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常规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1311号台风"尤特"进入广西减弱成低压引发的强暴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进入广西后,低压北部有冷空气侵入,导致降水增强;大陆高压阻挡了台风往西行;低层季风气流稳定的水汽输送与中纬度冷锋前部的东北气流的辐合有利于强暴雨过程的持续发展;强暴雨主要发生在大瑶山、大容山以及六万大山山脉迎风坡和喇叭口地带上,地形抬升对暴雨增幅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初步揭示了影响阿坝牧区造成雪灾的冷空气的源地、移动路径、强度、引导冷空气上高原的有利环流形势.提出了因地形的作用使冷空气在雪灾过程中产生的特征,为监视和预报雪灾天气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综合分析了环流背景、冷空气活动和地形对台风"海燕"(2013)后期路径和降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燕"后期路径北翘东折的环流背景为500 h Pa高度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引导气流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动而发生改变。2)"海燕"东西两侧经向风和南北两侧纬向风的不对称分布是导致台风路径突折的主要原因,此外冷空气和地形的阻挡作用也是使得"海燕"路径突折的重要原因。3)冷空气对降水的影响体现在,前期冷空气侵入到"海燕"西侧,使其获取了斜压能量,有利于台风低压和暴雨的维持,后期冷空气主体侵入到台风低压,使得台风低压斜压性明显减弱,低压环流迅速填塞,降水趋于减弱。4)对于秋、冬季的台风而言,除了要关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风槽等天气系统和地形的影响外,还需注意冷空气南下对台风路径和降水强度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北上的台风而言,冷空气南下可能会导致台风路径突折,降水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16年影响浙江省的两个秋季台风"莎莉嘉""海马"的移动路径、地形影响、形势场和物理量场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莎莉嘉"台风暴雨属台风远距离暴雨,而"海马"台风的降雨为本体环流降雨;地形、冷空气影响对降水的增幅作用尤其明显,地形作用和冷空气是"莎莉嘉"台风暴雨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海马"台风影响时,冷空气位置偏北,为台风本体环流降雨造成的暴雨;秋季登陆台风与其他天气系统主要是冷空气共同影响的降水需更加关注,同时应更加注重雨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一次强降温过程中温度与降水分布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承之  江玉华  周通 《气象科技》2013,41(3):544-551
2011年3月13-15日,冷空气入侵重庆地区引起了一次区域性强降温天气.过程显著降温区域位于重庆中西部地区,而大降水区域位于重庆中东部地区.分析表明,这种降温降雨分布特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冷空气侵入四川盆地的路径结合地形引起的.高空横槽转竖引导槽后冷空气向南爆发,冷空气南下至河套地区后,在地形的作用下,分西北和东北两条路径侵入四川盆地,其中西北路径为主要路径,由西北路径进入盆地的冷空气,结合重庆的特殊地形,引起了盆地内重庆中西部地区的显著降温;两条路径中的冷空气在川东地区相遇后有弱锢囚锋生成,锢囚锋出现的时间与位置与大降水出现的时间与落区基本一致,诊断分析显示,锢囚锋所在区域对应着较强上升运动区和水汽辐合的大值区.锢囚锋可能是重庆中东部地区大降水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一、前 言 冷空气与台风路径之间的关系为广大气象工作者所注意。笔者曾在“过渡季节冷空气与南海台风路径”一文中提出10~11月份的冷空气对南海台风的路径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副热带高压的状态。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来分析10~11月份江南温度的分布与南海台风的路径之间的联系。 由于地面温度受地形、海拔高度等因素影响,其分布相当复杂,但采用850HPa温度来分析较为简便,同时能比较好地反映冷空气的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7.
1地形对南海冷空气影响的数值研究《广东气象》1999年第4期邓冰南海舰队水文气象中心524001摘要本文利用准地转升压原始方程模式,对1994年1月12H一次影响南海的冷空气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实验,考察了地形对冷空气强度和路经的影响。试验表明:地形对冷空气强度的影响非常明显,青藏高原主要影响了U分量的风,南岭主要影响V分量的风,地形强迫环流和锋面环流的相互作用,是冷空气强度和位置发生变化的因素之一。2V-30图的结构与“98.6”暴雨过程预测分析《广西气象》1999年第3期蒋丽娟桂林市气象局541001摘要V-30图是成都气象学院欧阳首…  相似文献   

8.
初步揭示了影响阿坝牧区造成雪灾的冷空气的源地、移动路径、强度、引导冷空气上高原的有利环流形势。提出了因地形的作用使冷空气在雪灾过程中产生的特征,为监视和预报雪灾天气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准地转斜压原始方程模式,对1994年1月12日一次影响南海的冷空气过程进行了模拟与试验,考察了地形对冷空气强度和路径的影响。试验表明:地形对冷空气强度的影响非常明显。青藏高原主要影响U分量的风,南岭主要影响V分量的风,地形强迫环流和锋面环流的相互作用,是冷空气强度和位置发生变化的因素之一。1 引 言  冷空气是冬季影响南海的主要天气。因此,对影响南海的冷空气的物理特征和动力结构的研究,在航海、渔业及军事上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地形对冷空气的影响一直是天气学上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南岭对冷…  相似文献   

