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疆地区是开展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的理想地域之一。对新疆地区史前文化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史前遗址分布空间增大趋势明显,特别是早期铁器时代,沿天山北坡,自东向西不断向西天山扩展。史前文化的分布与环境变化存在密切关系,史前文化演化与环境演变在时间上同步。对比该区域环境演变研究结果表明,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与气候冷、干,环境恶化有关,早期铁器时代的向西扩展是在环境适宜背景下进行的。新疆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空间扩张与环境变化高度相关,气候变化是引起这种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气候是引起新疆地区史前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对文化的分布、传播等产生了重要影响。经过学者们近20年的努力,该区域史前环境考古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文化演化的环境背景逐渐清晰,数字环境考古也有所涉及,人地关系综合集成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但新疆地区史前环境考古研究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受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限制,缺乏高分辨率古环境重建研究成果,全新世环境演变过程仍有争议;侧重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文明进程影响研究,人类对环境变化特别是对气候突变事件所做的积极响应,人类反作用于自然环境产生的环境效应研究略显单薄;聚落环境考古也有待突破。另外,随着"3S"技术在环境考古领域的应用,人地关系数字化、模型化研究迫切需要更多学者加入研究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2.
河南地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之一,史前文明璀璨发达,是开展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的理想区域。近二十年来,河南地区环境考古研究中,文化演化的环境背景分析成果突出,灾变事件影响及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亦有涉及,数字环境考古工作也开始逐渐起步。但在河南地区仍缺少高分辨率古环境重建方面的研究,且已有环境考古研究多关注环境变化对文明演化的影响,而在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响应及其环境效应方面研究尚显不足。此外,随着RS、GIS等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对景观考古的不断关注,考古遗址预测模型以及史前人与自然关系的定量和模拟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环境考古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闽江下游流域处于陆-海-气三者相互作用的场所,是对环境演变响应的敏感地带,是东南沿海考古研究的热点区域。探明古人类活动范围,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化,对理解和把握人地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算GIS成本距离,生成各遗址点的不同成本面,结合遗址域理论和方法,综合分析闽江下游流域新石器—青铜时期人类的活动范围及土地利用格局,重建区域各时期的潜在人口规模。研究表明:新石器时期壳丘头文化至青铜时期黄土仑文化,闽江下游流域聚落遗址的遗址域面积,可获取土地面积及实际利用土地面积不断增多。随着文化发展进程的递进,区内史前人类对涉足地域内的土地利用强度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不同遗址间古人类的交流频率与之相反,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这与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有关。重建结果显示,区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中较大增幅出现在昙石山下层-昙石山和黄瓜山-黄土仑转换期,推断人口压力与文化演替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北魏以前科尔沁沙地的变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张柏忠 《中国沙漠》1989,9(4):37-45
根据考古发掘文物和史籍记裁, 对科尔沁沙地北魏(公元534年前)以前的变迁进行探讨。科尔沁沙地人类活动始于8-9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 当时农牧业规模小, 构不成对环境影响。后经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 自然景观仍属疏林草原和森林草原相同, 进入夏家店上层文化期, 才在一些河流沿岸和个别地区呈带状或块状流沙分布。战国时期得到恢复。魏晋及其以后一段时间里, 又出观过一次沙漠化过程, 史书第一次记载了科尔沁沙地的流沙出现。主要分布在西拉木伦河下游以南、老哈河沿岸和西辽河局部地带。总体上, 还处于疏林草原的景观。  相似文献   

