、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和景观。  相似文献   

2.
外来物种入侵目前已成为威胁湿地生态状况的五大主要因子之一。以华侨城湿地为例,调查发现该湿地入侵植物12科23属26种,入侵动物2科2属2种;并提出了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施工设计的目标、原则、技术要点、验收标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04,(8):44-45
近年来,外来物种入侵的红灯在全国各地频频闪亮:  相似文献   

4.
西溪湿地外来植物及其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经典分类及群落学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对西溪湿地外来植物,特别是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生境、危害程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溪湿地现有外来种子植物97科234属328种,其中被子植物91科220属311种。菊科、禾本科和蔷薇科等14科所含属种是该地外来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菊科、禾本科占绝对优势;菊科外来植物在外来种中所占比例大,且危害较重。景观改造、湿地植物园引种是西溪湿地外来植物种类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西溪湿地现有外来入侵植物共27科55属71种,原产地为美洲的48种,占总种数的67.61%;原产地为欧洲的9种,占12.68%。外来入侵植物以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居多,有52种,占总种数的73.24%,落叶灌木仅1种(占1.41%)。提出西溪湿地外来植物的编目、监测和数字化管理的建议,并建议将美丽飞蓬、南美天胡荽、再力花和黄菖蒲等4种外来植物列入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  相似文献   

5.
我国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相关法律缺乏应有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各职能部门基本上是"各立各的法、各管各的事",有时甚至相互矛盾。相关法律、法规比较分散,立法角度也不相同,不能全面地解决和控制外来入侵种对我国可能造成的生态、经济和健康的破坏,需要着手研究《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法》的立法。本文尝试性地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考察和分析,并对构建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提出立法思考,为制定《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法》提出立法原则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河北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入侵植物及其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入侵植物就是指因人为或自然原因,从原来的生长地进入另一个环境,并对该环境的生物、农林牧渔业生产造成损失,给人类健康造成损害,破坏生态平衡的植物。目前已知我国有入侵植物达38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态,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7.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是我国重要的湿地之一,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江苏滨海湿地正面临着大规模围垦、污染、资源过度利用、生物入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湿地系统功能退化日趋严重。总结近30年学者对盐城滨海湿地的海岸冲淤、环境演变、野生动物保护及外来物种对这一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07,(4):45-45
高温高湿的热带地区既是生物资源的宝库,也是中国最容易遭受外来物种侵入、定居、扩散和蔓延的敏感区域,许多外来有害生物对热带作物生产及热区生态系统安全已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
近期美国白蛾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面积明显反弹,危害程度不断加剧。美国白蛾具有喜食行道树、适生能力强、传播蔓延快以及疫情暴发危害大的特点。北京正值准备奥运会时期,如果不赶紧加以控制的话,可能会影响“绿色奥运”。我们每一位关心奥运的朋友,都要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检索,对梅州城市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组成、生活型、危害程度、原产地、入侵途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梅州城市湿地主要外来入侵植物有16科29属33种,其中菊科植物的数量最多,占入侵植物总数的27.3%;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有10种入侵植物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原产地以美洲为主;引入途径主要以人为有意或无意引入为主。在分析城市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入侵植物生态风险评估系统、加强入境检疫、加强地区合作、提高公众防范意识、有效防控和变害为宝等对策,为城市生态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湿地外来植物再力花入侵风险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系统地描述了湿地外来植物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的生物学特点;提出再力花适生区域的气候特征指标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天数大于180 d;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高于-5℃;年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15℃.再力花在中国的适生范围为沈阳以北、沈阳-北京-太原-成都-丽江一线以东所围区域.再力花入侵风险主要表现在3方面:①再力花侵占力强,能在地上和地下高密度占领生境,从而影响其他生物生长,降低群落物种多样性;②繁殖速度快,再力花自然生长一年的个体繁殖达到7~12倍,既可通过根茎营养繁殖,又可以种子繁殖;③植株根除难度大,再力花为挺水植物,通常生长于水深60 cm及以下水域,营养繁殖体根茎生长在水下淤泥之中,人工根除过程中,根茎的片断残留仍然可以作为繁殖体长出新的植株,并且快速繁殖,扩大其生长面积.在适生区种植再力花,容易形成再力花的单一优势种群,降低区域物种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大面积侵占水域和河道.再力花的入侵风险程度极高,属于"不可引入"物种.最后,提出了再力花引种的风险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对洞庭湖区入侵植物的管理,2019年11月7日至2021年5月31日期间,在东、西和南洞庭湖区,开展了入侵植物野外实地调查;结合筛查到的文献资料,对野外调查记录的入侵植物物种名单进行了补充。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区有入侵植物35科82属107种;有26科83种入侵植物为恶性入侵、严重入侵、局部入侵和一般入侵物种,其中,恶性入侵、严重入侵、局部入侵和一般入侵物种的数量分别为19种、24种、15种和25种;在调查的入侵植物物种中,有25种菊科植物,占洞庭湖区入侵植物总物种数量的23.36%;有70种入侵植物的原产地为美洲,占洞庭湖区入侵植物总物种数量的65.42%,有22种入侵植物的原产地为欧洲,占20.56%;在东、南和西洞庭湖区分别记录了20科47种、31科74种和18科48种入侵植物;洞庭湖区入侵植物科的特征区系以世界广布为主,世界广布入侵植物科的数量占总科数的51.43%;入侵植物属的区系分布则主要集中在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两种类型,其入侵植物属的数量分别占总属数的24.39%和23.17%;入侵植物物种表现出明显的热带区系特征;与以往记载的入侵植物物种数量相比,目前洞庭湖区的入侵植物物种数量明显增加,表明外来植物的入侵与扩散速度迅猛,因此,应该加大对洞庭湖洲滩上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园中的水生植物景观营建与水生态修复是公园水环境治理的关注重点。在中国很多城市的公园水体中,人工种植了具有观赏性的外来物种水盾草(Cabomba caroliniana),而水盾草生长范围的不断扩张对土著水生植物物种的存活、物种多样性和分布格局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还会进一步影响水体的质量。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措施来控制水盾草的无序蔓延。然而,如何彻底解决水盾草的反复爆发问题,使水生生态系统受到的负面干扰最小,仍然是水盾草防控工作的难点。综合分析了水盾草的生理生态特性、入侵途径和生态危害,阐述了影响水盾草生物量的主要生物和生态环境因素等的研究进展;从园林景观营建过程与后期水体生态稳定性维护管理视角,结合水盾草生态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对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土著植物、附生藻类和生态环境中非生物因子进行综合生态调控的建议,以期解决上述难点问题,并且为稳定城市公园的水生植物景观和治理水盾草扩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朱德煌 《湿地科学》2023,(5):681-688
开展植物化学计量研究对认知植物的生态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深圳市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土著物种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秋茄(Kandelia obovat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外来物种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为研究对象,研究5种物种叶片的化学计量特征,分析5种物种叶片的化学计量特征与其性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外来物种无瓣海桑叶片中的全碳含量显著大于土著物种秋茄,而与其他2种土著物种无显著差异;2种外来物种叶片中的全氮含量都显著大于土著物种桐花树和秋茄,而与土著物种白骨壤无显著差异;2种外来物种叶片中的全磷含量都显著小于土著物种白骨壤,而与土著物种桐花树无显著差异;2种外来物种叶片中的全钾含量都显著大于土著物种桐花树和秋茄,而与土著物种白骨壤无显著差异;2种外来物种叶片的碳钾比、氮钾比和磷钾比都小于3种土著物种;5种物种叶片中的全钾含量的变异系数大于全碳、全氮和全磷含量的变异系数,5种物种叶片的碳钾比、氮钾比和磷钾比的变异系数都较大,2种外来...  相似文献   

