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传播学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的生产方式都要求社会传播为之服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带来社会传播机制的变革。传播媒介发展史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气象灾害信息传播对社会发展和保障人类的安全幸福,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作用重大。为使气象灾害信息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减灾决策和有关部门安排指挥生产以及各种公众活动,首当其冲是有效传播这些信息。计算机数据通信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因而学习掌握和应用数据通信技术既必要又十分迫切。本文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S0)的开放式系统互连模型(OSI)通信体系结构为基本出发点,论述计算机通信中的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网际互连技术。用层次分析的观点来认识网桥、路由器、中断器和网关的作用和互连机制。在公用数据通信网方面,结合OSI模型,对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CHINAPAC)、中国数字数据网(CHI-NADDN)、帧中继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和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连网(CHINANET)的基本性质、特点、功能和业务开通状况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和分析。这将对广大业务科研人员学习掌握现代通信技术,高效传播气象灾害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有所研益。  相似文献   

2.
蒋显红  张鹏 《山东气象》2004,24(1):28-29
介绍了滨州市气象局依托公用网络和专用电路,建立数据通信网络和专用线路,提高气象信息传输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即92101程),主要建立两大网:一是全国地(市)级以上台站计算机局域网,二是VSAT卫星基干网。计算机局域网负责各种数据、图文资料的收集、处理、分析、加工和本地转发;VSAT卫星基干网负责各种信息资料的广域传输。VSAT卫星基干网相当于一个多端口的空中桥路器,把331个地(市)级以上计算机局域网直接互联。VSAT卫星基干网和地面计算机网互为补充,构成卫星广域网。当卫星设备或转发器发生故障时,系统的主要业务转到ClllNAPAC(公用分组交换网)和公共电话网上,保证业务正常运转。9210工程省级计…  相似文献   

4.
我省气象部门地面业务网络采用的分组数据交换网是公共数据交换网络上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包传送网络,实际是一个数据路由系统,相当于许多用户连到集线器,用户利用调制解调器(Medem)连到网络上(称为一个节点)。通过几条虚拟连接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及处理。分组数据交换网不仅可克服过去用电话网传输气象资料拥挤的缺点,而且大大提高气象资料传输的时效和质量。INT与其它主要操作系统的连网方法由于分组网节点机采用NT操作系统,现就NT与其它操作系统的连接方法,作简单介绍(图1)。1.1NT与Novell的连接在Novell文件主服务器…  相似文献   

5.
虚拟专用网是一种在Internet、电话网等公用网络中虚拟建立专用数据通信网络的技术。结合应城市气象局日常气象通信工作实际,从PC客户端接入功能的实现、路由器客户端接入功能的实现、虚拟专用拨号连接的实现等三个方面,对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县级气象远程通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气象通信系统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 《气象》2010,36(7):56-61
气象通信系统是支撑气象业务和大气科学研究的数据收集和传输平台。在经历了从手工到自动,从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到网络通信和数据广播的发展后,我国气象通信系统已成为由国际气象通信系统、国内气象通信系统组成,覆盖各级气象部门及部门外相关业务和科研用户,具备全球及国内各类观测资料和预报预测产品收集、分发、交换控制及传输监视能力的数据传输平台。作者回顾了气象通信发展历程,分析了气象通信系统的技术和业务现状,对气象通信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气象部门使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之我见何广林(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1995年4月,我省九地市气象局与省气象台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简称分组交换网)开通,地市气象局可以直接登录省台NOVELL网调用资料和预报产品,也可以把自己的观测资料送到省台...  相似文献   

8.
第四章VSAT及其组网我国正在建设的气象卫星综合业务应用系统(9210工程),将采用VSAT卫星通信系统在北京设立卫星VSAT主站(又称枢纽站、控制中心、HUB),在区域中心和省设置卫星VSAT次站(有监测功能地面小站),在地市和部分天气雷达站设置VSAT小站,组成具有数据广播、数据交换和一定话音能力的气象专用卫星通信网。l什么是VSAT?VSAT(VerySmallApertureTerminal)是指甚小口径天线的智能卫星地球站。VSAT卫星通信网通常由大量此类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与一个大型枢纽站协同工作,支持广域的双向综合电信和信息业务。V…  相似文献   

9.
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9210工程)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善君 《山东气象》1997,17(2):48-50
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代号为9210工程)是气象部门90年代建设的新一代气象信息业务系统,该工程采用的甚小口径天线(VSAT)卫星通信技术具有通信覆盖面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可以进行点对点数据传输,多址通信及广播,具有信息容量大,传输质量高,可靠性好和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1概述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简称分组交换网)具有覆盖面广、网络环境好的特点,现已覆盖到全国所有的地区及县城,还可与世界上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网互连。它采用先进的进口设备,性能稳定,处理能力强,扩充灵活,维护方便。它以高速度、高质量、低误码率。低延迟等可靠的网络性能指标,确保用户通信质量。它的分组多重通信功能,使一条物理线路上可同时与多个计算机进行通信。基于上述主要的技术性能,结合气象业务的基本特点和计算机通信的发展方向,我们选择了该网作为沈阳市县级终端系统的通信平台,并于1995年11月完成了所…  相似文献   

11.
分组交换数据通信业务简介景东侠,阴秀菊(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分组交换是目前数据通信中最先进、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它适合于计算机对计算机、计算机对终端、终端对终端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远距离的计算机资源共享,同时。还可以分组交换网为基础开发各种...  相似文献   

