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编制子午初始星表的满星平差方法。即先把所有星的中天观测记录时刻作岁差、章动、光行差和自行的修正后,采用不同观测夜之间的共同星观测值作连接过渡,消除钟差变化的影响;都归算到年首附近某一夜晚相对于年首平位置的观测,再取多次观测的平均、直接解算出对年首平位置的改正值。这种方法不需要采用传统的连锁观测,也不需要在白天进行观测,并打破了定组观测的惯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云南天文台Ⅱ型光电等高仪1976年12月-1978年12月观测得到的182颗二次过等高圈的恒星位置改正,并计算了FK_4星表的系统误差Δα_δ和Δ_δ_δ。  相似文献   

3.
4.
用1976—1978年期间,GDⅡ No.2观测的355颗基本星和367颗待测星的残差值进行了归算和分析,探讨了2K和星等、光谱型的关系,得到196颗二次过等高圈的恒星的星位改正(GDⅡ No.2-FK_4)△α和△δ,其中△δ因受盲区限制只得137个值.其平均精度分别为±2.6ms和±o'.'046.此外,在一定条件下,还求得一次过等高圈的恒星的星位改正△α和△δ各130和11个值.最后给出了FK_4星表的△α_δ、△δ_δ、△α_α和△δ_α型系统改正.结果表明Ⅱ型光电等高仪是适合于作星位改正工作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初始等高星表之间共同星太少,我们利用化到平均组的残差平均值来确定相对于综合星表的系统差,然后将各星表化到同一系统中去。为编制综合等高星表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这在个别改正和系统改正上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把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处理,编制成有价值的初始星表,是天体测量学家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对传统的编制初始星表的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用上海天文台光电等高仪(Ⅱ型)1975年9月至1978年的观测结果,计算了恒星的星位改正以及星表的系统改正△α_δ、△δ_δ.  相似文献   

8.
9.
用于编制子午初始星表和等高初始星表的满星平差法,与传统的编制初始星表的方法有根本的区别。本文从观测要求、误差处理、系统建立等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满星平差法是目前编制初始星表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了云南天文台Ⅱ型光电高等仪1976年12月至1981年12月观测期间所得到的182颗两次过等高圈恒星的星位置改正值和部分一次过等高圈恒星的星位置改正值。并用这些改正值计算了FK_4星表的区域性系统差。  相似文献   

11.
PHAI已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进行了一年半的观测,获得了1146组观测资料.根据这些观和资料编算出第一期光电等高仪星表。为了说明这期星表的情况,本文特将它与国内几本光电等高仪星表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1978年初至1981年初,我们用陕台光电等高仪(Ⅰ型)进行了专门的星表观测。获得的星表包括777颗两次过等高圈的恒星的赤径改正△α和赤纬改正△δ。其中有FK4星357颗,FK4supp星189颗,GC星231颗。对于|cosq|≤0.3的星没有计算△δ。所有FK4星△α、△δ的平均精度分别为±0.0036和±0″.063。另外,还给出了43颗一次过等高圈的恒星的赤经改正△α和2颗星的赤纬改正△δ。为有效地扩充待测星数,除在时间、纬度观测纲要即基本组(2小时一组)内插入适当数目的待测星外,我们增加了星表组(1小时一组)。观测方案是:星表组——基本组——星表组——星表组——基本组——星表组或者星表组——基本组——基本组——星表组。星表的系统完全由基本组的FK4星决定。将各基本组化到平均系统以后,所有的星表组及基本组内的插入星直接相对于这个平均系统求其残差平均值。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介绍中国光电等高仪系统的等高总星表(GCPA)。它以光电等高仪得到的四部初始星表的系统差组成赤经和赤纬综合系统,再将用Danjon等高仪得到的四部初始星表归化到综合系统上。总星表共有1579颗星,1541个△α值,1131个△δ值.所有△α和△δ的平均精度分别为±3.3ms和±0.058,其中FK4星的相应值分别为±2.3ms和±0.042.由两个和两个以上仪器观测得到的FK4星有485个△α值和349个△α值,其外部符合精度分别为±3.8ms和±0.041。最后给出了由GCPA确定的FK4的系统改正,并与有关星表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自七十年代后期起,中国的4架光电等高仪就开始注重于旨在改进基本星表系统的观测.这4架光电等高仪均实现了现代化改造: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和采用光子计数记录,这使得仪器能通宵达旦地工作,效率倍增.近年来用中国光电等高仪的观测已经编算出几部等高仪星表,其两个坐标(α和δ)的精度都很好,极限三等可达11m以上.将来这4架光电等高仪和即将用CCD装备的Ⅲ型光电等高仪将会对基本天体测量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正兴 《天文学报》1998,39(1):40-51
本文介绍GC星表相对于FKS星表的系统差及其计算方法,对星表系统差中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FK5系统内建立一个新的暗星系统(RFK5ex).(2)GC星表中的暗星相对于RFK5ex的系统差.(3)GC星表中的亮星相对于FK5bas的系统差.(4)GC星表中的暗星系统与亮星系统的差别,以及GC星表系统差改正中的一些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编制基本星表是用新的观测资料改进现有的基本星表系统。本文对编制基本星表的一般原理作了简述,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系统改正时选取初始星表的方法,最后还介绍了确定每本初始星表相对权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PHA I已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进行了一年半的观测,获得了1146组观测资料。根据这些观测资料编算出第一期光电等高仪星表。为了说明这期星表的情况,本特将它与国内几本光电等高仪星表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观测原理、仪器参数、误差的主要来源及在星表工作中的局限性等方面,对子午方法和等高方法作了比较。子午方法原理简单,局限性小,绝对观测结果不依赖于工作星表,但仪器参数多,其变化难以控制,测定麻烦,只适于高纬度地区观测;等高方法原理复杂,仪器参数少,易于控制,但局限性大,观测结果不能完全独立于工作星表。本文就我国如何开展星位置绝对测定工作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应用Bien等人计算星表系统差的方法,计算了GC和SAOC星表相对于FK5星表的系统差。计算结果与GC经FK4得表作中间星表所得的结果作了比较;两比较的结果表明只要有较多的共同星,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并且将SAOC星表和AGK3,Perth70星表的系统差也进行比较,除近天极附近的区域外,所得结果一般都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