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线目标空间冲突自动检测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振 《四川测绘》2009,32(6):246-248
由于线要素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线要素逐步成为空间冲突检测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线目标空间冲突自动检测技术和方法现状的研究,指出了当前研究方法的不足和局限,并以道路空间冲突检测为例,提出了利用基于空间关系思想检测线线空间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移位是解决地图制图和GIS中空间冲突的基本算子之一。Morphing变换可以实现源对象到目标对象的连续平滑变换,通过从两个方面拓展Morphing变换,从而实现对线要素进行移位。首先分析了线要素空间冲突的类型。在线要素弯曲识别的基础上,以弯曲作为冲突检查和线要素移位的基本单元;然后,用Delaunay三角网探测冲突区域,将冲突位置定义在局部的线要素弯曲(组);最后拓展Morphing变换实施线要素移位,即先对冲突发生弯曲(组)进行镜像变换,再对冲突发生弯曲(组)和它们的镜像进行Morphing变换,并给出了变换参数与移位距离和方向的定量关系。实验证明了该方法有效、可行。引入图形镜像避免了普通Morphing变换中的特征点识别和匹配等两个难点。将弯曲作为冲突发生的范围和化解冲突的操作单元,可以实现要素局部与全局移位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采用弯曲进行道路化简冲突避免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道路化简后可能导致要素间空间关系前后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弯曲进行道路化简冲突避免的方法。首先,以弯曲为单元分析道路化简前后弯曲的形态变化规律,对化简过程产生的要素间空间冲突类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次,基于道路弯曲与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冲突判别规则;最后,利用弯曲化简的可控性和弯曲组的间接化简策略实现对化简冲突的避免。试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和避免道路化简产生的空间冲突,确保化简前后道路与其他要素空间关系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地图上道路的移位、变形或符号化往往会产生道路与其周边建筑物的空间冲突。为了尽量保持道路旁的建筑物群沿线分布的基本规律,提出了把建筑物群移位转换为线移位问题的一种移位方法,能协同处理好道路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冲突,并利用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方法首先需要确定潜在的空间冲突区域,并依据空间冲突区内的地图要素类别确定空间冲突类型;然后,判断落入空间冲突区内的建筑物群,用建筑物中心点到道路的垂线表示建筑物与道路的关联关系,并把与这些落入空间冲突区域内的建筑物最邻近的距离小于阈值的建筑物归类到相应的建筑物子群,对每个这样的建筑物子群,建立其中心点的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MST);最后,把这些垂线、MST和道路看成一个线状要素网络,利用Snake模型进行协同移位处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拓扑一致性的线目标空间冲突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的空间冲突检测方法需要将复杂的空间关系与定义的规则相比较.由于规则的不完备性,这些方法容易漏检或误检.为此,首先分析了拓扑冲突的类型和产生原因;然后以线目标间拓扑冲突为例,研究了线目标间拓扑关系的表达与计算、综合前后线目标间对应关系、拓扑关系的一致性评价方法;最后通过对对应的拓扑关系进行一致性检验,来检测已有方法漏...  相似文献   

