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中国震例(1966-2012)》涉及到的266次震例资料,建立了具有开放性的异常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包含了在地震前普遍存在的可量化统计的11项(地震条带、空区、平静、b值、前震、频度、震群、震情窗口、波速比、视应力与震源机制解一致性)测震学异常信息。采用轻量化的GIS平台编制了"基于震例的测震学异常辅助判定系统",该系统具有3大功能:(1)查询功能。查询11项异常的定义、基本原理、适用范围、主要参考文献等信息;查询在某次震例前某个异常的图件;查询关于11项异常的重要研究成果图件;查询完整的《中国震例》PDF版;查询190余篇与11项异常相关的研究论文PDF版。(2)统计与绘图功能。统计并绘制包括中国大陆、省界、构造分区及自定义多边形、矩形等不同区域内所有震例前出现的11项异常信息与主震震级、发震时间与地点间的统计关系图。(3)存储功能。可将图件保存到目标文件夹。该系统为地震预测人员开展测震学异常判定及预测指标提取等工作提供了辅助决策平台。  相似文献   

2.
广西震后趋势快速研判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广西震后趋势快速研判系统及其应用效果。系统基于ArcGIS地理信息平台,集成了丰富的地震背景基础数据。地震发生后,该系统随即根据类型库进行模式识别和系统分析,5 min内即给出震后趋势的初步研判结果,并自动生成会商纪要、应急指挥图件和震情汇报材料,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目前该系统已在广西地震应急与地震现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1 研究背景 震情会商是我国地震预报探索实践形成的工作机制,是前兆异常认定、动态跟踪、地震预报意见产出的关键环节.2000年后陆续引入很多单机版分析预报软件,但落后的数据服务方法和各种非规范化的临时性计算程序不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产生了大量的简单低水平重复劳动,现有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震情监视跟踪和日常震情会商研判需求.地震会商技术平台应运而生(陈石等,2021),目前运转的数据专家地震科学版( Datist for ISPEC,简称小G)针对各级震情会商研判需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常规产品的全自动化产出.  相似文献   

4.
地球物理台网观测数据是反映前兆台网数据变化信息的重要部分,可为监测数据质量评估、地震分析预报会商、地震科学研究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充分利用这些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事件数据记录,研制了基于MapSIS的地球物理台网事件可视化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事件记录的人工交互分析、自动统计分析,基于震情自动触发的专题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具有功能全面、运行稳定的优点。该平台现已在全国地震前兆台网、地震分析预报会商中部署使用,可为地震分析预报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地震日常分析会商数据库管理软件研制的思路.该软件构建了最优的数据库表结构和Excel模板,实现了会商登记卡、震情监视报告、首都圈地区震情短临跟踪动态等信息的浏览、新添、删除、修改、保存、打印,具有首都圈地区各学科异常频次自动统计、绘图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该文简要介绍地震会商综合预报业务系统的总体架构及功能实现。该系统依托数据专家(Datist)平台实现周、月震情监视跟踪报告与PPT一键化,解决了手工下载、人工查询与提取等效率低下的问题,完成了不同构造单元的前兆异常时间进程图、空间分布图及异常数量的统计,并根据设计好的PPT模板在平台上一键化完成了震情监视跟踪报告与PPT的制作。该系统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震后趋势早期判定中存在的基础知识库匮乏、产出规范化不足等问题,整理、完善、充实了震后趋势背景知识库,集成专家经验形成基于震例类比的震后趋势早期判定规则,并利用信息模板智能筛选技术,建立了震后趋势早期判定技术系统,实现了震情自动触发的地震基本概况(构造背景信息)、历史地震活动(震源机制、序列类型统计)、震后趋势研判意见等相关图件、文字、PPT报告的自动撰写与权限控制下的多平台推送。系统试运行8个月中,90%以上的震例产品在5min内产出;约80%的震例自动判定结果与人工研判结果基本吻合,震级差小于0.5;系统自动判定结果与地震实况的吻合度优于人工研判结果。试运行结果证明该系统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震后趋势快速研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震应急资料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专业性和多学科融合的特点。中强地震发生后启动应急响应,工作人员需在短时间内产出多学科、跨领域、多手段的专业地震会商资料。以地震会商系统为平台,利用其灵活开发、自动计算和智能分析的优势,建立地震应急资料产出系统(包括会商资料处理模块、应急图件产出模块和震情报告生成模块),通过地震触发,根据预设流程和报告模板,自动产出专业报告,为震情形势研判和震后应急救援提供专业可靠的应急资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急救援和灾损评估的效能。  相似文献   