5.
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环境考古是为了响应信息时代对环境考古的新要求而提出的新概念,是指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古环境与古文化研究。史前聚落具有文化与环境双重属性,成为包括数字环境考古在内的环境考古重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多年的研究工作,对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了具体的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在聚落考古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青海东部史前人口-耕地变化及其对植被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成青海东部考古数据和DEM,利用面积和墓葬相结合的估算法计算了区域史前人口数量,并利用GIS工具重建史前区域耕地面积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新石器马家窑文化时期区域人口、耕地迅速增加,并在晚期马厂时期达到新石器的顶峰,人口总数接近4万人,耕地面积达到462 km2,人口和耕地主要分布在黄河—湟水谷地内;齐家时期人口和耕地有一定幅度下降,在青铜时代人口和耕地有显著回升和增长,人口总数达61 000余人,耕地面积达到1 076 km2,约占区域适宜耕地总数的1/10。伴随人口与耕地的变化,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也逐步显现,5~4 ka B.P.人类活动导致研究区河谷地带乔木的减少,伴人植物增加,尤其是禾本科含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与当时的粟作农业关系密切;4 ka B.P.后大范围的乔木减少是气候变化结果,其后人类活动加强,加速了乔木覆被面积的萎缩。  相似文献   

7.
中原地区4 ka BP前后异常洪水事件的沉积证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俊娜  夏正楷 《地理学报》2011,66(5):685-697
国内外考古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大量证据表明,4000 a BP前后是史前洪水频发的时期,这次史前洪水事件的性质、规模、起因以及它对人类文化演进的影响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心的问题。我国有关4000 a BP前后史前洪水的研究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在随后的十几年间,先后在青海喇家遗址、河南新寨遗址、锉李遗址、孟县遗址、山东尹家城遗址等处发现了这次洪水事件的地质和考古遗迹。这些古洪水遗迹的发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尽管这一地区4000 a BP前后洪水事件的遗迹已有发现,但数量偏少,研究程度不够深入,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古洪水、古气候研究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对华夏文明起源研究的需求。为此,在过去工作基础上,结合最新的考古发掘,我们近年来继续在中原地区开展4000 a BP古洪水的研究,相继发现了多处这次洪水事件的地质和考古记录,其中以河南西部的偃师二里头遗址、河南北部的焦作西金城遗址和山西南部的绛县周家庄遗址最具代表性。这三处遗址分别位于不同的地貌部位,研究表明,以上三处出现的史前洪水,都与当时比较湿润的气候环境有关,同时,受地貌条件的影响,它们又具有不同的洪水过程,对人类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全新世气候突变对青海东北部史前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青海东北部自然环境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且本区史前文化发达、序列完整、遗迹丰富。因此本区是我国研究气候变化对史前文化影响的典型区域。利用气候和考古研究结果,采用GIS和数学分析方法,发现:4 kaBP本区气候向干冷化突变,齐家文化在3.9 kaBP突然衰弱,在干冷形势基本稳定的3.6 kaBP,出现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遗址数猛增;齐家文化是农耕文化,辛店文化继承了齐家文化的生产活动,其地域范围缩小,向低海拔和向东部的低山丘陵、河谷、沟谷地带退缩;而卡约文化在适应气候突变后,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方式--畜牧业,并向西和更高海拔的中山地、高山地等扩展,地域范围达到史前文化最大。因此气候突变,史前居民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而形成不同的文化,气候突变是本区史前文化由单一向多元分异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本区大型聚落难以维系,文明进程受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是全球高寒自然环境最为典型的地区,同时它又是人类最早进入高原的重要通道,也是高原史前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区域。分析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的特点,即高原早期人类活动具有对极端环境适应的特殊性、其文化遗存保留的特殊性和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关系的密切性,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旧石器与细石器阶段人类向青藏高原的扩张,其历程明显分为由高原东北缘向高原腹地深入,表现为由低海拔向高海拔、由东向西和由高原边缘向腹心的三级跳扩张过程;第二阶段为新石器—青铜时代人类在高原的活动,表现为农业活动在高原东部河谷地带的扩张,人类在高原定居聚落的诞生,调整种植结构、畜牧业的主导地位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是全球高寒自然环境最为显著的地区,同时它又是人类最早进入高原的重要通道,也是高原史前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区域。本文分析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的特点,即高原早期人类活动具有对极端环境适应的特殊性、其文化遗存保留的特殊性和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关系密切;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旧石器与细石器阶段人类向青藏高原的扩张,其历程明显分为由高原东北缘向高原腹地进行的,由低海拔向高海拔,由东向西,由高原边缘向腹心的三级跳扩张过程。第二阶段为新石器-青铜时代人类在高原的活动,表现为农业活动在高原东部河谷地带的扩张,人类在高原定居聚落的诞生,调整种植结构、畜牧业的主导地位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11.
环渤海港口城市体系发展与布局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环渤海地区14座港口城市,从城市规模分布、城市经济发展外向性水平和城市空间结构3方面探讨环渤海港口城市体系的发展与布局。选用1993—2003年年末城市总人口数据,应用位序—规模法则探讨环渤海港口城市的规模分布;采用外贸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额、出口依存度3个指标分析城市经济发展的外向性水平;测算城市体系中各城市间的直线距离,应用分形理论分析环渤海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结果显示:1)环渤海港口城市规模分布属于相对均衡型,接近位序—规模分布形式;2)在城市体系中,城市经济发展的外向性水平具有层次性,青岛、天津、大连3市相对突出;3)城市体系空间布局比较均衡。  相似文献   

