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琪 《吉林气象》2012,(1):23-26
2011年吉林省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总的特点是:气温稍高,积温稍多,降水稍少,但作物关键发育阶段水分需求都得到满足。4月气温较低,降水较少;5月气温稍低,降水偏多;6月气温稍高,降水少;7、8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9月气温稍低、降水偏少,8月末至9月西部地区出现秋吊;秋季多数县(市)初霜偏早,发生霜冻害。总的看,今年作物生长季气象条件比较正常,作物生长季内水、热条件匹配比较合理,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是粮食丰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琪 《吉林气象》2014,(1):30-33
2013年吉林省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总的特点是:气温略高,积温偏多,降水偏多,日照正常稍少。粮食主产区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种类比常年少、发生程度轻,农业病虫害影响也较轻,初霜期正常稍晚,主要粮食作物在霜冻前正常成熟。但局地农业气象灾害仍然存在,如春季遭遇低温春涝,造成作物播种期延迟,作物灌浆期出现明显低温时段,中南部、东部地区汛期出现局地暴雨洪涝等灾害。总体上看,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多弊少,且利远大于弊。积温多、农田墒情好、农业气象灾害程度轻,病虫害影响较小是今年吉林省粮豆总产量创历史新高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王琪 《吉林气象》2021,28(3):29-32
用翔实的数据给出了2020年吉林省作物生长季气象条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020年吉林省农业生长季气温稍高,积温偏多,无霜期长,降水、日照偏多,全省大部第一场透雨早,农业气象条件阶段性变化明显,春季播种至玉米拔节期水热条件匹配好,农作物关键期生长状况较好;7月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水热匹配较差,中西部部分地方出现农业干旱,影响旱田作物生长发育;8月下旬—9月上旬吉林省先后遭遇台风"巴威""美莎克"和"海神"三连击,导致农田发生渍涝、大风倒伏等灾害,对玉米后期灌浆、产量形成以及秋收进度都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8年春播至秋收期间吉林省天气气候特点是气温稍高、积温和降水量基本接近常年,降水量较近几年明显偏多,积温较近几年略少。主要产粮区作物生长季积温、降水量和日照基本能满足玉米等主要粮豆作物的需求,且要素搭配和季节分布比较适宜,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结实;农作物主要生长季异常气候现象较少,各地没有发生较大范围比较严重的旱、涝、冷害、大风和冰雹等农业气象灾害,初霜期正常稍晚,主要粮食作物在霜冻前正常成熟。但中、轻度的局地农业气象灾害仍然存在,如播种出苗期低温阴雨、中部地区汛期出现局地内涝、西部部分县(市)发生伏旱。总体上看,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多弊少,且利远大于弊。比较适宜的农业气象条件是全省粮豆总产量创历史新高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2005年我省农业气象条件总体状况是:气温略高,积温接近常年,无霜期较长;降水偏多,汛期较长,日照不足。农业生产季节内,前期低温多雨寡照,没有发生大范围春旱,但部分地区低温多雨影响播种;中期雨水充沛,气温略高,作物生长旺盛,但局地性涝灾比较频繁;后期高温少雨,日照充足,初霜期偏晚,有利于作物灌浆成熟,但西部发生秋旱。总体上看,今年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加之农业政策有利,生产投入增加.农业为丰收年景。  相似文献   

6.
王琪 《吉林气象》2010,(3):19-24
2009年我省作物生长季降水少,平均气温正常稍高、积温正常稍多,日照正常,属于平温少雨年。气象要素时间和地域变化异常,极端气象事件群发。5月高温少雨,六月低温多雨,7月低温少雨,8、9月气温稍高、降水少,初霜偏早。气象条件对农业的影响弊多利少,弊远大于利,发生了多种农业气象灾害。5月中旬各地发生短期春旱,6至7月间各地发生多年少见的低温冷害,8月中西部等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伏旱,9月多数地区发生了早霜冻和秋吊。在整个农业生产季节内,除了大田播种出苗和幼苗生长期间土壤水热条件较好外,再无有利条件,中、西部主要产粮区伏旱和东部地区低温和早霜灾害都是多年罕见的,导致粮食作物大幅度减产。  相似文献   

7.
2007年吉林省农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的总体状况是:气温略高,积温偏多,主要产粮区初霜期偏晚,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农业生产季节内异常和极端气候事件比较多,农业气象条件时空变化非常明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而言,主要不利的气象条件是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春旱、伏旱和秋旱。6月份出现全省性的异常高温少雨阶段,发生了严重的初夏作物苗期干旱,作物营养生长受到严重的影响;7月中旬至8月上旬西部出现区域性高温少雨阶段,发生了十分严重的伏旱,对作物生殖生长和产量形成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农业经济损失十分严重;9月西部地区又高温少雨,发生秋吊。有利条件主要是热量条件好,初霜偏晚,病虫害和风、雹、涝灾偏轻。由于今年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弊多利少,总体上看是弊大于利,因此尽管高产作物面积有所增加,但今年吉林省粮食产量仍然较去年明显减产。  相似文献   

8.
王琪 《吉林气象》2015,(2):25-29
2014年吉林省农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的总体状况是:气温略高,积温偏多,各地初霜期较常年明显偏晚,无霜期较长;降水偏少,日照充足。春播以后水、热条件比较适宜,作物出苗和生长发育状况一直好于历年。虽然农作物灌浆初期出现阶段性伏期干旱,但旱情及时解除,农作物灌浆得到恢复,对产量影响不大。总体上看,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多弊少,2014年吉林省粮豆总产量为丰收年景。  相似文献   

