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高挂山—牛头寨地区,通过大比例尺航片解译,发现6个大小不等的小型环形影象信息。这些环形影象与岩浆活动、已知矿床、矿化点、重砂异常、物化探异常等的分布有着内在的联系。为预测找矿远景区和找隐伏矿床提供了影象依据。 相似文献
4.
西华山-荡坪钨铍矿床流体包裹体羧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了西华山—荡坪钨铍矿床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温压地球化学特征,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矿床中石英、水晶、黑钨矿、绿柱石、萤石等矿物包裹体浸取液的羧酸组成——甲酸、乙酸、丙酸和草酸,结果表明低分子量羧酸或羧酸盐是气化—高温热液矿床成矿流体中的常见组分。其中甲酸>乙酸草酸,部分样品中有丙酸。 相似文献
5.
华南脉钨矿床除具有形态和矿物的环状分带外,还具有“多环一帽”的地球化学分带特征。环是指以富矿带为中心向外的成矿元素的浓度梯度环状分带;一帽是指在线脉带前缘及其旁侧,挥发性元素和矿化剂元素呈现的地球化学帽状异常。矿床的地球化学帽晕是矿床原生矿化分带的组成部分,即在“五层楼”式的分带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这一认识有利于指导找寻埋深较大的盲矿床。根据帽晕的异常强度、范围和元素组合,可预测矿床的埋深、规模和产状,以及矿石建造类型。 相似文献
6.
瑶岗仙脉钨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瑶岗仙钨矿是湖南首次发现的"五层楼"式脉钨矿床.矿区位于湖南东西构造带北缘.区内寒武纪变质砂板岩构成南北向基底复式背斜,寒武系是含矿的主要层位.上覆泥盆纪砂岩、灰岩和侏罗纪砂页岩,组成新华夏系复式背斜,背斜两翼不对称,北陡南缓,轴向北东-北北东.燕山早期复式花岗岩侵入其中,构成含矿围岩之一.瑶岗仙钨矿赋存于燕山早期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以外带为主,尤以岩体隆起部位的中心地带最发育.矿内四组(北北西、北西、北西西及近东西向)脉带是迄今矿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下延最深、品位较富的隐伏 相似文献
7.
《矿物岩石》2016,(3)
赣北石门寺钨矿是近几年来发现的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该矿床很有可能打破传统江西"南钨北铜"的资源格局。为揭示成矿流体特征及探讨流体演化过程,研究选取石门寺钨矿床石英大脉型矿体含矿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学以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测试。岩相学观察发现,石门寺钨矿床以富液相包裹体为主,另发育有富气相、含CO_2三相、纯液相及纯气相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均一温度分布在147.1℃~316.2℃之间,主要集中在201.5℃~259.2℃,均值为211.1℃;盐度w(NaCl_(eq))分布在0.88%~7.31%之间,集中在1.05%~3.06%,均值为2.45%;密度分布在0.79g/cm3~0.94g/cm~3之间,集中在0.82g/cm~3~0.92g/cm~3,均值为0.87g/cm~3。拉曼分析除检测到CH_4外,还不同程度的检测到CO_2,N_2的存在。表明成矿流体性质为中温、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_2O-CH_4±(CO_2,N_2)体系。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以及流体的沸腾作用,二者相结合打破化学平衡,是引起钨的化合物分解并沉淀的主要因素。并且盐度-热焓图解显示成矿流体演化过程是以混合作用为主导,局部发生沸腾作用。 相似文献
8.
9.
一、引言卫星影象上除大量直观的线状信息外,还有许多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环状信息。湘赣粤三省交界处,在各种比例尺的卫片上就存在一个完整的环状影象,作者将此称为湘赣粤环形。这种由多种构造形式按一定的组合规律所结成的统一体,往往不易为常规地质方法所发现。湘赣粤环形区 相似文献
10.
11.
12.
