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洲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因子出发构建了绿洲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并以民勤绿洲为例,对该模型的实用性及可信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吐鲁番盆地绿洲环境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吐鲁番盆地自然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础上,依据绿洲环境的独特性,用GIS方法对吐鲁番绿洲地区进行了环境区划,并从这一典型研究中,对绿洲环境区划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干旱区绿洲发展与环境协调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1,他引:14  
傅小锋 《中国沙漠》2000,20(2):197-206
在分析绿洲形成演变规律和制约绿洲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因素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将绿洲与荒漠生态及水源区生态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形成大系统观,才能确保绿洲的持续生存与发展。在形成绿洲在系统观的基础上建立一咱与绿洲所处的干旱区环境特征相适应、以不断提高资源组合利用效益、促进绿洲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促使生态良性化发展为目标的高效、和谐的绿洲生态经济体系是干旱区绿洲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4.
绿洲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持续发展仿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建华  罗格平 《中国沙漠》1996,16(3):234-240
本文从限制绿洲型城市发展的水、土因素出发,分析了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绿洲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持续发展的动态仿真模型,并以新疆自治区奎屯市为例,对该模型作了模拟调试及多方案的仿真实验,有关结果对绿洲型城市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疆绿洲经济规模与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在简单介绍新疆经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思想出发,分析了新疆绿洲经济发展与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给出了绿洲可持续发展的简单概念模型。重点从绿洲经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了工农业发展对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对绿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绿洲经济论》由新疆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甲金研究员等主编,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为该书作序.《绿洲经济论》是中国社会科学‘六五”重点基金项目——《论绿洲经济二千旱区的生态经济》的最终研究成果.是一部以新疆为重点干旱区生态经济学专著.绿洲经济是在干旱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特殊经济类型.研究绿洲经济问题的核心在于揭示绿洲生态与经济系统内部以及系统间的作用机理和客观联系.进而探索生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途径与对策.《绿洲经济论》紧紧围绕这一核心问民运用辩证唯物论、系统论和耗…  相似文献   

7.
宁夏平原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的问题与调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平原是我国绿洲主要分布地区之一。由于受传统开发模式的限制,其生态经济系统已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压力过大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调控。为此,本文提出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调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绿洲”概念小议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本文探讨了绿洲的概念,认为绿洲的内涵应扬4方面:(1)绿洲位于荒漠区;(2)水是绿洲存在的基础;(3)茂盛的植被是洲的主体景观;(4)地貌部及人类活动对绿洲发展与演变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绿洲土地利用评价──以张掖绿洲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洲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随着绿洲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持续扩大,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却相对狭小,再加上掠夺式经营和不合理开发,导致了绿洲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以张掖绿洲为例,分析评价土地承载力、草场载畜量和城镇土地利用等,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绿洲的能源供给问题是关系到绿洲生存与发展的结点,有其特殊性。本文以新疆为例,以其能源资源的赋存特点和开发特征为基础,试图寻找到一条符合绿洲生态要求,且有利于发挥其真正有效的比较优势,以促进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能源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绿洲的分布和类型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本文在对绿洲定义提出修正意见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绿洲的分布范围、宏观分布规律及其分布概况;根据绿洲的主导经济和主要景观的差异,将我国绿洲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和多种复合类型。  相似文献   

12.
