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会泽超大型富锗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泽铅锌矿区位于拗陷背景内的长期隆起-张裂构造环境之中,有良好的导矿与输矿-容矿断裂网;有多层供矿矿源层,矿源丰富。华力西期幔源玄武岩浆喷发,除本身带来部分深源矿质,并对矿源层改造、萃取矿质,形成第一期火山热液贫矿化。因广泛存在与酸性岩有关的伴生元素组合和锗的富集,加之铅同位素模氏年龄、包体测温二组数据、上贫下富两类不同硫化矿石的存在等证据,推断深部存在燕山期与热液叠加矿化有关的酸性岩体。从而在构造简单、岩性单一,又无岩浆出露的扬子准地台区产出超大型会泽富锗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2.
滇东北伴(共)生锗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薛步高 《化工矿产地质》2004,26(4):210-219,227
长期以来,习惯上将伴(共)生锗矿的成因,归属于主金属矿的成因。代表性的会泽矿其主流派的成因认识是沉积一改造成因,而且是与岩浆岩无关的改造作用。通过对滇东北伴(共)生锗与酸性岩有关的地质特性、另一组与酸性岩有关的伴生元素的存在和深受二次矿化叠加富矿存在的事实的分析与研究,认为会泽矿深部存在尚未被揭露的与晚期主要叠加矿化有关的酸性岩体。提出早期的火山热液与晚期岩浆热液复式成矿的新观点。合理解释了在相关准地台构造单调,地表又无岩浆岩的会泽地区会产出一个超大型富锗-铅锌矿床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邓云  张兴恒  王华  付冬梅 《云南地质》2009,28(2):148-151
矿床产于上寒武统变质岩系中,形成与深部热液上升交代碳酸盐岩有关,明显受岩性、层位及构造控制。成因上与隐伏酸性岩体热液上升交代与有关,为矽卡岩型铁矿。  相似文献   

4.
红旗岭硫化铜镍矿床是一组矿床,产于吉林省中南部,典型矿床有红旗岭1号矿床。辉发河大断裂是穿壳岩石圈深断裂,是镁铁超镁铁质岩浆上升的通道。硫化铜镍矿床产于燕山期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中。对含矿岩体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形成含矿岩体的岩浆为钙碱性玄武岩岩浆,并后期混染了壳源物质。矿床主要形成于岩浆熔离作用,伴有接触交代及热液成矿的叠加,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深部熔离贯入型。  相似文献   

5.
蒋少涌  徐耀明  朱志勇  周巍  孔凡斌  孙岩 《岩石学报》2013,29(12):4051-4068
九瑞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最重要的铜金多金属矿集区,成矿作用可分为海西期喷流沉积期及燕山期岩浆热液期,其中燕山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对成矿至关重要。本文在详细的野外矿田构造-地层-岩浆岩调查与分析及室内成岩成矿机理研究基础上,对九瑞矿集区构造系统、岩浆系统和成矿系统进行了综合研究。梳理厘定出该区主要控岩成矿断裂构造为NEE(近EW)向脆韧性走向叠掩逆冲断裂带和SN(近SN)向张扭性横向破碎断裂带。两组断裂形成“井”字形的构造格架,制约着该区的岩浆岩分布并与成矿密切相关。区内岩浆岩种类繁多,与成矿有关的主要是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两类岩体侵位的时期都集中在燕山早中期(138~148Ma)。其产状一般为岩株、岩锥、岩枝和岩墙等。岩枝、岩墙多沿NEE向逆冲断层带,尤其是沿其特有的“Y”字形断裂分布。而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岩株、岩锥则都侵位于NEE向和SN向断裂的交汇处。本文特别强调前人关注不够的SN(近SN)向张裂带及其控岩成矿作用。在本区确定的4组SN向张扭性带中,其中第2组宋家湾-严家村一线同NEE断裂带的几处交汇处是值得进一步详查的预测区。九瑞矿集区矿床成因类型主要包括矽卡岩型、斑岩型(包括隐爆角砾岩型)、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和热液脉型等。在不同矿区,各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矿床可以叠加复合为不同的矿床式,如①武山式(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矽卡岩型矿化);②丰山洞式(矽卡岩型+隐爆角砾岩型矿化);③城门山式(斑岩型+矽卡岩型+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化);④洋鸡山式(隐爆角砾岩型+斑岩型矿化)。  相似文献   

6.
广东玉水矿田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水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具明显后生特点,受燕山期形成的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与燕山期的辉绿岩关系密切。通过稳定同位素研究,成矿物质和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与辉绿岩同源的岩浆热液。矿床成因类型为与燕山期辉绿岩有关的岩浆期后中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萤石矿床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国成  张永山  程海艳 《矿床地质》2015,34(6):1209-1222
萤石矿是浙江省的优势矿种之一,储量在中国名列前茅。根据矿床成因可分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和岩浆热液交代型3种类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东南火山岩分布区,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火山活动关系密切;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和岩浆热液交代型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西北燕山期花岗岩周围,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文章根据浙江省萤石矿床的成因类型、成矿作用、构造环境、成矿时代等特征,可将其归纳为2个成矿系列:与中生代火山-次火山热液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和与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其中,与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又可分为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及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交代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大萤石矿床成矿系列的找矿方向分别为浙东南晚白垩世火山断陷盆地边缘断裂、火山口环形和放射状断裂及浙西北高氟岩体。  相似文献   

