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首航北极,1999年7月1日上午从上海浦东新区外高桥码头启航。至此,拉开了我国涉足北极进行科学考察政府行动的序幕。我国科学考察史上将留下辉煌一笔的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酝酿于80年代末,90...  相似文献   

2.
由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的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于2003年7月15日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大连出发,9月26日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回国。参加本次科学考察的中外科学家、后勤保障人员共108人,是近10年来国际上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的一次北极考察,获取了大量科学数据,不仅为了解北极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影响起到积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10,(7):5-5
<正>继1999年、2003年、2008年三次北极科学考察之后,执行我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北极考察队已经组成。应厦门市人民政府邀请,我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以下简称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6月25日从上海出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12,(10):7
9月27日,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完成考察任务后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历时93天,实现了我国北冰洋科学考察的多个"首次"。本航次航行18600余海里,"雪龙"号科学考察船首次穿越北极航道往返大西洋和太平  相似文献   

5.
9月24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在结束历时76天、总航行12000海里的北冰洋科考之行后,承载着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队110名中方队员顺利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国家海洋局与上海市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欢迎载誉归来的北极科考队员,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上海市政府建设与交通委员会秘书长王京春等领导出席了欢迎仪式。  相似文献   

6.
2019-08-10—09-27,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实施完成了中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该航次采用的考察船为"向阳红01"科学考察船,这是我国首次利用非破冰船抵达北极海域执行科考任务.本航次在中央航道区域、楚科奇海、白令海等我国传统北极考察海域,以及东白令海陆架和西北太平洋新拓展的海域,进行了包括重点海域断面调...  相似文献   

7.
7月2日,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市奥帆中心码头起航,奔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国家海洋局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为考察队举行了欢送仪式。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出席欢送仪式并致辞。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文华,青岛市政协主席王书坚,国家海洋局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青岛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科考队员家属代表、涉海企业代表和青岛市学生代表等共500余人参加了欢送仪式。欢送仪式由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连增主持。刘赐贵指出,我国的极地考察事业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1999年11月1.我国科学考察船“雪龙号”从上海启航,开始了她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的难忘航行.即我国对南极的第16次科学考察。“雪龙”号以其铸就的“大无畏”的坚韧之魂,历尽难险于2000年4月5日胜利返航上海。本文以独特视角和经历披露了此次航行中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特殊感受。作者为南极科学考察航次海洋气象预报组组长,高级工程师。  相似文献   

9.
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的以了解北极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环境的影响为主要科学目标的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于2003年7月15日从大连出发,途经日本海、鄂霍次克海,7月23日进入白令海,7月30日进入北冰洋。考察队于2003年9月12日返航离开北冰洋,26日到达上海,历时74天,安全航行14188海里,航时1010h。本次考察以“雪龙”船为支撑平台,辅以直升机、水面作业艇、冰上车辆延展考察空间,利用卫星跟踪浮标、海洋浮标、潜标、潜水器、卫星遥感等高技术手段以及常规观测设备,在白令海、楚科奇海以及加拿大海盆开展海洋、冰雪、大气、生物、地质等多学科立体综合观测,圆满完成了预定计划,获得了大批宝贵的现场数据和样品。来自中国、美国、芬兰、加拿大、日本、韩国、俄罗斯的109名科考人员参加了本次考察。  相似文献   

10.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3):F0003
2月28日,由10位大学生组成的我国首支大学生北极考察队从北京出发,前往挪威斯瓦尔巴德地区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11.
帕里(William Edward,Parry,1790~1855)。英国极地探险家。1819~1824年在探索西北航路时,发现并考察了加拿大北极群岛中的一系列岛屿和海峡。1827年,乘雪橇船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出发试图到达北极。6月23日,帕里一行抵达北纬82°45′的海区,在进军北极点上刷新了当时的“世界记录”。为纪念帕里在北极考察活动中的功绩,英国另一名北极探险家约翰·罗斯将加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家领衔南海首次大洋钻探成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次由中国科学家担任“首席科学家”,并有9位中国学者参加的中国海区第一次大洋钻探ODP第184航次已经顺利完成,揭开了中国地球科学研究的新篇章。全球最大的科学考察船——大洋钻探船“JOIDES·决心号”经过两个月的南海钻探,于1999年4月12日停泊...  相似文献   

