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了《陕西气象》第六期周奇同志谈“雷暴观测记录问题”一文后,很受启发。这个问题是个比较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有必要认真进行深入讨论。为此,也谈点粗浅看法:文中在阐述系统雷电的概念时写到:“……有系统的雷电,即在当时情况下,雷声闪电频数较大,雷与雷时间间隔较短,雷声较响,随着发展较盛的 Cb 云移的方向而行的雷  相似文献   

2.
新规范明确规定,雷暴应从整体出发判别其系统,不要零乱记载。这样规定是多年观测实践的总结。旧规定由于过细过多,因而造成不能正确记录雷暴。给综合也带来困难,如某站1978年7月10日气簿-1记录为:  相似文献   

3.
雷暴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在黔南州春夏季出现较为频繁,该文就雷暴的观测及其记录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浅谈雷暴的观测及记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暴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云或云地之间。强雷暴的发生常伴有大风、降雨或冰雹的出现,给人类带来灾难,有时还直接雷击成灾。因而准确的雷暴资料对工业、农业、林业及航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姜庆芝 《内蒙古气象》1995,(2):34-34,36
浅谈雷暴与闪电的观测记录姜庆芝(兴安盟气象处)雷暴和闪电都是积雨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雷暴出现时有时闪电兼雷暴,有时只闻雷声而不见闪电。雷暴与闪电的观测记录方法《规范》中己有明确规定,但从报表审核发现,在雷电多发季节,疑误记录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通过工作实践并结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地面气象操作电码手册》规定,对雷暴的观测以及记录方法作一些分析,以便更准确的观测和记录雷暴。  相似文献   

7.
在地面观测工作中,夜间不守班的站,普遍存在夜间(20~s—8~s)天气现象记录问题。由于“规范”规定比较原则,使夜间天气现象观测成为地面观测中的薄弱环节。如何领会规定的真正含义,比较客观地记载  相似文献   

8.
雷暴是盛夏季节经常出现的一种天气现象,伴随雷暴出现的又往往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等灾害性天气。所以正确地观测雷暴和分析天气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本人多年观测实践谈点体会,供参考。一、掌握识别雷暴系统雷暴系统在概念上可理解为自始至终有着闪电、雷鸣,并有远近方向的变化,而且整个过程具有连续性。当有雷暴天气时,观测员一定要到外面(观测场为宜)以整个天空视野范围去观测云天的演变,切实掌握cb云的移动方向,才能真实地记出雷暴系统。对那些零星杂  相似文献   

9.
10.
电线积冰是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指定的观测项目之一,山西省目前有18个国家基本(准)站需进行电线积冰项目的观测。因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等原因,电线积冰现象在一些台站出现频次较少,观测人员容易忽视对电线积冰观测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在遇到该现象时不能准确客观地进行记载。为此笔者总结了电线积冰记录处理中一些比较特殊的地方,希望对观测人员业务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雷暴现象在我省一年四季均会出现。其中以春末至夏季为最。由于目前雷暴是凭气象员耳闻目睹来观测,故尚存在一定主观误差。如:白天出现远雷暴,天边打了几声雷就消声匿迹了(雷暴消失或转向),不注意易造成漏记。尤其台站四周的汽车、拖拉机、摩托车、飞机火车以及放炮开山的响声常常会掩盖住雷声。这种似真非真的  相似文献   

12.
积雨云的形成是产生雷暴的必要条件。由于大气电场的极化作用 ,使得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一部分带正电荷 ,一部分带负电荷。这些电荷不断积累 ,又使积雨云内部和积雨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逐渐增强 ,并可能导致空气被击穿而出现强烈放电现象 ,这就是雷暴。这种放电现象发生在积雨云内或云地之间。强烈雷暴的发生 ,常伴随大风、大雨或冰雹出现 ,有时人畜还受直接雷击造成伤亡现象 ,或引起火灾或使建筑物倒塌 ,感应雷击还能致电子设备损坏等 ,给人类带来灾害。因而 ,准确的雷暴资料 ,对工业、农业、林业、建筑、水电、通信、航空计算机网络等都具有…  相似文献   

13.
结冰的观测和记录结冰指露天水面(包括蒸发皿中的水)冻结成冰,通常我们观测结冰的有无(因自然条件限制)是看蒸发皿中的水是否冻结,如冻结便记结冰如未冻结则不记。但由于观测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记录结果。如:5号20时观测,蒸发皿中水虽冻结,但当时气温...  相似文献   

14.
胡金松 《气象》1981,7(7):33-33
正确地观测、记载、编报雷暴,对天气分析预报和保证航空安全都很重要。下面谈几点观测体会。 雷暴群体的移动和雷暴单体的移动,方向是不一致的。前者和锋面、低压、切变线、高空槽等天气系统的移动联系在一起,后者的移动是受高空气流引导  相似文献   

15.
雷暴现象是积雨云的产物。积雨云的形成、发展及其运动,对于雷暴的移动路径起着主导的影响。通过统计与分析聊城1957—1972年雷暴资料发现、它的规律是自测站西、北半面向东、南半面移动。其中,以西北向东南,西南向东北移动为常见,占总次数的50.8%(见下统计表)。  相似文献   

16.
17.
雷暴与闪电同为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闪电表现为放电时伴随的电光;雷暴则表现为闪电兼有雷声,有时亦可只闻雷声而不见闪电。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对于雷暴及闪电的记录方法,从国家气象局编制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到自治区气象局制定的《地面气象观测技术问题综合汇编》,都作了明确的技术规定。但在台站检查地面测报工作、抽查原始记录时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台站在记录雷暴和闪电时,出现两种错误的记法。第一种错误记法:雷暴停止之后,仍然存在的闪电天气现象没有照实记录;第二种错误记法:雷暴期间伴随的闪…  相似文献   

18.
谢朝河 《气象》1989,15(2):56-56
要准确地判定雷暴的方位,首先得准确的判别出积雨云所在的方位及移动方向。如果在晴天,眼看着积云有系统的发展成积雨云随之闻雷,记录雷暴的方位及移向的确定并不难。但事情往往不是每次都那么简单,现就雷暴的移向谈点个人的认识。 雷暴生成后,一方面是大范围水平运动的环境气流使云体不断平移,另一方面是积雨云单体不断此生彼消的传播,同时还要受到下垫面自然地形条体的影响。因此,雷暴的移动路径变化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于传策 《气象》1991,17(10):57-57
雷暴是积雨云独有的重要特征,云中若发生雷暴则必为积雨云无疑,但并非所有的积雨云都一定产生雷暴。在积雨云整个生消过程中始终不发生雷暴的情况虽然不多,但在一些发展不很旺盛的积雨云或积雨云发展不太强盛的阶段,不发生雷暴的情况还是不少的。  相似文献   

20.
海风雷暴的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沿海地区经济相对繁荣,城市化水平较高,对天气和气候的依赖性强,突发性强对流天气所造成的灾害也会更加严重;同时沿海地区的强对流天气又与海风环流密切相关,因此沿海地区海风雷暴的研究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成为了气象学和大气科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海风雷暴的观测和模拟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海风雷暴的结构和特征、发展演变过程、触发机制及其预报预警。最后对海风雷暴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有待于研究或需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利于今后更好的开展有关海风雷暴的工作,加深对其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预报预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