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适应气象业务体制改革的需要,提高预报能力,我们制作了杭州市梅汛期大到暴雨指导预报方法.该方法在1992—1993年的试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为我市梅汛期大到暴雨预报的重要依据.1 资料来源及大到暴雨标准1.1 资料来源:杭州市及所属各市(县)1980年到1990年每年6月1日到7月10日20时—20时的降水量,08时500hpa、70Ohpa、850hpa天气图案资料.1.2 大到暴雨日标准:杭州地区南北宽约100公里,东西长约130公里,整个地区的地形呈东北、西南向.西南部多丘陵山地,东北部以平原为主.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和下垫面状况的不同会造成暴雨分布的差异,所以我们将杭州分成北片和南片两个区域.北片:杭州市、萧山市、临安县、富阳市.南片:建德市、淳安县、桐庐县.凡任一片中至少有1站≥30.0mm降水量则定为该片一个大到暴雨日.  相似文献   

2.
2002年梅汛期连续大到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宵峰 《浙江气象》2004,25(1):13-15
2002年梅汛期金华6月27日~7月1日出现了区域性连续大到暴雨过程,对此次过程经研究发现在副高减弱南撤,河套以西下滑槽发展东移的环流背景下,低层切变和小幅摆动的地面静止锋是主要影响系统,金衢高空层结不稳定和能量锋区的存在,低涡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能量条件.  相似文献   

3.
10年(1975—1984)汛期降水预报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5年开始,每年3月我们用所收集到的上年11月至当年2月的地温资料,制作当年汛期(4~9月)降水预报图。图1(a—j)是每年所发布的预报图的复制品。前5年(1975~1979年)发布的是土热距平图(做法参见文献[1]),所发布的是多雨和少雨轴线的预报;后5年(1980~1984年)发布的是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定量预报(预报模式见[2]、[3])。这些预报图上的多雨、少雨轴线的绘制仍参考了相应的地温距平轴线。每年预报时,所根据的测站数目列于表1,可见除1984年外最多的年份也不到70个记录,1977~1979年仅30多个站。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气象月报,我们绘制了每年4~9月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实况图,它们与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每年1~8月的实况图,形式大致差不多。以下的对照检查,就以中央气象台的1—8月的实况图(图2 a—j)为根据,而不用我们自己所分析的4~9月的图,这样会更客观一些。逐一地对照历年的预报图(图1)和实况图(图2)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区一次大到暴雨的预报难点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李津  王华 《气象》2006,32(2):92-97
2005年6月25日夜间北京城区出现了大到暴雨过程,与预报的小到中雨有很大偏差。通过对常规资料及雷达、卫星、风廓线仪和自动站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这次降水不属于北京典型的大降水过程,而是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25日23时低层弱冷空气从北面侵入,触发了具有高不稳定能量的对流发展;同时,低空西南急流携带大量水汽和能量到北京,使降水得以加强并维持。另外,位于山西的中尺度低压的东部有一条纬向辐合线,北京的城区和南部成为了地面上偏东和偏南气流的风速辐合区。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5.
华南后汛期暴雨,与前汛期比较,无论是中低纬环流特点或影响系统,都有很大的不同。 前汛期(4~6月)华南处于过渡季节,北半球东北季风逐渐减弱,但仍能到达华南,副热带高压开始北上,但脊线仍在20°N以南,孟加拉湾低槽开始活跃,向我区输送大量暖湿空气,锋面雨频繁。 到了后汛期,(7—9月)东风气流显著北移和扩大,北方冷空气难以南下华南;华南转受热带辐合带、东风波、台风、热带低压或南海低槽等热带系统影响,个别年份还会受西南低涡影响。因此后汛期暴雨预报思路,和前汛期有很大的不同,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台风及西南低涡预报问题。  相似文献   

6.
去年四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我站大胆运用预报改革的成果,正确订正了省台两次霜冻预报。一、预报与实况四月二十二日省台预报二十三日早晨关中北部有霜冻,关中南部局部地区有轻霜冻;二十三日预报关中二十四日晨有轻霜冻。我站在省台形势预报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本站预报工具图表,于二十三、二十四两日成功地进行了订正预报,发布了最低气温1-2℃的预报。并于二十二至二十三日晚连续昼夜值班,监视天气变化。二十二日晚向县领导建议:在北部沿山区四个公社进行点火防霜,其余川、原各公社可不进行防霜。  相似文献   

7.
郑峰  谢慷 《浙江气象》2000,21(2):8-10
运用排除法明确降水时段和非降水时段,然后利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进行跟踪预测。本文运用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天气图对1998年梅汛期第一场暴雨进行短时预报研究,并对数值产品进行适当的订正。  相似文献   

