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作战模拟系统大多保留"对弈"的推演思路,每一步推演在空间上并非连续,而是按照一定的空间间距和时间间距进行计算的,类似于在网格状的棋盘上下棋.这种网格结构及其属性就是地形量化模型,它是决定地形分辨率及推演实时计算的关键因素之一.重点探讨了地形量化模型的概念、特点及建模流程等方面的内容,为针对不同训练模拟系统的具体需求选择适当的地形量化模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产生式规则由于其接近人类思维且简洁高效的优点被引入到六角格地形量化研究中,用于指导六角格地形量化规则的制定。按照产生式规则的逻辑思维过程,研究了六角格地形量化的相关概念、量化规则的表达形式以及获取规则的依据,制定了六角格地形量化的判断规则,主要包括格元地形判断规则和格边障碍判断规则。所制定的六角格地形量化规则主要用于指导六角格地形量化数据的规范化、自动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介绍测绘知识和技术在战术训练模拟系统中的应用,指出系统整体效应的提高和测绘技术的灵活应用可双向互为促进,以启发人们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5.
6.
为了解决车辆的越野路径规划问题,分析了影响车辆越野通行的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采用六角格网为基础格网量化地形的数据模型,研究了六角格网的空间数据结构及六角格网属性信息的建模过程。对影响车辆越野通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类分析,重点研究了地形、道路、坡度等对车辆通行等级的影响,并且提出了多因子综合分析方法,建立了多因子综合作用下的越野机动通行性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7.
8.
训练模拟系统对战场环境数据的要求,在分析战场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制订战场地理环境数据标准应遵循准确性、逻辑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原则,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战场地理环境数据标准的三层体系结构,包括基础层、交互层和应用层.根据该体系结构,具体阐述了地理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元数据标准、转换与交互标准及地理空间数据库设计标准的作用、内容、依据,分析了各标准间互相依存与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兵棋是对作战过程进行逻辑推演研究和评估的军事科学工具,其三大组成要素包括棋盘、棋子和规则。棋盘的经典样式就是六角格兵棋棋盘,计算机兵棋中也常采用六角格棋盘描述战场地形环境,而棋盘的投影变形和坐标转换分别是制约兵棋推演可信度和推演效率的重要因素。首先分析了棋盘所用投影方式的变形规律,提出了个体值法和平均值法对变形进行修正;然后针对经纬度坐标和六角格编码的转换,提出了直接转换和间接转换两种方法,分析其基本转换原理,并给出了坐标转换公式;最后通过实验对所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证实平均值法对于修正投影变形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且间接坐标转换法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1.
海量地形数据管理算法一直是三维地形仿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提出采用金字塔模型进行地形数据管理,并给出了算法的数据结构和流程。试验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管理海量地形数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ARC/INFO进行三维地形模型的建立、处理和动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 ARC/ INFO建立三维地形模型的方法 ,以及利用其新版本的部分新功能处理三维地形模型、进行动态模拟的方法 ,与以往处理三维模型必须借助外部三维图形开发软件包的方法相比 ,具有高速、灵活、可视性强、支持强大分析功能等优点。形成的三维模型可随时与 ARC/ INFO的其它数据模型交换信息 ,与外部进程实时通讯 ,为使用者提供了二维分析工具所不能提供的信息 ,为开发视景仿真系统等与表面分析、立体显示有关的应用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城市仿真以其前所未有的人机交互性、真实建筑空间感、大面积3维地形仿真等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对真实环境模拟的大场景3维地形建设,在国土监测、军事、环境保护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本文结合3维建模软件CreatorProV3.01中的地形模块,介绍了3维地形生成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在CreatorProV3.01中构建地形的方法,并以蓟县山区地形数据为例,建立了视觉效果较好的大场景3维地形模型,最后进行了渲染和驱动。 相似文献
14.
15.
介绍了一种基于数据点集和LOD网格模型距离的算法,再用该距离来获取和分析LOD网格模型与原始点集之间的误差分布,讨论了算法的效率并用实际数据验证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孔径为4的全球六边形格网系统索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集合论的角度描述基于正八面体的、孔径为4的六边形格网系统,通过对偶、中心剖分两项基本操作建立不同层次六边形格网集合与三角形格网集合之间的递推、包含和层次关系。定义三轴整数格网坐标系描述三角面上六边形格网单元的位置,通过若干定理解决了格网索引的核心问题,如单元笛卡尔坐标的计算,邻近、孩子、父亲单元的判定。据此设计了单元索引算法并通过对比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索引算法的平均执行效率约是同类算法的600倍,因而更适合计算机处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