6.
自动制图综合中的线目标位移模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武芳  侯璇  钱海忠  邓红艳 《测绘学报》2005,34(3):262-268
数字地图制图环境下的自动综合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其中地图要素的关系处理又是自动综合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位移操作是关系处理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以道路网的目标变形位移运用弹性力学思想进行理论和方法上的探讨,实现空间目标冲突的探测,进行目标的受力分析,运用平面杆件弹性体的受力变形模型,得到目标的位移量.该方法顾及目标间的空间关系,运用优化方法解决和控制位移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制图综合过程中随着比例尺的缩小,不可避免地产生邻近冲突。为了在数字环境下自动地解决这类冲突,首先需要实现这些冲突的自动识别。文中提出一种基于CDT骨架线的地图目标邻近冲突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CDT提取地图目标之间空白区域的骨架线;然后沿着每一条骨架线弧段所穿过的三角形路径搜索相邻地图目标之间的冲突区域(宽度小于阈值的三角形集合);最后,从冲突涉及的地图目标、发生冲突的空间位置以及冲突严重程度3个方面给出所识别冲突的定量化描述,从而为邻近冲突的解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地图上道路符号化后的共线处理是解决道路符号空间冲突的方法之一。文中提出一种道路弯曲组共线和移位的协同处理方法,该方法利用道路的约束性三角网识别道路的空间冲突区域,提取空间冲突路段区域的骨架线,并计算相关弯曲的特征信息,然后把道路符号共线的几何计算方法和Snake移位模型相结合,协同解决道路符号共线和移位问题。该方法不仅能保证在给定的空间位置上道路符号共线,也能够保持道路形状特征。实验结果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郭庆胜  王琳  孙雅庚  周林  龙毅 《测绘学报》2016,45(7):850-857
在地图综合过程中,线的图形简化和移位算子通常是分别执行的,图形简化和移位有时都会产生新的空间冲突。本文试图把这两种算子进行协同,避免在地图综合过程中进行空间冲突的多次探测,提高地图综合数据处理的效率。本文通过把线图形简化转换为线上的点移位,并构建邻近地图目标之间的移位传播路径,在考虑空间上下文关系和地图感受规则的前提下,使移位过程能考虑到线图形简化,并尽量保持有关地图目标的空间特征。最后,以道路和其周边的建筑物群为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在地图自动编制中,有时多类地图要素多个空间目标之间同时发生空间冲突,在移位过程中会影响到邻近区域的地图目标,这就需要对地图要素移位进行协同处理。在自动识别邻近空间冲突区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顾及地图制图规则的解决地图目标群空间冲突的协同处理方法,并用参数表方法形式化表达了地形图上地图要素移位的常用制图规则。首先利用约束性Delaunay三角网识别出可能的空间冲突区域,并建立移位操作区;然后,建立移位传播关联线网,依据制图规则在关联线网上以能量最小化Beam移位模型为基础,对整个空间冲突区的地图目标群进行协同移位;最后,用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空间拓扑关系是空间数据建模、空间查询、分析、推理、制图综合、数据质量控制、数据更新等的基础。目前空间拓扑关系研究的主要成果仍然集中在拓扑关系的描述方面,在计算方面的阐述都非常薄弱,不足以指导系统开发人员编程实现。本文研究了IR2中两个简单线目标间拓扑关系的计算方法,重点分析了线/线拓扑关系计算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段的线/线拓扑关系计算方法,并用VC++采用底层开发模式实现了基本线/线拓扑关系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从数字高程模型中自动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在测绘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地形断面高程极值法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此方法在提取过程中容易产生遗漏。针对此缺点,本文提出了基于尺度空间及多角度判断的地形断面高程极值法,主要步骤是构建影像金字塔,然后从上到下逐级提取并加密。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提取得到的山谷线或山脊线较为完整,并与实际地形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14.
GIS线目标间拓扑关系描述的4交差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利用连通度不变量来区分单个线目标上具有不同拓扑特性的点,进一步定义了线目标的端点集和内点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IR^1和IR^2中线目标间拓扑关系的基本模型。该模型能有效地表达线目标间拓扑关系的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15.
线状符号的设计是地图符号设计中最复杂的,本文分析当前国内外线状符号三种设计思路的优缺点,设计了一种子线叠加的线状符号设计方法,该方法兼有横向循环配置法与纵向叠加法的优点,而且采用该算法设计的符号可编辑性和可维护性强,同时方便用户编辑制作复杂的线状符号。此外,针对线状符号常见的制图表达问题,从符号绘制的角度给出了解决方法,减少了制图人员后期大量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6.
Areal gray tone symbols produced on standard line printers seldom adhere to acceptable cartographic design standards.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matrix line printers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means of producing more effective map symbolization with a device also suitable for ordinary character output. Matrix printers permit a greater range of gray tones in a regular sequence, more uniform symbol configuration, and improved print quality  相似文献   

17.
4D产品的生产和应用第四讲数字线划地图的生产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DLG的基本特征数字线划地图(Digital Line Graphic)是现有地形图中基础地理要素的矢量数据集.分别采用点、线、面描述要素几何特征,赋予属性,并分成若干数据层,供地理信息系统作空间检索、空间分析之用.数字线划地图的基本特征有:1) 基础地理要素对传统地图要素作了必要的精简压缩,缩短了生产与更新的周期.  相似文献   

18.
姜华根 《测绘工程》2000,9(1):62-67
提出了一种用很轻很细的线,以很小的拉力组成的轻倒垂系统,配合垂线摆动阻尼器,可以达到较高的垂准精度,用这种垂准系统建立的高度较大的垂准基线可以用于超以建筑物施工和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单调链的Red/Blue扫描线求交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调链的Red/Blue平面扫描线算法。该算法针对GIS中线段之间具有连接关系的特性,将平面连接线段集分解为一组单调链,通过对单调链的粗扫描过滤和对线段的精扫描求交,减少了扫描过程中的冗余计算,提高了线段集求交点的效率。实验证明,该算法对于处理具有连接关系的线段集的求交点问题具有很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齐冬梅  赵显富 《现代测绘》2006,29(6):29-29,32
论述利用垂面变线的方法测量悬空点及其悬空线正射投影,以实例说明谊方法的简捷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