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随着复杂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象事业高质量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对决策、公众、为农专业气象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方法】该文以邢台市任泽区需求为例,通过应用图像丰富、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业务软件,研发特色决策服务产品,取得了一定进展。基于“邢台市县实时气象数据分布制图系统”详细介绍了参数设置、异常值处理、阈值确定等应用方法,列举了成功服务实例。【结果】软件实现了整点时段降水量、风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关键气象要素的实时调取,满足了乡镇级的高时空分辨率准确预报要求,为拓展气象服务产品提供了精准的数据依据。【结论】任泽区气象部门围绕“产品为王,人民满意”精准定位用户需求,应用制图系统积极创新研发乡镇级气象服务产品,在基层决策气象服务、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防御、特色精细化专业服务中发挥了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气象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吴华洪 《贵州气象》2005,29(2):34-36
介绍了在充分分析初始场的基础上,配合数值产品的850hPa温度场及地面气压场预报未来5~7d天气晴、雨、冷、暖的预报模式。并在成功地对2003年冬末春初长时间的高危森林火险天气进行防灾减灾决策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2004年的雪凝、暴雨等重大灾害性天气及大型活动进行了“精细化”的防灾决策及气象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分析铜仁区域短时强降水极端阈值及分布特征。【方法】利用铜仁区域内10个国家级台站2006—2022年3—11月逐日逐时降水资料,分别挑选1 h、2 h、3 h降水极值和次极值进行升序排列,基于第95个百分位的基本方法综合判定阈值,通过常规统计结果判定其分布特征。【结果】1 h降水量≥25 mm、2 h降水量≥40 mm、3 h降水量≥50 mm均可作为铜仁区域短时强降水的阈值。松桃是铜仁市短时强降水的高值中心,江口为次中心。西部5县和东部的万山6月份为短时强降水高发月份;东部松桃、碧江、玉屏7月为高发月份,江口以8月为主。铜仁区域短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5—8月,占总日数的84.4%,且67.3%的短时强降水以单站形式出现,短时强降水的局地性明显。铜仁发生短时强降水以夜间为主,江口最为明显,短时强降水夜间频数与短时强降水总频数之比达到84.9%,夜间短时强降水量与短时强降水总量之比达到86.5%,短时强降水较降水总量的夜雨性更为明显。【结论】该研究对深入了解铜仁区域短时强降水作了有益的探索,对科学制定强降水“三个叫应”指标和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使用西藏地区74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利用线性回归、相关系数等统计学方法对2020年9月21~25日降水特征、影响情况和气象服务开展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水过程出现在藏东北地区,聂拉木、安多、丁青三站出现暴雨;(2)气象部门对这次连续性降水天气过程,做到了早预报、早预警、早服务,加强了部门联动,取得了明显的气象防灾减灾效益。(3)在以后的决策气象服务中,应做好精准的预报预警和各部门联动,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和对各民族同胞的气象科普工作,做到让决策者信任、让民众满意,更好地履行气象部门主体职责,做好当地的气象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应对暴雨灾害,保障城市安全,郑州市气象局建立了递进式预报预警响应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叫应标准、叫应对象和叫应规则,确定了预报预警信息的发布标准、主要内容、发送方式、接收对象和应急联动处置;建立了暴雨天气递进式预报预警服务流程,按照预防、准备、响应、复盘4个环节开展决策气象服务。在预防环节和准备环节,按照“131631”服务模式提供递进式气象服务产品,即(1)提前一周给出高影响天气和风险提示;(2)提前3d预测暴雨天气过程;(3)提前1 d预测精细到县区的暴雨落区;(4)提前6 h预测暴雨演变趋势;(5)提前3 h订正暴雨演变趋势和发布预警信号;(6)提前1 h给出精细到县区的定量降水预报。在响应环节建立健全气象内部响应和与外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保证气象服务工作规范有序,部门间的应急响应联动顺畅。在复盘总结环节制定暴雨天气过程的复盘标准,明确预报技术和决策服务复盘总结的重点内容。通过建立暴雨天气个例库和决策经验库,为决策气象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短时强降水历史个例查询与潜势预报平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短时强降水作为强对流的一种天气现象,是宿迁市较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常常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航运、建筑设施等造成影响。然而,预报一直是难点,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气象资料,开展短时强降水预报服务,并形成日常业务流程,对提高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十分重要。本文利用自动站逐时雨量资料、Micaps高低空和地面资料、NECP 1°× 1°的再分析资料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基于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宿迁市短时强降水历史个例查询与潜势预报平台,以提高短时强降水预报质量,减少或避免气象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张莹  袁志勇  徐春阳  武敬峰  徐萌 《气象科学》2012,32(S1):149-154
短时强降水作为强对流的一种天气现象,是宿迁市较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常常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航运、建筑设施等造成影响。然而,预报一直是难点,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气象资料,开展短时强降水预报服务,并形成日常业务流程,对提高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十分重要。本文利用自动站逐时雨量资料、Micaps高低空和地面资料、NECP 1°× 1°的再分析资料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基于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宿迁市短时强降水历史个例查询与潜势预报平台,以提高短时强降水预报质量,减少或避免气象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效益,增强对当地灾害性天气的预测及服务能力,近几年宁强县气象局依托气象部门网络、人才、技术等优势建成了宁强县气象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及宁强县政府信息网站,为防灾减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拓展气象服务领域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地识别灾害、及时应对,将灾害影响降到最低,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在总结1822号超强台风"山竹"和2020年深圳近10年最强季风暴雨过程成功服务经验的基础上,提炼重大天气过程决策服务节奏、产品形式、内容和发布方式,确定了深圳市重大天气过程动态递进式决策服务"31631"模式:灾害影响前(1)提前3 d,给...  相似文献   

10.
2020年5月20日的强降水是石阡县本年度最强降水天气过程,表现为强降水时段集中(20日02-07时)、降雨强度大(最大72.2mm/h)、影响区域广(全县范围)。文章首先利用CIMISS数据库降水资料分析了石阡2020-05-20大暴雨是由两轮短时强降水叠加造成的,尤其是第二轮强降水具有突发性强、雨强大、时间集中在1~2h的特点,其次介绍了此次强降水天气出现前、过程中的气象服务情况,然后总结了加强值班值守、做好短临监测、开展针对性气象服务有效弥补了预报上的不足,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最后从预报预警的准确性、气象信息的及时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业务人员专业水平、台站和部门间联动、气象工作宣传六方面进行思考,以期为今后开展气象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