12.
王瑾 《贵州气象》1997,21(5):23-25
贵州省气象局办公业务自动化的基本目标是依托于气象现代化业务网络,实现各地、州、市气象局以及本局内部办公公文的实时传输;实现网络资源(如硬盘、光驱)及一些昂贵资源(如打印机、扫描仪)的共享;实现业务资料(雨量、温度预报等)与决策部门之间的网上传输;实现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实现办公资料的集中式管理和查询。1本局气象业务网络基本状况在建成刃、公自动化之前,气象台已存在基干NetwareVovelf网络操作系统的业务运行网,并由V.32Modem通过X.25公用分组网络交换网与各地、州、市局有业务联系,整个局域网为一个共享…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简称分组交换网)具有覆盖面广、网络环境好的特点.现已覆盖到全国所有的地区及县城.还可与世界上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网互连。它采用先进的进口设备,性能稳定.处理能力强,扩充灵活.维护方便。它以高速度、高质量、低误码率、低延迟等可靠的网络性能指标.确保用户通信质量。它的分组多重通信功能,使一条物理线路上可同时与多个计算机进行通信。基于上述主要的技术性能,结合气象业务的基本特点和计算机通信的发展方向,我们选择了该网作为沈阳市县级终端系统的通信平台.并于1995年11月完成了所属各县站的安装调试,投入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14.
1数据库应用系统简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目标,是在国家级信息控制中心(NICC)、区域级信息控制中心(RICC)、省级信息控制中心(PICC)和地市级信息管理系统(CIMS),建立四级分布式实时气象资料数据库系统。该数据库系统利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和SYBASE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全国卫星数据通信网(TCP/IP协议)和地面CHINAPAC网(X.25协议)的环境下,对全球实时气象资料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并采用统一的数据模型和用户界面分级建库。依业务需要资料进行定时交换,必要进可采用请求/应答方式或远程调用方式获得所需的…  相似文献   

15.
调制解调器(MODEM)在气象信息远程数据通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气象信息量的日益增大、数据复接传输和气象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在现今的模拟话路线上进行的高速数据通信迫切需要传送速率更高、通信质量更好的M0DEM,而V34MODEM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V34MODEM除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达28.skbps非压缩数据吞吐车公,还特别适用于低质量话路线上的数据传输。下面介绍其主要优异性能及典型应用。IV.34MODEM的主要优异性能l。l探测活路V.34MODEM的最重要性能便是可自动探测及分析话路潜在的最佳性能,以便选…  相似文献   

16.
1前言目前,我省气象信息宽带网系统升级已经结束,省到市(州)线路由原来的2M FR帧中继数据通信电路扩充到现在的4M同步数据通信电路(SDH);地、县之间由原来的64K DDN数据通信线路扩充到现在的2M同步数据通信线路(SDH)。同时还建设了全网的VOIP语音网络和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实现数据、语音、视频的"三网合一"。  相似文献   

17.
气象卫星综合业务系统(9210工程)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系统概述中国气象局正在建设的气象卫星综合利用业务系统(921O工程)是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通信卫星把遍布全国地(市)级以上气象部门的计算机系统联接成一个大型网络互联系统。该系统具有覆盖面广,不受地理限制,可进行广播,通信容量大,质量高,可靠性好和成本低等特点,该系统可分为两个部分:卫星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络。该系统建设的目的是建成卫星数据网,实现全国地(市)级以上气象信息的高速广搐和交换,同时以邮电部门分组数据交换网(CHINAPAC)作为降级备份;建成卫星话音网,实现全国地(市)以…  相似文献   

18.
小型卫星地球站(VSAT)是一种具有甚小口径天线的、智能的卫星通信地球站。VSAT网络是指由大量的小型卫星地球站和一个较大的中枢地球站协调组成的网络,并支持大范围的双向综合电信和信息传输业务。中国气象局目前正在实施的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9210工程)的气象通信网采用的就是美国休斯公司提供的VSAT产品,即卫星综合业务网络系统(ISBN)和电话地球站系统(TES)。该网络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专用VSAT网络,它由一个主站(国家气象中心)、30个次站(区域气象中心)和300多个小站(地市气象台及部分气象雷达站)组成。每个端站包括一套数据地球站(PES)和一套电话地球站(TES)设备,或者一套TES和PES室内单元共用的一套室外射频单元及一副天线的混合站(HES)。  相似文献   

19.
VPN技术在气象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VPN技术 1.1VPN概念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是指以公用开放的网络(如internet)作为基本传输媒体,当需要传输机密数据时,通过端点上的VPN设备在公共网上建立一条虚拟专用网络通道,通过加密和验证网络流量来保护数据在公共网络上传输不被窃取和篡改,从而向最终用户提供类似于私有网络(privatenetwork)性能的网络服务技术。  相似文献   

20.
省级气象计量管理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嫣 《山东气象》2007,27(3):44-46
根据气象计量管理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软件工程的观点、方法,分析了气象计量管理服务系统的需求,基于C/S(Client/Server)以及B/S(Browser/Server)模式,采用ASENET等技术,开发了省级气象计量管理服务系统。该系统不仅在气象系统内部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网络化管理,而且通过Web与外界的信息交换,为社会各类用户迅速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具有完善的服务功能、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省级气象计量服务管理系统的建立,为气象计量检测部门提供了一个智能化的业务平台,使得仪器检测、查询等实现了由手工操作到自动化处理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较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