12.
13.
14.
We examine the sequence of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geosystems of the Primorsky Range (Baikal region) for the last 6000 years, based on a continuous recording of fluctuations of the vegetation reconstructed from spore-pollen complexes of a high peat bog. We determined the chronological timeframe of paleogeographical events.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re occurred a radic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eosystems in the mid-late Holocene, along with a recurrence of similar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s caused by the instability of natur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5.
松嫩平原资源开发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文章论述了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资源潜力和生态功能,针对资源开发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了不合理资源开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对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合理开发湿地会带来严重的生态后果,只有合理开发利用湿地才是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区域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的开发区模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我国许多城市通过开发区建设,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实现了城市地域空间和人口规模的跳跃性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型。由于在这种城市空间增长过程中,开发区建设起了决定作用,因此,这种以开发区带动整个地区城市化的方式可称为"开发区模式"。开发区驱动城市化的机制表现在开发区自身区域的城市化和开发区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城市化两个层面,并具有快速跳跃性、外驱性和不稳定性、人为性、经济增长模式的单一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标准性等特征。针对开发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Psychoanalysis has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ose social theories that inform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in human geography. Yet many geographers are skeptical about the value and viability of psychoanalytic methodology because of its alleged reductionist causal explanations and relativistic interpretations of data. Drawing on the work of Slavoj ?i?ek, which affirms Jacques Lacan's undermining of the dualism of causality versus sense,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potential value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 as a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in geography. Using a methodological case study from my research on Jamaican tourism, I illustrate how we can locate a Lacanian understanding of the drives i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ourists and hotel workers. In so doing, the article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enduring allures of tourism's commodity-form by focusing on how the object petit a—a chimerical object that incites desire and an unattainable object that the drives encircle—takes place in customer service and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8.
当今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后,北极地区逐渐发展为世界政治的一个热点,北极地缘政治局势处在快速的变化发展之中。地缘政治格局是控制地缘政治形势发展的一个结构因素,分析地缘政治格局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复杂的、变动的地缘政治现实关系。本文在地缘政治格局概念基础上,提出了地缘政治格局的基本分析方法,并以此分析了冷战后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生态交界带特征与动态变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生态交界带是两个以上生态系统交接的过渡带,它具有特有的生态系统结构,生态交界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物质,能是以及信息的交流与相邻生态系统有密切的联系,但又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其动态变化机理显示生态交界带内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均衡状况。  相似文献   

20.
Roger Keil 《Urban geography》2013,34(10):1589-1602
ABSTRACT

This paper offers reflections on a body of work that has been produced under the label of “planetary urbanization”. This term has its roots in speculative work by French writer Henri Lefebvre in the late 1960s and early 1970s and has recently been popularized by a new generation of critical urban theorists. In this commentary, I propose that Lefebvre’s idea of planetary urbanization (and the aligned concepts “complete urbanization” and “urban society”) offer a way to think productively about post-capitalist possibilities. Making reference to early writings by Marx and Engels about communism and the end of human pre-history, I argue that planetary urbanization presents a terrain for liberation from the constraints of capitalist histories. Given that this terrain is currently defined by the domains of neoliberalism and climate change a new politics is necessary to unlock the possibilities of urban soci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