15.
外来种互花米草在广西海岸的入侵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分析外来种互花米草引入历史和入侵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防范对策,以保护好近海滩涂、原有红树植物及其他海洋生物资源,维持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可为其它地区互花米草入侵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积累和完善贵州湄潭湄江湖国家湿地公园中植物的基础数据,采用调查样带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湿地公园内湄江湖及其上游河流和沼泽湿地中的植物开展了野外调查,分析了湄江湖及其上游河流和沼泽湿地中维管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地理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在湄江湖及其上游河流和沼泽湿地中,共记录了82科191属242种维管植物,其中,有2种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有15种为外来入侵物种,有2种为贵州省特有分布物种;植物群落主要由被子植物组成,禾本科(Gramineae)和菊科(Compositae)物种是广泛分布的物种,分别有22属26种和21属27种;湿地中的维管植物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草本植物的物种数量占维管植物总物种数量的70.66%;湿地中维管植物的地理成分复杂,中国特有分布属匮乏,维管植物区系的个性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基于PSR模型的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长江口九段沙湿地为例,运用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和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进行了诊断评价。首先从湿地面临的压力、生态系统现状以及相应的管理对策等3个层面选取了30个评价指标,构建了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体系。然后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将指标分为5个等级,最后运用综合指数法对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九段沙湿地健康综合评价指数为0.77,处于健康状态。同时,九段沙湿地目前所面临压力的评价值为0.707,尚处于能够承受的范围,其主要压力来自于渔业资源无序过度捕捞、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长江来沙量锐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恢复与重建是湿地研究的热点。土壤种子库是退化湿地的植物自然恢复的潜在植物种子来源。总结了利用土壤种子库的湿地植物恢复研究成果,梳理了湿地植物恢复技术路线,重点综述了原位恢复和异位恢复方法、影响湿地植物恢复效果的因素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评述了水文条件和养分对湿地植物恢复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湿地植物恢复研究应侧重于土壤种子库技术与其它技术的结合、非目标种和外来入侵物种的控制与去除、植物恢复后长期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关键土壤理化特性指标调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恢复与重建是湿地研究的热点。土壤种子库是退化湿地的植物自然恢复的潜在植物种子来源。总结了利用土壤种子库的湿地植物恢复研究成果,梳理了湿地植物恢复技术路线,重点综述了原位恢复和异位恢复方法、影响湿地植物恢复效果的因素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评述了水文条件和养分对湿地植物恢复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湿地植物恢复研究应侧重于土壤种子库技术与其它技术的结合、非目标种和外来入侵物种的控制与去除、植物恢复后长期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关键土壤理化特性指标调控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杭州西溪湿地是平原水网地区自然—人工复合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在对西溪湿地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阐述湿地类型与分布、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等特征,分析西溪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湿地资源保护和修复对策。结果表明:西溪湿地面积546.45 hm~2,植物696种、植物群落87个;脊椎动物257种,其中鸟类181种、兽类6种、爬行类7种、两栖类7种、鱼类56种;无脊椎动物172种,其中原生动物28种、原腔动物55种、环节动物32种、水生软体动物25种、陆生软体动物29种、节肢动物3种;代表性旅游资源和景点127个。湿地主要面临水质污染、外来物种入侵以及高强度人为干扰的威胁,亟需采取污染源控制、破碎化生境修复、生态状况动态监测等措施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