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麂岛邻近海域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报道南麂岛邻近海域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规律,调查海域共获底栖生物199种,其中,多毛类占39%,软体动物占23%,种类组成上存在明显的季节演替现象。年平均生物量为45.04g/m2,秋季高于春季;平均密度为384个/m2,春季高于秋季,南麂岛西北面有一个高生物量区。本文还应用群落特征指数及多维调节(MDS)方法分析了底栖生物群落结构,探讨环境因子对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可分出代表该海域底栖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的沿岸区外,尚可再分出4个特殊的区域,各区有自己特有的优势种;各区的群落结构与水深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格的海洋模型FVCOM(An Unstructured Grid, 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 对獐子岛附近海域的潮汐、潮流进行了精细化数值模拟研究, 模拟的潮汐、潮流与实测值符合良好, 表明建立的该海域精细化潮汐潮流数值模型合理可靠。依据计算结果绘制了M2、S2、K1和O1分潮的同潮图和潮流椭圆图, 并对该海域潮汐潮流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獐子岛附近海域的潮汐主要以规则半日潮为主, 水平潮流多为旋转流, 旋转方向大部分为逆时针; 近岸海区和水道之间多为往复流, 在大鹿岛以南海域也存在一往复流的区域。在123.75°E以东存在一顺时针旋转的区域。由潮余流场的特点可看出, 獐子岛等各岛屿周围均形成气旋式的绕岛流, 流速一般位于8—12cm/s之间, 离岸线较远的外海区域余流较小, 只有1—2cm/s。本文所得结论, 有助于增加对整个獐子岛海域潮汐潮流特性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92年8月和1993年3月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对南麂岛及其邻近海域的环境调查结果,采用尼梅罗(Nemero)环境质量指数法和单因子指标评价法,参照有关标准,对南麂岛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进行了现状评价并做了预测。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及查阅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南麂岛的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南麂海域2003~2005年4个季节8个航次浮游植物样品的观察,对不同季节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调查样品中鉴定出浮游植物为3门34属128种。南麂海域的浮游植物密度从4月下旬到12月中、上旬(除赤潮消亡期外),基本保持在107个/m3以上。春季浮游植物以甲藻为主,夏季和冬季以硅藻为主;秋季大部分时间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有时以甲藻为主。能形成该区域赤潮的生物有14种,其中已引发赤潮的生物占6种(甲藻3种,硅藻3种)。春季赤潮为有色赤潮,有较大的危害性;其它季节的赤潮为无色赤潮,未出现危害现象。 相似文献
5.
南麂列岛附近海域的浮游植物和赤潮生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4月和10月在南麂列岛附近海域进行了两个航次的浮游植物采样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97种,隶属于36属。春季同样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为29.7×104个/m3,水样浮游植物平均丰度达52760×104个/m3。优势种有三鳍原角藻Prorocentrumtriestinium、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和威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wailesii。秋季浮游植物同样的平均丰度为32.5×104个/m3;水样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928×104个/m3。优势类群有角刺藻Chaetocerosspp、圆筛藻Coscinodiscusspp、角藻Ceratiumspp、海毛藻Thalassiothrixspp、根管藻Rhizosoleniaspp、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等。该海区春秋两季均存在多种赤潮生物。 相似文献
6.
环台湾岛海域全日分潮的特征和潮汐、潮流的综合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97版POC海洋模式,对环台湾岛海域的全日分潮和整个潮汐,潮流综合特征进行三维数值研究。研究海域全日分潮是由太平洋传入的,且来自台湾岛北部海区传入的潮波穿越海峡。由吕宋海峡传入的全日分潮对维持南海的潮运动起着重要作用。全日分潮最大流同时线分布表层有5个圆流点,其中4个本文首次得到。台湾海峡及其以北海区和台湾东部洋区为不规则半日潮区,台湾东南为全日分潮为主的混合潮区。台湾岛北部为气旋式余流涡旋区,环绕台浅滩为反气旋余流涡旋区,澎湖水道开始的转向流预示着海峡及其邻近海区的涨潮流或落潮流的来临。 相似文献
7.