南岭地区某些脉钨矿床的黑钨矿成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钨矿是脉钨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也是重要的标型矿物,其成分特征反映了矿床成矿作用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本文就南岭地区某些脉钨矿床的黑钨矿成分变化特征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矿山地质工作者在计算矿床储量时,必须知道它的各项工业指标.在中南脉状钨矿矿床中常需要的是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公尺百分比、最小可采厚度.应当指出,笔者认为最小可采厚度在脉状钨矿矿床中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有些矿脉厚度虽小,而有用组分特别富集,有可采价值,因此以改用设计最小采幅较为合理.并依此指标作为使用最低工业品位或公尺百分比圈定表内矿量的界线.脉宽大于此指标用最低工业品位来圈定表内矿量,反之,则用公尺百分比圈定之. 相似文献
14.
赣北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是江南钨矿带上的超大型斑岩型钨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研究意义。白云母作为常见的造岩矿物之一,能够指示岩浆和热液演化的不同阶段。从成矿的角度来看,在白钨矿成矿过程中,斜长石蚀变形成白云母和石英,提供了重要的Ca2+来源。而短波红外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查领域,利用白云母短波红外特征能够快速便捷地进行钨矿的勘查找矿研究。文章利用短波红外技术,对石门寺矿床中的白云母开展光谱测试,结合其岩相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白云母对白钨矿成矿的勘查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含矿岩体中的白云母多为次生白云母,Si的平均离子数为3.245,Al的平均离子数为2.52,具有富硅贫铝的特点,其Al-OH吸收位置位于2209~2216 nm;而无矿岩体中的白云母多为原生白云母,Al的平均离子数为2.85,相对含矿岩体白云母Al的平均离子数较高,Si的平均离子数相对较低为3.08,Al-OH吸收位置位于2198~2208 nm之间。n(Al)(Al离子数)与Al-OH吸收波长呈现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证明了白云母短波红外特征对石门寺钨矿床的重要指示意义,Al-OH吸... 相似文献
15.
塘唇钨(锡)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具有大型规模找矿潜力的石英脉型矿床.矿床产于粤东龙窝花岗闪长岩岩体西部外接触带,赋矿地层为下侏罗统金鸡组碎屑岩,该层位是南岭及邻区石英脉型钨锡矿的最新赋矿地层.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矿床含钨石英脉中的白云母进行40Ar-39Ar测年,获得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50±1 Ma,等时线年龄为149±2 Ma(MSWD=1.20),它们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为南岭地区燕山早期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高峰期的产物.塘唇钨(锡)矿的发现,不仅拓宽了石英脉型钨锡矿的找矿视野,还有助于完善石英脉型钨锡矿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对区域下一步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成矿溶液的多样性与多来源性,已得到普遍地承认.本文讨论的对象是壳源重熔花岗岩浆期后热液充填构造裂隙所形成的脉钨矿床. 自1847年法国人埃利·德·鲍蒙奠定了岩浆热液成矿说的基础以来,许多学者对矿质在热液中的搬运-沉淀过程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多半只注重矿质在热液中搬运一沉淀形式的研究,而忽视了成矿物质运动的另一方面——携带矿质的溶液的流动状态.即使是对热液中矿质的搬运形式和沉淀方式,在认识上也仍有较大的争论.本文根据华南脉钨矿床的大量实际材料,粗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有关钾盐矿床的研究工作,就当前世界范围来说,主要集中在欧美和苏联。前者,着重于探讨钾盐矿床的成矿理论,而对其分类的研究甚少;后者,除了研究钾盐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外,同时还进行了一些分类的研究。其中研究得比较多的是伊万诺夫、菲维格等人。而其他学者,如我国的袁见齐教授也在阐述盐类矿床分类的同时,对 相似文献
18.
遥感方法有获取有关断裂、褶皱构造以及深部构造新信息的可能性。甘肃西城铅锌矿田的航天影象(以Landsat—2 77年3月26日的《天水幅》为例)反映出区内不同特征影象的地质区,并揭示出各地质区的构造特征,展布型式以及古老的和年轻的构造要素的互相关系。本文根据甘肃西成铅锌矿田航天影象上显现出来的线型和环状的构造要素编制的航天影象构造图,进行构造分析及铅锌矿床分布与影象构造间的关系研究,建立起成矿影象模型,提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黄沙脉钨矿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发现银主要赋存于铅铋矿物中,阐述了铅铋矿物的种类、嵌布特征和银的主要载体矿物及其分布规律,并提出了银应以生产银-铅-铋精矿的形式加于回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