13.
北极争夺战     
人们通常所说的“北极”,多数情况下是指“北极地区”,即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和其中的岛屿,中心点是北极点。北极圈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水域面积约1300万平方千米,周边国家有俄罗斯、挪威、丹麦、加拿大、美国、冰岛、瑞典和芬兰8国,其中6国环北冰洋。  相似文献   

14.
“雪龙”船全体同志以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为使命,以邓小平同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题词为指针,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极地科学研究中心”为目标,发扬“爱国、爱船、团结、奉献”的“雪龙精神”,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险象环生的工作条件下,团结奋斗,努力拼搏,先后执行了8次南极考察任务和2次北极考察任务,总航程14万海里,浮冰区航行2万海里,破坚冰200余海里,创下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史上单船一年走航南、北两极3个航次的先例;开辟了上海至北冰洋航线;2003年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纵深北极破冰达80°15'N,突破了我国破冰最高纬度纪…  相似文献   

15.
被称为“北欧地中海”的波罗的海自北到南环绕着瑞典、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德国与丹麦八国,其中东部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与立陶宛三国又因地缘相近、历史文化相似而被国际社会统称为“波罗的海国家”。从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到加入北约、欧盟及欧元区,爱沙尼亚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得到上升,成为了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竞争的前沿阵地。爱沙尼亚本不靠近北极,但与之毗邻的芬兰和俄罗斯均属北极国家,近年来芬兰和挪威热烈讨论的“北极铁路”将这个非北极国家拉进北极视野。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是继1999年和2003年国家海洋局组织的两次北极考察后,在国际极地年,中国对北极地区进行的又一次更加深入、全面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本文对2008年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收集的现场气象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和介绍了整个航次气象状况和预报情况。  相似文献   

17.
1.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创造了我国航海史上( )的记录;2.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是10年来国际上规模最大、科学最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北极活动历史,是一部充满神秘色彩和科学光环的小说,经历了英雄时代、无畏的考察时代、技术应用时代后,现在已步入了科学考察的时代。几百年来,世界各国探险家为了探险北极,使用了一切可能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有的乘探险船或坐狗橇去,骑自行车或徒步等前往,有的试图同浮冰一道漂流到达,也有的乘坐气球或飞艇去。然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到达北极点,已不只是一个梦,你只要花上约2万美元,就可以搭乘北极之旅的原子破冰船,直达北极点,并可登上船载直升飞机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北极海冰的消融,北极地区航运价值增加,北极理事会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组(PAME)2020年3月发布的《2013-2019年北极航运增长情况》报告显示,自2013年至2019年北极船舶数量增长了25%。船舶过境量的增加促进了北极地区的航运商业化。2019年6月,中远海运集团与俄罗斯诺瓦泰克股份公司、俄罗斯现代商船公共股份公司以及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签署协议成立北极海运有限责任公司,此举标志着中俄两国在北极航运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框架。  相似文献   

20.
阿尔发海岭位于北冰洋中 ,其地理座标为北纬85°30′,西经120°。它隆起在洋底之上1200m(深度2000m) ,实际上一直位于被冰层密封的海区。自从它被美国浮冰站发现之后的近40年间 ,从未对它进行过研究 ,因为无法通向这个海岭。正是因为这一点 ,阿尔发海岭被选择为德国科研破冰船“极地”号和俄罗斯核动力破冰船“北极”号共同进行的“北极—98”极地优先目标之一。1998年7月4日 ,破冰船开始进入预定的目的地。在某一瞬间似乎冰层在这一次也不让它们通过 ,但运用卫星冰情勘测资料 ,在7月14日破冰船终于到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