9.
新编中国南部海区及邻域1:100万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与"中国东部海区及邻域1:100万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为一套系列成果,包括空间重力异常图、布格重力异常图、磁力异常图、沉积物分布图和区域构造图五种专题图件.这五种图件采用统一的地理底图,根据不同专题的技术要求,利用当代先进的编图方法和成图技术,综合已有资料、前人成果和近年实测数据编制而成.本文在充分阅读新编图件的基础上,对中国南部海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沉积物分布规律、区域构造演化等基本地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加强了对南部海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利用ArcGIS平台完成1:80万吉林省地震构造图绘制工作,由此表述专业图件的一般绘制过程与主要技术手段.对其项目的一般绘制过程,包括组织实施方式、原始资料规范化、图件的专业分层做简要说明.对绘制过程中的技术难点、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导人、图像矢量化、空间归并、符号化等关键技术,做深人探讨.文中介绍...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和地下流体学科技术管理组的支持下,研制了地下流体台网基础资料综合管理系统,具有基础信息质量检查、地球化学背景调查、水位检查与校测、参评清单与申报、台站变更与停测、学科质量评估问题反馈等项功能。该系统适用于地下流体台站、省级地下流体台网中心,以及国家地下流体台网中心,为做好资料收集与归档、仪器运行维护、数据跟踪分析、数据异常核实、产品产出服务等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监测、预报、科研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云南省地震信息“十五”项目的规范和要求,设计并开发了云南省地震观测数据库系统软件。软件包括前兆模拟观测数据库管理软件(由数据源绘图检查、数据入库与管理、数据库绘图检查组成)、前兆模拟观测数据库文件上报软件和地震速报目录数据库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解决了地震观测数据入库问题和数据库完整性问题,可为分析预报人员和地震科研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山东省地震前兆台网地下流体学科数据跟踪分析工作概况,从观测系统、自然环境、场地环境、人为干扰、地球物理事件、不明原因等方面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跟踪到的非正常变化事件。通过数据跟踪分析,查明了山东区域前兆台网流体学科观测运行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提高观测数据质量。并对荣成鲁32井水温观测数据出现的典型非正常变化事件进行了跟踪分析,判定其为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4.
卫星对地观测技术是全球范围内实时监测孕震区地震活动和震后应急救援的有力工具。过去的几十年里,不同种类的卫星观测数据被应用于地震遥感异常探测领域中,并逐渐开展了从单个震例分析,到普遍规律探索,再到内部机理研究的多方面探讨。但由于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和孕震过程的不确定性,地震遥感异常研究仍充满困难和挑战。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探究了现今国内外地震遥感异常研究的关注热点和趋势方向,认为目前对于地震遥感异常的研究已由单一参量发展为多参量联合分析阶段;通过3个前沿研究案例分析了常用的综合分析参量与异常分析方法,以及多参量之间的时空同步性关系,表明多参量遥感异常的结合研究和交叉验证是地震遥感异常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可以在未来地震前兆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geochemical anomaly separation was carried out with methods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model,which includes probability diagram(MPD),fractal(concentration-area technique),and U-statistic methods.The main objective is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the methods in separation of anomalies on the shear zone gold mineralization.For this purpose,samples were taken from the secondary lithogeochemical environment(stream sediment samples) on the gold mineralization in Saqqez,NW of Iran.Interpretation of the histograms and diagrams showed that the MPD is capable of identifying two phases of mineralization.The fractal method could separate only one phase of change based on the fractal dimension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areas of the Au element.The spatial analysis showed two mixed subpopulations after U=0 and another subpopulation with very high U values.The MPD analysis followed spatial analysis,which shows the detail of the variations.Six mineralized zones detected from local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results were used for validating the methods mentioned above.The MPD method was able to identify the anomalous areas higher than 90%,whereas the two other methods identified 60%(maximum) of the anomalous areas.The raw data without any estimation for the concentration was used by the MPD method using aminimum of calculations to determine the threshold values.Therefore,the MPD method is more robust than the other methods.The spatial analysis identified the detail soft hegeological and mineralization events that were affected in the study area.MPD is recommended as the best,and the spatial U-analysis is the next reliable method to be used.The fractal method could show more detail of the events and variations in the area with asymmetrical grid net and a higher density of sampling or at the detailed exploration stage.  相似文献   

