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介绍了几种应用Matlab求解产品合格品率的有效方法,并进行了分析比较,找出了编程容易、精度较高、速度较快的求解方法,Matlab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工程计算软件,在科研、统计等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实际工程应用中,对复杂形体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体积运算比较困难,通过在完成国内某大型光学产品公司的报价系统的过程中,综合运用Romberg计算方法和Matlab软件工具,找到了一种用三重积分来计算较复杂形体体积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的一种数学方法,而最短路径问题一直是运筹学、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一个研究热点,被广泛地应用于交通运输、通讯工程、计算机网络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模糊最短路问题的求解,实质就是比较模糊数的序关系,对模糊数进行排序,从而得出模糊最短路问题的结果.在基于对效用值的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模糊数隶属函数的分布情况,得到一种新的三角模糊数和梯形模糊数的排序.并应用于求解模糊最短路问题,获得了求解模糊最短路问题的新算法.通过几个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一、线性规划简介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最为重要的分支。是在资源有限前提下,进行方案优化的一种重要方法。自1947年美国数学家丹捷格(G.B.Dantzig)提出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方法——单纯形法(simplex method)之后,线性规划理论日益成熟,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适用范围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5.
基于满意优化原理的网络QoS路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os(Quality of Service)路由选择问题是网络多媒体信息传输的关键技术.随着新兴的分布式多媒体应用大量出现和网络多媒体应用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效的QoS支持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更是彰显了QoS路由选择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满意优化原理和遗传算法的QoS路由求解算法来解决QoS路由问题,该算法能极大地缩短路由求解时间,提高路由求解的成功率,并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拥塞,满足了网络流量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推导出了普通二变量及泛二变量组合克立金方程式.同时,给出了两种方法的估计误差标准差求解方程,可用于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的密度优化;该方法还可用于地下水位、水中离子浓度的最优估计.  相似文献   

7.
BP神经网络在解决非线性、不确定性、大信息量的问题上的优越性和适用性,结合Matlab工具箱函数实现公路隧道围岩分类。通过工程实例验证神经网络在公路隧道围岩分类中的应用非常理想可行性,而且输入参数简单易获得。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基于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COM)的VB与Matlab混合编程技术,以作者开发的地形变处理软件数据处理模块为例,阐述基于COM组件的VB与Matlab的混合编程在地形变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论述如何实现VB与Matlab数据的互调.集成后的软件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两种语言各自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GM(1,1)幂模型可用于趋于稳定或具有S型变化趋势的沉降预测,但其存在灰色建模的固有缺陷、非等间隔数据的不适用性和参数求解复杂性等不足之处。结合幂函数变换与无偏GM(1,1)模型和非等间隔无偏GM(1,1)模型,建立了无偏GM(1,1)幂模型和非等间隔无偏GM(1,1)幂模型。基于Matlab程序,以拟合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作为优化目标,提出参数的优化求解方法,同时提出采用Origin拟合函数SRichards2的替代方法。实例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拟合效果相当,均可用于沉降预测。结合两者的应用效果和建模特点,建议人工处理数据时采用Origin拟合函数SRichards2;对于有特殊优化目标的情况或自动化监测设计时,可采用无偏GM(1,1)幂模型或非等间隔无偏GM(1,1)幂模型。  相似文献   

10.
地下工程风险分析的层次分析法及MATLAB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层次分析法应用的不足,探讨了层次分析法在MATLAB中的实现过程,编制了相应的子函数程序,解决了在层次分析法应用中,采用近似的方法求解矩阵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问题。以基坑工程风险分析为例,分析了层次分析法MATLAB程序在地下工程风险分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结合MATLAB应用,能较好地进行地下工程多因素的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电磁法存在大量的汉克尔积分,由于积分核函数的复杂性,该类积分不存在解析解,采用数值方法求解汉克尔积分是电磁法正演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数值滤波法运算速度快、执行效率高,克服了被积函数的奇异性和高振荡性问题,是数值求解汉克尔积分的重要方法。采用存在解析解的汉克尔积分,对比研究了5套高精度汉克尔滤波系数,总结了不同数值滤波算法的计算精度和误差分布特点。结果表明,5套数字滤波的快速汉克尔变换算法在逼近相应的理论解析解时,不存在振荡现象,且计算精度高;汉克尔积分计算精度均随着发收距的增大而降低;计算精度并不一定随着数值滤波系数个数的增多而提高。分别采用5种滤波系数对水平电偶极子和垂直磁偶极子的电磁场进行计算,得到的电场和磁场的形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相对辐射定标是获得各类光学遥感卫星传感器的高精度观测产品的必备条件,由于受发射震动、在轨空间环境变化等因素以及传感器自身衰减的影响,传感器在轨响应状态会随时间发生衰减和漂移,单一相对辐射定标方法无法保障卫星传感器在特定时间的探元响应一致性。本文以光学卫星传感器全生命周期影像辐射质量保障为目标,主要研究了光学卫星传感器在轨生命周期内高频率、高定标精度的常态化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并总结了当前常用的相对辐射定标精度评估方法,评估了各定标方法的指标以及应用场景。利用珞珈一号01星(LJ1-01)夜光传感器获取的影像进行在轨暗电流、和在轨均匀场地定标实验和验证,珠海一号02组高光谱卫星影像被用来实施和验证统计定标和偏航辐射定标方法,并耦合多种定标方法实现常态化辐射定标。实验结果表明:各种定标方法处理后影像的条纹系数小于0.25%,图像相对标准差均优于3.00%;多种定标方法相互结合的常态化辐射定标方法实现了多种定标方法的优势最大化,完成常见传感器的高精度在轨标定。  相似文献   