8.
采用稀释涂板法研究了南麂岛海域沉积物中海洋放线菌的分离技术,分析了真空干燥处理、热处理、海水浓度、培养基种类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首次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液应用于海洋沉积物样品的预处理,探讨了不同浓度的CMC对海洋沉积物样品中放线菌分离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洋沉积物经干燥处理、50℃热处理20 min均能有效地减少细菌数量,利于海洋沉积物中放线菌的分离;60%的海水配制的培养基对海洋放线菌的分离效果优于纯海水所配培养基,并且培养基中添加海泥浸出液能有效地增加海洋放线菌的出菌率;以质量浓度为2 g/L的CMC为分散剂时,不仅能良好地分散沉积物样品中的放线菌孢子,而且能明显地增加海洋放线菌的检出量及稀有放线菌的数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对东海南麂岛海域的甲藻孢囊群落进行了为期一年(2014-2015)的定量分析研究。在南麂岛近岸8个采样点中,鉴定并定量了6个种群,34种形态的甲藻孢囊,其中包括14%的潜在产毒物种。自养型孢囊占总孢囊数量的74%。通过与邻近海域的研究结果比较,南麂海域总孢囊数量(2-33个孢囊/毫升沉积物)相对较低。Scrippsiella trochoidea和Protoperidinium avellana分别是丰度最高的自养和异养型孢囊。我们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评估了甲藻孢囊分布同非生物或生物变量之间的关系。在DCA排序图中,发现季节之间有明显的分化。尽管采样点之间的水动力条件有所不同,甲藻孢囊的空间分布差异并不显著。可溶性活性磷酸盐,氮磷比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藻华是通过CCA确定的与表层沉积物孢囊分布相关的三个重要因素(P<0.05),这表明该区域营养盐状况对甲藻孢囊分布影响较大。虽然本研究未能明确近年来南麂岛海域有害赤潮的源头,但对于进一步了解南麂岛的甲藻孢囊动态和潜在的毒素威胁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三门湾外海的潮汐和潮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09年5月-7月三门湾外海D8和D9两个站位布放的防渔网底拖锚系ADCP连续观测获取的流速资料和水位资料,采用调和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该海域的潮汐和潮流特征,结果显示:该海域潮汐类型为正规半日潮,近岸的D9站浅水分潮比离岸的D8站显著,潮汐呈现出回归潮特征。三门湾外海潮流半日分潮能量最大, 各层潮流呈现出旋转流性质;椭圆率随水深增加;M2、K1分潮流最大流速均在次表层最大;最大分潮流速发生时刻底层比中、上层提前约半小时;该海域潮流的半日分潮流以正压为主,全日分潮流则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斜压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FVCOM的泉州湾海域三维潮汐与潮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FVCOM海洋数值模式,采用非结构的三角形网格和有限体积法,建立了泉州湾海域高分辨率(26 m)的三维潮汐、潮流数值模型。模拟结果同2个验潮站和3个连续测流站的观测资料符合良好,较好地反映了泉州湾内潮汐、潮流运动的变化状况和分布特征,给出了M2、S2、K1、O1 4个主要分潮的同潮图、表层潮流椭圆分布,以及模拟区域内最大可能潮差、表层最大可能潮流流速和潮余流分布。分析表明,4个分潮的最大潮汐振幅和迟角差分别为219 cm和19°,85 cm和25°,26 cm和12°,26 cm和9°;石湖港以东海域的潮波为逆时针旋转的驻波,以西海域为前进波;最大可能潮差由湾口的8.0m向湾内增加至8.8 m。湾内潮流类型为规则半日潮流,落潮最大流速大于涨潮最大流速,北乌礁水道为强流区,表层最大可能潮流流速为2.4 m/s;湾口潮流运动以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流形式为主,湾内的潮流运动以往复流形式为主,长轴走向主要沿着水道方向,与等深线和海岸线平行;四个分潮流表层最大流速分别为1.4 m/s,0.58 m/s,0.12 m/s,0.10 m/s。余流流速大小与潮流强弱有密切的联系,表、中、底层最大余流流速分别为26 cm/s,20 cm/s,16 cm/s,三者在水平方向基本呈北进南出的分布形态。 相似文献
13.
