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高台台站地震前兆数字化系统通信故障的检查与处理。从地震前兆数字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及接口界面,阐述了地震前兆数字化公用设备的一些常见故障的检查及处理。地震前兆仪器通过现场总线与DSC-2型数据采集器连接,通过有线,无线调制解调器入网后实现地震前兆台网对数据的收集。  相似文献   

2.
高精度数据采集器网络通讯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经过“九五”数字化改造,地震前兆台站的数据通信基本上采用有线信道实现。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地震台站的数据通信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通过对数据采集器进行改造,不仅精度有了提高,而且也支持网络通讯和一些常用的服务。通过网络,仪器作为一个服务器可以通过多种客户端软件进行访问。并对高精度数据采集器实现网络通讯进行了介绍,展示了通过多种客户端访问仪器、传输前兆数据、监控仪器状态和跟踪实时产出数据等等。希望这些试验能够为网络通讯技术在地震前兆仪器中的使用摸索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前兆台网管理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使河北省地震局张家口中心台所辖的5个台站,地震前兆观测技术实现了综合化、数字化、自动化、遥测组网。该台网拥有一个台网中心、7个子台、28个主测项、11个辅助测项,日产出形变、电磁、流体科学的观测数据8万3千组。 地震前兆数字化遥测台网由多个台站多种手段组网而成,集前兆观测、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为一体,实现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及时采集、传送也处理,这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台网设备的正常工作做保证。现将我们在管理数字化前兆台网工作中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1 数字化前兆台站的第8…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地电观测数据中干扰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地震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震前兆观测仪器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安徽省在3个台安装了数字地电仪,在2个台安装了数字水氡仪。数字化仪器的优点是可以更客观地记录地震前兆的真实信息,当然也包括干扰信息。可以按地震监测和科研需要设定数据采集时间间隔,模拟仪器有时难以做到。数字化仪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大大减轻观测人员的工作量。 同时,数字化资料便于网络传输,便于计算机信息处理。不但节省人力物力,而且也减少了中间环节出错的机会。然而,数字化仪器获取的数据也出现了原模拟仪器资料不曾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和稳定,我国的地震前兆观测技术也逐步实现由模拟观测向数字观测转变,地震前兆数字化观测技术日趋成热、稳定,地震前兆数字化观测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产出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介绍新疆数字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模拟资料和数字化资料的管理,分析了历史模拟数据转入数字化平台的实现方法,阐述了地震前兆资料进入数字化统一平台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地震前兆非标准仪器的统一接入问题,本文对地震前兆台网设备异构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一套完整的地震前兆数据采集适配软件设计方案,并从采集、存储、传输3个主要软件模块描述了关键技术设计。  相似文献   

7.
地震前兆数据采集器是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站的关键性设备之一,不仅在技术指标和功能上有严格要求,其工作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更是至关重要。本文着重对地震前兆数据采集器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讨论,给出一些相关结论,并介绍可靠性分析的有关基本名词概念,从而给出电子化系统可靠性分析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震前兆数据一直是地震分析预报必不可少的重要数据资源。随着辽宁省地震前兆台站数字化技术改造的开展,地震前兆模拟记录将逐步被数字化记录所取代。我们结合数字化技术改造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网络关系数据库模型构造了辽宁省数字地震前兆数据库。该数据库直接面向整个地震系统,为地震预报提供详实的数据服务和先进的研究手段。本文对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总体设计及数据共享服务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九五”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站公用数据采集器存储空间过小的问题,对公用数据采集器的数据存储卡进行了重新设计。详细介绍了设计思想及其实现方法,并通过现场实验观测证明,新设计能较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应用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基于中国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探索创建由数据分析模型、软件硬件设备、数据库、网络通讯等构成的挖掘处理系统。对海量前兆观测数据进行挖掘处理,获得地震前兆观测事件记录信息,并行于前兆台网观测数据产出流程,形成常态化地震前兆观测事件记录产出流程,为推进智能化地震前兆监测、提升数字化地震台网信息处理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关于计算机在数字化地震前兆观测系统中的应用,首要的问题是实时地收集前兆数据。本文介绍的数字化前兆实时采集程序是在国产DJS—131计算机的支持下,在实时操作系统XRTOS的控制下,实时响应中断,实时采数;对采得的数据进行多种功能的判别、处理,并按一定格式编排,写入数字磁带,供进一步分析处理用。该程序主要应用于电信传输地震台网的前兆观测系统中。程序的设计思想及其处理方法可推广到任何其它的实时采集数据的系统中。  相似文献   

12.
对新疆数字化地震前兆数据的安全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任何原因造成的数据丢失的可能,讨论在灾难性数据发生时,第一时间内恢复数据的可行方案,降低数据丢失或损坏造成的影响,为新疆数字化地震前兆数据加上多重安全保险.  相似文献   

13.
文中论述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入库、报送和共享等具体工作,指出了当前数据报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保障前兆观测数据的连续、完整。为地震监测预报提供可信度较高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GPRS技术在地震前兆台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刚  何案华 《地震研究》2004,27(3):265-270
介绍了GPRS技术在地震前兆台网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前兆组网方案,利用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地震前兆台站数据的无线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了应用软件“网上前兆数据动态时间变化无人值守警视系统”。该软件基于安徽省前兆数据传输网上的14个台站、各学科(117个测项)前兆数据格式等特点,随时间的递增自动循环完成检索、汇集、处理、初级分析、绘制和显示时间变化曲线、报告缺测缺记时效等任务。能快捷、可视化地监知各台站、各学科前兆数据的时间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6.
以宁夏地震前兆台网为例,就日常数字化观测资料收集、处理、监控、备份入库及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进行阐述.对加强今后区域前兆台网监控及提高数据管理质量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分析预报等相关专业软件访问前兆数据库时存在的性能与安全问题,本文设计了地震前兆数据库系统共享接口软件。该软件可以隔离数据库与应用程序,对应用程序的数据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与控制,切断非法、低效的数据访问请求;同时,使用连接池、数据缓存和数据压缩等技术提高前兆数据的访问速度。软件无需安装Oracle客户端,易于使用,屏蔽了数据库表结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新疆前兆台网中心日常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负担,充分考虑到目前新疆数字前兆台站的数据接收方式,依据前兆数据管理细则,结合FTP技术,利用Delphi软件开发环境研制了一套基于FTP协议的地震前兆数据收取软件,可以满足新疆前兆地震台网中心的日常工作需求,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地震局研制的一套软件解决了地震前兆数字化和大华北资料共享后的大量数据在分析预报中的快速应用问题。内容有“九五”、“十五”、模拟和大华北资料的下载、处理、保存、计算、统计和制图等功能。采取了简化操作、成批处理、自动成图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分析速度,与Mapsis互相兼容,取长补短,能在20分钟内完成地震趋势会商前的准备工作,在震情分析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