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几种较有影响大地构造观当前出现了多学科,多方面探讨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化的好形势,出现了各种的构造观,比较有影响的有:1.1 地槽—地台构造观按萨洛普(Salop)的意见前寒武构造单元的演化;太古宙时(35亿年前隐生宙)地壳处于完全活动阶段,未分异成相对稳定的和相对活动的构造单元;原生宙(35亿年)开始,地壳演化进入地槽—地台阶段,其中老原生代(35—27亿年)地壳分成二个构造单元—原始地台和优地槽;到中原生代(27—19.5亿年)地槽系本身发生分化,在优地槽边  相似文献   

2.
研究我國大地構造的方法問題 我國地质工作者研究大地構造是从兩方面進行的,一方面是純地質学的方法,这個方法是由國外大地構造学說而來的,根據各地質時代的古地理海陸分佈,沉積物的厚薄和相變、岩漿活動,以及褶皺斷裂程度,來劃分地殼為活動地帶(地槽)与穩定地帶(地台),將我國大地構造單位劃分為地台(前寒武紀)、加里东褶皺帶、華力西褶皺帶、燕山褶皺帶等等。按照这個方法,首先分析古老岩系以確定地台(前寒武紀),然後再分析較新岩系以確定以後的褶皺带(也就是新地台):另一方面是地质力学的方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沉积建造特征及大地构造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南岛是欧亚大陆壳的南缘。作者主要依据沉积建造特征及其演化、空间分布和大地构造属性,并结合岩浆活动等重要标志,认为海南岛经历了地槽、地台、地洼三个大地构造发展阶段。以岛南九所—陵水深断裂为界,岛中岛北现阶段属东南地洼区,前寒武纪一早古生代为地槽区,晚古生代为地台区;深断裂以南为南海地洼区,前寒武纪时为地槽区,古生代演化为地台区。全岛早三叠世末同时进入地洼发展阶段。岛西石碌铁矿和近年发现的戈枕金矿成矿带皆位于前寒武纪地槽构造层内,皆受地洼构造叠加改造影响,皆属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区大地构造归属及其东延去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大地构造分析,上海地区在中元古代,属“东南优地槽系”东段:震旦纪—早古生代,为“东南加里东冒地槽系”一部分;晚古生代始,转化为后加里东准地台。东南地槽系与日本“本州地槽系”相对应,其中江南(上海)地(复)背斜,过东海接领家(北)构造带。  相似文献   

5.
中国成煤大地构造演化与煤变质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煤大地构造演化中,不同的地区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地槽期,地槽和地台期,槽、台及地洼期),构成了单层、双层和三层大地构造层,同时形成了地槽、地台和地洼三种成因类型的煤田,各煤田在不同变质作用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变质程度的煤类。  相似文献   

6.
鸡笼山金铜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笼山金铜矿床是新近发现的一个大型金矿床,由于具有矿化范围小、储量大等特殊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笔者通过野外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对鸡笼山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探讨了成矿作用过程。 1 成矿地质特征概况鸡笼山矿床位于湖北省阳新县境内,为长江中下游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鄂东南成矿区中的一个重要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中地洼区苏鄂地洼系阳新地穹列,大地构造发展边上至少经历了地槽、地台和地洼等阶段。前震旦纪处于地槽以及前地槽发展阶段,区域上未见同期构造层出露。震旦纪至中三叠世处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的地台发展阶段,形成了一套  相似文献   

7.
浅谈冀东北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规律与金矿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新近资料分析冀东北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规律对金矿成矿规律的控制作用.由于该区的地壳经过前地槽、地槽、地台和地洼四大不同发展阶段,因而在不同大地构造发展阶段中形成不同的金矿类型:前地槽阶段形成含金矿源层;地槽发展阶段,由于多期混合岩化、多期变质分异和侧分泌作用使矿源层中的金矿质富集溶移而在扩容构造中充填和交代形成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地洼发展阶段,由于古地台的构造岩浆活化解体,在巨厚的的地槽构造层的基底上形成大量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和叠加(再造)富化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主要构造单元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大地构造具有明显的两分性,东部扬子准地台,具有典型的基底与盖层二元结构.基底具双层模式,下层为结晶基底,上层为褶皱基底.盖层包括南华系-中三叠统,以碳酸盐岩为主,富含扬子古生物群.西部为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包括巴颜喀拉冒地槽和沙鲁里山优地槽.  相似文献   

9.
1 地质背景桂东地区处于桂东-粤西金地球化学省西缘,金银矿化普遍,在广西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地构造位于华南地槽系西南部,属南岭纬向构造带南亚带的一部分,经历了地槽、准地台和大陆边缘活动带3个地史发展阶段(陈开礼,2001).  相似文献   

