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前言气候形成的三大因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海陆分布。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控制气候形成的基本能量。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具有世界性的大规模流场,既有高空的,也有地面的,流场的变化可引起天气气侯的变化。海陆分布是形成气候的地理因  相似文献   

2.
一、人为因素、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由于于人口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人为因素对气候的冲击力愈来愈大.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人类对气候影响程度与自然因子相当的地位,人为因素可称为气候变化的第四因素(前三者为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和大气环流).有人认为,如果人类生活生产方式不发生重大改变,那么后100年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冲击将是今天的50倍.仅就人类消耗的能源来讲,正以每年5.5%的速度增长.到本世纪末人类能源消耗将比1970年  相似文献   

3.
厄尔尼诺的成因分析和影响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53~1995年资料,通过形成气候的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三大因子,研究了厄尔尼诺的形成原因、出现规律和对辽宁旱涝灾害的影响。发现厄尔尼诺的出现与太阳辐射在太阳黑子11年周期中的平均变化波谷相一致,表明厄尔尼诺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减弱的周期性变化,通过大气、海洋耦合作用形成的。运用厄尔尼诺在太阳黑子活动11年周期中各位相的出现规律和影响就可以进行预测,并预测下一次厄尔尼诺将在2001年附近出现,辽宁2001或2002年将发生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4.
一简单地说气候变化是由于气候形成因子中某个因子或某些因子发生异常而引起的。而气候形成的因子却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辐射、大气环流与下垫面三方面的因子。这是传统的看法。最近美国科学院提出“气候系统”这一新的概念,他们认为这系统里有五种自然分量,即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与生物圈。无论是三大因子,或者气候系统,气候应该是太阳-地球、海洋-大气、陆地-大气以及人类活动-大气之间四种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最终产物。气候变化就是它们之间的异常所造成的。气候变化的时间、空间尺度变幅很大,当然这两者是相互对应的。最长的时间尺度可大至10~8—10~3年,短者10~0—10~1年。短于10~0年者应属于天气变化的范畴。众所周知,在地球形成以来的50亿年里,气候一直在变化着,并且发生多次剧烈的变化。可是更使人们关切气候变化的应该说自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十年里。有人作过粗略估计,在1950—1960年间共发表了七百余篇关于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5.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性质(如水、陆、地形、土壤、植被等)是形成和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它们相互联系,综合影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子是太阳辐射,但地形地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使某些要素改变了原来的分布规律,乌兰察布市的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分布,就是下垫面在其中起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辽宁短期气候变化的波动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近50 a的资料分析得知,气候形成三大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年际间的异常波动是引起短期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气候灾害年诊断预测的物理依据。运用波动理论不仅能诊断当年的气候灾害,还能开展3~5 a的气候趋势滚动预测。  相似文献   

7.
主编语     
<正>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的唯一孕育着生命的星球,这是因为在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具体则体现在构成地球气候系统的各个圈层。从地球生成到演化至今的漫长岁月里,气候系统经历了从初始形态发展到目前气候形态的许多次巨大变化进程。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太阳活动、宇宙射线乃至宇宙尘埃被认为是影响地球气候的基本因素。其中,作为地球气候系统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尤其备受关注。本刊继上期刊出了"地球运动对气候影响"的专栏后,本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本文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评述使用大气环流模式确定气候系统特征方面的一些气象问题。近年来人们一直在从如下两方面对气候进行研究,即:气候在各种意义上和各种时间尺度上的可预报性如何;人类的活动是否正在通过某种途径影响气候。几年以前,劳伦兹(Lorenz,1975)把这些问题区分为第一类可预报性问题和第二类可预报性问题,前者是把  相似文献   

9.
加强人影工作 减缓气候变化给人类造成的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气候系统是包括大气、海洋、陆地、冰雪以及生物圈在内的庞大系统。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为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气候波动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以及火山爆发等。人类活动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毁林等引起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以及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等。在气候系统中没有提到人类,但从19世纪末开始,人类活动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人类对气候无意识的影响是值得注意的新的因子,正因为这个新因子的出现,打破了原有各个因子之间的平…  相似文献   

10.
热带大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崇银 《大气科学》1984,8(1):106-116
热带大气控制着约地球面积的一半,热带大气的运动、热带地区的天气气候情况对人类有重要的影响;地球大气运动的基本能源是太阳辐射,而热带大气获得太阳能最多,加之热带大气有充足的水份,从运动能量的观点,热带大气又是能源之所在。因此,热带大气运动的研究是气象学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目前人们对热带大气运动规律的了解还相当不够,热带地区天气预报(包括数值预报)的准确率还很低;而热  相似文献   