9.
大同市2003年度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丽珍  高志刚  韩虹 《山西气象》2004,(2):19-20,23
2003年,是大同市自1990年以来第3个多雨年,与近几年的干暖气候相比,2003年有所不同。年内主要气候特点是:气温正常,降水量略偏多,日照时数偏少。春、秋、冬三季降水偏多,夏季降水偏少,6月气温偏低、7月和8日出现了阶段性干旱,局地有洪雹灾害发生。但总体来看,2003年的农业气候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我省农业气象条件总体状况是:气温略高,积温偏多,主要产粮区初霜期偏晚,降水偏少,日照比较充足。农业生产季节内气象条件波动比较大,4月和6月低温多雨,5月和9月高温少雨,7月平温少雨,8月气温高,降水接近常年。中部主要产粮区作物生长季节水热条件基本满足玉米等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需求,有利于增产增收,但春季低温多雨影响各地水稻育苗,西部地区发生春旱和夏旱,东部地区水稻孕稳期发生障碍型低温冷害,各地初夏季节冰雹天气多子常年。总体上看,今年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加之农业政策和粮食价格有利,农业为丰收年景。  相似文献   

11.
今年我省主要在作物生长季(5—9月)气温高、雨水多,日照较少。前期温度波动大,产粮区降水少,春旱较重;中期高温多雨,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但部分市县发生洪涝灾害;后期气温偏高、水份正常、日照足.利于灌装成熟。气象条件对农业的影响利大于弊,属平丰年景。加上播种面积扩大、高产作物面积增加、粮豆总产高于上年,为历史第二位丰收年。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2020年粮油作物生长季内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贵州84个观测站气温、降水、日照3个气象要素的变化特点,结合作物生物学特性对气象的要求,与历史同期气象条件进行对比,结论为:①夏收粮油农业气象条件利弊相当,属于正常气候年景:生长季内热量条件充足,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30%~40%,总体上光温水匹配良好。春旱影响轻,有利于夏收粮油作物稳健生长和产量形成;但冰雹灾害偏重及倒春寒天气的发生造成局地小麦、油菜等作物产量和品质受损。②秋收粮油作物农业气象条件弊大于利,属于中等略差气候年景:生长季内热量充足,日照时数大部接近常年同期,但雨水偏多且时空分布不匀,省之中部大部、西北部等地玉米、高粱移栽进度因旱受阻,入汛后13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诱发洪涝灾害,且发生了自1961年以来最强的秋绵雨天气,严重影响水稻颗粒归仓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罗立 《贵州气象》2001,25(3):28-29
20 0 0年黎平县自然灾害属中等稍偏重 ,其中旱灾、水灾造成的灾害较重 ,且受灾面积广 ,粮食单产属中等偏差年。1 气候概况2 0 0 0年气候总的特点是 :春季降水偏多 ,气温偏高 ,夏季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大季作物受灾较重 ,秋季气温正常、冬季气温偏低 ,与历年平均值对照如表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吉林省农业气象条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吉林省农业生产季节内气象条件的主要特征是 :气温高 ,积温多 ,雨水少 ,气候干燥 ;春季农业气象条件正常 ,夏、秋季持续干旱少雨 ;降水时间分布与作物需水相悖。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是作物生长发育中期大范围严重干旱和秋吊 ,中、西部严重干旱 ,半山区一般干旱 ,山区条件较好。主要产粮区严重干旱 ,导致粮食产量较上年减3成以上 ,加之播种面积及其作物结构的变化 ,今年粮食产量较上年减4成。  相似文献   

15.
陆均天 《气象》1993,19(12):58-59
9月,北方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北京、河南等地旱情明显,秋作物后期生长及冬小麦播种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南方大部降水正常或偏多,鄂西北等局地发生洪涝。淮河以北至东北大部气温偏高,有利秋作物后期生长、成熟。南方及西北大部气温正常或偏低,部分地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1999年夏季总天气的特点是气温高降水少 ,但冷暖、干湿交替十分显著。季内有夏日的酷热 ,也有秋天般的凉爽 ;既有伏旱又有局地和区域性洪涝发生 ;对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均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吉林省农业气象条件地域差别较大。中部地区、半山区及东南部山区水、热条件好,作物长势好、产量高;而西部白城地区严重洪涝、东部延边州严重低温寡照,均造成严重减产。就全省而言,农作物生长季气温较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粮食总产将创造235亿kg以上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8.
1995年我区小麦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刘布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气象中心)今年我区春小麦生长前期,气温偏低,降水略偏少,生育期延迟;后期气温适宜,大部地区雨量较充足,小麦生育进程加快,整个生育期气象条件利稍大于弊。到目前为止,大部地区已获丰收。现就...  相似文献   

19.
1995年大田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分析陈素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气象中心)1995年全区总的农业气象特点是春季和夏初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旱情较重,播期推迟;盛夏和初秋中西部地区降水偏多,作物长势喜人,东四盟部分地区温度偏低并伴有伏旱,作物长势地区间差...  相似文献   

20.
本年我省农作物生长季热量条件区域差异大,中、西部主要产粮区积温正常或稍高,东部延边地区积温比常年少100多度·日,低温冷害严重。降水量时空分布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利,西部易旱区雨水较多,其它地区雨水偏少,但仍满足作物要求。各地日照时数偏少,对作物光合作用有一定影响。部分地县发生了冷害、旱、涝、大风和冰雹灾害,但主要产粮区受灾面积小,程度较轻。总的看,农业气象条件利略多于弊,粮豆总产高于去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