8.
个旧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多样性与深部找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云南个旧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床总体表现为以燕山期多次岩浆热液叠加改造为成矿主线, 断裂构造提供导矿通道和储存空间, 岩浆热液作用于个旧组碳酸盐岩、玄武岩, 不同围岩条件以及元素化学性质不同所形成的组合分带造就了成矿多样性, 查明花岗岩体及岩性组合、褶皱与断裂构造、围岩岩性的三维空间分布是找矿预测的关键.高精度重磁结合多功能电法探测揭示岩性界面和赋矿空间, 利用断裂构造原生晕异常特征识别深部隐伏矿床是有效的找矿方法组合, 存在于已系统勘探地区外围的层间氧化矿或脉状矿、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矽卡岩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和岩体内部蚀变岩型锡铜多金属矿是个旧地区今后深部找矿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老柞山金矿田由几个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组成,矿体多为脉状,多赋存在古元古界兴东群大马河组夕卡岩层内,主要为夕卡岩型浸染状金矿石,次为角砾岩型浸染状。分早晚2期成矿:早期为元古宙混合岩化热液,基本特点为富As亏S,高温,形成混合岩化热液型金矿体;晚期为燕山期再生岩浆热液叠加在早期矿体之上,使早期矿体变富。NE向断裂控制金矿床,NW及NWW向断裂及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体。矿床成因为后期热液叠加的混合岩化交代夕卡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土岭—石湖金矿产于燕山期麻棚岩体东南接触带附近的断裂破碎带中,容矿岩系为太古宇阜平群片麻岩,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主要受构造-岩浆联合控制。通过矿化特征及成因分析认为,石湖矿段北部及土岭矿段的深部可能存在隐伏金矿化。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施甸县东山铅锌矿为一中型铅锌矿床.矿体赋存于二叠系沙子坡组,主要受近SN向的区域断裂F2和F18及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岩石(性)控矿也十分明显,成矿与构造、深部断裂、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有利,通过对矿床成因分析,展示了矿区较好的找矿前景和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2.
广南县老寨湾金矿位于滇、黔、桂“金三角”重要成矿区带上,金矿体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或层间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围岩均为下泥盆统坡松冲组第一段(D1ps1)硅化石英砂岩;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叠加改造型金矿床,断层构造、硅化等矿化蚀变及地球化学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王利东 《云南地质》2014,33(3):329-335
长安金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NE陡倾F6断层破碎带的东亚带砂泥质构造岩中,成矿期发生近EW向断裂的构造叠加,成矿之后又遭受到近EW向小断裂的破坏.F6断层破碎带西亚带具导矿作用,东亚带起到容矿的作用,成矿期叠加的EW向断裂(F7、F8、F9等)兼具导矿和容矿作用,侵入于F6断裂带中的细晶正长岩、煌斑岩、辉绿岩等岩浆活动所带来的成矿流体促使矿质富集,形成工业矿体,成矿期后近EW向断裂(F10-1、F10-2)和NNW、NE向小断裂(f)为破矿构造.据此把长安金矿断裂构造演化和成矿初步分为主控矿断裂成矿、叠加断裂成矿和后期断裂破矿三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云南中甸格咱铜多金属矿集区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结合近期地质勘查成果,表明区内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成矿具有多期性、复合叠加的特点,进而将矿集区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一是与印支期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铜铅锌矿床成矿系列、二是与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钨钼铜铅锌金银矿床成矿系列、三是与喜马拉雅期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金铜铅锌矿床成矿系列.特殊的地质构造环境显示了该区具有广泛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云南澜沧县勐佛铅矿矿体呈透镜状、脉状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断裂本身既是矿液通道,也是矿液后期充填、沉淀、改造和富集场所。矿体近矿围岩为燕山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燕山晚期的岩浆活动为铅银矿化提供了物质来源及成矿热源,该铅锌矿为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6.
孟贵华 《云南地质》2014,33(3):380-383
会泽铅锌矿近矿围岩主要为下石炭统摆佐组碳酸盐岩,矿区顺层的层间构造破碎带为最佳的容矿构造.矿床经历了早期热水沉积,主期热动力叠加成矿、以及后期表生氧化淋滤改造等多期,多阶段复杂的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7.
樊灏  陈国荣  马杰 《云南地质》2014,(4):532-537
库独木金矿属韧性剪切带浸染型金矿床,含矿岩层为泥盆系上统(D3)绢云板岩、硅质岩.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床主要受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18.
陈祥 《地球学报》1999,20(4):418-427
额仁陶盖银矿床是次火山热液作用产物。燕山晚期本区受太平洋板块边缘的影响,在已存断裂复活条件下,产生壳幔混合作用形成花岗质岩浆,该岩浆在地下浅处发生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形成花岗岩和石英斑岩,两者是同一岩浆不同成岩阶段的产物。石英斑岩是成岩阶段的最后产物。分异作用导致银在成岩期及期后成矿热液中富集。矿床地质地球化学证据表明石英斑岩是矿体的直接母岩。地表大气水在成岩成矿中起着重要作用:①有助于发生基底岩石的部分熔融;②有助于岩浆的结晶分异并导致银在石英斑岩( 浆) 中的富集;③有利于形成大量的矿液。  相似文献   

19.
郭建刚 《云南地质》2014,33(3):320-328
杨家寨金多金属矿位于西藏—三江造山系,兰坪—普洱双向弧后陆内盆地与绿春陆缘弧带结合部,矿体近矿围岩主要为下二叠统高井朝组安山质凝灰岩及安山岩,少部分为石英斑岩,矿体就位于与莫马洛断层(F4)成锐角度相交的次级构造、层间破碎带及层间剥离—滑脱构造带.成矿作用共分三个阶段:早二叠世晚期——矿源岩(层)形成阶段,燕山早期——矿床形成阶段;燕山晚期——矿床定位阶段.矿床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