8.
海河流域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预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江津  王庆元  杨晓君 《气象》2007,33(10):52-60
利用数值预报、常规天气图、各种物理量场、卫星云图、雷达资料等,对2005年7月22—24日影响海河流域的典型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该过程是由高空槽、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湿气流和5号台风海棠减弱后的低气压云系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其触发机制是冷空气从近地层楔入暖空气中,在高温高湿、层结不稳定等诸多有利条件下,冷空气前沿的上升气流在暖区激发出几个较旺盛的中小尺度的强对流云团造成此次的降水过程;数值预报在对流层中部冷平流入侵海河流域的时间和地点,对于强降水出现的时间和落区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日本模式和T213在此次海河流域强降水的落区预报上存在优势,德国模式在强降水量级的预报上最接近实况,但三家数值模式预报西太平洋副高西伸的位置不够准确,导致海河流域的降水预报的时空分布有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9.
2019年后汛期广东省24 h晴雨预报准确率为72.7%,暴雨预报TS为26.4,日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04、0.93℃,省级网格各项目均优于数值模式。与前汛期相比,Grapes3 km与ECMWF在后汛期的相对预报能力有明显变化。气温检验发现主客观预报对晴转雨时的最高气温,以及弱冷空气或持续降水影响期间的最低气温预报误差较大。以台风"白鹿"和"杨柳"为例,对台风外围环流影响的最高气温、最高气温的变温进行检验,发现模式对变温预报的标准偏差小于最高气温预报,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主客观预报的变温空间分布特征均十分相似,空间差异小,无法体现局地增温,并且对距离台风较远地区的增温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10.
江吉喜 《气象》1978,4(12):8-10
4—6月,是我国华南地区的前汛期。实践经验和研究结果指出:华南地区前汛期造成暴雨的天气系统有锋面、西南低槽、西南低涡、低空急流、南支槽、热带天气系统等,但主要是锋面,其次是低空急流。1978年4月中旬的三次暴雨,12小时内雨量较大的地点见附表。其中两次是由热带云团导致的,另外一次则是由热带云团与锋面云系相交汇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气象科技》1977,(6):34-34
长江中游第三次汛期预报协作会议,于4月12—17日在湖北黄石市召开。代表们以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作指导,分析、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汛期天气的各种影响因素,讨论了汛期天气预报,并交流了制作汛期长、中、短期天气预报的经验,这次会议交流的技术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如何准确地做好汛期降水预报,对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去年的汛期降水预报,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太阳活动第20周已在1976年6月(1976.5年)结束,相应的极小相对月平滑值(?)_m=12.2。目前太阳活动正处于第21周的上升期。根据Waldmeier方法和公式,来预报本周的峰值、极大月平均值(?)_m,相应的极大时刻()_m。 V=((?)_m-(?)_m)/12(18.4-7.14lg(?)_M) (1)上式V为本活动周上升速率。根据《太阳地球物理数  相似文献   

14.
1980年,出现了世界性的天气气候异常,复季尤为突出。在亚州、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暴雨成灾,洪水泛溢,日本、朝鲜出现了几十年少见的多雨、凉夏;欧洲中西部长期阴雨连绵,非洲北部酷热少雨,持续多年的旱灾更加严重;美国则连续遭受热浪袭击。在我国,1980年汛期的天气气候也出现了一系列异常情况,集中表现为南涝北旱和江淮流域的夏季低温。为了加深我们对1980我国汛期异常天气及其成因的认识,总结预报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  相似文献   

15.
广东前汛期降水预报因子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水成因研究一直是气象工作者的研究课题。广东地处低纬,中低纬各种环流系统都可能对它产生影响,使降水成因更加复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从高、中、低纬环流特征入手,分析探讨前汛期降水的前期因子,并尝试作预报。1 资料和方法  本文所用的资料有:1961~1996年副热带高压4个特征指数(包括西脊点、北界位置、强度和面积)、印缅槽指数、亚洲经(纬)向环流指数、欧亚经(纬)向环流指数、太平洋极涡面积指数和亚洲极涡指数11个环流特征量月资料,广东34个测站月降水量。将广东分为西北部、东北部、中部、西…  相似文献   

16.
李晓娟  简茂球  方一川  罗文 《气象》2012,38(11):1339-1347
利用实测降水量资料研究了广东前汛期大到暴雨频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前汛期大到暴雨频数与同期雨量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基本可以表征前汛期的旱涝程度,通过REOF可将其分为4个区:粤东区、珠江三角洲区、粤西北区和雷州半岛区;前汛期大到暴雨频数的年际变化明显,主要有准2~3a、6~10a周期,1985年后各区周期均有缩短趋势,以4~5a短周期为主;珠江三角洲及以南地区前汛期大到暴雨频数有增多趋势,其中珠江三角洲中心区域增多显著,6月份变化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80—2011年西藏高原汛期5—9月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此期间高原大到暴雨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大到暴雨次数的空间分布、季节差异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到暴雨日数最多的地区是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区和怒江流域;大到暴雨日数年变化呈单峰分布,7月大到暴雨最多;近32 a来,大到暴雨日数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1998年前以2.6站次/(10 a)趋势增加,之后以12站次/(10 a)减少。通过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用合成分析法分析32 a来88个高原区域性大到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其环流形势主要可分为4种类型:副热带高压型、印度低压型、南北支槽型和高原低涡/切变型,分别占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36%、17%、21%和26%,其中副热带高压型又可以根据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分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型、伊朗高压东伸型和两高夹一低型。  相似文献   

18.
19.
长江三角洲汛期预报模式的研究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在短期自忆气候模式的基础上 ,着重考虑了区域性降水特点 ,组合均生函数时序模型 ,构造了区域降水预报模式。以降水预报为实例 ,计算表明 ,它能滚动制作月、季、年降水预报 ,尤其对汛期 (6~ 8月 )降水预报 ,具有相当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将广西后汛期降水进行 EOF分解后 ,利用前六个特征向量进行空间分型 ,并根据对应时间系数的符号及大小将降水场转化为数字化时间序列 ,再运用序相关相似方法进行因子的选取及降水场数字化时间序列的预测 ,1998- 2 0 0 1年的预报结果表明 ,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