13.
GEOBIA(Geographic 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技术针对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析的效果和精度远优于基于像元的传统方法。影像分割作为GEOBIA中的关键技术,学者们对此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众多分割算法。对分割算法进行评价和分割技术本身同样重要,通过分割评价可以对分割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价,比较不同分割算法的优劣,为影像选择合适的分割算法并设定合适的分割参数。影像分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影像分析操作的自动化,而主观评价法、系统评价法和分析评价法,因其无法给出客观定量指标的特点,难以应用于实时、自动化的高分辨率影像信息提取与分析系统当中。加之近年来针对分割评价方法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分割算法本身,因此对定量分割评价方法进行综述对于影像分割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对现有的评价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建立了针对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评价方法的分类体系。对各种方法,特别是定量的实验评价法进行对比,分析其应用范围和优劣,最后指出了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评价未来的改进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多分辨率分解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地将高空间分辨率全色影像和低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融合起来,对影像上地物的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多分辨率分析思想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出现了许多新的多分辨率分解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典型的方法有:Mallat小波变换(DWT)、àtrous小波变换(SWT)、无下采样轮廓变换(NSCT),以及这些方法分别与IHS和PCA变换相结合的融合方法。在IKONOS上选取了两个具有不同地物覆盖类型的实验区进行融合实验,从光谱保真度和高频信息融入度两方面,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研究表明,多分辨率分解的影像融合方法均具有较好的高频信息融入度,其中,DWT、SWT、NSCT融合方法在高频信息融入度方面最优;DWT、SWT、NSCT与IHS、PCA相结合的融合方法在光谱保真度方面,不仅优于它们自身,也明显优于传统的IHS、PCA方法,其中,NSCT和PCA变换相结合的融合方法,在光谱保真度方面最强。  相似文献   

15.
介质有较明显波阻抗差和介质存在电阻率差异分别是应用瞬态瑞雷面波法和高密度电法的地球物理前提。在济南国际机场项目中应用了这两种方法,质检证明,工作质量满足规范要求。按其资料解释结果,工作区内地层横向变化不大,上部15m大致可分为8层。这与用其他手段的探测资料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形变监测数据组合预测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灰色模型、时间序列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是目前应用广泛、实用效果评价较好的3种形变预测方法。提出了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方法,其精度更高,更适用于对形变监测数据要求高的场合。  相似文献   

17.
在陕北进行高精度磁法找油是非地震方法在此区的一次尝试。通过地面及井中岩石磁化率测定,其地表黄土及侏罗系、三叠系岩石磁性都不强,在富油区40~110m埋深处,岩石磁化率值偏高。为磁法找油的机理研究和富油区上方磁异常模式的建立提供了依据。通过对次生成岩磁铁矿产状分析及已知区实测资料分析总结出陕北富油区上方三种磁异常模式。为了从实测资料中提取这些模式,我们采用了光滑、向上延拓、趋势分析及带通滤波等处理方法。依此对未知区进行了推断,结果与其它物探方法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莺歌海盆地中深层发育高温高压气藏,由于晚期快速沉降和快速沉积形成了巨厚的欠压实泥岩。受高温高压特殊成藏的影响,位于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构造带西南面的东方X区高温高压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十分复杂,欠压实泥岩的存在直接影响地震亮点,造成该区地震亮点指示作用失效。受高温高压复杂地质情况的影响,直接应用常规的烃类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首先分析了东方X区的岩石物理特性,发现欠压实效应是影响该区烃类检测技术的关键因素,继而利用欠压实条件下的叠前反演方法以及分频成像方法对东方X区进行了烃类检测。实例分析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和预测出该区含气目标,为该区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布井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Since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 on May 12th, 2008, highways in earthquake-affected areas have been frequently interrupted by debris flows. We analyzed the hazard effect modes and damage processes along highways and developed three key indexes, scale of debris flows, deposits on highways and river blockage, to describe quantitatively the highway disasters. By combining the empirical methods and the actual terrain conditions, we proposed new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hazard indexes. In addition, we used the economic value and resistance of highway as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indexes, then determined the specific subindexes for the subgrade, bridges and culverts, and developed a way for the quantified vulnerability zoning. Moreover, we proposed the assessment and mapping methods for highway risk. The risk is described into 5 grades: extremely low risk, low risk, middle risk, high risk and extremely high risk. We applied these methods in a case study carried out on provincial highway S303 from Yingxiu Town to Wolong Town, in Wenchuan County. Analysis of debris flow risk for the whole highway, showed that the total length of highway in extremely low risk area was 28.26 km, 4.83 km in low risk area, 8.0 km in middle risk area, 3.65 km in high risk area, and 3.06 km in extremely high risk area. The assessment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field survey data which reflected the disaster situation. This risk method can be used objectively to evaluate the debris-flow risk along highways, and is useful for highway reconstruc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suffering from active debris flo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