北部湾潮汐潮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正交曲线坐标的ECOMSED三维水动力模式,对北部湾的潮汐潮流进行数值模拟。选用不同的海底摩擦系数、海底粗糙度系数以及水平湍流摩擦系数进行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海底摩擦系数取2×10-3~3×10-3,海底粗糙度系数取1×10-3~2×10-3m,而水平湍流摩擦系数取1×102~5×103m2/s时,模拟所得潮汐、潮流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并由此对北部湾的潮汐、潮流和潮余流等特征进行了分析。还给出了垂直湍流黏滞系数呈抛物型的分布特征。对该海域的水动力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该海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北部湾潮汐潮流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基于二阶湍流闭合模型计算涡动粘性系数的POM三维水动力模式,采用细网格,考虑6个岛屿、海底摩擦系数进行划片取值,模拟北部湾潮汐潮流.所得潮汐调和常数与81个实测站比较,绝对平均误差:K1分潮振幅为46cm,迟角为9°;O1分潮振幅为56cm,迟角为7°;M2分潮振幅为62cm,迟角为15°.由模拟结果分析出该海区潮汐、潮流、余水位和潮余流,以及水平速度垂直分布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Inearly 1 96 0’s,thetideandtidalcurrentintheBeibuGulfwereobservedandanalysedbyChinaincooperationwithVietnam1) .ThesystematicstudiesoftideandtidalcurrentintheBeibuGulfwerefirstcarriedoutbyFang (1 986 ) .Thehistoryofnumericalstudyoftideandtidalcurrent… 相似文献
16.
基于FVCOM海洋数值模式,采用非结构三角形网格较好地刻画了台湾海峡复杂的岸线边界及海底地形,建立了台湾海峡的三维潮汐潮流数值模型.模拟结果同长期观测资料符合良好,较好地反映出台湾海峡内潮汐、潮流运动的变化状况和分布特征,利用T_tide工具包进行水位潮流调和分析给出了M2、S2、K1、O1四个主要分潮的同潮图、表层潮流椭圆分布.分析表明,M2分潮由台湾岛南北两端传入台湾海峡,两支潮波在澎湖—台湾浅滩南缘相遇,呈NE—SW向倾斜,振幅最大值为2.45m,出现在福建省湄洲湾、兴化湾一带.K1分潮潮波由东北向西南传入,并向南海传播,传播方向上右侧振幅较左侧大0.05m.台湾海峡存在一条分潮潮流椭圆率为0的分隔线,该分隔线大致呈NE—SW走向,分隔线上半部分潮流椭圆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下半部分为顺时针方向.四个主要分潮潮流椭圆长轴基本呈NE—SW走向,但在台湾浅滩表层潮流椭圆长轴方向为NW—SE向,澎湖水道呈N—S向.台湾浅滩处四个分潮的潮流椭圆均较大,对应的潮流也强,可能受当地水深较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19.
乘潮水位是沿海航道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然而现有乘潮水位的计算方法只考虑了潮汐这一因素,往往忽视潮流因素。随着船舶大型化和航道建设条件复杂化,潮流也成为部分航道乘潮水位计算必须考虑的要素之一。在分析潮位、流速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基于乘潮水位计算的典型潮曲线法,提出了考虑"潮流窗口"后乘潮水位的计算方法,以舟山岛礁海域的鱼山10万吨级进港航道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本方法的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