16.
李艳 《山西地震》2019,(2):12-14,28
文章分析了临汾台水平摆、垂直摆两套洞体形变观测仪记录曲线的正常变化形态,讨论了人为和自然因素引起干扰的图像特征,以及山西带南部3次中等地震前典型异常图像特征,分析结果为今后观测数据处理、异常识别及异常跟踪分析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前兆模拟观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介绍了云南省前兆模拟观测数据库系统。该系统由前兆模拟观测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软件两部分组成。针对云南省前兆模拟观测手段多、时段长、覆盖面广等特点,选用Microsoft SQ LServer 2000为数据库平台设计建立了云南省前兆模拟观测数据库;针对前兆观测方法及台站观测手段分类管理的特点,选用Delphi为开发工具编制了前兆数据库管理软件。该系统的实现解决了分析预报和研究人员对长期积累的前兆观测数据的科研需要。  相似文献   

18.
山东数字化水位观测开展了近3年时间,与模拟观测相比,具有数据传输快、数据量级大、人为误差少的优点,从而使地下水位的高频、短周期信息大量增加,为捕捉地震短临异常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与模拟观测资料的变化特征一致,因而可以代替现有的模拟观测;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保存在SQLserver数据库,可通过地震前兆信息处理与软件系统(EIS2000)方便地联接,随时采用相关的数学处理方法分析,跟踪动态的发展变化;日常分析应用表明,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仍可延用以往模拟观测资料的分析处理方法,同时许多新方法(如潮汐分析、加卸载响应比法)也可在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分析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影响因素及埋藏类型是地下水观测数据前兆分析的重要资料.通过海原甘盐池拉分盆地内两口地震水位观测井(GYC 和 GYCN 井)的气压、降雨与水位资料,综合分析水位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分别利用阶跃响应函数、频谱分析法、潮汐波群相位超前或滞后法分析地下水埋藏类型.结果表明:(1)气压和降雨是影响海原甘盐池两口地震观测井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2)GYC井地下水埋藏类型为混合水,与该井成井时的判定资料不一致(承压水),可能与其时间较长、长年失修、存在破损现象有关,或受地表水影响较大 ;GYCN 井地下水埋藏类型为承压水.该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地震水位观测井的准入(退出)机制、今后观测井点的勘选等提供科学依据,对今后异常识别和震情跟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震预测中的地电阻率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地电阻率时间序列数据的常用处理方法,即消除年变化法、无量纲法、相对均方差法和差分法共4类8种方法,包括“九五”以来对原方法的改进和新发展的方法,讨论了各方法的原理、数据处理过程、异常分辨能力、异常指标和异常物理机制及其在数据处理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显示:① 一般来说,用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才能分析、识别出原始数据曲线上的“弱变化”异常;② 文中8种方法的原理简明,异常物理机制清晰或较清晰,各方法的异常识别指标分别为明确、基本明确和定性的,定性的异常在震情研判中仅有参考意义;③ 消除年变化法和无量纲法通常用于识别地震中期、短临异常,而相对均方差法和差分法通常用于识别短临异常;④ 经数据处理得到的异常与原始曲线的“弱变化”异常相协调;⑤ 时间序列数据出现的异常并不等同与地震孕育、发生过程有直接联系的前兆异常,出现数据异常的台站附近不一定会发生显著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