11.
全球增暖的另一可能原因初探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阳是地球流体(大气和海洋等)运动的最终能量源,地球环境,尤其是气候的变化不能不与太阳活动有关.目前,普遍将全球增暖归结为温室气体含量增加所导致的温室效应的加剧,这无疑是有一定依据和有道理的.但从科学上来讲,人类活动所引起温室气体增加的影响,并非是唯一原因.基于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从太阳活动的观点所进行的初步分析表明,太阳活动也可能是引起近世纪全球增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太阳活动的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的直接影响和引发地磁场变化的间接影响两个方面,地球磁场的变化将可通过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而影响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气溶胶与气候   总被引:34,自引:8,他引:26  
气溶胶粒子对气候系统的辐射平衡有重要影响。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可分为两大方面,即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指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和地面射出长波辐射从而影响地-气辐射收支。模式计算表明,人类活动引起大气气溶胶增加倾向于使地球表面降温,工业化以来,气溶胶增加引起的地面变冷趋势可部分抵销温室气体增加引起的地表温度上升。气溶胶对气候的间接影响是指气溶胶浓度变化会影响云的形成,而云的变化反过来对气候有巨大影响,这方面至今还没有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13.
南亚夏季风对珠穆朗玛峰北坡地面风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周立波  邹捍  马舒坡  李鹏  吴瑞欢 《高原气象》2007,26(6):1173-1186
喜马拉雅山区毗邻南亚季风区,其陡峭的地形和复杂的地表状态在强烈太阳辐射条件下形成了特殊的局地环流系统.为了正确理解该环流系统与南亚天气气候过程的可能关联,本文利用HEST2006珠穆朗玛峰绒布河谷强化实验期间获得的2006年5~6月的地面观测资料和实时的大气环流资料,对该地区地面风场与南亚夏季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南亚夏季风间歇期,喜马拉雅山区以晴空天气为主,太阳辐射强烈,绒布河谷地区地面盛行沿河谷方向的偏南下行气流;南亚夏季风强盛期,喜马拉雅山区多为云雨天气,太阳辐射减弱,地面风场强度明显减弱.结果表明,喜马拉雅山地区山谷内部的地面环流系统几乎不受其高层大气环流的影响,而与太阳辐射通量及南亚夏季风指数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认为南亚夏季风对喜马拉雅山区地面环流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该地区的大气热力和辐射状况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新书架上     
《气候学》罗汉民等编,1980年10月气象出版社出版,247页。本书讲述了气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全书共分九章,从气候形成的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条件等)入手,介绍了必要的基本概念和我国气候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此外,对气候分类、气候变迁、气候调查、气候资料的统计整编以及应用气候等  相似文献   

15.
襄汾县地处黄河流域,受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的共同影响,天气多变,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地球生态环境的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对气候造成不良影响,而气候的变化又会影响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及人民的生活。因此,气候的变化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对襄汾27a(1974年至2000年)来气温变化趋势的分析,襄汾27a来气温变化有明显上升趋势,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16.
吉书琴 《气象》1982,8(10):29-31
一、前言 大气环流宏观特征对气候和天气条件特点的形成有决定性意义,从这一论点出发,用大气环流宏观特征,探求估算产量的方法是天气学产量预报方法。 在研究作物产量预报的方法中,关键问题是预报因子的选择,应该选择既有天气学意义又有生物学意义的因子。某一地区的产量形成主要决定于当地的天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东部盛夏旱涝天气气候除受太阳辐射,下垫面和日-地关系影响有关外,主要还与西风急流、南亚高压、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坟及东亚季风等大气环流影响有关,它们的强度、位置的变化和异常表现,都会引起天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因此,环流中以为我们掌握和预测天气气候的变化提供背景标料。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东部盛夏旱涝天气气候除受太阳辐射、下垫面和日———地关系影响有关外 ,主要还与西风急流、南亚高压、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东亚季风等大气环流影响有关 ,它们的强度、位置的变化和异常表现 ,都会引起天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因此 ,环流分析 ,可以为我们掌握和预测天气气候的变化提供背景标料  相似文献   

19.
人们早已认识到,地球大气下边界的起伏,是各种天气和气候分布不呈轴对称状态的重要原因(例如,Charney和Eliassen,1949;Bolin,1950)。对于大气环流模式来说,如果要描述实际大气的平均状态及实际大气对其平均状态的偏差,必须能够适当地描述地形起伏的影响。 已经有了一些关于评价地形对于确定大气环流模式气候的作用,以及在一些假定条  相似文献   

20.
广西沿海气候成因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环境和海洋对沿海气候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到沿海气候变化的特征及其成因,以利于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开发气候资源,加快广西的海洋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