高华君 《地理研究》1987,6(2):95-96
本文在对绿洲定义提出修正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绿洲的特征、演化和类型。1.绿洲主要地理特征包括其形成、植被、大小和分布。绿洲的形成取决于水源,据此可分成河水绿洲、泉水绿洲、湖水绿洲和输水绿洲,植被是天然、农牧绿洲的显著景观表征,植被对工矿绿洲而言只具有象征性意义。根据面积和空间关系将绿洲分为复式绿洲包括绿洲带和组合绿洲,与单一绿洲包括大型,中型和小型绿洲。绿洲的分布受线状和点状水系支配而有带状分布和散点状分布。2.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引起了绿洲的扩展与萎缩,即绿洲化与沙漠化,绿洲的演化历程可分为 四个阶段。3 长期演化使不同的绿洲产生了经济和景观上的显著差异,据此将绿洲分成四种经济类型:天然绿洲、牧场绿洲、农田绿洲和工矿绿洲。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荒漠区人工绿洲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变和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8,自引:14,他引:28  
绿洲是干旱区特有的生态系统,尤其是通过灌溉发展起来的人工绿洲,成为干旱区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基地,它是由山地、绿洲和荒漠构成的干旱区三大生态系统的核心,发展绿洲是遏制土地沙漠化的重要措施。我国西北干旱区的绿洲形成,经历了三个时期:受到人类轻微干扰的自然水系时期,很多古代绿洲多分布在河流下游;受到人类较强干扰的半人工水系时期,在山前地带形成旧绿洲,下游古代绿洲衰亡;受到人类强烈干扰的人工水系时期,新扩大的绿洲多在旧绿洲边缘和外围。由于绿洲发展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分配和消耗方式,使得人工绿洲与沙漠同时扩大,而处于两者之间的自然水域、林地、草地面积和野生动物数量减少,形成沙漠危逼绿洲的态势。所带来的有利影响是水资源利用效益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得到发挥,人工绿洲小气候条件改善,人口承载能力增加;不利方面是水土、水盐平衡失调,生物多样性减少,沙漠与绿洲间过渡带缩小。为了适应西北地区人口和经济增长,预测未来绿洲发展,将以提高现有绿洲生产潜力为主,重点是加强中低产田改造;通过节水及水资源合理调配,适度扩大新绿洲。以保护自然生态来维护人工绿洲生态的稳定性,以发展人工绿洲生态来减轻自然生态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绿洲土地利用评价—以张掖绿洲为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洲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随着绿洲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持续扩大,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却相对狭小,再加上掠夺式经营和不合理开发,导致了绿洲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以张掖绿洲为例,分析评价土地承载力、草场截畜量和城镇土地利用等,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乌兰布和沙漠人工绿洲沙害综合控制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智  李红丽 《中国沙漠》2011,31(2):339-345
将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分为绿洲生态经济核心区、绿洲-荒漠生态缓冲区和自然荒漠生态恢复区3个功能区,基于各功能区的地貌、植被、土壤及沙害特征与沙源,立足因地制宜规划、因害设防整治的设计思想,提出“流沙固阻带、封沙育草带、防风阻沙带、绿洲防护林网”四带一体的综合防治体系防御流沙入侵,采用工程、农艺等应急措施体系控制绿洲内土壤风蚀和零星流沙的危害,为人工绿洲沙害的综合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约束性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5个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及协调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绿洲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水平均很低,尚不存在良好协调发展区域;绿洲协调发展能力呈现为嘉峪关>金昌>张掖>酒泉>武威的顺序,嘉峪关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生态滞后型区域;金昌、张掖、酒泉、武威同属于濒临失调衰退阶段,其中金昌、酒泉属于生态经济同步型区域,张掖、武威属于经济滞后型区域,据此提出各绿洲的发展方向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试论绿洲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恭 《干旱区地理》1996,19(4):56-59
区域经济学把经济现象(各种经济生产活动的区位配置现象)的载体-地理空间作为研究基础。绿洲区域就是绿洲地理空间与其经济系统时空演化的载体。本文以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研究绿洲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加强中国绿洲的研究与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加强绿洲的研究和建设是我国西北干旱区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绿洲的地位与作用十分显著,加强开发整治是个紧迫任务。应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方法重点研究绿洲形成、为规律、绿洲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及其优化调控。同时应重视和加强绿洲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新疆库尔勒及其毗邻地区绿洲的形成演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库尔勒及其毗邻地区绿洲为新疆典型绿洲之一。楼兰毁灭、罗布泊及台特马湖干涸、“绿色走廊”缩短变窄、库尔勒发展为新疆第二大城市等展现了该绿洲兴衰演变过程。通过论述库尔勒及其毗地区绿洲形成与特征,分析了绿洲演变阶段、原因和过程,预测绿洲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20.
天山北麓经济发展与绿洲扩张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借助地学信息图谱技术,以不同时相、不同尺度的图像数据源为基础,编制出1949年以来天山北麓绿洲分布图4幅,绿洲演化规律为:1949-1967年为绿洲迅速扩张阶段,耕地面积急剧增加,1967-2000年绿洲扩张速度减缓,耕地面积总量基本保持平衡,城市化进程加快,分析了天山北绿洲经济带发展现状,论述了北麓经济带,城市群和主导产业分布格局,讨论了绿洲扩张过程中水资源利用变化以及生态环境问题,这些对研究50年来北麓绿洲经济带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未来北麓绿洲经济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