10.
9615、0814号强台风路径、强度相似,西北偏西移进入广西沿海和南部,均对广西产生了较强风雨天气,影响严重.利用常规资料和EC、JP资料,对这两个台风的移动路径和环流形势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纬从中亚到东亚有高压脊或以纬向环流为主,西风槽偏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一直强大且呈带状分布或不断加强与西伸,地面较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是两个热带气旋稳定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的原因;而由于副高形态和演变的不同,地面冷空气影响不同而使冷高压与台风之间气压梯度不同使得各台风路径有些微的差异.分析还发现200hPa散度、850hPa涡度、850hPa南北风分布的不同对台风路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1979年4月10—13日在我国的一次寒潮爆发过程进行了有、无地形及修改地形的数值试验和对比分析,发现高原地形对冷空气活动强度及路径等有明显的影响:(1)由于高原地形的存在使冷空气快速沿地形边缘向南推移,冷锋偏南,给我国平原地区带来较大的降温及较多的降雨。(2)这种冷锋的移动快而达到很偏南的纬度主要是低层冷空气沿高原地形边缘绕流所产生的。(3)如果高原大地形不存在,这时冷空气直侵印度,给印度北方带来强降温。  相似文献   

12.
张政 《四川气象》1999,19(1):26-29
初步揭示了影响阿坝牧区造成雪灾的冷空气的源地、移劝路径、强度、引导冷空气上高原 的有利环流形势。提出了因地形的作用使冷空气在雪灾过程中产生的特征,为监视和矛报雪灾天气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秦岭山区一次冷空气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较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1977年1月20-22日一次侵袭秦岭山区的冷空气活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秦岭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和屏障作用,并检验该模式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模式模拟的降温过程与实况比较一致,秦岭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和屏障作用可造成其南北两侧温差达4℃以上,并且滞留冷空气达12h以上.还分析了此次冷空气影响过程中的温度场和气压场的演变,结果发现:RegCM3区域气候模式能够比较真实地模拟复杂地形条件下温度场和气压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月4~6日、2月16~18日和3月12~14日广西分别出现了寒潮、强降温天气。本文从天气学角度对3次强冷空气影响过程的天气特点、大气环流特征、冷空气源地及影响路径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中高纬环流形势相似、冷空气堆积区及南下形式相同是三次过程的共性,高压脊的位置、冷空气的强度及其影响路径、南支槽造成的降水等差异是造成广西不同程度寒潮天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2009年4月25日广西钟山县境内贵广铁路第二项目部钢架工棚被大风吹翻,造成大风灾害事故.通过对天气形势、自动观测站资料分析,并通过实地调查、观测,结果表明,这次大风灾害事故是由于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造成的,同时也有地形因素的作用.可为灾害性天气的分析评估提供参考,也可为局地性大风灾害性天气的分析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韦春霞 《广西气象》2007,28(A01):14-15,22
2006年1月4~6日、2月16~18日和3月12~14日广西分别出现了寒潮、强降温天气。本文从天气学角度对3次强冷空气影响过程的天气特点、大气环流特征、冷空气源地及影响路径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中高纬环流形势相似、冷空气堆积区及南下形式相同是三次过程的共性,高压脊的位置、冷空气的强度及其影响路径、南支槽造成的降水等差异是造成广西不同程度寒潮天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地形和城市热力环流对北京地区一次β中尺度暴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吴庆梅  郭虎  杨波  孙继松 《气象》2009,35(12):58-64
北京特殊的箕簸型地形和超大城市热力环流对北京局地暴雨的落区和强度有重要影响.利用北京地区丰富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对2006年7月24日的一次局地暴雨过程中温度、湿度、风场的演变和相互配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揭示了一次系统性冷空气与地形和城市热力环流相互作用并激发产生β中尺度雨带中不同降水中心的精细过程.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受北京地形影响,此次冷空气以东北-西南路径影响北京城区,在冷空气明显的条件下,强降水容易发生在温度较高的城区,同时降水中心倾向于出现在温度距平等值线密集且靠近冷空气移动路径的方位,即冷暖交汇最剧烈的位置.地形辐合切变在冷空气到来时得到了迅速加强,为京西城区强对流提供了强有力的扰动源,同时近地面辐合切变的向上传播对强降水的持续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支持.降水过程中的潜热释放造成风场垂直切变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使风暴中心附近的东南风迅速加强,使得降水所需的水汽条件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18.
强热带风暴"天鹅"登陆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对强热带风暴“天鹅”登陆过程进行分析,得出高原冷空气压迫、地形作用是“天鹅”登陆后路径左折的主要原因;利用3小时变压和卫星云图预报热带气旋登陆点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华东地区台风降水及影响降水因素的气候分析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华东地区各类台风路径降水的气候概况和影响降水的因素,冷空气入侵、地形作用、水汽条件及影响时间的长短等都能影响台风的降水量。最后给出了两个可用于诊断预报台风降水的物理量,计算结果表明,热成散度预报正确与基本正确率为32/34。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格点资料及FY2G卫星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和卫星云图解译分析方法,对2020年第16号台风"浪卡"(Nangka)暴雨发生特点及卫星云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浪卡"在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引导下,持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进入北部湾,造成广西南部强风暴雨;暴雨发生第一阶段由台风本体倒槽云系产生,第二阶段由台风后部偏南气流与冷空气互相作用增强的动力强迫引发,台风东北侧东南急流加强与冷空气携带的东北气流在广西南部强烈辐合,加上海岸带地形作用,使该地区低层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强烈,为暴雨增幅提供有利动力条件;"浪卡"云系不对称结构明显,在登陆海南岛前,范围宽广而且发展旺盛的积云对流主要位于台风南侧,与辐合带的西南季风相连密切相关,进入北部湾后,受北侧副高加强影响,东南风急流加强导致北侧积云对流发展更旺盛。OLR场的配置对于台风路径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