10.
<正>乌拉特后旗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狼山-白云鄂博台缘坳陷西南段、阿拉善台隆中北段,属华北地台与天山地槽褶皱系、内蒙古中部地槽接壤部位(沈存利等,2004)。通过对研究区内构造发育特征、地层及岩性特征等铀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并着重介绍区内花岗岩型铀矿的铀矿化特征,认为乌拉特后  相似文献   

11.
新疆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勘探大油气田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塔里木地台(盆地)大地构造背景轮廓塔里木地台(盆地),位于中亚—蒙古地槽褶皱系与南方特提斯地槽褶皱系的夹持之中,总的方面受南北挤压应力场所制约.元古代—古生代,中亚—蒙古海槽由北而南逐次迴返,西伯利亚古地台往南呈同心圆式增生和扩进.中、新生代、古特提斯海槽也逐渐关闭.迴返褶皱,特别是印度古地台往北对亚洲古陆的挤靠与碰撞,使塔里木地台(盆地)处在巨大的压扭应力场的作用之下,使边界产生了起调节作用的大型平移断层.这一区域构造背景,控制着塔里木地台(盆地)的主要构造格局.简言之:  相似文献   

12.
最新地质资料证明,根据地球物理场特征厘定的华北地台与兴蒙古生代地槽褶皱系的界线位西拉木伦河-温都尔庙-白音敖包-宝音图-策克-甜水井构造线,从甜水井向西,槽台界线沿着塔里木地台北界延伸;从西拉木伦河向东,槽台界线尖灭在松在松辽前寒武陆地西南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相碳硅泥岩含铀沉积建造中产有重要铀矿床。这些建造是:地台区(或准地台区)及构造过渡区稳定型及过渡型含铀建造;地槽区活动型含铀建造。属前者的有中国各地台边缘及其相邻构造带中,发育在前寒武基底之上的,震旦-寒武纪以炭质页岩和碳硅泥岩过渡型沉积为主的含铀建造,以及发育在加里东褶皱基底之上的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晚古生代含铀建造。活动型含铀建造主要有发育于加里东冒地槽沉积区的寒武-志留纪炭质页岩、炭硅质页岩建造及早中志留世硅质岩建造及碎屑岩-硅灰质岩建造。文中还评述了我国碳硅泥岩主要含铀层的分布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所论区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地槽、地台和地洼阶段。就其现阶段的大地构造性质来说,是一个地洼区。按其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自流盆地形成的大地构造条件自流盆地的形成主要决定于大地构造条件。根据我国地质演变历史,在前震且纪吕梁运动以后,已基本硬化形成地台。但中国西部和东部的发展历史不同,西部属活动性比较大的地槽型强烈褶皱地区,东部则属活动性较小的、以前震且纪结晶片岩和轻变质岩系作基底并以古生代浅海相沉积和中生代陆相沉积作盖层的地台型断裂褶皱地区。  相似文献   

16.
四川的地层发育齐全,从上太古界到第四系均有。全省具双层结构特点的前震旦系基底。在晚震旦世一三叠纪,四川东、西部地区地质发展迥然不同,东部地区进入地台发展阶段。而西部仍处于地槽活动状态。变质岩主要分布在西部及东部的西边缘。东部仅有前震旦系变质,而西部三叠系以下地层均已变质。晋宁、印支、喜马拉雅运动是四川重要的构造运动。全省可分为四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杨子准地台、松潘—甘孜褶皱系、三江褶皱系和秦岭褶皱系。杨子准地台自震旦纪开始进入地台发展阶段,松潘—甘孜褶皱系与三江褶皱系经历两次地槽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邓自华 《地质论评》1965,23(3):172-180
历来对于北山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大地构造性质的看法,颇不一致。B.M.西尼村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认为是地台;最近黄汲清、姜春发的论文又把北山东西两段看作是地槽在空间上纵向过渡为地台的实例,即东段是地槽,西段是地台。究竟哪一种认识正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近年曾在西段北山进行野外工作,并曾研究了北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大地构造位置横跨中朝准地台和天山一兴安地槽区两大构造单元。南部台区从青白口纪到二叠纪末处于地台发育早期稳定阶段,而北部地槽区从寒武纪到早二叠世末则经历了地槽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时期。早二叠世末,由于北部槽区大面积升起,大规模海浸业已结束,  相似文献   

19.
中华地台与兴蒙古生代地槽褶皱区界线的重新厘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地球物理场特征、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深和最新地质资料表明,中华地台与兴蒙古生代地槽褶皱系的界线位于西拉木伦河—温都尔庙北—白音敖包北—宝音图北—策克—塔林构造线,从塔林向西,槽台界线沿塔里木地台北界延伸;从西拉木伦河向东,槽台界线尖灭在松辽前寒武陆块西南缘。  相似文献   

20.
矿区位于三江地槽褶皱系和扬子准地台之间的丽江—大理台缘过渡带南缘,大地构造位置特殊,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成矿地质条件较好。认为矿床成因为火山喷流沉积型透镜状-似层状铅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